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金門裝甲旅回台難救陳水扁 老舊戰車不起決定作用 zt

(2006-08-22 16:25:47) 下一個
台軍今年底將把目前部署在金門的第584裝甲旅調回台灣本島,加入北部第六軍團的作戰序列,將駐防在林口台地以防“斬首”。據了解,這是近年來北部所部署的第二個裝甲旅。那麽,金門裝甲部隊回防台北究竟是怎樣的考慮?是否真能防得住解放軍“斬首”呢?對此,台灣軍備專家和法國的軍事觀察家從台灣裝甲部隊本身的狀況和解放軍可能攻台的“猜想”進行了多方位的解讀。 ★老舊戰車不起決定作用 台灣軍方聲稱,在今年“漢光22號”兵棋推演,由於北部裝甲部隊不足,中、南部軍團都把裝甲旅北調,造成中南部防務空虛,無力阻擋“解放軍的登陸船團登岸”,加強“首都”裝甲戰力成為當務之急。 台灣陸軍現有5個裝甲旅,分別是北部六軍團542旅、中部十軍團586旅、南部八軍團5*旅、澎防部503旅與金門的584旅;一般而言,本島裝甲旅編製較大,裝備人員數量較外島為多,每旅兵力超過4000人,戰車約120輛;澎防部裝甲旅兵力不到4000人;金門584旅最小,兵力僅近3000人,戰車約80輛,其中大部分車輛為老舊的M41戰車。 這些老舊的M41戰車處於什麽樣的一種狀況呢?台軍裝甲部隊官兵間流傳著一則笑話:一旦地麵戰開打,解放軍部隊將看到台灣的坦克掛起申請零部件的“欠撥單”免戰牌,上麵寫著:“抱歉,本車尚在待料中,暫時無法戰鬥”。 笑話歸笑話,但卻能忠實反映台軍坦克裝備完好率偏低的現況。台軍裝甲旅及裝步旅裝備檢查所呈報出來的坦克裝備完好率,過去平均都在85%一95%左右,陸軍多位擔任過裝甲及後勤單位的將領坦承上述數字完全不真實,不僅灌水作假,而且把標準降低了,實質上可能隻有50%左右。換句話說,戰爭一旦開打,裝甲部隊約一半的坦克處於非完好狀態,無法即時有效發揮其應有作戰能力。 長期以來,台灣的國防部對戰車的裝備完好率要求平均訂在85%左右,可是不論M60A3、M48H勇虎、甚至朝鮮戰爭用到現在年齡超過50年的M-41,不僅均達到上項標準,甚至有達到98%的高標準。多位前年到台灣評估裝甲部隊戰力的美軍顧問,即對台軍超水準的表現存疑。他們強調,目前美國最優良的裝甲部隊所能維持的坦克裝備完好率才不過89%,台灣陸軍所用的都是老式或拚裝坦克,競能維持超高裝備完好率,根本是天方夜譚。據了解由於李傑相當堅持據實呈報裝備完好率,並加強許多改進朧??肮?啦俊比ツ暌閻匭路植甲氨竿旰寐時曜跡?⒁?蟾韃慷印安灰?嗨?保?/P> ★台灣都會區不利裝甲作戰 其次是台灣特殊的地形特點是不利於大規模的裝甲作戰。 由於台灣大部分地帶都屬於都會區,尤其台北、基隆、桃園、新竹城鎮幾乎連成一氣,依照美軍在伊拉克的經驗,重型戰車在城鎮巷道不利前進,加上台灣陸軍不再反攻大陸,戰車大決戰機會減少,因此非常不重視城市大都會地區作戰訓練,而要追補類似的訓練,台軍還得潛心“修練”多年。 ★解放軍可能作戰方式不給機會 法國的軍事評論家則認為,解放軍如果真的攻台,根本不會給台軍裝甲部隊任何的開炮機會。 據法國《近衛》引述法國軍事評論家簡·安迪文章分析,由於台北距離中國大陸最近海岸僅有97公裏,在這樣的距離上,遠程地地打擊的可能是很容易做到的。從目前來看,北京收複台北有以下可能: 大陸在台海開戰之前1個月時間,將會采取以老式R、W級潛艇作為布雷的艦隊,在台北周邊布設直徑高達800公裏的雷區,雷區直接抵達關島,以及日本千島群島。 在布雷完畢以後,大陸可能會對上述地區宣布為戰區,那麽此時無論你是美國,還是日本。誰進入該地區,就等於參戰,也就是說你隻要跨入500裏海域就等於對華宣戰。他就可以先期在可能不警告的前提下,對你發起攻擊。在這個範圍以外,攔截導彈很難有效攔截中國的“東風”遠程導彈的這是外圍。在中間海峽地帶,上空將會采用80-120架先進的各種型號蘇-27,殲-10製空權的控製,這些戰鬥機配備了R33C射程155公裏的導彈。 在戰役開始階段,大陸會使用東風22等四種類型彈道導彈,以及SM1遠程無控火箭,陸基巡航導彈,海空巡航導彈覆蓋整個台灣島。對於台島47個空軍軍用機場、雄蜂基地、機庫實行毀滅性打擊。 依據演習顯示,這種進攻可能會持續30分-1小時左右。在此之後能夠存活下的台灣空軍可能不足50架,而機動性能並不佳的台軍裝甲部隊更將會是所剩無幾。 ★炒作防“斬首”是“悲情”政治 既然裝甲部隊的弱點如此之明顯,台軍為何仍大張旗鼓地進行這樣的部署調整呢? 政治觀察家認為,這仍是陳水扁當局玩“悲情”政治,試圖轉移政治危機的一種表現。事實上,陳水扁上台以來,在台島內出現不利其局勢的情況下,往往第一招想到的是突顯解放軍對他本人的“威脅”,與今年“漢光22”號演習中玩自己“慘遭斬首”如出一轍,是想讓軍事調動為自己的政治得益撈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