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金一南談美國“軍力報告”

(2006-08-22 16:25:46) 下一個
  5月30日,央視新聞頻道播出節目《解放軍大校看“軍力報告”》,以下為節目實錄:   主持人:您好,歡迎收看《新聞會客廳》。今年5月23號美國國防部發表了一份《中國軍力報告》,這是美國國防部連續第七年發表這樣的報告了,應該說在冷戰結束之後十多年的時間裏麵,由一國政府公開發表關於對於另一國的軍力的報告,這在世界政治舞台上還是唯一的一例。   5月23日,美國國防部正式對外公布了2006年度《中國軍力報告》。報告稱中國的軍事擴張已經達到了威脅地區平衡的程度,解放軍的精確打擊能力甚至將對美國軍事傳統優勢形成威脅等等。24號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對這份充斥著中國軍事威脅論的軍力報告表示了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這份長達58頁報告,一共分六個章節,從解放軍的重大發展到中國的軍事戰略和理論、解放軍現代化的目標和趨勢以及解放軍在台灣海峽的戰略等內容都有大量描述。   應該說,美國發布中國軍力報告並不新鮮,它最初是根據美國《2000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的規定產生的。這部法律在1999年由美國國會通過、克林頓總統簽署,其中第1202款中寫明,國防部長要向國會提交報告,內容是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前和未來的軍事戰略。報告應該關注人民解放軍當前和未來可能的軍事科技發展的方向,以及中國總體戰略、安全戰略、軍事戰略、軍事組織、操作概念的原則和未來20年間可能的發展"。   從2000年以來,今年已經是美國國防部第6次公布《中國軍力報告》。作為世界超級大國的美國對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為什麽會如此敏感,他們不惜被指責幹涉別國內政為代價連年發布中國各年度軍力報告,其背後真正的利益實質又到底是什麽呢?   主持人:今天的節目我們就請到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的副主任金一南教授給我們做一個詳細的解答。從2000年開始到現在您一直在關注每一年它出台的這樣一個報告嗎?   金一南:對。   主持人:從2000年到2006年這七份報告,如果作為一個軌跡來看,什麽是變的,什麽是不變的?   金一南:不變的就是對中國過高的評估遏製始終沒有變,但變的是什麽?對中國力量的不斷估計,我們看最初的軍力報告對我們評價很低,帶有一種蔑視性質的,當你的力量不行了,它蔑視你,中國根本沒有力量對台灣方向構成實質性的威脅,最初的。現在它講中國完全有力量給台灣造成災難性的影響,這是很大的變化。2006還體現很明顯的一點,它認為我們現在軍事力量的發展已經超出了台灣的範圍,已經對地區可能要形成這樣一個很大的影響,現在它認為中國的主要目的成為一個地區性的軍事強權,這是很大的變化。我覺得美國的戰略可能就是這樣,就像我們講過美國的戰略是萬變不離其宗,按照美國人講,兩句話,第一,不使敵國成為強國;第二,不使強國成為敵國。你是敵國嗎?我一定要阻止你的強大,但你是強國嗎?我一定要化解你的敵意,不要與強者為敵。它既認為中國是敵國,也認為中國是強國,正在往強國方向發展,怎麽辦?就要限製這個力量的發展。   在這份公開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軍力報告中,很明顯的一個特點是,報告的編寫者站在美國立場上對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趨勢和目的妄下斷言,以挑撥的姿態這樣描述台海關係說“北京仍以台灣為‘最大的假想敵’,約將‘三分之一以上’的軍力被部署於台海地區,”另外報告還麵向世界範圍其他國家和地區製造輿論說,中國軍事現代化的趨勢將讓中國具備在亞洲地區發動一係列軍事行動的能力,而不止於台灣。”   