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對華禁運清單不斷 中國軍工總被指“剽竊”zt
(2006-08-22 16:25:45)
下一個
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曾經說過:“知識為人類所共有”。但他一定沒有想到,200年後的今天,知識不但成為明碼標價的產權,而且成為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保持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差距的一種武器。近年來,中國在國際經濟政治舞台上的迅速崛起引起了西方國家的高度重視,一股由天然擔憂、意識形態偏見及“中國威脅論”交織而成的,在知識技術上壓製中國的做法,已經成為一堵阻礙中國國力再上台階的厚牆。不止一家西方媒體提出,西方隻有在創新方麵繼續領先才能有效應對中國的崛起。中國專家同樣認為,突破西方技術壓製的唯一方法就是自主創新,能否創新將決定中國的未來。
禁運清單一個接一個
5月12日,美國大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越南簽了一項合同,計劃為越南建造一顆衛星。這件事看起來沒什麽特別,但如果知道美國自2000年以來,就再也沒有向中國出售過衛星,甚至連上世紀90年代已經簽約賣給中國的兩顆衛星至今還卡在美國國務院的審批程序上,就可以了解兩國所受的待遇是多麽不同。而美國不賣給中國衛星的理由就是,怕中國“竊取”它的衛星技術。結果,一度紅紅火火的中國商業衛星發射事業,在美國政府禁止向中國出口衛星後陷於困境。直到2005年,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一顆外國衛星也沒有發射,歐洲和日本則借機搶占中國退出後留下的市場。
歐盟對華技術限製已長達半個多世紀,先有“巴黎統籌委員會”,後有“瓦森納安排”。其中在“巴黎統籌委員會”對華禁運的特別清單上,曾經有500多種物資被納入戰略禁運的範圍。
西方對中國出口限製幾乎到了可笑的地步。2003年,美國一些議員給國務卿鮑威爾寫信,指控向中國出口的波音飛機上裝有QRS11芯片,這種芯片可用於“導彈控製係統”,使得中美價值17億美元的波音飛機訂單差點落空。2003年6月,法國政府就是否向中國出售分辨率為1米以下偵察衛星的問題展開了激烈辯論,最終以中國購買這種衛星“將對盟國構成威脅”為由,否定了這項出口。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法國向台灣出售了分辨率為2.5米的偵察衛星“華衛2號”。而當空中客車計劃在中國建立一所創新與發展中心時,歐洲航空業一些人士也非常擔心,說“中國也許會通過這條途徑剽竊飛機製造的部分技術”,從而對空中客車構成競爭。日本警方最近則以未經批準向中國出口了可以用於軍事方麵的無人駕駛直升機為由,查抄了雅馬哈公司,並勒令有關部門停業整頓。
近年來,西方對華出口限製的目的正在發生變化。早先他們主要是為了遏製中國軍力發展,限製主要針對的是軍事技術和產品,富有冷戰色彩。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西方對華出口限製出現了軍事與高科技並重的變化,西方國家更多地從國家競爭的戰略高度來看待對華出口,通過種種管製手段來確保國家實力的領先。這同時也符合西方企業的要求,因為隻有保持技術領先,它們才能從中國賺取更多的利潤。在許多中國企業並購海外企業受阻的案件背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種戰略意圖在作怪。西方最擔心的就是中國企業通過並購企業,進而獲取它們的技術。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美國戰機和軍用衛星最重要的生產商之一,代表了美國軍用航空航天領域最高科技水平。圖為接受該公司空間技術支持的美國空軍行動中心。
總是懷疑中國“剽竊”
中國人正在被迫麵對一個不公平的現實:一方麵,西方國家對中國技術出口,特別是對華輸出高科技產品越來越“吝嗇”,另一方麵,中國自主研發取得的一些進步,卻往往被認為是“剽竊”所得。中國自行研製的“CM1海豚”磁懸浮列車還沒有試運行,就被德國一些媒體和企業指責為“抄襲了德國磁懸浮技術”。《德國金融時報》描述說,中德磁懸浮列車的相似之處“令人驚訝”。對此,參與研製“CM1海豚”的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總工程師鄭其輝反駁道,這“與德國技術毫無關聯”,也沒有使用德國的裝配圖紙,“一切都是中國的”。
類似的例子中國人還經曆過很多,美國前商務部長埃文斯就曾經指責中國奇瑞汽車有限公司的QQ車型是通用汽車在韓國的子公司通用大宇開發的雪佛蘭·火花車型的翻版;加拿大媒體不久前熱炒中國聯通公司的“紅草莓”技術剽竊了加拿大RIM公司的“黑莓”技術;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丹尼爾·喬甚至對媒體說,中國從電腦軟件、電腦零部件、家用電器產品一直到小型核彈頭都是仿造美國的!這類言論不值一駁,通用與奇瑞早已走出官司,握手言和;聯通公司也斷然否認了加拿大媒體不負責任的言論。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郭壽康表示,西方發達工業國家在知識產權領域起步較早,積累了多年的發展經驗和曆史,在許多領域都已“跑馬圈地”。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中國要想在研發方麵取得突破、獲得專利,確實麵臨較大的困難,隻要中國在某個高科技項目上達到了歐美發達國家水平,就會遭到抄襲的指責,實際情況卻是中國對相關技術進行了進一步的發展。對於一些我國原創的技術,其他國家往往也持有偏見,認為中國不具備這樣的研發能力,這是對我們的一種誤解。
