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必為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傷腦筋 zt
(2006-08-22 16:25:45)
下一個
對歐洲來說,21世紀初最富意義的事件,也許莫過於中國的崛起了。中國的崛起,讓歐洲人看到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同時,一股“中國威脅論”也在
歐洲大陸悄悄流行。
“中國威脅論”在歐洲由來已久。早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歐洲就被中國領袖鄧小平的個人魅力和中國驚人的經濟增長率所傾倒。但那時很多人並不看好中國,甚至有人預言中國可能“崩潰”。《明鏡》周刊曾對此表達了“恐懼”:“如果中國人不能解決溫飽問題,全世界人都將挨餓。”早期的“中國威脅論”主要是文化意義上的。由於歐中在宗教、民主、人權等諸多價值體係上存有較深分歧,中國很難真正獲得歐洲國家的好感。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期,歐中關係逐漸改善。這和中國經濟的騰飛不無關係,特別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讓歐洲的對華認識大為改觀。當時亞洲各國的貨幣普遍疲軟,隻有中國保持了人民幣的堅挺。“中國是對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等積極評價經常出現在歐洲的主流媒體上。
“9·11”事件後,全球經濟處於衰退之中,又是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讓歐洲看到了希望。一股股去中國“淘金”的熱潮在歐洲掀起。一時間,一次關稅的提升,一位中國官員關於人民幣匯率的簡短談話,都變得無比重要。談論經濟時,歐洲對中國原有的懷疑態度消失之快出乎人們意料
現在,歐中關係又麵臨新的轉折點。越來越多的來自中國的產品進入歐洲市場,由於資金、市場等原因,一些歐洲企業把工廠轉移至中國,歐洲失業率等問題越來越嚴重……歐洲開始對“中國的崛起”感到威脅。在多種說法中,“三隻無形的手”的觀點很有代表性:“第一隻手”是人民幣的低匯率是明顯的傾銷;“第二隻手”是中國的超級廉價人工成本;“第三隻手”是中國可能“吃掉”世界,如果20年後中國經濟如預期增長4倍,地球將無法負擔這樣的資源消費。但歐盟官員曼德爾森認為,中國的崛起,至少讓成千上萬的中國百姓從中獲益,很多人因此脫離了貧困,歐洲應為此鼓掌。
其實,中國人大可不必為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傷腦筋。因為歐洲式思維的人,一個基本邏輯就是實力的增長必然意味著擴張。因而中國的崛起,必然會對世界構成威脅。看來,更重要的是中國人能不能用寬大的胸懷與高度的智慧來處理好這個問題。(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