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核潛艇頻密停泊日本加強監視中國海軍 zt

(2006-08-22 16:25:48) 下一個
2006年07月04日 14:04 新華網   【提要】近期美國海軍核潛艇在日本停泊次數的提升及功能轉型,都是為了滿足其當前針對東亞偵察行動的需求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記者劉起來報道 近日以來,隨著朝鮮“大浦洞2號”導彈試射傳聞愈炒愈熱,美國開始動用大量的情報搜集資源密切關注朝鮮,其中包括U-2偵察機和間諜衛星。實際上,美國的監視手段遠不止這些。據日本《朝日新聞》日前報道,目前,美國核潛艇停泊日本長崎和琉球的美國海軍基地的年平均次數是冷戰末期的五六倍。對此,美海軍人士甚至直言不諱:“它們在冷戰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在太平洋深海追蹤蘇聯的潛艇,但從上世紀90年代下半葉開始則是為了加強搜集有關朝鮮的情報,當然也包括監視中國海軍的動向。”   【小題】日成美核潛艇“老巢”   據《朝日新聞》報道,美核潛艇在日本停泊的3個美海軍基地位於神奈川的橫須賀、長崎的佐世保和琉球的白灘。   目前,三大海軍基地之中,橫須賀海軍基地是美海軍在西太平洋最大的基地,也是美海軍第7艦隊司令部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第7艦隊下轄的潛艇部隊司令部有3~4個潛艇大隊。同時,以中東為主要防區的第5艦隊將其潛艇部隊TF54也部署在此,因此橫須賀被稱為穿著“兩隻草鞋”、麵向太平洋和中東的基地。   佐世保基地是距離我國最近的大型海軍基地,地處黃海、東海至日本海之要衝,扼朝鮮海峽的南口。該基地目前駐有3~4艘 “洛杉磯”級核潛艇,活動海域主要針對馬六甲海峽。衝繩白灘軍港既是駐衝繩美海軍重要的後勤補給基地,也是美海軍陸戰隊的重要作戰和訓練基地,可進泊驅逐艦、兩棲艦等大型水麵艦船和核動力攻擊潛艇等。   從上世紀90年代下半葉至今,美核潛艇在佐世保和白灘基地的停泊次數成倍增長,與曾是最大停泊港口的橫須賀基地的年平均停泊次數持平。此外,美核潛艇在日本自衛隊軍事基地停泊的年平均次數也大幅增長。這些核潛艇主要在日本海、東海和南中國海活動。   【小題】核潛艇轉型著眼偵察需要   其實,美海軍把作為戰略武器的核潛艇當做偵察之用既是當務之急,也是無奈之舉。美海軍高層認為,當前在亞太地區部署核潛艇的首要目的是搜集軍事情報,但冷戰時期用於對抗蘇聯的核潛艇,以及它們在傳統意義上的作戰功能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偵察行動的需要。正是基於此,美國海軍正對現有核潛艇進行偵察功能改造。其中,發展“唐格·布拉沃”核潛艇就是一例。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披露,美國海軍計劃於2009年推出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即“唐格·布拉沃”。新型攻擊型核潛艇技術包括無軸推進,艇外武器儲存和發射,艇體共形聲呐陣,艇體和指揮控製中心高度自動化等5項關鍵技術。其中最重要的改進便是新潛艇將采用艇體共形聲呐陣,即在艇身全長範圍內安裝共形聲呐陣,能夠實施全方位監視。這種聲呐將適應各種艇形,有比較寬的頻率範圍,探測和跟蹤性能將比目前“弗吉尼亞”級的聲呐陣更勝一籌,在近岸淺水地區,這種聲呐能夠感知5海裏內多達250個目標信息。   【小題】增強千島至琉球一線反潛鏈   其實,美國通過核潛艇秘密探取亞太各國軍事情報隻是其眾多偵察手段中的冰山一角,偵察行動也並非一朝一夕。據美國防務協會網站披露,美軍尤為關注解放軍潛艇部隊近年來的長足發展,並有計劃地增加了對中國近海的軍事偵察。   據美軍官員介紹,此次布設的新型聲納是一種全天候被動式聲納,具有極強的探測靜音型潛艇的能力,較之以前使用的主動式聲納和中頻被動式聲納,其偵測距離可達300海裏以上,且具有更易於隱蔽和定位精度高等特點,是美國建設的近海反潛預警係統的核心部分。   從2001年至今,以“鮑迪奇”號為首的美國各型間諜船經常在中國近海海域活動,在重要航道組成了“水下聽音器定位陣列”。據報道,該計劃現在已進入第二階段,美軍企圖在第一階段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針對中國近海海域的特點,改進聲納的偵測效果,並在2005年利用該型聲納構成範圍達3000~5000平方公裏的偵察網。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