不管真實情況如何,在世界各國麵貶損中國形象在客觀上已經形成這份軍力報告想要達到的目的之一。   主持人:這樣的一份報告出來之後,會在美國國內,包括在世界上產生什麽樣的影響?對中國的形象。   金一南:我覺得在美國國內來看,它就是爭取國防部的地位,爭取國防部更大的軍費開支,爭取美國軍隊的地位,這個作用是很明顯的。在世界範圍內,這個報告實際上主要發布之後,歐洲有多少人看?沒有多少人看,主要是東亞,它希望東亞看的人多,像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斐爾德,他去年在新加坡參加那一次亞洲安全會議,實際上他講了很多話全部都寫在2006軍力評估裏邊,第一,為什麽中國要增加國防開支,第二中國為什麽要進行大量的軍備采購,第三,中國為什麽要進行這種變化很快的軍力部署,他說我看不出世界上有任何力量威脅中國,中國為什麽要這樣做。當時我們外交部參加會議的一位同誌就提了反問,拉姆斯·斐爾德先生,你真的不認為世界上有任何力量威脅中國嗎?在拉姆斯·斐爾德講這句話之前的三個月,去年2月19號,美日二加二會議,雙方的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會議,雙方宣布,以台灣海峽的安全為美日共同的戰略目標,我們說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任何一個主權國家來說就是領土完整、主權獨立和民族尊嚴,是一個國家安全的最起碼條件,當我們這些最基本的安全內容遭到威脅的時候,拉姆斯·斐爾德講,我看不出任何力量對中國安全形成威脅,所以說,當這個軍力報告,美方非常希望在亞洲產生廣泛的反響,形成圍堵中國的態勢,2006的軍力報告裏就寫過這樣的話,如果中國軍事再這樣發展,周邊的國家,就是在亞洲的國家,當中國軍力超出了這個範圍,在東亞實行很大影響的時候,東亞的國家起來圍堵中國就成為合情合理的,可以理解的事實。   主持人:美國在發表這份報告的時候,它也希望東亞國家還有地區去關注這樣的一份報告?   金一南:不僅關注,而且希望他們起來和美國聯手行動,對中國構成圍堵的這樣一個態勢。在去年的新加坡會議上,我覺得很有意思,拉姆斯·斐爾德講完話,實際上他講那些東西,中國的軍力報告,他在去年的新加坡會議上基本都講過,但是反應冷淡,新加坡的總理李顯龍後來發言就講,美國現在如果再想在亞洲構築圍堵中國的這樣一個包圍圈已經不可能,因為亞洲國家都把中國的發展視為機會,而不視為挑戰。我們現在看,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包括菲律賓,傳統和美國關係非常親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甚至包括韓國,還包括日本一部分人士,對美國的軍力報告實際上都得出自己的結論。大家都知道,這份軍力報告是站在美國的國家利益之上,戴著美國的有色眼鏡觀察世界,觀察中國,它所有的這些要求也是要求你們符合美國的利益形勢,對中國形成這樣一個圍堵。周邊各國認為中國的發展是機會,我們和中國搞好關係,共同發展,這是我們地區利益和總體的利益,而不是按照美國人說的那樣,所以就像李顯龍在去年新加坡會議上講的那樣,拉姆斯·斐爾德的話沒有太多的號召力,我覺得這個軍力報告可能也是這樣。   主持人:對於這份報告出台之後,會不會影響美國的對華政策?   金一南:《中國軍力報告》並不能代表美國的政策,因為它是國防部例行的每年給國會提交的,即使形成國會的文件,到了美國總統執行美國的政策還有一個層麵,就是執行層麵,和文件還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它不能夠完全代表美國即將要操作的政策,但是我們也能看出它是一種趨向,這種趨向就是圍堵中國的趨向,這點我覺得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主持人:我看到評論說,這份報告也許不會直接對美國對華政策產生什麽樣的影響,但是它會影響到美國製定對華政策的人對中國怎麽看待,會有這樣的效果嗎?   