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空軍五大尖端武器正式解密告白天下 zt

(2006-08-22 16:25:45) 下一個
來源:中國航空報 錄入時間:2006-5-15   張雲川在慶祝在中國航空工業 創建5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國防科工委主任黨組書記張雲川 (2006年4月17日) 同誌們: 今天,在這春意盎然的日子裏,我們在這裏歡聚一堂,共同慶祝航空工業創建55周年。剛才,傳達了胡錦濤總書記、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曾慶紅副主席、黃菊副總理、曹剛川副主席的重要批示,曾培炎副總理親臨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對航空工業55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給予充分肯定,對今後的發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確要求。在這裏,我代表國防科工委,向長期以來在航空工業戰線頑強拚搏,無私奉獻,為航空工業發展和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廣大幹部職工,表示誠摯的慰問和崇高的敬意!向多年來對航空工業發展給予大力支持的各有關部門和同誌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55年前的今天,黨中央審勢度勢,統攬全局,果斷作出了建設我國航空工業的重大決策。從那時起,中國航空工業走過了55年波瀾壯闊、拚搏奮進的光輝曆程。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上下的大力支持下,幾代航空人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逐步形成了專業門類齊全,科研、試驗、生產相配套,具備研製生產當代航空裝備能力的高科技工業體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55年來,航空工業成功研製生產了數十型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直升機、偵察機、教練機、無人駕駛飛機以及與之配套的多種型號的發動機和機載設備,為空軍、海航、陸航和民航提供了萬餘架各類軍民用飛機,向十多個國家出口了五百多架飛機及配套產品和生產線,為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進入新世紀,航空工業的廣大幹部職工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貫徹中央一係列戰略決策和部署,團結奮戰,自主創新,創造了新的輝煌。 高新工程型號研製取得豐碩成果,殲十飛機、殲十一飛機、空警2000、空警200預警機等成功交付部隊,使我國具備了自主研製第三代殲擊機和先進預警機的能力,航空武器裝備實現升級換代;航空發動機、材料等核心和關鍵技術實現重要突破,以渦扇10發動機的研製成功為標誌,標誌著我國已具備第三代航空發動機的自主研發能力,航空科技和工業基礎能力實現了大幅度躍升;軍民結合邁出重要步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RJ21新型渦扇支線飛機研製全麵展開,與巴西合作的ERJ145支線飛機已建線生產,新舟60飛機出口實現“零”的突破,航空產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改革調整成效顯著,航空企事業單位積極推進體製機製創新,加強科學管理,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高;人才隊伍和先進文化建設邁上新台階,隊伍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明顯增強。航空工業的發展壯大,不僅有效提高了我軍在高技術條件下的作戰能力,而且促進了我國高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的發展,為增強國防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航空工業的55年,是幾代航空人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艱苦奮鬥、頑強拚搏的55年,是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55年,是成績斐然、碩果累累的55年。55年的奮鬥曆程,造就了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良、敢於攻關、能打硬仗的隊伍;55年的輝煌成就,凝聚著幾代航空人的辛勞和奉獻;55年的實踐線驗,是一份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將為今後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源泉。 新世紀頭二十年,是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航空工業實現新的曆史性跨越的關鍵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出發,對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建設創新型國家、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出了一係列重大戰略決策和部署。國家高度重視航空工業的發展,十屆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防科技工業“十一五”規劃,對航空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航空工業作為高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麵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 希望航空工業廣大幹部職工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以“四個堅持”為根本指導方針,加快實施轉型升級戰略,開拓創新,奮發圖強,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出應有貢獻、要緊密圍繞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戰略需求,確保按計劃完成高新工程和專項計劃研製生產任務,大力提高航空武器裝備供給保障能力,盡快縮短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要堅持軍民結合、寓軍於民,強化基礎,自主創新,推進新支線飛機、直升機等產業化發展,抓好大型飛機等重大科技專項的組織實施,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突破航空核心和關鍵技術,不斷提升科研製造水平。要適應武器裝備建設和市場經濟發展要求,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穩步推進科研生產能力的專業化重組,增強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要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和先進軍工文化建設,努力開創航空工業發展新局麵。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回首過去,航空工業成就輝煌;展望未來,航空工業任重道遠。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再接再厲,勇攀高峰,為航空工業的發展和騰飛,為推進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偉大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