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BBY時事】“還我阿扁公道” (2006年6月23日星期五)

(2006-08-22 16:25:47) 下一個
●“扁式賭業”羞辱拉斯維加斯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陳“總統”水扁6月20日晚上8點就罷免案發表了“向***告”的電視講話,他在講話中否認在野黨以“違憲亂政”的指控,他決定不提答辯書,但要向***告,並盼望全民“給他一個公道”。陳水扁說,夫人吳淑珍確實去SOGO買過東西、也用過禮券,但絕對沒有收過太平洋流通董事長李恒隆等人所送的禮券,也沒有介入SOGO經營權之爭,如果吳淑珍收受李恒隆等人的禮券,他願意下台。他還說,他與吳淑珍與台開案沒有任何關係,至於女婿或親家,如觸犯法律則依法懲處,他絕不護短包庇。此外他還指責在野黨亂爆料,不負責任。而根據台灣電視媒體的實時民調顯示,不滿意陳水扁“報告”的達到 92.3%。 人們不難看出,陳水扁此番“電視作秀”盡管出自回應泛藍所提“十大罷免理由”之所迫,其實就是為了重新獲得台灣民眾“往日情懷”的再一次“豪賭”。 眾所周知,“農民之子”陳水扁之所以能夠在2000年痛斬國民黨於馬下,就是以“掃除黑金清廉誠信”的這一最大“賭注”而“一賭成王”的。 “一代賭王”陳水扁在上台後6年的風風雨雨中,幾乎是以“賭”為生,跟泛藍賭民意和兩岸關係,跟“分道揚鑣”者賭政治獻金,跟中國大陸賭“***”和台海主導權,跟美國賭“廢統”賭“過境”。正如陳水扁自己吹噓的一樣,他是“奇跡的化身”,而且數次“政治豪賭”每每瀕臨絕境卻總能夠力挽狂瀾、安然過關,由此形成的獨霸一方、中外聞名的“扁式賭業”,令世界賭城拉斯維加斯都黯然失色。 繼這位“民選總統”的民意支持率已罕見的跌到了5.8%並創下了“世界吉斯尼記錄”之後,正如我們在6月12日《阿扁撼動世界杯》中所評述的那樣:從5月 20日至6月8日近20天的閉門思過之後,陳水扁又“賭興勃起”,他竟然發現這場政治危機也許正是自己重新樹立“領袖威望”、反過來給泛藍聯盟一次沉重打擊的絕佳機會,因而6月8日在自己的“阿扁總統電子報”上又拉開了“反罷免”序幕,決意在自己政治生涯中再創出了幾項“世界吉斯尼記錄”。 這些天來,人們已經被陳水扁的頻頻“發牌”弄得眼花繚亂了。他那挖空心思、招搖惑眾的“扁式賭術”讓人們不得不服:一是利用台南地下電台散布“刺殺馬英九”,嚇阻馬英九取消了原定前往台南的“罷扁之行”;二是由“阿扁革命根據地”民進黨台南黨部鼓噪“台南獨立”,試圖挑起島內非理性對立;三是勇敢地飛赴金門“前線”安撫三軍將士,盡管最後不得不因天氣原因無法降落讓自己白白激動一番。 這一回,陳水扁還破天荒地搬出了“第一家庭”最後一個也是唯一純潔的親人“扁母後”陳李慎。民進黨台南縣黨部6月18日上午在台南縣官田鄉舉辦“關懷扁媽、拒絕鬥爭”的“挺扁”活動,“扁母後”幾乎含淚請求大家不要欺負心地善良的兒子並再三拜托大家“台灣人一定要團結,讓總統好好做事”。 “扁式賭術”果然奏效。據台灣中時電子報的消息,陳水扁保位大戰初見起色,尤其在陳水扁祭出“悲情牌”後,聲望止跌回穩,若與五月底“駙馬爺”趙建銘遭收押時的二成一相比,滿意度明顯上揚了七個百分點直逼二成八。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當這種純潔的悲情被刻意政治化之後,政治就被扭曲成現在台灣的“黑金政治”了,民主也就被蒸發成現在台灣的“扁式民主”了。