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報告披露美國曾秘密醞釀突襲中國核基地 zt
(2006-08-22 16:25:46)
下一個
2006年05月30日17:12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5月30日電(記者 俞錚)一部最新出版的中國當代經濟研究專著透露,美國在中國引爆第一顆原子彈前夕曾秘密醞釀突襲中國核基地,這迫使毛澤東等最高領導層緊急調整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把重工業和國防工業轉移到易守難攻的西部地區。
中國社會科學院30日在北京發布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的重大科研成果——《中國十個五年計劃研究報告》。這部由著名經濟學家劉國光主編的當代經濟史首次向公眾披露了中國第三個五年計劃從“解決吃穿用”到以戰備為中心的重大轉變的重要原因。“三五”計劃是指導1966年至1970年國民經濟工作的國家計劃。
由於上世紀60年代初期出現的嚴重經濟困難局麵,中共中央曾設想“三五”計劃主要要調整和恢複國民經濟,提出要重點“解決吃穿用”問題。然而,對於當時國際局勢的判斷使毛澤東改變了“三五”計劃的指導思想。
1960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確認中國核武器計劃的存在,評估中國第一個核反應堆大約在1961年底接近完工,在1962年提供鈈。美國判斷中國將在1964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並在1964年製定了突然襲擊中國核基地的計劃。
根據美方已解密的絕密檔案,美國國務院曾建議對中國核基地采用“公開的非核空中打擊”。一份由美國軍備控製與裁軍署官員喬治·拉特延斯署名的絕密文件稱:“為把中國可裂變物質生產設施摧毀到需要完全重建的程度,就必須采取‘相對沉重’的非核空中打擊。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采取什麽樣的打擊水平才能有效地完成這一任務。”
1964年9月15日,美國最高決策層形成了最終看法:在中國爆炸原子彈,與美國對中國采取不宣而戰的打擊之間,還是後者更有風險。對中國核設施的攻擊,應該在“軍事敵對”發生時才可進行。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
盡管美國突襲中國核設施最終沒有發生,但中共中央已決定要戰略轉移全國的經濟力量。
60年代初期,中國14個人口百萬以上的大城市集中了約60%的民用機械工業、50%的化學工業和52%的國防工業。全國14個人口百萬以上的大城市和20個人口50萬至100萬的中心城市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區,易遭空襲。
“三五”計劃調整後,發展重點放在了西部地區的三線建設。計劃確定了今後不在一線,而是轉入三線、二線建設的戰略方針,部署了一線的重要工廠、學校、機關向三線遷移的重大措施,三線建設的選址原則是“靠山、分散、隱蔽”。
調整後的“三五”計劃立足於戰爭,從準備大打、早打出發,積極備戰,把國防建設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線建設。中央甚至考慮開工修建對輸送戰略物資具有重要意義的青藏鐵路。
經濟學家指出,因國際形勢而發生的經濟發展戰略調整也產生了積極意義——“三五”計劃實際上第一次吹響了開發西部的號角,如果不是當年的三線建設,現在西部發展的基礎條件將更為薄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