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槍械專家橫向評測中國5.8MM新槍族 zt
(2006-08-22 16:25:44)
下一個
2006-04-18 新浪軍事1 > 陸軍論壇
作為冷戰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我們很難想象俄國人已經不是我們的最大敵人了,隨著時光流逝,有關原蘇聯的記憶已經慢慢淡逝了。現在俄羅斯成了我們的朋友,作為一個輕武器大國,俄羅斯擁有才華橫溢的設計師和數十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在了解了大量原蘇聯/俄羅斯輕武器發展的狀況的同時,我們必須關注另一個國家————中國。
由於現在公開的中國輕武器資料信息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我決定去為大家揭開這個神秘國家輕武器研究的麵紗。
中國早在50年代末就全麵開始了國產輕武器的研製工作,先後研製出中國的第一代(63式和74式)以及第二代(81式和87式)係列步槍。特別是在過去20年間,由於開始開放,中國在輕武器研究領域取得了驚人的進步,這段爆發期的頂點就是國產5.8×42毫米係列武器的誕生。中國宣稱新的5.8毫米小口徑武器及彈藥的性能超過了北約標準5.56×45毫米 SS109係列和5.45×39毫米 7N6係列。
我們現在回溯到近半個世紀前的1958年,中國開始大規模的輕武器自行研製工作。當時的中國擁有使用蘇式和日製輕武器作戰的豐富經驗,特別是蘇製7.62×25毫米和7.53毫米和日本的6.5毫米。在研究中,中國非常推崇蘇聯在二戰之後開始發展的7.62×39mm M43彈藥及其武器,特別是卡拉什尼科夫的設計和卡式武器的高可靠性。但是中國人顯然對於AK47的射擊精度和人機功能不很感冒,所以在借鑒AK的設計的基礎上他們開始研製63式步槍(原作者按:西方經常錯誤地稱其為68式)和74式班用機槍,這是中國第一代自行研製的輕武器族係。但是隨後M16步槍的服役和越南戰爭中的經驗教訓讓中國人知道63式的設計思想已經完全落後了。
經過總結之後,中國人重新開始研製更符合現代戰爭環境的新一代輕武器,後來的成果就是81式步槍。81式的設計目標是一種現代突擊步槍,同時要擁有卡拉什尼科夫的高度可靠性和更好的射擊精度以及人機功能。成品的81式突擊步槍外觀平平,但是可靠耐用。對比蘇製AK係列,81式還有一些創新性的設計,包括開式彈鼓,膛口有消噪、止焰和製退防跳功能的榴彈發射器,拇指觸手即到的保險/射擊模式轉換鈕,以及可調整的導氣式回轉閉鎖等等。總體上81式的研製是很成功的。
盡管中國人對於新的7.62×38毫米的81式步槍很滿意,也並不認同M16的可靠性和火力持續性,但是M16步槍在越戰中的出現的和表現提醒了中國人開始關注小口徑輕武器具有的獨特優勢和廣闊前景。借鑒M16在越戰中的實戰經驗,中國人並沒有簡單的仿製或者抄襲,而是在此基礎上開始研究,尋求一種符合中國軍隊需求的小口徑武器方案,這個設計既要保證在中距(400米)上的性能,又要兼顧長距離的機槍火力支援/壓製任務(1000米)。中國人這次的思想沒有固定在已有的口徑標準之上,而是去尋求一種最符合要求最理想的新口徑設計。這種理想的通用彈藥也是世界輕武器研究一直追求的目標,但是沒有任何最後成型的方案。(編者按:其他國家對於這個問題目前還是采取中距步兵武器小口徑,遠距壓製中口徑,例如北約標準的5.56和7.62的搭配,保證最佳火力搭配但是也增加了後勤的壓力)。
經過全麵的研究,中國人確認這個理想的‘通用口徑’應該是5.8毫米、6毫米和6.2毫米,所以之後開始按照這些方案製造樣品並進行了大規模的對比測試,這個大規模試驗類似我們的SAW工程中從5.56到7.62毫米1000種彈藥組合的對比測試(編者注:Squad Automatic Weapon??-SAW project,美國陸軍新一代的班用自動武器方案),我們最後的結果是6×45毫米彈藥,但是由於後勤問題沒有被采用。由此看來,中美兩國在這方麵的研究可謂異途同歸。