也許有某一天,陳水扁還會重演2005年3月19日“兩顆子彈再續總統夢”的那一幕,為“國”操勞過度而突然暈倒在總統辦公室裏,相信這一招還會感動全台灣而為此“修憲”準許“總統連任三屆”。 我們想說明的一個問題是,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尤其“一國之君”,在自己政治生涯涉嫌弊案的時候,最不應該把自己的親人牽扯到漩渦中來,這是最基本的遊戲規則。然而,陳水扁連唯一與自己的劣行沒有任何瓜葛的無辜的老母親都拿來“陪葬”,一個喪盡天良、背水一戰的賭徒心態已昭示於天下。 人們應該注意到,陳水扁“豪賭總統”6年,什麽都敢拿來賭,惟獨從來沒看到他鼓起勇氣放出豪言為台灣民眾最關心的經濟“拚搏”一把,那麽台灣經濟在他風光無限的6年來當年“亞洲四小龍”的風光不再而“第一家庭”的“扁氏金庫”卻奇跡般幾百倍地翻番就不足為怪了。 公道本是“一國之君”對自己子民的恩賜,“倒扁運動”讓全島民眾終於明白,子民們的“忠君情懷”全都被“台灣之子”陳水扁為他自己的“流芳百世”拿來作賭注去了。難怪台灣民眾痛斥陳水扁為“昏君”,隻有昏君才會厚顏無恥地向自己的子民索取“公道”。 ●“扁式民主”從來沒有“公道”二字 據台灣媒體報道,在陳“總統”水扁6月20日晚間將針對罷免案發表“向***告”的電視講話之前,民進黨籍“立委”蔡其昌6月20日當天認為,他讚成陳水扁不需向“立法院”提答辯書,但是既然選擇向***告,就應該把過去的風風雨雨交代清楚,陳水扁可以不需在乎在野黨的想法,卻不可不在乎人民的看法,把所知道的相關案件說清楚,這也是對人民的尊重。 人們現在看到的是,陳水扁在6月20日晚間電視中的“天才表演”,不但不在乎人民的看法、不尊重人民的感受,而且還要向人民索取本該由他這個“公道的守護神”給予人民的“公道”。 從目前“倒扁運動”發展的情形來看,以一付被冤枉者之弱勢麵目“示眾”的陳水扁,民意支持率還會持續上升一段時間,理由很簡單,因為善良的民眾還沒有完全走出“違憲濫權和貪汙腐敗也在憐憫和同情的範圍”的誤區。 在就是台灣民主的悲哀,也正是陳水扁“登基立業”的根本。其實,台灣現在的所謂民主充其量就是“扁式民主”,為什麽打著“美式民主”旗號的“扁式民主”在台灣能夠大行其道呢?在台灣實行民主選舉之前,人們除了知道有一個“三民主主義”之外,可曾有人真正明白和體驗什麽叫做民主?顯然沒有,所以當陳水扁在 2000年執掌“民主台灣”以後,台灣民眾認為陳水扁所施行的民主就是“真正的民主”,以為台灣“幸福”地沐浴在“民主”的燦爛陽光下。 律師出身的陳水扁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台灣民眾渴望享受民主環境但卻又分不清民主與同情、民主與貪腐、民主與法製之間關係的“模糊概念”這個時機,高舉“掃除黑金清廉誠信”的“革命大旗”,緊緊地抓住民眾的急切心態融入自己的政治動機一旦遭遇經濟衰退就勉勵民眾“風雨同舟”一旦碰到信任危機就發誓“我的心赤裸裸”一旦涉嫌弊案就道歉“寶貝對不起”,諸類“糊弄小孩”的伎倆,陳水扁在這6年的“總統遊戲”中,幾乎每一次都無往而不勝。 在自己政治生涯正在遭受自己人生中前所未有的最困難時期,陳水扁當然不會忘記和閑置這一“立扁之本”。人們都看到了,自6月8日在自己的“阿扁總統電子報”吹響反擊的號角之後,陳水扁連珠炮地發出“悲情牌”“視察牌”“獨立牌”“刺殺牌”“本土群族牌”,直至6月20日晚上把這一階段以攻為守的“赫赫戰績”一一“向***告”為止,回升的民意支持率又再一次證明功不可沒的“扁式民主”是“立扁之本”。 