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軍事述評:美國敢用核彈對付伊朗嗎?zt

(2006-08-22 16:25:44) 下一個
美國考慮用核武器攻擊伊朗!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中的部分高級軍官,因反對核打擊計劃,正在談論辭職問題!美軍戰機已開始進行空投核彈訓練!——伊朗的大型軍演剛剛結束,當世界輿論還在回味“七種武器”的時候,美國又給世界帶來了新的驚愕。伊朗核問題的賭注在迅速升高。   以前是外界能不能勸說伊朗放棄核計劃,現在是美國會不會自二戰以來第一次將核彈投入實戰。後者的衝擊力顯然要大得多。世界的目光再次轉向美國:華盛頓的決策者究竟要幹什麽?   是否動用核彈,美國軍方出現分歧   將於17日出版的《紐約客》雜誌刊登了美國著名記者西摩·赫什采寫的調查報告,稱白宮正計劃對伊朗進行一次大規模空襲,焦點之一就是是否動用核武器。現任和離任的美國軍事、情報官員都表示,美國空軍軍事行動計劃小組正在草擬打擊目標的清單。一些戰鬥部隊和特種小分隊已被陸續派往伊朗,秘密從事情報收集工作,並同當地的反政府組織建立聯係。有關官員表示,布什決心徹底摧毀伊朗於今年春天重啟核計劃的一切可能性。   據一名美國前高層情報官員透露,布什和其他白宮官員平時稱伊朗總統內賈德為“下一個希特勒”,在討論伊朗事務時他們常常提出這樣的問題:“伊朗會不會擁有自己的戰略性武器,隨後威脅我們要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一名與國防部高層官員有著密切聯係的政府顧問稱,布什堅信自己必須采取“未來當選的美國總統所不敢采取的行動”,從核危機中“拯救伊朗是他留給後人的一筆財富”。近幾周來,布什秘密組織幾名重要的參議員和個別眾議員參加了一係列有關對伊朗采取行動的討論,討論內容沒有對國會其他成員公開。與會的一名眾議員說,參加討論的議員正是最後決定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的那些人,會上沒有人反對對伊朗發動戰爭,國會方麵也沒有提出異議。   在政治層麵進行討論的同時,美國已著手組織相關的軍事訓練。從2005年夏天起,美國海軍位於阿拉伯海航母上的戰鬥機,開始在伊朗海岸線雷達覆蓋範圍內進行模擬空投核彈的訓練。今年3月,美國軍事分析家山姆·戛迪納上校在中東安全問題研討會上提交的一份報告顯示,要想徹底摧毀伊朗的核計劃,美國預計將對至少400個目標進行軍事打擊。報告指出,這意味著美軍必須瞄準伊朗境內從巡航導彈發射基地到常規動力潛艇的眾多目標,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為了摧毀伊朗的地下核試驗場,美國還計劃動用以B61-11為代表的“地堡終結者”鑽地核彈。由於美國在伊朗尚未掌握大量可靠的軍事情報,軍事行動計劃的製定者要想一舉摧毀全部目標,除了使用核武器以外幾乎沒有其他選擇。一名前高級情報官員表示,“在支持核打擊的人看來,其他任何方案都難免會有漏網之魚。現在空軍正在反複思考的這個計劃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當年,我們對日本就做了這樣的決定。”   然而,是否對伊朗使用核武器的討論在美國軍方內部引發了分歧。今年年初,參謀長聯席會議曾試圖把核打擊從美國對伊朗的行動計劃中剔除出去,但沒有成功。美國國防部的一名顧問透露,聯席會議內的一些高層官員甚至開始考慮為此辭職。據介紹,“美軍內部有不少人反對對其他國家使用核武器,這種反感情緒一直延伸到高層。”這名顧問還指出,關於伊朗的這項軍事計劃很快就要進入決定性階段,因為參謀長聯席會議已同意向布什遞交一份正式提案,表示反對將動用核武器作為解決伊朗問題的“選項”。“最近幾個星期有關方麵的爭論尤為激烈。一旦五角大樓的高官們出麵反對使用核武器,那麽對伊朗進行核打擊的提案就流產了。”盡管如此,核打擊的提案還是得到了美國國防部科學委員會的支持。該委員會是白宮的一個顧問機構,其委員由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親自指派。他們向國防部表示,美國可以研製出爆炸性能更強而造成核輻射較小的核彈。有關計劃得到了新保守派的積極支持。   