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日兩國空軍大型預警機實力大拚比 zt

(2006-08-22 16:25:45) 下一個
中國在研製大型預警機上所走的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幾經反複的艱難道路,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曾向以色列訂購了“費爾康”相控陣雷達預警機,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相控陣雷達預警機,其空中載機可選用多種飛機。它是前機身兩邊舷窗的下麵,和像大鼻子似的機頭各安裝一塊相控陣天線,可同時跟蹤l00個目標,對戰鬥機的探測距離為370千米,也可探測到巡航導彈等較小雷達反射截麵的目標。對目標的重複觀測,其間隔時間不到1秒,足以跟蹤任何機動目標。 按原計劃四架預警機應該在2003年左右投入現役。可是由於美國的蓄意阻撓,以色列在2000年表示拒絕向我國出售這種預警機。正如後來美國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理查德.費舍爾所表示的:“這次購買未成大大地刺激了中國,解放軍開始努力從其它渠道獲得預警機,從而讓美國人明白,中國的意誌是無法被否決掉的”。 有消息稱:中國研製的空警2000預警機的機體由伊爾-76運輸機改裝而成,預警雷達采用的是與以色列“費爾康”相似的相控陣雷達,機體外形十分類似A-50I,但並沒有采用俄羅斯或以色列的相關技術。不過在網上還是有網友隻是根據幾張大預的圖片就分析說:中國的新型預警機是一種全新的機種,它是一種“空地雙優型預警機”,比E2、E3、A50這些單一的、以空中預警為主的預警機要先進得多!因為它的機腹下麵還有一部以前被人忽視的、與E8相同的大型對地雷達天線罩!也就是說中國的“大預”將美國的E3對空預警機和E8對地偵察機的雙重功能的融於一身,成為世界第一款“空地並重”的預警機。 讓我們來看看日本這個中國的近鄰在預警機方麵的進展和現實裝備情況。 日本航空自衛隊已將4架E-767和13架E-2“鷹眼”編為一個預警機特別中隊。其中5架“鷹眼”已在2003年前完成了改進升級。日本已成為亞洲擁有預警機最多的國家,其空中預警能力僅次於美國。在原有4架E—767空中指揮預警機的基礎上,日本近期決定再裝備6架,力爭在2010年前後形成實戰能力。日本航空自衛隊1998年開始裝備的E―767型遠程空中預警機活動半徑可達1850公裏,其機載雷達對高空目標的偵測距離為780公裏,對低空和水麵目標的探測距離為400公裏,經過空中加油,該機甚至可以實施24小時不間斷偵察監視。可同時跟蹤600個目標,處理300~400個目標,並可同時指揮數百架戰機執行空戰任務 現代大型預警機最重要的部分一是載機平台,二是機載雷達。前者以它的飛行速度、飛行高度、飛行半徑、最遠飛行距離和滯空指揮作戰時間來保證預警機的空中機動指揮時間的連貫性;而後者對目標的發現距離的遠近、本身具備的電子對抗能力、空中數據鏈的傳遞速度、對戰場敵我雙方事態的及時準確判斷都關係到空戰中勝利的天平在向那一方傾斜。 所以我們有必要對中日雙方的大型預警機這方麵的情況進行一下重點分析比較。 ⑴日本空軍大型預警機裝備情況 E-767使用的是767-200ER型機體,機內容積是E-3的2倍,工作平台麵積比E-3多50%,利於配備更多的任務係統和設備。它的最大起飛重量達175噸,最大平飛速度800公裏/小時,實用升限1.2萬米,經空中加油其滯空時間為22個小時。不加油最大航程達1.037萬公裏,比E-3要遠20%。E-767配備2名駕駛員,機上另有專司預警和控製係統的操作及指揮人員共20人。波音767-200ER飛機的基本尺寸:翼展47.6米、全長48.5米、從機尾算起高度15.8米、機艙內部寬度4.7米。 E-767是E-3“望樓”的發展型,機上所配備的雷達、航空電子係統和電子戰係統都是E-3所用設備的改進型。AN/APY-2機載預警雷達是E-3所用的AN/APY-1型雷達的第二代產品,因而E-767的戰術技術性能明顯比E-3“望樓”優越。E-767在作戰飛行高度上能探測400公裏外的目標,對高空目標的探測距離達780公裏,可同時跟蹤六百個空中目標並處理其中300~400個目標,也能夠做到同時能自動引導和指揮30批次數百架飛機進行攔截作戰。 ⑵ 中國空軍未來的大型預警機展望 A-50預警機以伊爾-76為平台,其翼展達到50.50米,機長46.59米,機高14.76米,機翼麵積300平方米。空載119噸,最大起飛重量190噸。最大機內裝油84.6噸。總的來說,A-50是一種粗糙的飛行機器。它使用了4台D-30KP渦輪風扇發動機,每台推力117.7千牛。其最大平飛速度為785公裏/小時,飛行高度通常在10500米,起飛滑跑距離850米,著陸滑跑距離450米。載油量達到70000公斤,空中滯留時間6小時(不加油,最大重量起飛,距離基地1000公裏的條件下),一次加油後可延長6小時左右,航程超過5500公裏。在執行任務時,A-50通常長時間盤旋飛行在10000米的高空的巡邏軌道上,每次盤旋的軌道距圓心間的距離大約在100公裏左右。在空中加油的時候,其飛行性能會變得極差。 中國引進的伊爾-76的機艙也設計改成了全密閉式機艙,改善了機上乘員的工作環境,增加了如休息室、衛生間等設施。 大型預警機采用的是三部相控陣雷達,呈三角形排列,每部負責掃描120度空間範圍,三部可構成360度全方位探測。