正如我們在6月12日《阿扁撼動世界杯》中所評述的一樣:陳水扁反擊“罷扁”的目的十分明確:一是要化解弊案危機,二是要轉移內外界的視線,三是要重新整合泛綠並凝聚民進黨內的力量,四是要置泛藍“罷免案”“倒閣案”於中途夭折進而分化泛藍聯盟。 現在的種種跡象顯示,民進黨不惜同流合汙、“挺扁”到底,並在利用馬英九與宋楚瑜在“倒閣案”的步調不一,而且陳水扁手頭還有諸如“反控告牌”“擾亂治安牌”,隻要不遭到民進黨的拋棄以及弊案的引火燒身,當年秦始帝王“大地在我腳下”的風雲形象將得到陳水扁淋漓盡致的“現代演繹”。 盡管馬英九在6月21日晚上也在電視上以牙還牙,但目前看來難以阻擋陳水扁“還我公道”之勢。 所幸的是,在這個世界裏,公道、公理和正義不僅僅是一份擺設。就在陳水扁“向***告”結束後,2004年爆料“第一夫人”吳淑珍收取政治獻金的“陳由豪事件”主角、前東帝士集團負責人陳由豪,隨即在台灣時間6月21日淩晨1點,通過公關公司傳真給台灣駐美國媒體,宣布將在北京時間6月25日中午12點在美國舉行記者會,記者會的主題是“找回台灣正義與清廉”。 這才是陳水扁所需要的“致命公道”。也許陳由豪的“找回台灣正義與清廉”仍然無法證實“第一夫人”收取了政治獻金,也許台灣民眾認為“第一夫人”收取了政治獻金僅僅是“間接”的,也許間接的貪汙瀆職在台灣算不上違法,也許“第一夫人”的違法在台灣沒什麽大不了的事。 理由再簡單不過的了:台灣現在實行的是“扁式民主”,而“扁式民主”從來沒有“公道”二字。“扁式民主”的發明者陳“總統”水扁的偉大之處,就在於“眾人皆醉我獨醒,出於汙泥而不染”。阿扁為此向民眾討回一個公道,以此充實和豐富“扁式民主”的內涵,難道有什麽過分的嗎? ●馬英九“扁高一尺九高一丈” 麵對陳水扁發起的希特勒式的“阿登反擊戰”,馬英九也不甘示弱。據台灣媒體報道,國民黨主席馬英九6月21日晚間在電視直播的黃金時段,以“找回台灣的公理與正義”為題回應陳水扁昨晚發表的“報告”。馬英九表示,兩年前陳水扁曾經斬釘截鐵說沒拿過獻金,但報告中已經承認拿過陳由豪的政治獻金,所以“這個時候,是你認真考慮,該要告別政壇的時候了!”。馬英九強調,有時候說謊比所要掩蓋的罪行更為嚴重。他動情地呼籲,民進黨同誌,你們難道真的要沉淪下去嗎?我並不是在看好戲,請你們壯士斷腕,大義滅親。他表示,推動罷免案是為了台灣的尊嚴,也是為了民進黨的未來,是清廉對貪腐之戰。 陳水扁要向人民索取一個“公道”,馬英九要給人民找回一個“公理”。人們看到,在陳水扁“向***告”後,國親兩黨發起的“全民罷免連署”截至22日已突破百萬人目標,至今已達109萬4868人,顯然,在這一回合裏,馬英九的“給予”比陳水扁的“索取”技高一籌。 正如我們在6月12日《阿扁撼動世界杯》中的評述,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美國不便對台灣內政表達立場”之表態,實際上就是暗示著華盛頓不讚成罷免陳水扁,馬英九當然是心領神會,但在民間掀起的波瀾壯闊的“憤扁怒潮”把馬英九推向了這場“倒扁運動”的風口浪尖。罷免案能否玩得漂亮和瀟灑,將是美國對馬英九的一次真正的“實戰考驗”,否則最後被罷免的恐怕就不是陳水扁了。 現在騎虎難下的馬英九十分清楚,6月27日“立法院”審議泛藍“罷免陳水扁案”成功與否,最關鍵是能否得到30票以上的民進黨“棄扁”立委的“倒戈票額”,否則“罷免案”無疑就“愛到盡頭”。