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妄想從太空威懾全球 90分鍾打擊任何目標 zt

(2006-08-22 16:25:44) 下一個
環球時報記者牛雨辰、左漸曉、江雪晴/有關美國提升戰略打擊能力的消息這一段時間一直不絕於耳。就在美國政府恢複年產125枚新型核彈頭的核藍圖公之於眾的當口,美國《聖何塞信使報》日前轉載了俄羅斯資深政治評論員安德烈·基斯利亞科夫的文章。該文強烈指責美國政府將在太空部署武器的計劃,認為此舉將引發新一輪的太空武器競賽。 基斯利亞科夫點出的可不是小事情。不將太空軍事化是目前國際航天大國公認的“遊戲規則”。此番美國若真“冒天下之大不韙”,很可能會打開“潘多拉的盒子”,後患無窮,目前脆弱的世界安全平衡也將再次被打破。 美國《聖何塞信使報》4月9日轉載了安德烈·基斯利亞科夫4月5日為俄新社寫的題為《太空軍事化的後果不堪設想》的文章。該文援引美軍戰略司令部“太空和全球打擊處”處長安東尼·拉索的話說,五角大樓製定保護太空安全計劃的時機已經成熟,新政策要求“采取所有適當的措施保護我們的太空財產”。為此,美軍將在太空部署激光和動能武器等,以對付那些可能威脅和阻礙美國衛星運行的目標。 此前,美國媒體披露稱,拉索上校說:“新政策會作出明確規定,軍方的責任將擴大至那些不必為美國政府提供服務的商業財產。”讓軍方直接參與,能對那些幹擾美國衛星的人形成威懾。 在美軍看來,太空已經成為大國爭奪的重點領域,能否取得“製太空權”將直接決定未來軍事鬥爭的最終勝負。雖然目前美國依然執行的是克林頓政府在1996年製定的以和平利用太空為主旨的國家太空政策,但美軍方早已在暗中推動太空軍事化政策。美國軍方近來的各項政策報告,也都表現出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傾向。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3月曾報道稱,在美國防部提交國會審議的2007年度軍費預算中,已經要求為太空武器試驗進行撥款。美國軍控專家認為,美國防部此舉預示著美向在太空部署武器邁出了巨大的一步。去年秋天聯合國表決有關呼籲禁止在太空部署武器的決議時,美國投了反對票。而此前美國的態度十分隱晦,總是投棄權票。這一舉動,也表明美國政府太空軍事化的政策正在變得明晰。 根據美空軍提出的“全球打擊”概念,這些太空武器在2015─2020年進行部署後,要實現在90分鍾內打擊地球表麵的任何目標,並力爭將打擊時間縮短到 45至30分鍾。美國已經研發了多種概念的太空武器,這些武器擬通過運載火箭部署到太空中,不僅可以打擊在太空中運行的目標,也可以攻擊地球表麵的目標。這已遠遠超過了美國當年的“星球大戰”計劃和正在緊鑼密鼓構建的導彈防禦係統,那些計劃的主要目標都是攔截來襲導彈,是防禦性的,而“全球打擊”則完全是進攻性的,目標不僅有他國的航天器,更包括了他國地麵的戰略目標。 美國研製比較成功的太空武器是包含激光武器在內的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可以部署在衛星和太空站上,能幹擾、致盲和摧毀對手位於低軌道(500─5000公裏)上的軍用衛星。天基激光係統也是美國導彈防禦係統“多層防禦能力”的重要一環,該激光係統可以在預警偵察衛星的導引下,對襲擊美國目標的導彈進行起始段和中段攔截。 反衛星衛星也是美國正在研製的一種太空武器。這類衛星通常由微型衛星組成,和平時期可發揮偵察衛星的作用;戰爭時期,則可以發射動能武器打擊敵人的衛星,甚至可以展開自殺式攻擊,以衛星撞衛星的方式摧毀對方。由此衍生出的“太空雷”,也是美軍研製的新型太空武器。太空雷更像是一種太空垃圾,平時部署在空間軌道上,形成一定的障礙。當軍事航天器進入雷區時,太空雷通過自身引信或地麵的指令來引爆,以爆炸形成的碎片擊毀航天器。 此外,被稱作“上帝之杖”的天基動能武器也受到了外界關注。據悉,這類武器是通過發射高速運動的彈頭,以其整體來直接碰撞並摧毀目標,威力相當於小型核彈。 在還沒有部署太空武器的情況下,美國國防部已對如何使用太空武器執行作戰任務進行了先期規劃,未來與太空有關的軍事行動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麵:一、發動太空作戰。即利用本國各種天基武器係統向對手的各種天基係統發起攻擊,使其無法正常發揮作用。二、支持地麵、海上和空中作戰。由各種偵察、定位、預警衛星所組成的網絡,不僅為部隊作戰提供準實時的情報支持,還指引基於各種平台的武器實施精確打擊。三、進行太空支援。主要指為現有的天基係統提供技術和物資支援,保持或增強其作戰能力。 