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邀中國軍演有何用意 聯合軍演可能性不大 zt

(2006-08-22 16:25:45) 下一個
  法倫上將又來華訪問了。這是他2005年2月擔任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以來,第二次訪問中國。據報道,法倫這次來華相當低調,直到快抵達北京時,美聯社才披露了他即將訪華的消息。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5月9日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也說:“我目前不掌握有關情況,請你向國防部了解。”   盡管如此,國內外媒體對這位上任一年多兩次訪華的太平洋總部司令,還是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美聯社記者甚至直言不諱地指出,這次法倫二訪北京,極有可能是想促成中美之間搞聯合軍演。事實上也是如此,在與中國國防部長曹剛川舉行會談時,法倫邀請中國派軍官觀摩今年6月美軍在太平洋地區舉行的海空聯合演習。   太平洋司令說話滴水不漏   5月10日,也就是法倫來華的第二天下午,美國駐華大使雷德在大使官邸進行了一次午餐會,邀請了7位中方學者參加。受邀參加此次午餐會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告訴本報記者,美方的意圖是讓法倫了解中國學者都在關注什麽問題。   金教授說:“這是我頭一次見到法倫,他人很高大,軍人氣質很強,走路感覺特別有勁。”金教授介紹說,法倫在會上做了一個13分鍾左右的講話。法倫說:“3億美國人和13億中國人都很能幹,中美都是大國,對維護亞太地區和全世界和平都負有責任。”   金教授說:“從回答問題的方式看,我感覺法倫挺懂外交的,回答問題也很幽默。這個人政治意識很強,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心裏非常清楚,講話屬於‘滴水不漏’的那種。我們提的問題,他回答都很巧妙,要麽請雷德大使回答,要麽說他不知道等等。”   法倫上將今年61歲,曾在薩拉托爾、尼米茲、艾森豪威爾和羅斯福號4艘航母上服役。2005年2月,法倫擔任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   美國為何邀請中國參加軍演   關於美方邀請中國參加聯合軍事演習,金教授指出,法倫的這個想法,自他擔任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以來就一直在提。據分析,美方的意圖主要有三:第一,美國想借此了解中國的軍事進展情況,至於軍演采取什麽方式,目前並不清楚。第二,美國想借聯合軍演影響中國。為什麽想影響中國呢?因為美國想展示自己的實力,並通過一對一的接觸把美國的軍事概念傳授給中國。第三,美國想通過軍事交流,把中國推向美國希望的方向,服務於美國的整體戰略。   軍事專家指出,雖然法倫也曾說過“中國威脅”的話,但他卻主張通過與中國的接觸和交流,來了解中國軍力的發展狀況。他說:“如果不了解對方,我們往往就會用懷疑和無知的目光審視對方。我們便開始依賴間接的觀點和謠言,而不是我們直接的經曆。”   分析人士指出,就目前中美兩國軍事交流的現狀看,兩國舉行聯合軍演時機還不成熟,可能性不大。法倫在此次訪華行程中也表示,他所做的工作就是進一步推動中美軍事交流。言外之意是,可以為中美軍事合作設定一個較高的目標,即使這一目標難以實現,但在推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也會十分可觀。   美軍太平洋總部每年演習1500多次   隨著美國軍事戰略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美太總部在積極調整轄區內兵力部署的同時,也加大了與亞太地區國家進行軍事演習的頻度。據不完全統計,美太總部每年舉行的大大小小的聯合演習和訓練多達1500多次。通過聯合演習,美國不僅可以強化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也可以展現美國的超強軍力,發揮威懾的作用。同時,借助聯合軍演,美國還可以窺探其他國家的軍力發展水平。從總體來看,美軍在亞太地區舉行的聯合軍演有三種模式:   第一,出於維持傳統盟國的需要。目前,亞太地區存在著各種熱點和焦點問題,像朝鮮半島、台灣海峽、南亞地區依然處於不穩定狀態。美國作為當今惟一的超級大國,需要通過軍事演習來強化與亞太傳統盟國的軍事聯係,如美國與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舉行的演習都屬於此類。這類演習往往具有濃厚的國家間對抗色彩。   第二,出於拉攏其他國家的需要。在美國全球戰略的指導下,美亞太總部不斷與其他國家發展軍事交流,企圖借軍事合作來抬升兩國關係的水平。近年來,美國與印度越走越近,雙方舉行聯合演習的次數逐年增多,演練科目的級別越來越高。   第三,出於應對非傳統安全的需要。亞太地區是美國進行反恐戰爭的重點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地區已經成為恐怖分子新的庇護場所,美國與東南亞國家舉行的聯合演習,如在泰國進行的“金色眼鏡蛇”聯合演習,具有比較明顯的反恐意味。   中美聯合演習條件尚不具備   雖然美太總部司令提出了中美舉行軍演的建議,但外界普遍認為,在當前中美軍事關係現狀和美國內政治生態的製約下,兩國舉行軍演並不現實。   一方麵,中美軍事交流在2001年“撞機”事件之後,曾長期處於停頓狀態。目前,兩國進行軍事交流的機製還比較有限,渠道相對較少。若進行聯合演習,事先需要進行大量的籌備工作,這對兩軍的交流渠道和方式而言,是很大的挑戰。此外,由於中美之間還沒有建立成熟的軍事互信,雙方進行聯合演習的基礎比較薄弱。   另一方麵,美國內政治因素的限製作用很大。中美軍事交流關係發展到舉行聯合演習這一最高層次,是美國內的“中國威脅論”鼓吹者不願看到的。美國國會每財年通過的《國防授權法》中存在許多涉華條款,嚴格限製兩國進行深層次的軍事交流和合作,如果兩軍想進行聯合演習,美國軍方必須首先說服國會廢除法案中的有關規定,就目前而言,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美軍事交流在不斷升溫   雖然中美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是一個比較遙遠的目標,但兩國軍事交流的升溫卻已經實實在在地開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葛振峰上將在會見法倫時,針對兩軍關係總結性地指出,在中美兩國元首的關心下,中美兩軍關係總體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兩軍在機製性交往、院校交流、軍艦互訪、人道主義救援與減災、應對非傳統威脅等領域也將繼續加強交流與合作。這些互訪交流活動,促進了中美兩軍關係的發展。與此同時,有消息傳出,兩國關於建立軍事熱線的磋商有望在年內取得成果。   評論指出,軍事關係一直是中美關係中最敏感的內容,被稱為中美關係的“晴雨表”或“風向標”。更有人形象地將中美關係比成一隻木桶,軍事交流正是這隻木桶上最短的一塊木板,它決定了這個木桶最終能裝多少水。近年來,中美軍事關係的升溫將推動兩國整體關係的向前邁進,而這反過來又為兩國進行軍事交流與合作提供更多契機。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