所以如何策動民進黨內“良知”們“回到人民懷抱”,已經成了馬英九當前的重中之重,也是考驗馬英九能否“使美國驚歎”、“請祖國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天下第一關”。 可是,民進黨人真的會接受馬英九“壯士斷腕,大義滅親”的呼籲嗎?陳水扁這幾天的“來勢洶洶”正在扼殺民進黨內“棄扁”的萌芽,民進黨高層仍然奔向“保扁不歸路”,並且正在試圖把這場反腐倡廉的“倒扁運動”演變成“藍綠對決”的政治鬥爭。 在我們看來,民進黨高層決意“保扁”是一個敗筆,一旦陳水扁與全黨同誌共度難關後,朝令夕改的“百變總統”就會再度獨攬大權,民進黨的“四大天王”和那些 “革命動搖分子”必定成為陳水扁“整黨整風”的“血洗對象”。不難想象的是,一個頭上戴著貪汙瀆職“綠帽子”、被華盛頓視如草芥的“大民皇帝”,他的“大民皇朝”還能重振“綠威”嗎?當然,除非台灣民眾真的分不清“黑夜與白天”和“清廉與貪腐”,而且還要給陳水扁送上一個“公道”。 盡管馬英九提出現階段暫時不提“倒閣案”、全力衝刺27日表決的“罷免案”,但除非馬英九策反民進黨“棄扁”立委有神來之筆,除非陳由豪6月25日爆料的“政治獻金”有如山鐵證,除非趙建銘的台開案與“皇上”有直接關聯,否則人們看到的“罷免案”將是一個悲壯的結局。 有分析人士認為,“倒扁運動”對馬英九是一把雙刃劍,成則利,敗則潰。在我們看來,如果從政治這個狹隘的角度論之,這種觀點似乎成立,但如果從反腐倡廉的角度來縱觀全局,隻要不引發島內***或***等突發事件,善用智慧的馬英九依然“笑傲2008”。 其實馬英九早已作好“倒扁運動”無果而終的準備。這些天來,馬英九不忘重複強調“反貪罷扁、清廉救台”不在結果、重在過程,顯然就是為“倒扁運動”的未來打下了注腳。這正是馬英九的聰明之處。 馬英九自有幾大理由相信“倒扁運動”不會給自己2008年“登基”帶來嚴重影響:一是美國對自己的支持沒有改變;二是陳水扁即使繼續“總統任期”,也已經黨心不在、民心不在、風光不再,由“泥鰍總統”變成了實質的“跛腳總統”;三是即使陳水扁“走極端路線”與大陸言和,北京也不會對陳水扁寄以厚望。 也許“倒扁運動”最後走向功敗垂成,但台灣真正有血性有正義感的民眾,台灣的未來,絕對不會再選擇“出於汙泥而不染”的陳水扁,也不會選擇“出於汙泥而不能自拔”的民進黨。我們的理由十分簡單:今天的台灣民眾已經不會再被陳水扁的“民主搖頭丸”迷幻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了。 據最新消息,陳水扁6月22日搭乘專機抵達金門大擔島視察,終於實現了15日的“未竟事業”,但試圖“轉移視線”的“三軍統帥”得到的卻是“反共最前線”當地民眾前所未有的冷淡,還被指責是“沒用的總統”。 很簡單的一句“沒用的總統”,這就是“倒扁運動”的目的,這就是馬英九的“扁高一尺九高一丈”,這也是我們之所以極不“仗義”地把陳水扁比作“活著的僵屍”的根本原因。即使陳水扁逃過了“罷免”一劫,但已經在黨內外、島內外喪盡了誠信度和號召力的“總統先生”,占著一個所謂“民主製度”下的“總統茅廬” 卻又被千夫所指,這樣一個給台灣形象給台灣民眾抹黑的“民選總統”不就如同“活著的僵屍”嗎? ●“沉默是金”的北京之“靈活和務實” 2006年6月20日下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薑瑜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問:關於試射導彈的問題,六方會談有關國家除中國外都對此表示嚴重關切。