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BBY時事】“戰爭情人”情係內賈德 (2006年4月12日星期三)zt

(2006-08-22 16:25:44) 下一個
●“戰爭情人”忘不了內賈德 據來自伊朗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的消息,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4月11日晚正式宣布,伊朗已經加入到國際核技術俱樂部中,並且已於4月9日成功生產出核電廠所需的純度為3.5%的低純度濃縮鈾。內賈德重申,伊朗的核技術將應用於和平目的。他說:“通過儲存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來打破世界政治、文化和經濟平衡的的想法是冷戰思維,伊朗不需要從核武庫中汲取力量,但將繼續生產工業規模的核燃料。” “要確信,為全民族服務的政府將追隨智慧而勇敢的人民的意願,我們不會退縮一丁點兒。”同日,伊前總統拉夫桑賈尼稱伊朗已經從164台離心分離機中首次成功使用離心機提煉出濃縮鈾。 此前據路透社4月10日報道,伊朗總統內賈德當天在向民眾發表公開講話時聲稱將宣布“一個有關核項目的好消息” 。 我們注意到,自安理會3月29日關於伊朗核問題的“主席聲明”出台以後,內賈德跟全世界玩了十多天的“深沉”,而4月10日“重出江湖”後,就馬上給世界帶來了一個“深沉”的“好消息”,似乎也是給安理會“停止一切鈾濃縮活動”潑了一把冷水。 盡管伊朗宣布目前生產出的是可供發電廠使用的低純度為3.5%的燃料級濃縮鈾,還不具備生產高純度超過90%的武器級濃縮鈾的生產能力。請注意,要想真正加入“核大國俱樂部”,隻有“3.5%銀卡”而沒有“90%金卡”,恐怕“申請程序”是“國際官僚主義風格”的。 在我們看來,內賈德“已經加入到國際核技術俱樂部”的那個“核門檻”,不會是“3.5%銀卡”那麽簡單。 如果我們的這一觀點不失偏頗的話,如果這一消息在未來的一天得到內賈德“莊嚴宣布”的話,那麽還有一個可能讓全世界吃驚、讓華盛頓和以色列更加恐懼的“好消息”:伊朗將不按華盛頓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計劃”生產出高純度的武器級濃縮鈾,甚至可能暗示伊朗在不久的將來具備製造核武器的能力。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且這正是華盛頓一直懷疑和擔心的“好消息”。 當全世界都被華盛頓刻意“製造”的那幾條軍事打擊的“B-2奇跡”或“B61-11核奇跡”“驚世新聞”搞得天昏地暗的時候,人們可能忽視了俄羅斯“不經意”的“實話實說”。 據俄塔社4月3日報道,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說:作為職業軍人,我不能排除西方國家有可能對伊朗采取軍事打擊行動,但是我仍然認為伊朗核問題隻能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而不是訴諸武力。巴盧耶夫斯基當天還表示,他不知道有關烏克蘭上世紀90年代初可能向伊朗或者其他國家輸出250枚核彈頭的情況。他說:“我不會對沒有根據的消息作出評論。” 耐人尋味的,正是俄羅斯讓軍方來道出這番“耐人尋味”的話。我們在4月9日《再見吧-沒有硝煙的伊朗》的評述中指出:巴盧耶夫斯基有四個暗示:一是俄羅斯對美國可能對伊朗動武“不以為然”;二是不排除伊朗現在已經擁有了核武器;三是即使美國打擊伊朗核設施也改變不了伊朗可能已獲得“烏克蘭下落不明的核彈頭”的既成事實;四是伊朗可能會在美國意料之外的時間內推出核武器。 其中的第四點“伊朗可能會在美國意料之外的時間內推出核武器”,目前看來應該是在“情理之中”。既然伊朗現在就可以生產出濃度3.5%的燃料級鈾,這已經走在華盛頓原定的“時間表”前麵了,那麽高純度90%的武器級濃縮鈾的“被迫早產”,恐怕也不是“美利堅大夫”所能控製的了。 本來我們對華盛頓玩的那幾個“B-2奇跡”“B61-11核奇跡”都已經麻木不仁,也準備向“沒有硝煙的伊朗”道聲“再見”了,但為了內賈德的這個“好消息”,我們將繼續陪伴著這位波斯民族的“拚命三郎”“將革命進行到底”——就憑著他的聰慧、堅韌、不懼強敵而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那股大無畏精神,全世界包括伊朗的敵人都不得不對他肅然起敬。