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低代價利用外國先進技術 zt

(2006-08-22 16:25:48) 下一個
2006年06月26日 09:13 中國航空報   一航導彈院四十五周年巡禮之五:推進國際合作 拓展發展空間   一航導彈院國際合作處   現代戰爭模式的變化,使軍工企業麵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中國一航空空導彈研究院作為我國機載武器係統的研製基地,在加強國際合作、拓展自身發展空間中探尋了一條有效之路。   在第三代紅外、雷達空空導彈研發過程中,一航導彈院充分利用國際合作,引進、消化、吸收國外的先進設計經驗和質量管理經驗,使研究院科研、生產水平快速躍上了新台階。通過國際合作與交流,帶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技術、管理人才,特別是優秀青年科學家的聰明才智被國外所了解,已有多人受聘擔任國外研究機構的外籍院士和客座職務,促進了國際合作的開展。   一航導彈院在45年發展曆程中,積累了寶貴的研製經驗,特別是通過與國外開展有深度的、實質性的國際合作,以較低的代價吸收和利用了發達國家長期積累的技術知識,用短短幾年的時間走完國外需要幾十年才能夠走完的道路,使空空導彈研製取得了長足進步,大大縮短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隨著技術實力的不斷增強,研究院在發展模式上逐步從早期的跟蹤模仿向引進消化再創新轉變。通過消化、吸收、改進,不僅實現了國產化和改進型的研製,還進一步促進了派生型導彈的研製,帶動了出口,實現了一項引進帶動多項技術的發展,走上了引進-自行設計-出口的良性循環發展之路。   對一航導彈院發展來說,隻有把產品推向國際市場,不斷擴大用戶,才能拓展發展空間,使產品最大限度地產生經濟效益。研究院提出了“開放式規劃、啞鈴型運作、合作式競爭,跨越式發展”的新思路,“開放式規劃”就是研究院的發展不能局限於內部現有的資源,要樹立全球化視野,堅持平等互利、優勢互補、成果共享的原則;最大限度地利用國際、國內科學資源,為我所用,以增強我國基礎研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能力,做大做強中國空空導彈產業;“啞鈴型運作”就是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選擇發展中遇到的關鍵難點技術,集中人力、物力進行攻關,實現重點突破。對於涉及相關行業、相關學科的重大技術,實行跨行業、跨部門、跨學科、跨國界聯合,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風險共擔,達到兩頭在內,中間在外,關鍵在手;“合作式競爭”就是要以雙贏為原則,走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大協作之路;跨越式發展就是進一步加快研究院發展的步伐,最終成為中國精確製導武器研製的國家隊,做大做強空空導彈事業。   目前,一航導彈院正按照“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流,爭取國外引智,擴大軍貿出口,開展外向型加工,逐步與國際接軌”的戰略實施計劃,在國際合作、擴大軍貿出口、開拓轉包生產三個領域全力以赴實施這一發展戰略,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擴大對外貿易,快速提高研究院科研、生產、管理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實現我們“航空報國,強院富民”的偉大使命。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