至於為什麽非要在太空部署武器,美國一些人的理由聽起來有些牽強: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政府智庫──外交政策分析研究所曾指出,伊朗和朝鮮正在開發的新型彈道導彈就是對美國太空係統的一大威脅。使用這些武器將一些大號鉛彈之類的東西散射到衛星運行的地球軌道上,就可能產生一係列的連環相撞,因為在以每小時約2.9萬公裏的軌道速度運行時,即使是小物體也會造成災難性的碰撞。 美國的一些太空觀察家提出了更異想天開的擔心,可能會有人試圖把一個粗製濫造的核設施捆綁在火箭上,讓它在太空中爆炸。這類爆炸可能對地球上的人無害,但如果爆炸發生在適當的高度,輻射可能會灼傷低軌道上的所有衛星。 對於美國準備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傾向,今年3月,俄羅斯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洛希寧曾說,俄羅斯反對在太空部署任何武器,以免“在地球和太空引起新一輪的導彈、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投送工具的競賽”。俄國防部長伊萬諾夫也警告說:“俄羅斯完全有能力對任何試圖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國家作出足夠的回應。美國和俄羅斯是很積極利用太空為軍事行動服務的國家,但雙方迄今為止都恪守底線,即隻部署通信、導航、情報和其他(防禦性)的航天器,因此,如果有人在太空開始實際部署武器的話,將導致不可預知的後果。” 俄軍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大將指出,禁止太空軍事化的國際準則至今仍有效力,相信美國領導人應該還有足夠的政治智慧,不會輕易迎合五角大樓個別高官的極端立場,把太空變成“死亡星空”。 事實上,俄方在太空武器研製方麵有一定優勢。據俄《共青團真理報》透露,俄航天力量已在四類太空武器研製方麵取得了進展。一是被稱為“太空千裏眼”的太空監視係統,它能與地麵導彈襲擊預警係統相配合,自動搜索4萬公裏高度上的高軌道太空目標,判斷襲向俄羅斯的導彈的情況,並向地麵指揮中心實時傳輸各種數據;二是衛星攻擊武器,主要是自殺式衛星炸彈和“衛星殺手”係統。 俄早已重啟蘇聯時期的反衛星武器係統的研製項目,其中包括自殺式衛星炸彈,它由幾個功能隔艙組成,主艙內裝備控製係統和目標製導係統,戰鬥艙內攜帶約 300千克高爆炸藥,發動機艙則保障戰鬥機動能力,借助運載火箭運送至特定軌道後立即機動接近目標,以自爆方式摧毀敵方衛星。俄還在從事“衛星殺手”係統研製項目,該武器接近敵方太空目標後,能拋出堅固的虎鉗鎖住敵方衛星,根據指令將其帶到稠密大氣層中焚毀;三是定向能武器係統,主要是激光武器;四是機載反衛星攻擊係統。但外界認為,俄羅斯可能不具備在太空與美國抗衡的經濟實力。何況俄羅斯在經曆了政治轉型之後,已不再把與美國爭霸作為戰略目標。 有專家稱,目前美國陸海空軍實力比其他國家領先,而外太空的未來“還沒有那麽確定”。隨著各國國力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了太空俱樂部,美國開始擔心其所具有的太空戰略壟斷優勢有被打破的危機。而如今從外部條件看,沒有一種條約能對美國形成有效的製約,也沒有任何一國能在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上與美國抗衡。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更是不遺餘力地要謀求全麵空間優勢和空間霸權。 中國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歐陽維副教授指出,美國的太空計劃與它提出的預防性戰略計劃同根連枝,主要目的是防止其他國家領先於美國,對其構成威脅,同時通過先發製人來占有戰略主動權,以更強的軍事手段對別國形成威懾。俄羅斯堅決反對美國在太空部署攻擊性武器,是因為一旦美國打開了這個“潘多拉的盒子”,其他國家迫於無奈隻得也跟著發展太空計劃,這將不可避免地引發新一輪的軍備競賽。 此外,對太空軍事部署造成的汙染問題,軍事專家表示,太空垃圾回收不僅耗資巨大,而且具有相當大的難度,目前各國還沒有這個經濟和技術能力。從長遠角度來看,太空垃圾勢必會給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成為人類對自然的又一侵犯。而一旦更具危險性的炸彈或核彈成為太空垃圾,那對人類的危害更是不可預知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