經過這樣的測試,中國人確定5.8毫米是最理想、最符合要求的口徑方案,新的5.8×42mm口徑誕生了。新係列的彈藥分為三種:標準的突擊步槍子彈,增重的機槍用子彈和特殊設計的狙擊步槍專用彈藥。
標準的5.8×42毫米步槍子彈由一個64格令(編者注:格令美國慣用體係的重量單位,一常衡單位等於0.002285盎斯=0.065克)的FMJBT(編者注:Full Metal Jacket Boat Tail,全金屬尾錐)彈頭和一個22.6格令的鉛芯組成,伯丹底火(Berdan primer),彈殼為鍍層鋼材料(編者注:一種說法為中國缺銅,所以選擇鋼材料,所以為了退殼順暢彈體錐度大於國外同類彈藥,直接造成彈體長度增加,彈匣尺寸和彎度隨之增加),彈體整體長度58毫米,彈殼長度42.2毫米,彈頭長度24.2毫米。整個彈體類似俄羅斯5.45×39和北約5.56×45的組合體,但是更加緊湊,便於彈藥裝填和退殼。類似與5.45×39毫米彈藥,彈體密度強度也很理想。95式步槍槍管長度為18.2英寸,槍口初速達到3050英尺/秒。而95式班用機槍的槍管長度達到21.9英寸,槍口初速則提高到3182英尺/秒。我手裏的彈藥樣品由解放軍71廠加工,1996年出廠。
雖然中國人已經開發出他們認為理想的5.8毫米彈藥和武器,但是仍然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眾所周知,自從二戰開始,中國軍隊曾大量使用繳獲的日製6.5毫米小口徑武器,通過總結大量的實戰經驗,中國人對於這些小口徑武器的殺傷效力並不滿意,特別是在長距離方麵。所以小口徑武器,特別是小口徑機槍對他們的吸引力並不大。
為了說服軍方接受新一代的小口徑武器,解放軍總裝備部向部隊提供了一些5.8毫米的過渡型號步槍試用。這批槍械根據原有的81式7.62毫米突擊步槍改進設計而來,後來被冠名為87式步槍。軍方接收這批步槍之後立即展開大規模的對比試用試驗,試驗中5.8毫米武器的表現全麵超越原有的7.62×39係列。這些真材實料的試驗結果令中國軍方最終下決心接受5.8毫米為解放軍下一代小口徑輕武器的首選。
在80年代末這次對比測試大獲成功之後,中國人開始集中精力開發使用5.8毫米彈藥的小口徑武器。與以往不同,這次開發的不再是單一品種的任何槍械,而是一個5.8毫米口徑的通用槍族。這個係列武器包括95式步槍,95式班用機槍以及88式狙擊步槍,令人驚奇的是中國人還開發了5.8毫米的88式重機槍。新槍族的設計符合了現代輕武器發展的潮流,除了重機槍外全部采用了無托結構設計(編者注:bullpup,英文原意‘牛犢’,其實指‘彈匣後置’也就是無托式設計,台灣很生硬地翻譯成‘犢牛式結構’)。
傳聞中國人在開發95式步槍的過程中大量參考了SVD德拉甘諾夫狙擊步槍的設計。例如95式的三凸耳旋轉槍栓,槍栓連動框以及可調的導氣短衝程回轉閉鎖等等都可以看到SVD的影子。新槍族大量使用高強度鋁合金和符合材料,並且改善了人機功能。槍管使用了冷鑄技術大大提高了射擊精度。從人體的角度,新設計還重點強調和考慮了物理方麵的因素:
1. 槍體的整體重力軸心與槍管的重力軸線保持最短距離;
2. 整個槍栓組件的重力軸心和閉氣鎖的重力軸線保持最短距離;
3. 槍管的重力軸心和瓦斯導管的重力軸線保持最短距離;
4. 槍栓連動座的重力軸心與全槍的重力軸心保持最短距離。
用95式設計者自己的話來形容,這樣的設計是‘緊湊設計發揮組合式的整體效應,時刻保持槍體的平衡和穩定性,保證槍栓運行順暢,整體上降低了全槍的重量,增加射擊精確性,並且提高了武器可靠性’。特別要注意的是他們還強調了新槍族的可靠性不低於AK係列。
新槍族還有係列的附件可供選擇,包括:
1. 光學觀瞄以及快速輔助觀瞄裝置;
2. 最新的星光夜視觀瞄以及輔助觀瞄裝置;
3. 快速拆裝的35毫米榴彈發射裝置;
4. 多功能槍刺,可以用作刺刀、匕首、割線器以及開罐頭器等。