金一南:我覺得這個效果可能從另外一個方麵看是有的,但是很難說是這個報告左右了他們的思維,比如說2005年的中國軍力評估就是非常大的典型,2005年的中國軍力評估那個報告應該是3月份出台,一直推到7月份,為什麽推到7月份?就是美方內部激烈爭執,意見不一樣,國務院和白宮不同意國防部的觀點,不同意說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的威脅了,要求五角大樓修改他們的論點,後來五角大樓的報告被迫推遲到7月份出台,被迫做出這樣的修改,說中國正在處在一個戰略十字路口,中國的發展處在這樣一個戰略十字路口,他們正在進行選擇,是融入世界,與世界合作,還是與世界對抗。當然,美國人所說的這個“世界”實際上打個引號,是美國,美國人的世界就是美國。   主持人:這份報告的出台對於中國國家利益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金一南:我覺得這份報告的出台對於我們來說,一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我們今天可以看到,在新世紀,中國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的複雜性,如果說我們按照美國人的要求,我們不建設這個強大的國防,我們把國防開支削減為零,軍隊解散,美國人就會很滿意嗎?也不會的,美國類似這樣的報告有很多,中國軍力報告是其中一個,它完全能炮製有關人民幣匯率的報告,有關中美經濟貿易嚴重不平衡的報告等等一係列報告,所有報告核心就是一點,阻止一個新的力量的出現,限製你、遏製你,最後封殺你,最終達到這樣的目的。   金一南曾經多次到美國參觀考察,在此前的《新聞會客廳》節目中,他這樣描述美國對戰爭的高度警覺性。   采訪金一南:當時對我觸動最大的一點就是後來我回來寫了一篇東西,叫世界上最不應該談論戰爭的國家在天天談論戰爭,尤其是那次參觀它的海軍軍官學院,安納波利斯海軍軍官學院,叫尼米茲圖書館,尼米茲圖書館我進去看,我當時的印象,我說你的圖書館太漂亮了,我當時就問陪同我們參觀的一位海軍上校,我就問他,我說在這麽好的環境裏,誰還看書,窗外美景美不勝收,哪有工夫看書?他就反問我,他說你看,周圍的軍官都在幹什麽,我一看周圍的美國海軍軍官,每個人一個小桌子,一台筆記本支起來,一摞資料,這摞資料裏波黑的衝突、中東的能源危機、南中國海未來的航道控製等等一係列,他們就在這麽好的環境裏,我經常講,在這麽優美的環境裏,他們在進行戰爭問題,規劃毀滅對手的戰爭。   美國的這種敏感還表現在每年一度的《中國軍力報告》上。其實美國關於別國軍力發展的報告並不僅僅是針對中國。冷戰期間和結束後,美國對前蘇聯和俄羅斯也曾經發表過此類報告。在蘇聯及俄羅斯不斷削減遠程戰略武器、中程戰術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後,1995年美國取消了這份報告。   目前的這份《中國軍力報告》是美國唯一的一份針對特定國家軍事力量發展的年度報告。作為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現在為什麽又對中國的軍事發展這麽敏感呢?   主持人:美國之所以要對當時前蘇聯做出軍力評估報告,是因為它把前蘇聯作為一個對手來看的,但現在我們知道中美之間應該說是一種合作的關係,而且今年在胡錦濤主席訪美的時候,雙方尤其是美國定義中國是它的利益攸關者,在這樣的一種關係下,為什麽美國還要連續這麽多年發布一個關於中國的軍力報告?   金一南:我們經常講美國政策的兩麵性,尤其美國作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它政策的兩麵性,一方麵它要跟你搞好關係,改善關係;另一方麵它對中國的防備和遏製實際上從來沒有停止,這種戰略擔憂在美國根深蒂固,它覺得雖然我們多次表述,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的道路,我們是采取融入世界的方式,包括和美國要建立這種建設性的關係,但是我們經常講,從美國方麵來看,從它的軍方,從五角大樓內部,絕對不乏冷戰人士,一大批具有冷戰思維的,戴著有色眼鏡來觀察世界的,這些人大有人在,軍力報告就是非常明顯的證明。   