更何況,“戰爭情人”華盛頓也忘不了內賈德,而且比任何人都渴望第一個得到這個“好消息”的“蛛絲馬跡”。 伊朗實現了自產濃縮鈾,對於“戰爭情人”華盛頓也是一個“好消息”。 ●“2007年的第一場雪”挑戰華盛頓 對於華盛頓來說,這個如同“2007年的第一場雪”的“好消息”,看來真的沒想到要“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早一些”。 在我們看來,是華盛頓自己“催生”了這個“好消息”。當“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戰略分析家波希格雷夫、資深記者西摩-赫什分別向全世界扔出“兩架B-2轟炸機解決伊朗核問題”及“B61-11核彈轟平伊朗核設施”的“核玩具”之後,全世界及美國國內的反應卻大出華盛頓的意料之外。 為此,我們也為整個世界的“觀眾”打抱不平,在4月9日的《再見吧-沒有硝煙的伊朗》中給華盛頓來了一頓“狗血噴頭”:耐不住寂寞的華盛頓就不能讓一位敢於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員堂堂正正地告訴全世界“華盛頓也是一條頂天立地的漢子”嗎? 果然,這頓“文明之罵”出奇的奏效,布什總統“非常紳士”的在4月10日親自對有關“美國正計劃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的“謠言”進行澄清。他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表演講時說,美國的目標是要防止伊朗獲得核武器,但防止伊朗獲得核武器並不意味著要對伊朗使用武力,而是要進行外交努力。布什說,有關美國可能對伊朗動武的報道是“毫無根據的猜測”。 布什的顧問巴特利特也告誡說:“總統首要考慮的是尋求外交途徑。僅僅依據正常的防禦和情報規劃,就對美國的伊朗政策做出寬泛的、確定性的結論,這種結論是不可靠的、也缺乏見地。” 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空軍參謀長莫斯利、五角大樓發言人巴裏斯特羅斯、白宮發言人麥克萊倫都不約而同地出麵“安撫”全世界,英國外交大臣斯特勞認為有關美國將對伊朗實施核打擊的說法“完全是胡說八道”。 當然,布什不是為我們的“狗血噴頭”而成為“乖巧小孩”的,隻是我們的“文明之罵”與布什的“紳士風度”純屬巧合而已。 眾所周知,華盛頓一直對伊朗核問題持強硬態度,並一直都沒放棄過武力威脅和軍事打擊的選項及準備。而自安理會在3月29日把“主席聲明”這個“球”踢給了伊朗以後,伊朗至今還沒有絲毫的“悔過自新”之意。華盛頓把這個“戰爭恐怖”通過那麽幾個“資深分析人士”撒出去,其實也是再正常不過的“心理戰術”。 華盛頓通過這套“心理戰術”主要想得到幾個方麵的反應:一是伊朗是否會在“核革命道路”上“懸崖勒馬回頭是岸”,二是中俄是否會“聞風喪膽”“屁滾尿流”,三是歐洲盟邦是否會“浪子回頭金不換”,當然還有美國國內那些得罪不起的“姑奶奶老爺爺”選民們是否會“談戰色變”。 然而,幾乎就在同一天,得勢不饒人的內賈德非要以這個“好消息”讓全世界心髒係統有障礙的人們經受一次“驚濤駭浪”,而且要“一步到位”加入“核大國俱樂部”。 其實,這個遲早會來的“好消息”對華盛頓也許是個真正的好消息,最起碼能夠弄清了伊朗核計劃達到了什麽程度,這個“好消息”還可能帶來三個結果:第一是華盛頓真的不得不無奈地接受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既成事實,第二是歐盟可能重新回到美國懷抱以尋求共同建立導彈防禦係統,第三是可能真的逼著華盛頓孤注一擲而下決心提前以軍事打擊敲掉伊朗的核設施。 在我們看來,後麵兩個的可能性正在加大。既然伊朗已經能夠生產出低純度3.5%的燃料級鈾,那麽離生產高純度90%的武器級濃縮鈾還能有多遠呢?離美國第五艦隊“與毀滅擁抱”和以色列被“從地球上抹去”還能有多遠呢?離歐洲全境“鎖定伊朗頻道”還能有多遠呢? 也就是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伊朗的這個“好消息”,對於伊朗自己可能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當前華盛頓正處於對伊朗計劃實施軍事打擊“舉棋不定”的關頭,伊朗的這個“好消息”,將有可能把理智的華盛頓逼至瘋狂逼至絕望逼至急於向全世界證明“華盛頓也是一條頂天立地的漢子”。 這樣一來,這“2007年的第一場雪”就有演變成“冬天裏的一把火”的危機。 ●內賈德“敢與天公試比高” 我們在4月2日《“波斯硬漢”是怎樣煉成的》中提出了一些疑問:在3月29日安理會主席聲明出台之前,俄伊建立鈾濃縮聯合企業的談判為什麽悄無聲息了呢?而主席聲明出台之後的3月30日,伊朗外長穆塔基為什麽隨即正式建議在伊朗境內設立一個將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擔保下、由願意發展民用核能的國家共同管理的地區性核燃料中心? 4月11日伊朗實現自產濃縮鈾的這一“好消息”,給這些問題找到了答案。其中尤為重要的是,伊朗提出“在伊朗境內設立核燃料中心”這一建議,不僅“逼著”華盛頓不得不無奈地接受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既成事實,而且將有可能化解華盛頓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的危機。 現在問題的關鍵在於,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是否會接受伊朗的這個建議。請注意伊朗提出的一個前提是“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擔保下”,這樣這個“核燃料中心”應該是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下並允許中俄歐甚至美國也參與的實體。即使中俄美歐洲三國不“願意”參與,伊朗隻要能將巴拉迪拉到“一條戰壕”上,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及《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框架的“合法保護”下,德黑蘭就會繼續“高歌猛進”。 人們應該注意一個細節,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即將訪問伊朗,他在“好消息”出來後的伊朗的一言一行,都將影響伊朗核問題的未來走向。如果他與正好“有空”的伊朗總統內賈德會上一麵,應該基本確定天平將向誰傾斜了。 華盛頓豈能等閑視之、束手無策呢?可是現在還在“拿架子”,據路透社4月10日報道,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哈利爾紮德表示,在伊拉克新政府成立前,美國不會與伊朗就其在伊拉克問題中的角色進行談判。他還說:“我們不希望給人一種美國和伊朗坐在一起決定伊拉克前途的印象。” 哈利爾紮德大使純粹就是放棄了美國與伊朗最有可能直接“幽會”“調情”的唯一機會。那麽,華盛頓現在除了“老老實實”地起草??無選擇。 戰爭真的會象華盛頓設計好的軍事方案那樣“完美無缺”嗎?美國國內大多數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美國對伊朗發起軍事打擊,美軍將會遭到伊朗多種方式報複的襲擊,從而打亂美國在中東的戰略部署,譬如進攻以色列、擾亂油氣輸送通道以及在全球掀起反美襲擊浪潮等,其後果絕對是“9-11”所不能匹比的。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核不擴散項目主任約瑟夫•奇林喬內則一針見血地說:“我相信,軍事打擊隻會鞏固而不是削弱伊朗伊斯蘭政權。如果美國想讓內賈德留任到下一個5年,那就對伊朗實施打擊吧。” 其實,我們隻需注意一下埃及總統穆巴拉克這麽一段話,自然就會明白華盛頓應該做什麽選擇。穆巴拉克4月8日表示,伊朗不僅在伊拉克擁有巨大影響力,而且在中東地區不少國家,什葉派都占據多數,“大部分什葉派都支持伊朗,甚至超過了對本國政府的支持”。 由此可知,“在伊朗境內設立核燃料中心的方案”與“伊朗實現自產鈾濃縮的既成事實”是一脈相承的,也是內賈德早就設計好的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核計劃路線圖”。這就是我們一直堅持內賈德絕非“一介勇夫”而是智勇雙全的“波斯硬漢”的觀點所在。 如果認為40多歲、平民出身的內賈德隻滿足“核大國俱樂部”之一員,那麽未免太小瞧內賈德了。內賈德的目標,是要把伊朗建設成為中東地區敢跟美國以色列“叫板”的富強的國家,從而徹底改變阿拉伯世界中沒有自己真正主人的麵貌。這就是真實的內賈德——“敢與天公試比高”的“拚命三郎”。 “戰爭情人”華盛頓應該十分明智:“拚命三郎”內賈德不是好惹的。 ●不講“牌理”就是最好的牌理 據一則來自德黑蘭媒體的消息,伊朗武裝力量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侯賽因-費盧紮巴迪4月10日稱,伊朗目前擁有敵人所不知道的秘密武器,這些武器將讓敵人感到難以置信。他指出,敵人沒有對伊朗軍事實力作出正確估計便隨意發出戰爭威脅,現在終於意識到“伊朗是個強大的國家,並不是好惹的”。 好一個“伊朗不是好惹的”!這簡直就是除了沒挑明“秘密武器”乃核武器以外,這幾乎還在表明了“伊朗或許具備了製造核彈頭及核打擊能力”,況且剛剛結束的軍演中,已經顯示伊朗成功改進了射程在1300公裏的“流星-3”型導彈並使其具備了攜帶核彈頭的能力。毫無疑問,這也更堅定了我們4月9日“伊朗可能會在美國意料之外的時間內推出核武器”的評述。 在人們看來,內賈德“過早”的宣布這一“好消息”,是不合時宜的“牌理”。這很自然就給全世界一個“伊朗或許具備了製造核武器能力”的想象空間,尤其是給布什剛剛親自“降溫”的“美國無對伊動武的意圖”又重新點燃了“戰火”。美國找到了計劃動武的理由,以色列找到了“進攻是最佳的防守”的理由,歐盟找到了與美國“擰成一股繩”的理由,俄羅斯找到了“背叛”的理由,中國也找到了“聳聳肩膀”或“繼續革命”的理由。 尤其是對於一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老盟友俄羅斯,伊朗實現了自產濃縮鈾,給俄伊建立鈾濃縮聯合企業的“不了了之”找到了答案。德黑蘭應該清楚的是,如果俄羅斯支持德黑蘭在伊朗境內提煉濃縮鈾,那麽俄羅斯試圖控製伊朗核項目及核原料以獲取最大利益的“如意算盤”就徹底變成泡影。 由於這筆俄伊“世紀大買賣”可能付之東流,這給俄羅斯是否在下一步繼續“挺伊”留下了懸念,但有一點是值得俄羅斯反思的,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核彈頭即將“橫蠻”地兵臨城下,隔海之鄰、上合組織觀察員的伊朗“合法”地擁有濃縮鈾又熟輕熟重呢? 如此看來,對伊朗“核革命”最無“私心雜念”的非中國莫屬了。人們樂觀地看到,中國的“能源外交”正在由以前的“憋氣的顧客”轉換成“永遠的上帝”的主動式角色,俄羅斯及中亞各國的“服務到家”,中東及非洲的“章魚魔爪”,尤其是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入海口”貫通後,西亞或非洲的油氣將通過“能源走廊”陸路輸送到中國新疆。 中國新疆涉外運輸管理辦公室在4月4日已經披露,從今年五月起,中國和巴基斯坦將陸續開通四條國際道路客貨運輸線,屆時,巴方還將利用卡拉奇、卡西姆、瓜達爾等港口為中方提供出入海口。美日根本沒有意料到,試圖通過控製馬六甲海峽掐住中國“能源血管”的東南亞戰略這麽早就形如虛設。 目前“吃著中東瞅著東亞”、試圖“坐享漁利”的中國,正在以“聳聳肩膀”冷眼看待美國及日本在中東或東亞的“興風作浪”,以及歐盟對伊朗的製裁措施、以色列的“單邊行動計劃”、紐約的原油價格。對於有心“繼續革命”的北京來說,內賈德不講“牌理”的出牌方式就是最好的牌理。 按內賈德的“牌理”,伊朗絕對不會僅僅滿足於3.5%的低純度濃縮鈾,內賈德還會祭出某些讓“美國偉哥”都望塵莫及的祖傳與現代、波斯與東方融合一體的“強硬秘方”,譬如在適當的時機宣布已經擁有了製造核彈頭的高純度濃縮鈾,或者有某個盟邦“友情客串”的如同當年“巴基斯坦核模式”的現成核彈頭。當然,即使現在伊朗具備了高純度武器級濃縮鈾的生產能力,伊朗在現階段還不會把最新的“最重大的進展”公諸於世,“殺手鐧”應該用到刀刃上。 毋容置疑,“內賈德式牌理”就是對付“華盛頓式牌理”的最佳牌理。正是“內賈德式牌理”衝擊著美國的“單極主義世界”,為“多極主義世界”樹立起了“博弈典範”。即使聞到“好消息”由震驚、憤怒回到平靜的華盛頓“一往情深”願意與伊朗“斟酌牌理”,內賈德也依然繼續按自己的“內賈德式牌理”出牌,“不會退縮一丁點兒”。這不是“逼良為娼”硬把華盛頓送入“波斯火炕”嗎?這不是非要華盛頓向全世界證明“華盛頓也是一條頂天立地的漢子”嗎?這個世界到底還有沒有牌理? 任何人試圖讓“戰爭情人”華盛頓也尊重常人的牌理,恐怕隻會以卵擊石,除非也象“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內賈德那樣給華盛頓提前送上“2007年的第一場雪”——“是德黑蘭的紅唇粘住華盛頓的一切,是德黑蘭的體貼讓華盛頓再次熱烈。是德黑蘭的萬種柔情融化冰雪,是德黑蘭的甜言蜜語改變世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