雖然我個人對於無托結構沒有太多研究,但是95式步槍顯然體現了良好的人體工程學設計。槍體長度僅有29.3英寸,重量也隻有7.1磅(編者注:95式是目前世界上已服役步槍中最輕和最短的一種)。從後半部份看,槍體裝有類似M16的攜帶手柄,這個手柄集機械觀瞄裝置一體,還裝有光學瞄準具底座;而從前半部分看,則讓我想起AK係列的某個變種。槍機拉柄設置類似AR10步槍,位於攜帶手柄之下。標準彈匣為30發裝的工程塑料材質。95式步槍的有效射程超過400米。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從外觀上看很前衛,實際上95式還是非常傳統的步槍。從結構功能上講95式和傳統的步槍沒有明顯的區別,甚至相比俄羅斯的AN94步槍(1994年研製成功,未來將替代AK74M),95式也更加傳統。盡管如此,俄羅斯人還是要衷心感謝中國人的,很有趣,實際上AN94的研製一直在借鑒中國95式係列槍族的經驗,汲取精華並改進不足。
除了步槍外,95式班用機槍是一種火力支援武器。這種輕機槍使用同步槍一樣的槍栓和槍機結構、完全一致的上下機匣以及供彈裝置。由於主要任務是火力支援和壓製,機槍相比步槍采用了更長更重的槍管,以及安裝了兩腳支架。為了保障火力的持續性,95式機槍可以使用75發裝的彈鼓,當然也可以通用標準的30發彈匣。從我平時試射的經驗講,可能是由於彈鼓內部空間設計不夠緊湊造成彈藥運動撞擊過大,中國彈鼓的噪音非常大。此外令人難以致信的是95式機槍的重量僅僅有8.7磅!甚至比一些衝鋒槍還輕,就算是對比英國的SA係列輕機槍和我們的M249 SAW,95式也是最輕的。95式輕機槍的有效射程大於600米。
88式狙擊步槍采用25.1英寸的機鍛槍管,相對與95式,攜帶手柄被一具3至9倍的光學瞄準具取代,瞄準具采用十字準心加提前量估算標記。作為輔助應急,還保留了可折放的機械式瞄準裝置。另外88式狙擊步槍還裝備有一體式兩腳支架,運動中可以將支架與護木反向折放與槍管平行(編者注:原作者這裏可能犯了個小錯誤,88式的支架非integral整體式,而是可拆卸的)。供彈裝置則可以選擇20發或者30發彈匣(編者注:可能又一個小錯誤,88式標準供彈彈匣為10發裝)。在與85式7.62×54毫米狙擊步槍(SVD的仿製品)的對比測試中,88式在遠距離上更加精確,反應速度更快,後坐力更小,供彈量更大,但是重量上要輕很多,更加方便攜帶和運動。其實與其說是真正意義上的狙擊步槍,不如稱其為專門設計的高精度步槍,在現代戰場條件下,半自動的88式性能要遠優於其他手動式的高精度步槍,也可以完成一些特殊性質的任務。88式在使用專用狙擊彈藥的情況下有效射程大於800米。
中國5.8槍族的最新成員是QJY88式重機槍。5.8毫米重機槍項目研製始於1989年,試驗環境從天寒地凍的北國到酷熱的沙漠地帶,經受了嚴寒,酷暑和風沙的考驗,1999年7月QJY88式重機槍正式定型投產。QJY88的供彈裝置為200發的供彈布帶,供彈口內裝備有3個滾軸,供彈勾上還有一個滾軸,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供彈帶的運行摩擦,避免卡彈,提高了可靠性。QJY88除了裝配三角支架作為典型的重機槍使用外,還可以換裝兩腳支架充當輕機槍的角色。標準的三腳支架底座有一個製退裝置,可以有效提高設計精確度以及方便對空射擊。另外QJY88式的槍管內設計有專門的特殊膛線以及鍍有0.18到0.28毫米厚度的鉻塗層,完全可以抵禦高溫的侵蝕,這些措施有效地增加了槍管的結構壽命。中國人宣稱QJY88式重機槍使用簡便,可靠性高,特別是容易攜帶(整槍帶三角支架的重量隻有26磅),有效射程遠並且精確度高。使用專用的5.8加重機槍彈藥,QJY88式的有效射程超過1000米。
聽起來不錯吧?我知道你現在要問什麽問題了:到底中國的5.8×42毫米武器對比我們的5.56×45和俄羅斯的5.45×39哪個好?好在哪裏?我不會打啞謎的,最近我有幸接觸到一些解放軍的彈道測試資料(不要問我怎麽得到的)。測試使用了5.45×39毫米的AK74步槍,使用標準的7N6彈藥;5.56×45毫米的FNC步槍,使用SS109和P112 AP彈藥;以及95式步槍,使用中國的5.8×42毫米彈藥。試驗項目包括600米距離上的精確性,800米距離彈頭的飛行時間,640米和700米距離上對北約標準3.5毫米加強鋼板的穿透效應,310米距離上對10毫米加強鋼板的穿透效應,最後還有90米距離上對麻醉的家畜靜止射擊的殺傷性能測試。所有這些測試過程和結果被詳細記錄並進行圖標對比。在對比中我自己加入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康迪哥基地武器研究部門在80年代所做的3.5鋼板貫穿試驗數據。
