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將軍在裏根號航空母艦親身體驗彈射飛行 zt

(2006-08-22 16:25:47) 下一個
2006年06月22日 13:54 揚子晚報   日前,美軍三個航母戰鬥群、2.2萬官兵齊聚關島附近海域,舉行名為“勇敢之盾”的大規模軍演。應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法倫上將的邀請,中國赴美軍事演習觀摩團前往美國關島觀摩了這次演習。這是美軍首次邀請中方觀摩美軍單獨舉行的軍事演習。《參考消息》記者作為中國團成員之一,全程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中國觀摩團由解放軍軍官、外交部官員和新聞記者組成,共10人。其中來自解放軍三軍的6名軍人中,有3位是少將。   安德森空軍基地:B-2轟炸機半掩半露   作為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重要領地和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前沿軍事駐地,關島的主要美軍軍事基地有阿普拉海軍基地和安德森空軍基地等。   6月16日,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觀摩團參觀了安德森空軍基地。從進入基地大門開始,一路都是綠樹、草坪和高爾夫球場。三三兩兩的軍人宿舍大多為平房,最高不超過三層。陪同官員介紹說,這是出於防台風和地震的需要。車隊一進入機庫區,觀摩團即被告知“不準拍照”。   展示給各國觀摩團的是1號機庫。機庫門敞開著,美軍士兵全副武裝地站在一條黃線上,不允許任何人進入黃線內。有著巨大黑色機翼的龐然大物,像一隻蝙蝠,靜靜地停泊在機庫頂端一麵星條旗的下方,這就是大名鼎鼎的B-2隱形轟炸機。   機庫外停著三架戰鬥機,分別是F-15、F-16和F-18。對於這些戰鬥機,美方倒是很開放,不僅允許觀摩團成員任意觸摸、觀看,還特地安排了不少飛行員站在飛機下回答我們的提問。第44戰鬥機中隊隊長比爾·劉易斯,是一名具有18年飛行經驗的老飛行員,他的名字被印在身旁的一架F-15c戰鬥機左翼上,這是美軍給予指揮官的特殊榮譽。當被問到其對手是誰時,他巧妙地回答說:“對手是年輕一代的飛行員,因為他們太聰明了。”   觀摩團參觀時正巧趕上軍營裏舉行降旗儀式,雖然我們當時所處的地方根本看不到旗幟,但在場所有美國軍人立即向同一個方向站立,敬禮,令人肅然起敬。   “裏根”號航空母艦:親身體驗“彈射飛行”   6月17日下午,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新加坡等7個國家的觀摩團分為3個小組,分別乘坐運輸機前往關島附近海域參觀美軍“裏根”號、“林肯”號和“小鷹”號航空母艦。   中國觀摩團訪問的是美軍“裏根”號核動力航母,這是美軍最大、最新的一艘航空母艦。站在長約333米、寬41米的甲板上,絲毫感覺不出航母的移動。甲板上大大小小上千個房間,讓人眼花繚亂。據介紹,即使每層有路標和地圖,來這裏的新兵第一個星期仍然沒有人能夠找到正確的路。   觀摩團在甲板上觀看了艦載機起降。這是艦載機飛行中難度最大的部分,也是航母上最危險的動作。美軍艦載機從航母上起飛時,並不是“飛”出去,而是被一個類似於大力彈簧的彈射器“彈”出去的。分布在艦首和中部的4個彈射器,每115秒發射一架艦載機。彈射器的力量有多大?能讓艦載機在短短3秒鍾內從靜止加速到128英裏每小時。   “裏根”號航母戰鬥群司令邁克·米勒給我們打了個比方:航母豎起來的高度相當於帝國大廈,而一個彈射器每彈一次,能把大廈向上彈起6英寸。艦載機降落更是個危險的活兒。美軍艦載機不是“停”下來的,而是被三根起阻攔作用的鋼索“絆”住的。三根設在前、中、後位置的阻攔索,就是飛行員降落的三次機會。飛行員根據艦載機即將著陸時的高度,來決定把艦載機掛在哪一根阻攔索上。“裏根”號每隔45秒可以降落一架艦載機,降落時速度在2秒鍾內能從105英裏每小時降到0,可謂戛然而止。在半個多小時的觀摩中,我們觀看了十幾個架次艦載機的起降。   觀摩團乘坐的飛機被“彈”出航母,那是一種極限和邊緣的體驗,當身體感覺似乎快要被加速度拉得變形、快要掙脫安全帶的束縛時,飛機突然平穩下來。各國觀摩團中,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體驗彈射飛行。我們每個人都得到了一張由航空母艦艦長簽名、證明經曆了“阻攔降落”和“彈射起飛”的證明書。   觀摩演習內容:既開放又有所保留   美方很重視首次邀請的中國觀摩團,專門從太平洋總部派來兩位懂漢語的軍官陪同中國團。   “演習開始了嗎?”從19日到20日,各國應邀前來觀摩演習的不少軍人和記者都在問同一個問題。根據太平洋總部此前發布的消息,演習定於19日至23日舉行,但觀摩團卻遲遲沒有聽到演習正式開始的消息。   直到19日下午,美軍519特遣部隊第36聯隊指揮官、海軍上校邁克·布爾拉才向記者證實,演習在18日已經開始了,並解釋說,美軍的日常訓練和演習沒有明確的界限,這樣的解釋有其道理。幾天的采訪中,記者的確體會到,演習已經成為美軍日常訓練的一部分。   但連演習開始時間也不告知觀摩團,這樣的做法也折射出美方在開放的同時也有所保留的態度。各國觀摩團也沒有被邀到演習現場觀看。關於演習的背景設定、方案設計和行動方式,美方也沒有透露。來自其他國家的一些觀察員抱怨說:“演習還沒開始我們就走了。”也有其他國家的媒體記者把這次訪問稱為“照相之旅”,認為參觀的實質性內容並不多。但這畢竟是一次很好的雙邊和多邊交流機會。記者認為,演習以雙邊邀請開始,以多邊交流結束。   特別是在最後一天晚上的招待會上,來自不同國家的代表熱烈交談,交換對這次演習、他國軍事、世界熱點等各方麵的見解。中美軍官談到了男女平等問題,中韓代表甚至談及《大長今》。各國代表紛紛互留聯係方式,到招待會結束也不願散去。7國觀摩團中,中國10人、澳大利亞5人、俄羅斯2人、印度4人、新加坡2人、日本5人、韓國5人,共33人。其中,俄羅斯沒有派出軍人,據美方說“大概是因為費用方麵的問題”。包括三名將軍在內的中國團人數最多、級別最高。 據《參考消息》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