由於相控陣雷達采用的是電掃描方式,因此,其天線罩為固定不動的,避免了複雜、龐大的天線旋轉驅動係統,降低了對飛機氣動外形的影響。該型機對高空目標的探測距離至少在400千米以上,對低空目標的探測跟蹤距離估計可達到200千米;其它機載電子設備都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在對目標的處理、跟蹤能力上要比俄A-50高很多,可靠性更是高出數倍;在機載電子設備的技術水平上應該與美E-3C/D型機相當。 通過上述對中日兩國主力大型預警機的分析對比,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㈠:兩國的載機平台的幾何尺寸相差無幾。可是從航程來看,無疑日本選擇的767比伊爾76幾乎要超出一倍。我就是不明白伊爾-76有接近90噸的載油量。可是隻有5000多千米的最大航程,同時不加油隻有不到六小時的滯空時間。這也隻是達到日本E-767空中預警機一半不到的滯空時間。如果單從平台飛行性能來看,我們可以得出兩架中國飛機的戰時效率才與一架日本飛機的效能相等的結論。這不能不說是對中國空軍的一大遺憾。 ㈡ 如果從機內使用麵積和成員的工作環境來看。無疑由於日本選擇的是波音767的改型寬體客機,而且它的雷達設備比E-3C要先進。在如今電子設備速度高速化、體積小型化的電子信息時代,它將獲得更多的使用空間。而中國空軍選擇的伊爾-76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氣密改進和增加了成員的各種生活設施的改動,這一切隻能是在犧牲原有的使用空間和減少使用麵積來完善使用功能的人性化標準。同時四引擎的伊爾-76飛機原有的機上空調係統和發動機躁聲就相當大。在使用時對機組人員會造成一定的健康損害。這些從網上流傳的美俄預警機內部的圖片中就可以看出這兩種飛機的內部環境差別。 ㈢ 對大型預警機的核心部位雷達和作戰係統的分析,日本E-767采用的脈衝多普勒AN/APY-2機載預警雷達是E-3所用AN/APY-1型雷達的第二代產品,。E-767在作戰飛行高度上能探測400公裏外的目標,對高空目標的探測距離達780公裏,可同時跟蹤六百個空中目標並處理其中300~400個目標,也能夠做到同時能自動引導和指揮30批次數百架飛機進行攔截作戰。而中國空警2000因為還在試飛調製中,具體性能不得而知。如果事實如網上一些網友所分析的那樣中國空警2000采用的是相控陣雷達,先不管它到底是有源還是無源。隻要它的雷達功能比俄羅斯的A-50預警機雷達先進,二是中國自己研製的雷達性能比俄羅斯向中國推薦的可以同時導引30架蘇27和蘇30等戰機,另外可以作到同時追蹤300個空中目標,對低空高速運動的作戰飛機和巡航導彈等目標的偵測範圍則達到400公裏以上的伊爾-76E有所提高。哪攀侵泄?說慕景痢?br /> 其實中國未來的戰爭風險主要發生在海上,而預警機最大的作用就是對海空立體作戰的艦船、飛機提供戰場的對方目標偵察、己方作機群、艦隊的空中指揮、控製、引導、通信、製導的作用,起到戰場指揮樞紐的中樞作用。而對於現代海空戰來說。預警機是否具備對地麵目標的發現能力到是在其次。另外哪個空地一體化我看並沒有什麽實際意義。所以對有些網友給中國未來的大預戴上:是世界預警機??而日本E-767采用脈衝多普勒體製,這種機載雷達具有很強的地麵雜波抑製能力,能在很強的雜波幹擾中發現低空與超低空移動目標。而就是以色列研製的法爾康預警機的相控陣雷達對5平方米目標機的最大探測距離是360千米。” 相控陣雷達具有可靠性高、探測能力強、掃描速度快、抗幹擾能力強的優點。但是從現有的資料不能說明它比已經使用成熟的脈衝多普勒體製的雷達有著革命性的變化和目標發現能力得到成倍提高的證據。 中國海空軍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在武器研製領域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是在逐步縮小。但是並不是一條平坦無起伏的路。海軍的宋級在研製成功後多年都沒有大量裝備。還有中國海軍的江衛級一型也是在製造啦四艘以後。一直到這幾年,宋改039A和江衛Ⅱ才批量裝備三大主力艦隊。而海軍的元級潛艇和中華神盾052C前者一直還在海試、後者的裝備速度和052B168、169相比就拖後了不少時間。所以一種先進武器平台的研製是要經過漫長的磨合期。可以這樣說所有先進武器的平台製造中國是有絕對把握的,可是作戰武器和指揮係統的性能驗證和實際作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也就是為什麽中國大預總是在天上飛來飛去,就是不知道何時投入使用的根本原因所在。日本有它的美國盟友在支持,它隻要充當美國的小夥計,美國人對買給它二流武器從來是:隻要日本有錢,美國就接錢發貨。而中國要自己研製主戰一流武器平台就隻能自力更生,這其間的困難是可想而知。通過以上的分析對比,我們可以看出中日兩國的大型預警機,無論是搭載武器平台-飛機還是機載雷達係統和作戰指揮係統的實戰水平,中國都還有一定的差距。那種什麽皇冠寶石、什麽空地一體化的比喻我看都是無稽之談,完全是撲風捉影夜郎自大的表現。中國現在的武器研製水平,隻能是作到對手有的我也有,有些方麵可以作到不比對手差,但是全麵超過像美日這種對手的可能性在近期還是難以實現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