中國的試驗結果表明5.8×42毫米彈藥在射程和穿透力對比上絲毫不輸於M43 7.62×39彈藥。所以可以得出結論:中距離上,現代小口徑武器在不增加彈體重量和後坐力的前提下絕對可以保障理想的性能。同時5.56×45彈藥在600米距離上的性能也全麵超越了老式的7.62×51和中國現役的7.62×39(阿富汗的恐怖分子也使用該種型號)。而他們5.8×42的設計初衷就是要超越5.56×45 SS109,包括在遠距離上的性能。從95式步槍上光學瞄準具底座作為標準配置來看,顯然中國人希望改進他們輕武器的有效射程。另外雖然我們目前沒有任何88式狙擊步槍的性能資料,但是測試中在1000米以上超越7.62×54毫米SVD的性能基本上可以解答大家的疑問了。在俄軍中SVD被昵稱為‘Oar’(編者注:英文原意為‘船槳’),由於性能優良而受到部隊的喜愛。
在鋼板穿透測試中,5.8的表現輕易超出了5.45 7N6和5.56 SS109,和5.56 P112 AP打了個平手,但是5.8的剩餘動能要高於P112。需要注意的是5.45 7N6彈藥采用的是更輕的鋼芯,公平起見,應該使用新型的7N10高穿透力彈藥來做對比。雖然5.8彈藥有著更高的剩餘動能和速度以及小口徑彈頭特有的高穿透力,但是由於重量較輕,小口徑彈藥在遠距離上下墜和殺傷力減退的情況比較普遍。這樣的小口徑彈頭可以輕易穿透人體,但是殺傷力不大。這種情況最早可以回溯到一戰時的意大利戰場,曾經有過士兵被6.5毫米子彈擊穿肺部後在一個星期之內就傷愈的情況出現。最近的例子是美軍士兵在索馬裏和阿富汗被M885/SS109子彈擊傷也未造成致命傷害。
活體射擊測試的結果充分地體現了小口徑彈藥的這個特性。試驗表明,5.45 7N6彈藥的殺傷能力比5.56 SS109和5.8×42都要好。當然這個測試的距離非常近,隻有90米。雖然中國人肯定了5.45 7N6彈藥在近距離上的出色殺傷能力,但是試驗結果也說明由於使用52格令的輕重彈頭,5.45 7N6在超過600米射程時精度、穿透力以及殺傷力大幅度下降。中國人的報告同時指出5.45×39彈藥的加工簡便,成本角度講非常經濟。報告還表明SS109在600米距離以上仍能保持一定的威力,而劣勢在於高膛壓,以及使用銅質彈殼所以價格較高。
雖然5.8彈藥在穿透力方麵超過5.56 SS109,但是在精確度方麵則略遜一疇。新的5.8毫米95式步槍精確度強於70年代設計的5.45毫米AK74並不讓人驚奇。AK74的5.45毫米彈藥精確度遠比AKM的7.62×39口徑要好,而AKM則是原蘇聯那種持續強火力優先於精確度教條思想下的產物。中國人在95式的設計中使用短衝程閉鎖結構,目的就是提高射擊準確度,同時保證槍械的可靠性,現在看這個中國人也確實達到了這個目標。但是在測試中5.8係列的精確度仍低於FNC的5.56×45係列,北約5.56小口徑彈藥采用圓柱彈體,相比使用錐形彈殼的5.45和5.8毫米彈藥,在精確度方麵有著先天的優越性。犧牲了一部分精確性,作為回報,錐體彈退殼的性能則更好更可靠。最後需要強調的是,雖然測試表明5.8毫米彈藥的剩餘動能和速度指標要好於SS109,但是差距並不明顯。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我相信是大多數人都在疑惑的:為什麽中國人不更簡單地直接采用已有的5.56×45口徑而去重新開發一種全新的小口徑係列武器呢?我認為答案隻有一個:就是受中國軍隊那種純防衛的教條思想影響,他們認為一旦中國遭遇入侵,敵人將無法使用繳獲的中國武器和彈藥。以上的資料僅為轉述和個人分析,真正的答案還是留給諸位自己去思考吧。新5.8毫米係列武器性能究竟如何,我們還要從未來真正的服役或者作戰過程中去逐漸觀察考證。現在可以做的結論隻有一個,那就是:原蘇聯的卡式及其仿製品和變種在解放軍序列中服役的曆史行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