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際評論周刊》:中國10年內不會有大型武裝行動 zt

(2006-08-22 16:25:48) 下一個
2006/07/01 美國《國際評論周刊》:中國10年內不會有大型武裝軍事活動。其專欄軍事評論稱員偌布李斯·海曼:中國的在今後的10年內不太可能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這是很明顯的事實。一下是部分報道 偌布李斯·海曼:很顯然,中共目前的發展態勢,不可能在最近期的10年內,采取針對台北或者日本的軍事行動。他們目前匱乏的東西很多,技術的,戰術的。等等。因此,他們必須靜靜坐下來等待。但是,我們還要看到,中國目前並不是那麽靜態的,老實的。他們的動作非常之快。迅速。並且,戰略思想十分清晰。目標針對性很強。為此,中國在2004年公開公布了其未來軍事發展計劃的所謂《中國國防白皮書》。其主導戰略思路很明顯,是真對美國的未來利益出發的。 中國應該明白,他們如果打算超越或者說追趕美國,首先,他們必須需要自身的騰飛。不然,所謂超越美國僅僅是在做夢。作為技術頂尖的美國來說,我們必須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來壓製打擊遏製中國發展。這是美國必須的政治戰略。 在目前來看,中國軍隊應該主要加強其自身建設,雖然在近期,他們取得了很好的訓練成績,但是,中國國內也同美國本土一樣,將近50年沒有戰爭了。這一點對於比較懶散的中國人來說,很可能出現與美國同時代的問題:兵員匱乏。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需要很好的軍事招募體係,依靠那種“愛國”情調恐怕不能在得到支持。目前,中國軍事科技方麵,不是其自己所說:人才擁擠,而是出現了很長時間的後備無人的狀況。年輕一代,不喜歡那種枯燥無味的軍事科研生活,更不可能忍受:隱姓埋名的生活。因此,中國軍事科技研究領域很少出現青年一代。 克林斯·馬特:中國軍事戰略,目前在圍繞台北進行,他們在有計劃,有步驟的研製製造,最新的軍艦,導彈。這是為了他們可以在今後,匹敵美國而作出的努力。目前,中國剛剛進入“新武器製造時期”。我們目前看到的那些裝備,緊緊是中國的一個方麵。他們是一個擁有比較完善的整體軍事化研製製造的國家。因此,他要根據自身既定的10年規劃,逐步進行建設。目前來看,中國的前一個10年,即95-05年,可以說是中國軍隊收獲豐富的10年。而在這個十年內,中國將繼續完成他的2大目標,1是攻占台灣,2是海軍進入太平洋。我們知道,中國目前的陸軍軍事實力,遠在亞洲各國之上,因此,亞洲可以說包含俄羅斯,都不可能在陸地上與中國進行規模化的戰爭,因此,封堵中國在亞洲陸地板塊,是亞洲很多國家願意做的。譬如日本,他們自身基本放棄了陸軍的進展。僅僅保留了第7坦克師團。11機械化師團。作為本土防禦,而把90%國家資源消耗在封堵中國的海軍上麵。 中國10年內不可能對台灣發動大規模武力攻擊,原因很簡單,首先,台灣目前社會還不適合中共需要的那個局麵,即普通人對於大陸占領基本認同。2,中共領導人,對於戰爭責任是一個疑慮很深的顧忌。在這裏有必要提到韓戰。這場對於我們來說,很羞愧的戰爭,在目前的中國人看來,卻是他們自己的汙點。因此,在中國新的領導人看來,一旦武力打擊了台灣,那麽國內會不會在以後若幹年內,總是有人出來為“死難者”呼喊?89事件也是一個例子。中國人思維混亂並且十分善變、 最關鍵的問題所在,還是對於台灣高額的外匯美金儲備。目前台灣商人不斷湧入大陸、因此,導致了台灣的外匯儲備,經濟實力逐年遞減。中共利用武力恐嚇手段,以及拉攏那些台灣商人。獲得了大批財力。目前至少台灣40%經濟落到了中共手裏,一旦這個達到80%那麽等待台灣的可能隻有決死一拚。 對於美國來說,中共並不是那麽可怕,但是對於我們來說,直接的武力對抗,戰爭,都是不可取的。必定美中都是現實意義上的核武器大國。中國早期大規模開發的激動導彈部隊,美國第一次核打擊很難將其全部消滅。但是這個對於美國來說就等於100-200萬人的傷亡幾乎相當於2個2次世界大戰。布什政府是承受不起這個壓力的,任何美國執政者,也都是不可能承受的。 但是,在即便這樣的傷亡下,我們也不可能對中國本土進行,全麵類似伊拉克那樣的打擊。所以作為我們不可能武力打擊中國是很顯然的,但是對於中共來說,在他的這個所謂10年計劃沒有完成之前,他也不可能動武台北,因為那樣一旦華盛頓決定棄台,那麽就等於中國自己的內戰。這樣至少可以消耗中共10年的國力發展。因此,他不可能在這個新的10年計劃完成之前動手。但是,依照目前台灣局勢來看,還有另外一個可能就是:台灣發生內部騷亂。或者戰亂,中共自然堂而皇之以維護和平為借口,利用台島不同勢力,直接武裝介入。這個是他們早在05年就開始醞釀的。 他們在05年獲悉了很多台灣領導人的資金資產問題。因此,不斷傳播給台島。也正是他們等待台灣總統陳水扁離任後的最佳舉動。其身後的台灣國民黨,依舊希望與中共大陸合並。組成民主政府。因此,中國在這些問題沒有到達極限之前,最好的策略,就是他們現在作著,等著,看著。隨時在尋找機會。 mk800編譯報道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