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薑瑜回答說:中方一直在努力推動六方會談早日複會,推動各方逐步彌合分歧,積累共識。中方一直與各方保持密切溝通與磋商,為推動六方會談複會作出積極努力。我們希望有關各方能夠從大局出發,克服當前障礙,也希望各方能夠以靈活和務實的態度妥善解決有關問題,多做有利於緩和局勢、有利於地區和平與穩定的事情。   這本來就是一段再簡單不過的“外交辭令”,薑瑜在6月22日下午的例行記者會上也隻是多了一個“十分關注”的字眼。但我們想強調的是,玄乎就在於“答非所問”,而其中的一個詞眼“靈活和務實”卻道出了北京對最近東亞、中東局勢的堅定態度和良苦用心。 眾所周知,華盛頓在6月8日派出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與陳水扁玩了一通“四不承諾”“漏掉一沒有”之後,華盛頓就為伊朗核問題的“重大進展”和陳水扁“天衣無縫”的“默契”而偷著樂了好些天。 但華盛頓還是感覺不對頭,華盛頓不怕北京嚷嚷,就怕北京一聲不吭的難以捉摸地“悶著”。北京對台灣現狀何以還繼續悶著呢?北京應該有自己的考量:一是“倒扁運動”是台灣島內政治問題;二是陳水扁“四不承諾”有意漏掉了“一沒有”純粹就是試圖激怒北京從而轉移弊案視線;三是目前島內局勢還沒觸及《反分裂國家法》。 北京對華盛頓與陳水扁聯袂的“雙人舞”早已“麻木不仁”。因此我們在6月12日《阿扁撼動世界杯》中指出:北京在今年針對陳水扁“終統”的鬥爭中,已經總結出一套新的對台策略,並由過去的衝動型“文攻武鬥”,轉換為穩定型“橫眉冷對”,也就是說,不管陳水扁如何興風作浪,在其任期內可能的“越軌”行為不外乎搞“公投製憲”“法理***”或者“天塌下來”大不了就是直接宣布台灣獨立,但這些僅僅是遊戲而已,北京都將會泰然處之。 我們接著注意到,中共國台辦臨時取消了原定6月14日每月例行的新聞發布會,當時我們就嗅出會有好戲了。果然,不想讓世界忘記自己存在的日本“準確監測” 到了也不想讓世界忘記自己存在的朝鮮的“導彈試射”進入了倒計時,這一下可把此時此刻根本就想讓世界忘記自己存在而繼續為伊朗、台灣“玩得精妙、樂得痛快”的華盛頓給攪亂了,同時也把此時此刻根本就想讓世界忘記自己存在而繼續為世界杯喝彩的韓國也極不情願地陪著“煩惱”了。 我們還注意到,剛剛結束“上海假期”的伊朗總統內賈德6月21日表示,伊朗將在8月22日之前對歐盟一攬子新方案提出伊朗的意見。還是有鼻子有眼睛的“8月22日”,這簡單讓美國總統布什哭笑不得:伊朗怎麽要花這麽長時間來考慮一項“合理交易”呢? 華盛頓終於明白北京所謂的“靈活和務實”。誰說北京在悶著呢?我們在6月12日《阿扁撼動世界杯》中已經暗示,“沉默是金”的北京自然會在“適當的時候” 給以華盛頓“適當的回應”。顯然,目前的這些“回應”僅僅是北京的初試鋒芒,台灣的事不好“玩”,台灣之外的事更不好“玩”。 不容質疑,“倒扁運動”對北京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機會。台灣問題是中國最核心的國家利益,北京豈會沒有幾套應急措施呢?華盛頓別以為自己是“台灣他爹”就忘卻了中國在台灣問題上比武器更可怕的戰爭意誌和決心,大不了北京就把類似“先平東瀛後屈寶島”的戰略稍為一“動”,眼紅的華盛頓也許就急著來爭奪“沉默是金”這個“專利”了。 其實,北京的“靈活和務實”,就是為了讓世界還給中國應有的公道。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