中國的發展機遇不如日本
5月13日的美國《電子商務報》發表文章說,上世紀50年代,“日本製造”很多還是劣質品,到70年代,日本已經開始向美國出口汽車了。而現在,這段曆史很可能在中國身上重演。
事實上,中國現在麵臨的經濟發展環境遠遠沒有日本當時那麽好。日本用50多億美元直接買斷了當時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為其工業發展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比如,最早發明電視機、家用錄像機以及液晶顯示技術的並不是日本人,日本引進了這些基礎技術,進行了大量的技術開發和創新後,擁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這才成為世界上公認的家電王國。韓國的例子也很典型,它幾乎是依賴美國、歐洲無償“饋贈”的技術才逐漸摸索出自己的路的。這些扶持背後折射的意識形態因素中國不可能具備。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宿景祥說,跟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引進西方技術還麵臨著被迫接受西方規則的障礙。知識產權問題最早是19世紀在歐洲被提出來的,而發展中國家參加世界貿易體係都比較晚,過去沒有參與世界知識產權規則的製定,因此現在隻能按照西方的遊戲規則行事。而西方建立的體係有很多不合理成分,比如把一些並不含有創新內容的“發現”當作“發明”來處理,使得發展中國家不得不以昂貴的代價獲取這些東西。
發達國家還有一種壓製其他國家創新能力的方法就是推行標準。以民用飛機為例,幾天前,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總公司的新舟60飛機通過了印度尼西亞的適航標準。據說這個過程非常艱難。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總公司的副總經理胡問鳴告訴記者,歐美製定的適航標準是以自己的強勢來對別人的弱勢。中國的飛機有自己的知識產權,設計的思想和歐美並不完全一樣,但是,如果被納入它的標準,就要多花數億乃至十數億、數十億美元,這樣一來,中國民用飛機的性價比優勢也就被抵消了。所以,中國在努力向很多目標市場國家推薦中國自己的民用飛機適航標準,雖然不容易,但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
創新已成為中國發展的瓶頸
麵對堪稱嚴峻的技術引進局麵,中國的唯一出路就是自主創新了。雖然西方習慣於誇大中國的科技實力,但實際上中國在技術創新方麵遠遠落後於這些發達國家。最直觀的表現是中國商品普遍附加值小,勞動力普遍價格低廉。用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的話說,我們生產出12億件襯衣才能換回一架噴氣式客機。據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周世儉介紹,意大利企業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可以把一張牛皮做成7雙皮鞋,而中國廠家最多隻能做出2雙。去年評選出的世界100個知名品牌中,沒有一個是中國牌子。可以肯定地說,科技創新已成為中國發展的瓶頸。
在這方麵,日本的經驗值得借鑒。有人形象地比喻,日本人每引進100美元的技術,會用200美元來進行學習、消化和創新,並用創新出的專利技術賺回300美元。泡沫經濟破滅以後,日本經濟雖然陷入了長達10多年的低迷之中,但日本企業的科研開發經費投入不僅沒有減少,反而一直在增加。這些年來,日本科研經費年均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3.35%。相比之下,我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急功近利、缺乏長遠考慮。周世儉強調,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對外出口依賴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局麵,從上至下痛下決心,增加教育和科研投入,大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不過,中國也有自己的優勢。《紐約時報》就曾刊文指出,中國所擁有的巨大的市場潛力使得美國企業家很難拒絕中國政府向他們提出的有關轉讓最新技術或采用中國技術標準的要求。
西方國家在技術上對中國的限製和封鎖並非是不可打破的,創新正是這樣一件利器。有這樣一個例子:西方曾經嚴禁向中國出口某電子元件,中國一所大學的研究所於是專攻這個項目,剛在實驗室裏研製成功,還遠沒有進入工業化生產,西方的公司馬上就答應賣給中國這種元件了,價格還相當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