主持人:我們就得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它了,它這麽評估的目的是什麽?它帶著一種什麽樣的心態做出這樣的評估,而且不評估其它國家,隻評價中國。   金一南:這個評估你要看到,完全站在美國的利益之上,如果把2006年的評估你細細地讀一遍,你就知道什麽叫冷戰思維,什麽叫有色眼鏡。比如說這個評估裏麵,我們改善和周邊國家的關係,比如說改善和印度的關係,美國說你看中國改善跟印度的關係,在報告裏講他們另有所圖,他們要擺平印度和美國的關係,這是我們和別人改善關係不行,但是有些時候我們和周邊國家關係比較緊張的時候,比如說中日關係,中日在東海問題上的爭端,美國就說你看中國人的胃口,他們跟日本搞不好關係,對這種海洋權益,跟日本發生了分歧。美國人講我們軍事透明度問題,我們現在軍事透明,和周邊國家搞聯合軍演,我們和巴基斯坦,和印度,和英國,和法國連續搞了海上演習,美國人說,你看他們別有所圖,他們正在和什麽樣的力量聯合,它對我們這種聯合演習有很多揣測,你到底要幹什麽,如果不搞軍演,他就會說中國軍隊高度封閉,不和任何軍隊接觸,更不知道他們要幹什麽,整篇文章看完有點啞然失笑的感覺,這是什麽心理。   主持人:不管從2000年還是這一路過來到2006年,這幾份報告裏麵似乎美國一直對中國都特別敏感,特別警覺,尤其是在軍力方麵。   金一南:對,美國這種戰略警覺是有它的傳統的,我們說美國是全世界駐軍,它的利益遍及全世界,你在地中海,在波斯灣,在西太平洋,或者在南美,到處都是美國的核心利益,必須拿軍事手段來維護的利益,它就處於這樣一個狀態,我們說一個超級大國,它的這種敏感,非常敏感,有任何一個力量對它形成威脅,哪怕你說我們沒有對你形成威脅,我們是通過合作的方式,但它也擔心你會不會真的力量強大,對我們形成威脅。   主持人:還是那個強國和敵國這種矛盾。   金一南:對,還是這種矛盾,我覺得從美國的政治文化裏麵,力量語言是很重要的,所以它對力量就表現高度的敏感。我們說美國的力量,全部是憑借力量建立一個國家,它當然對別人的力量表現出高度的敏感。克林頓也講過這個話,他說每當發生危機的消息傳到華盛頓,我們每個人口頭上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的航空母艦在哪裏,克林頓都講這個話,第一句話,我的航空母艦在哪裏,當然他說的那個話,就是我離出事地點最近的那艘航空母艦在哪裏,這是美國行事的通則,所以說它在這種狀態下也難免在力量上表現高度敏感,對別的國家力量的增強,它表現高度敏感,高度警覺,甚至到了一種,我們經常講感覺到看了2006軍力報告,達到一種神經質的地步。   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每年公布《中國軍力報告》的背後,是美國各種政治利益的博弈。   美國國會1999年通過的法案規定,由國防部提交《中國軍力報告》。但是報告的出台往往受到美國國內各種政治力量的影響。2005年報告的出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場麵,白宮因不滿意其嚴重誇大中國軍事威脅而要求五角大樓反複修改,報告出台的日期也一拖再拖,直到當年的7月才正式公。   美國如此大費周折,究竟希望通過《中國軍力報告》達到什麽目的,背後又有什麽利益考慮呢?   主持人:2006年度關於中國的軍力報告出台之後,也有人說這是美國國防部在謀求自己的部門利益,怎麽看待這句話?   金一南:其實我覺得這個評論從一個層麵看它也是切中要害的,確實有這樣的問題。我舉個例子,我2001年3月份在美軍院校訪問講學,1月份,美國航天司令部剛剛進行完一場演習,美國軍隊搞了第一場太空大戰的演習,中美太空大戰,對手是中國,雙方發射微型衛星,互相監視,使用激光武器,互相擊毀對方的衛星,在太空打得一塌糊塗。