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與美國軍事交流與合作中不可迷失自我 zt

(2006-08-22 16:25:46) 下一個
2006年05月30日 09:52 科技日報   朱偉   美國太平洋總部司令法倫上將5月16日結束了為期一周的中國行,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法倫上將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我邀請解放軍今年夏天前去關島觀摩一場由太總部主持的‘勇敢盾牌’大規模軍事演習。”   據法倫將軍透露說,他打算讓解放軍軍官在6月17日至19日期間登上一艘美軍軍艦,在那裏全程觀摩美軍演習的實施。除了觀摩演習外,法倫將軍還向受邀的解放軍軍官們保證說,他們還可以參觀關島的美軍基地。   由於關島美軍基地已經成為美軍海外軍力調整後亞太地區最重要的軍事要塞,因此,法倫將軍想通過此舉向解放軍軍官昭示:美國對中國軍方“很有誠意”。   分析人士指出,國家間軍事交流與軍事高層的互訪,甚至進行聯合軍事演習,都會讓人對其背後的政治、外交含義產生諸多聯想,而像中美兩個大國間的軍事互動,它所產生的效應更是如此。   力促中美舉行聯合軍演   據美聯社記者博登撰文,法倫上將非常想促成中美之間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這一直是法倫上將爭取的目標之一。去年7月,美國國防部在《中國軍力報告》中稱,中國軍事集結的步伐和範圍,已將地區軍事平衡置於危險之中。外界因此評論,美國試圖“遏製”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影響力。對此,法倫上將表示,那些稱美國正試圖遏製中國的指責是“胡說八道”,他認為,美中軍事領域交流是美中戰略對話“很重要的一步”,美國正試圖擴大與中國的軍事聯係,美方很快將邀請中國軍方專家觀摩美韓軍事演習。   今年4月,法倫上將在接見“美國海軍協會”成員時進一步表示,他希望最終說服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美國與太平洋盟國,比如像澳大利亞、日本和新加坡之間舉行的“某種形式的聯合軍演”。法倫說:“現在真是中美軍事加大交流的好時機!”   美國自有複雜考量   法倫上將的盛情邀請,立刻引起了外界的諸多猜測。部分樂觀人士認為,這標誌著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已經從“潛在競爭對手”轉變成“夥伴”,甚至很快就可以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而一些專家則不這麽認為。他們認為,就目前中美兩國軍事交流的現狀看,兩國舉行聯合軍演時機還不成熟,可能性不大。法倫在此次訪華行程中也表示,他所做的工作就是進一步推動中美軍事交流。言外之意是,可以為中美軍事合作設定一個較高的目標,即使這一目標難以實現,但在推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也會十分可觀。   “9•11”事件以來,國際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美國國內圍繞中國崛起的走向以及對華政策的辯論近年來一直不曾停歇。這種辯論雖然沒有得出定性的結果,但已經基本排除了再對中國單純進行遏製的可能。美國政府也越來越認識到,與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打交道時,不得不采取更加審慎的思考,遵循更加務實的做法。   隨著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的建立和發展,美國決策界的主流日漸認識到沒有良好軍事關係作為構成要素的大國關係是不牢靠的。但同時,美國仍然認為中國存在著發展的不確定性,中國軍事力量的現代化日益引起美國政府相當密切的關注度。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希望加強和中國的軍事聯係和交流,了解中國軍事力量發展的現狀,乃至影響中國的戰略態勢。畢竟,在亞太地區,中美軍事關係的發展仍要遠遠落後於美國與其他亞太國家和地區的軍事合作關係。美國希望借中美軍事關係的發展來建造更為平衡的關係態勢,以獲取對其更為有利的戰略態勢。美軍也希望通過與中國在內的亞太各國日益發展的軍事關係來擴大美國領導的全球反恐合作體係。   聯合軍演要防“迷失自我”   其實,中美之間曾一度擁有深層的軍事交流與合作關係。早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美關係“蜜月期”,中美兩軍各個軍種、各級軍事代表團的互訪絡繹不絕,軍方學者間的交流非常頻繁,就連雙方的軍樂團也進行了互訪。