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霸氣”不再 中國推倒了亞洲能源多米諾骨牌 zt
(2006-08-22 16:25:44)
下一個
年初的俄烏鬥“氣”加速了土庫曼天然氣出口多元化戰略的實施,相比於俄羅斯這一傳統壟斷寡頭,土希望找到更可靠和更容易打交道的買家
普京訪華帶來的中俄天然氣管道協議,很快就在整個亞洲大陸產生了聯動效應。獨聯體境內天然氣儲藏量僅次於俄羅斯的土庫曼,成為了這場多米諾骨牌遊戲的第二張牌。
繼本月初土庫曼總統尼亞佐夫訪華,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了從2009年起每年向中國出口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30年長期合約後,本周二,土庫曼又與伊朗簽署協定,將從2007年起每年向伊朗出售14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俄國“霸氣”不再
土庫曼的天然氣儲量約占全球四分之一,開采天然氣是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囿於前蘇聯時期形成的既定經濟模式,土庫曼的天然氣一直是沿著土庫曼—烏茲別克—哈薩克—俄羅斯的規定線路輸出,高峰時期曾經達到每年輸出1000億立方米的紀錄。
蘇聯解體後,由於俄羅斯壟斷了整個獨聯體境內的天然氣出口權,土庫曼的絕大部分天然氣出口必須先進入俄羅斯的油氣管網,然後再輸往最終用戶。因此,盡管其天然氣開采量逐年提高,但出口量卻呈下降趨勢。
今年第一季度,土天然氣出口比去年減少了兩個百分點。目前該國天然氣的年開采量是600億立方米,其中140億免費提供給本國居民,其他的出口到俄羅斯、烏克蘭和伊朗。在中土、伊土先後達成天然氣出口協議後,土政府已計劃在最近幾年內將天然氣開采量提高一倍。
俄羅斯天然氣巨頭俄氣公司現在已經開始擔心,阿什哈巴德能否履行它和俄氣之間的供氣協議。
根據雙方在2003年簽署的協議,土庫曼將從2009年起,每年向俄氣提供800億立方米天然氣。莫斯科能源智囊團“三方對話”谘詢公司市場分析家涅斯捷諾夫在接受俄《生意人報》采訪時認為,土庫曼先後達成的天然氣出口協議對俄氣的打擊雖然不能說是很大,但影響也不容小視。
俄氣目前的天然氣來源主要是四個已經開采多年的老氣田,其剩餘儲量已不到總儲量的20%-40%.新開發的幾個氣田中,薩哈林氣田已確定為主要向中國出口,亞馬拉氣田的開采最快也要9年,科維克特氣田則要8年。而且,俄羅斯國內天然氣的需求也將每年達到30億立方米。
因此,俄氣未來幾年內向歐洲出口的天然氣將主要來自土庫曼、哈薩克等獨聯體國家,目前每年從土庫曼進口50-70億立方米。在這些國家紛紛開始實施能源出口多樣化戰略後,俄氣出口任務的完成將變得越來越艱難。
涅斯捷諾夫認為,年初的俄烏鬥“氣”加速了土國天然氣出口多元化戰略的實施,相比於俄羅斯這一傳統壟斷寡頭,它希望找到更可靠和更容易打交道的買家。
“土氣”搶先輸華
中國外交部已證實,尼亞佐夫與胡錦濤於上周一在北京簽署了這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天然氣協議,但是未透露細節。
據土庫曼官方報紙《土庫曼中立者》的報道,這份《土中兩國政府關於鋪設土庫曼至中國天然氣管道及向中國出售天然氣的總協議》包括了十幾份合同,除了天然氣外,還包括從土進口石油的協定。
此外,在兩國元首共同簽署的《中國和土庫曼斯坦聯合聲明》中也稱,兩國將加快研究和實施中土天然氣管道項目,支持中方企業參與土天然氣領域的勘探開發。
由於中土天然氣管道將在2009年前建成,這樣,土庫曼將比俄羅斯早兩年向中國提供天然氣。據土國的媒體報道,有關管道建設和天然氣運輸的具體合約,預料在年內簽署。
