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聯合早報》:美國難以摧毀俄中核武庫

(2006-08-22 16:25:47) 下一個
《聯合早報》:美國難以摧毀俄中核武庫 不久前,兩位美國教授在一篇題為《美國核優勢地位的崛起》的文章中表示,美國已具備強大的核攻擊能力,足以對俄羅斯和中國發動先發製人的核攻擊,一舉摧毀俄中兩國的核武庫,而不用擔心會遭到這兩個國家的核反擊。因為在美國發動首輪核攻擊以後,俄中將隻剩下微乎其微的核反擊能力。 這兩位教授同五角大樓保持著密切的聯係,又是在探討如此敏感的問題,想來不是毫無根據。他們在文章中做出的結論必定是從一個側麵反映了美國軍方保守派人士的觀點。 據悉,由於缺乏國防經費,俄軍方決定將大部分在二次核反擊時可以當做攻擊利器的導彈核潛艇封存不用,原地駐泊在少數幾個港口。數量龐大的俄遠程地對地彈道導彈,作為戰略導彈打擊能力的支柱,大部分部署在位於平原、沙漠地帶的發射井內,戰時生存能力比較差。至於采用機動部署方式的地對地導彈數量並不多。 這些已經部署在地下發射井內的俄地對地戰略導彈中,裝備液體推進劑發動機的導彈(簡稱液體導彈)又占了不小的比例。相比之下,裝備固體推進劑發動機的導彈(簡稱固體導彈)數量並不占優勢。 在美國核攻擊能力增強以後,大部分俄地對地戰略核導彈的戰時生存能力必然受到致命威脅。美國地對地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素以射程遠、突防能力強、攻擊精確度高著稱。俄地對地戰略導彈的生存能力本來就差,麵對美國導彈的技術優勢及近年突飛猛進的空軍機載武器,自然難以抵擋。但美國能否一舉全部摧毀俄羅斯的核武庫,目前尚難下斷語。 至於美國能否一舉全部摧毀中國的核武庫,答複是否定的。一個國家核武庫的生存能力取決於若幹因素,包括運載工具是陸基部署還是海基部署,陸基導彈是裝備液體還是固體發動機,陸基導彈是部署在平原、沙漠還是山區,在同一地帶部署的陸基導彈是發射井部署還是機動部署,本國預警係統是否先進有效以及戰略導彈部隊是否具備實時指揮能力等等。 綜合衡量上述因素,中國核打擊力量的生存能力比較強,弱項是預警係統以及實時指揮能力。 近年來,裝備的新型陸基固體導彈全部采用機動部署方式。這幾個因素導致中國核導彈的戰時生存能力還算差強人意。尤其重要的是,中國不像俄羅斯,二炮部隊幾乎把全部核導彈部署在山區,即使先進的美國導彈,也無法有效地實施打擊,予以摧毀。 裝備液體發動機的洲際導彈的發射豎井或者平時儲存遠程、中遠程機動發射導彈的水平巷洞,處在群峰林立的山區,往往要經過一個山頭以後再急轉彎,才能抵達導彈裝備及人員的出入口。無論是彈道導彈還是空軍機載武器,再入大氣層這一段的軌跡均呈斜線,導彈彈頭再入段速度極大。配備導引係統的精確炸彈的下滑速度也不小。由於速度過大的原因,導彈彈頭和精確炸彈均無法直接命中部署陸基地對地戰略導彈的發射豎井或者儲存機動發射導彈的水平巷洞的出入口。巡航導彈速度較低,在山區也不能靈活急轉彎。 總之,無論巡航導彈、彈道導彈還是空軍機載武器,對於部署在山區裏的陸基地對地戰略導彈,目前還未構成嚴重的威脅。這一層道理,美國掌管戰略導彈的作戰軍官應該是清楚的。 (摘自《聯合早報》,原題:美國能否摧毀俄中核武庫,作者薛理泰,作者為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