在一些敏感領域,美方也主動提出與中國合作。   此外,美國還允許中國軍事人員赴美培訓。其間,美國軍艦在新中國成立後首次訪問中國。1988年,美國的國防部長、空軍司令、海軍陸戰隊司令和太平洋總部司令等軍界重量級人物相繼訪華。   1989年之後,直到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中美兩軍交流降至冰點,近幾年才逐漸有軍艦互訪。但兩軍開放程度和透明度已大不如前。   軍事專家指出,對中國而言,與美國展開聯合軍事演習,沒有太大的技術困難,但政治上的考量卻不能不照顧到。即它不可能是一種純粹的軍事交流,需要有新的全球安全與行動規則,需要服從於中美兩國關係的大局,需要切實尊重中國重大的國家利益。其中,抑製美台之間的軍事互動,避免給可能單方麵改變現狀的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是中美兩國軍事交流健康、深入、持久發展的前提。   總之,在與美國的軍事交流與合作中,要遵循“以我為主、取人之長”的原則,不能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否則就很可能在交流與合作中迷失了自我。   為多層次軍事交流打基礎   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多於分歧,這已是兩國主流共識。加強軍事交流這一項,增加雙方的信任,對早已惠及於兩國人民的雙方關係會取得不言而喻的新成果。   2月29日,美國主管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羅德曼在芝加哥大學舉辦的《中國和世界的未來》研討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時透露,美中兩國高層軍事交往會不斷增加。中國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計劃今年7月訪問美國。在胡錦濤主席訪問華盛頓期間雙方商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司令靖誌遠上將,不久將應美軍戰略部隊司令的邀請赴美國訪問,參觀位於內布拉斯加州的美軍戰略部隊司令部。羅德曼還透露,他自己將在6月前往中國,參加第八次美中國防事務磋商。他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美方想探討的問題之一是中國的核武戰略方針,另外是如何讓中方進一步向美方開放軍事設施。美方還希望低級別的軍官也能增加互訪,說布什總統特別希望年輕軍官之間增加互訪。   “勇敢盾牌”是什麽規模軍演   據軍事專家介紹,“勇敢盾牌”是美軍太平洋總部主持的年度例行性海空聯合大演習。該演習最初規模並不大,但隨著關島軍事戰略地位的驟然上升,以及關島美軍力量的成倍增長,“勇敢盾牌”演習重要性逐年上升。去年前年演習期間,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太平洋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太平洋特種戰司令部均派出大批的官兵參加,數十艘戰艦和潛艇扮演重要角色。不過,最吸引人注意的則是從關島起飛的B-52戰略轟炸機炸沉了海上“敵艦”。由於“勇敢盾牌”是美軍太總部的核心軍事行動之一,因此極重視其保密性,很難查到相關的公開資料。   據美國海軍新聞網16日透露,“勇敢盾牌2006”演習已經進入最後的準備階段,其中5月7日至15日,參演各方在夏威夷珍珠港開過該演習的最後計劃會議。6月18日至22日實施演習。   軍事專家指出,雖然近年來中美軍事交流步伐已經加快,但目前中美聯合軍演的可能性很小,因為美國《國防授權法》中有“不讓美中展開重大軍事合作”的禁令。因此,中美雙方當前的首要課題就是加強合作,推動美國國會消除《國防授權法》中這一禁令,為未來聯合軍事演習掃清障礙。   新聞緣起   五月十五日,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法倫上將對外宣布,在經過對中國為期一周的訪問後,他決定邀請中方觀摩六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關島海域舉行的美軍海空聯合大演習,他相信這對促進兩國軍事交流和增進互信具有重大意義。對於美方提出的邀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中方將予以積極考慮。———據國際在線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