該報道稱,中土雙方“將在合理公平的基礎上設定天然氣價格,並會將國際市場的可比價格考慮在內”。俄羅斯《生意人報》認為,這個價格很可能是每千立方米80美元,比土伊每千立方米65美元的價格稍貴;同時中國將向土提供3%低利率的優惠貸款,以幫助土加大氣田的開發。而俄媒體以前的預計,則是每千立方米150美元左右。
按照土方的建議,輸往中國的天然氣將來自阿姆河右岸的阿姆達臨斯基氣田。中石油將按照“產量分成”的方式參與這個氣田的勘探和開發。為使未來的土中天然氣管道氣源有充分保障,土庫曼在協議中承諾,在需要的情況下,土方保證會設法從其他氣田向這條管道供氣。
由於中土兩國並不接壤,雙方天然氣貿易的結算地點是土庫曼與烏茲別克的邊境。擬議中的天然氣管道則要經過烏、哈領土再進入中國境內與西氣東輸管道對接。
據悉,途經烏哈兩國的天然氣管道鋪設、運輸費用和其他相關事宜,均由中國單方麵和過境國家協調。據哈薩克“遠景”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庫茲明透露,在前蘇聯時期曾鋪設過一條塔什幹——紮布爾——比什凱克——阿斯塔納的輸氣管道,從比什凱克或者從阿斯塔納到中國邊境都不足250公裏,管道一旦開始修建,一年之內就可以完成。
可靠的夥伴
在土庫曼積極推動亞洲能源多米諾骨牌的同時,另一個裏海能源大國哈薩克也為擴大能源出口積極展開外交行動。
4月3日,幾乎是在尼亞佐夫訪問中國的同時,哈總統納紮爾巴耶夫也開始了對俄羅斯的正式訪問,並首次會見了被普遍認為最有可能成為普京接班人的德韋傑夫和伊萬諾夫,這也是兩人被升為副總理後,普京首次向外國元首引見。
從2005年以來,普京和納紮爾巴耶夫之間已經舉行了八次正式會晤。按照克裏姆林宮近年來形成的慣例,當要強調與某個國家關係的重要程度時,通常會舉兩國之間的雙邊貿易額和該國的經濟繁榮作為例證,而當要強調兩國領導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時,會計算雙方會談所用的時間。
哈國總統此行,從兩個指標上都證明了莫斯科對這次訪問的重視。“普納會”持續了兩個半小時,比預定的半小時多出了整整兩個小時。而雙邊貿易額在2005年達到100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近40%.為了進一步突出兩國的親密關係,俄羅斯宣布2006年為哈薩克著名詩人阿拜。庫南巴耶夫年,而哈薩克也相應宣布今年是哈薩克的普希金年。
與烏克蘭不同,哈薩克作為俄、白、哈、烏統一經濟空間的成員,從來沒有讓俄羅斯為難,除了公開承認俄羅斯在前蘇聯地域內的老大哥地位外,還一直積極支持俄在獨聯體內部的一體化努力。
在與普京會晤後的記者招待會上,納氏用這樣的話語表達對兩國關係的信心,“今天,在前蘇聯的地域內,沒有比俄羅斯和哈薩克更親近的國家了”。俄媒體則投桃報李,俄羅斯“國家網”的標題直接是《最可靠的夥伴》。
不可靠的油管
納紮爾巴耶夫與普京達成的一項重要協議是,雙方決定在近期內把裏海石油管道的運輸能力提高到每年6700萬噸。俄方早先一直反對哈方提高這條油管的運輸能力,因為這意味著目前大部分通過俄羅斯港口外運的裏海石油將轉由管線運輸,而俄羅斯一直是海上線路的主要運營商。
據納紮爾巴耶夫的能源政策顧問古利巴耶夫透露,俄羅斯改變立場最主要的原因,是哈薩克正在積極籌劃加入“布爾加斯-亞曆山德羅布羅斯”石油管道的建設中,這條管線經過保加利亞和希臘到達西歐和黑海,可以作為裏海石油管線的替代線路,並且可以完全不受俄羅斯的控製。
《新聞時報》認為,隨著哈薩克和土庫曼油氣出口多樣化戰略的先後實施,以俄羅斯為中心的獨聯體傳統天然氣輸出網絡將發生重大變化,能源產出國將在能源出口布局中擁有越來越大的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