因為當時國防大學的學員裏麵有一位美軍航天總部的參謀長,我就問過他,我說你們這個演習什麽意思,我說中國曆來主張太空的非軍事化,太空的和平利用,我們從來沒考慮到太空和任何一個力量進行一場太空大戰,把人類的最後一塊淨土攪得一塌糊塗,我們從來沒有這樣考慮,你們這是什麽意思。太空司令部的參謀長很直接,他說我們都是軍人,我們要互相理解,我們需要經費,我們需要編製,我們需要國會撥款,蘇聯沒有了,我們需要一個敵人,需要一個對手,所以請你理解,軍人應該互相理解,他跟我講這個問題。   主持人:得造預算。   金一南:對,把它造出來,跟國會講,多麽危險,中國的軍力發展,你給我們的錢太少了,不夠,多給我錢,不能再裁減我的編製了,我要增加力量,這是國防部五角大樓來說非常具體的,非常實在的部門利益。   主持人:我們看到的這份報告背後有多少利益集團在進行著努力?   金一南:對。美國政治有非常現實的一點,比如說美國國會的議員,他們都堅決反對裁減本國會選區的軍事基地,軍工廠如果生產不行了絕對不行,他一定要爭取,因為我是這個選區選出來的議員,我必須對這個選區負責,選區如果有軍工企業,有軍事基地,我們一定要把它鞏固起來,對這個選區的經濟發展非常有利。現在對於台灣方麵遲遲沒有通過對美的軍購案,美國非常不滿意,從軍力報告裏也能看出來,它對台海形勢的評估,實際上很大一部分就要求評估讓台灣方麵看,你看你現在形勢多危險,兩岸現在軍力差距出現了,大陸對你形成優勢了,你趕緊購買武器,保持平衡。所以說對於台灣在美國的武器采購,涉及到美國很多國會選區的非常具體的利益,這個工廠要打造這樣的武器裝備,非常大的訂貨,利潤率很大,這是非常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要求形勢要緊張一些,要求情況說得可怕一些,你要購買我的武器。   今年美國國防部公布《中國軍力報告》後,外交部立即對報告中的觀點進行了駁斥。網民們發表評論,有人就認為,美國的指責毫無道理,中國有權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還有人認為,中國沒有必要每年都來對美國的指責進行申辯,我們應該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主持人:我們通過外交渠道駁斥了它這份報告中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除此之外我們還能為自己做些什麽?   金一南:我覺得我們通過這個報告看,我們能夠做的,一方麵就是改變自身的問題,就是我們在未來還是要首先把自己的事情辦好,發展自己的經濟,發展國防,強護自身,然後才可能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很核心的一點。當然我們從另外一點看到,我們也不能因為這個軍力報告出台,比如說把美國政界看成是一樣的,它還有不同,把美國政界和軍界看成是一樣的,它也有不同,或者把美國軍界看成鐵板一塊,它也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在直接交往的時候,和很多軍官直接交往的時候,你會看見很多美國軍人很直率,他和你交往的時候,很願意和你交往,這就是我們下一步,包括《中美軍力報告》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就是交流,我覺得這種交流的必要,我們兩個國家從政界也好,經濟界也好,包括軍界也好,這種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知道對方在想什麽,這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以正視聽。   金一南:以正視聽,美國人經常講的一句話,如果你想讓一個人變成你的對手,變成你的敵人,那麽他真的就會變成你的敵人,如果你想讓他變成你的朋友,他真的可能變成你的朋友,他有個塑造的關係,戰略是塑造,敵人也可能塑造出來的,朋友當然也有這個可能。   主持人:好,非常感謝。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