伊朗可能成為美國新核學說、新核政策、新核武器的“靶場”   通過近日的軍事演習,人們對伊朗武裝力量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但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和伊朗在軍事實力上的差距仍十分懸殊,對伊朗動武,美國沒有動用核武器的必要。在這種情況下,核武器被放進“工具箱”,說明美國急於找地方驗證自己的新核學說、新核政策以及新核武器。   今年3月,渥太華大學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發表了一篇題為《中東核戰爭的危險》的文章。文章稱,美國現在有一種新的核學說,叫“聯合核作戰行動學說”,它主張在統一指揮下實行“常規武器與核武器相結合的進攻”。這種理論宣稱核武器是“安全的”,保證戰場上使用的核武器“隻會帶來很少的一點傷害”,關於核輻射的危害,隻是在戰術核武器部分有所提及。這種理論後來被寫入了美軍的軍事手冊。   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美國先是製定了“8022概念計劃”,即在時間緊急的情況下,可以迅速使用核武器、常規武器或信息戰武器摧毀世界任何地方的目標。2004年5月,美國簽發了名為《核武器部署授權令》的第35號國家安全總統令,這份絕密文件被認為與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行動中部署戰術核武器有關。另有消息說,美國在土耳其和以色列部署的90枚B61型鑽地核彈、在西歐國家部署的同型號核彈對準的都是中東目標。此後,“8022概念計劃”升格為“8044作戰計劃”,強調以擊敗敵對國家為目的、規模更小、更靈活地進行核打擊。其典型代表就是,美國副總統切尼命令美國戰略司令部準備一項“使用常規武器和戰術核武器對伊朗進行大規模空中打擊”的“應變計劃”。   在新核武器方麵,美國目前研製的第四代核武器以高能炸藥代替核裂變扳機,提供核裂變所需的條件。美國稱,這種武器不受《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的限製。原因是這種武器不使用原子彈爆炸的能量作為核聚變的反應條件,不產生剩餘的核輻射,因而可以作為 “常規武器”使用。一些國家正是利用禁核協議的局限性,加緊第四代核武器的研製。據悉,目前,正在研製的第四代核武器主要有以下幾種:當量可調彈頭、“合二為一”彈頭(利用核部件插入技術,實現常規彈頭與核彈頭的相互轉化)、幹淨的聚變彈、反物質彈、粒子束武器、激光引爆的炸彈、核同質異能素武器等。在以上這些武器中,標誌性的第四代核武器主要指戰術核武器,美國在這一領域十分先進。   伊朗以“合作”對付核彈   對於美國可能對伊朗使用核武器的報道,路透社、法新社、《華盛頓郵報》等媒體都進行了轉載或評論。伊朗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哈米德·阿賽菲4月9日對記者表示,“美國人顯然在和我們打一場心理戰,這恰恰反映了他們的憤怒與無助。我們為此感到遺憾。” 這種說法似乎在《紐約客》的文章中得到了印證。文章稱,美國在對伊朗是否進行核打擊的問題上猶豫不決,最大的顧慮就是伊斯蘭世界的反應。美國國防部顧問已發出警告,轟炸伊朗可能引發穆斯林在全世界範圍內對美軍基地、設施及平民發動襲擊,“伊拉克南部會像蠟燭一樣被點燃”。   如果按親疏關係劃分,中東地區親伊朗勢力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與伊朗軍事結盟的勢力。主要有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巴德爾旅”和“馬赫迪軍”、黎巴嫩什葉派武裝及巴勒斯坦的傑哈德、人陣總部等激進派別。這些武裝力量都是伊朗的戰友,有可能在伊朗受到攻擊時,發動針對以色列的襲擊。   第二類是與伊朗政治結盟的勢力。主要是敘利亞及巴勒斯坦的哈馬斯。“9·11”事件後,美國把伊朗與敘利亞一同列入“邪惡軸心”,伊拉克戰爭打響後,兩國更麵對美軍的共同威脅,自那時起,伊敘結盟關係再度升溫,結盟抗美之聲屢屢傳出。盡管如此,敘伊兩國在關鍵時刻組成聯軍抗美的可能性卻非常小,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作為中東主權國家,敘利亞利益至關重要,輕易與美開戰,不符合敘方根本利益。二是敘利亞軍事實力較弱,一旦與美交戰,不僅幫不了伊朗的忙,恐怕還需要伊朗分兵支援。巴勒斯坦的哈馬斯在1月份的大選後,已變為執政黨,不太可能將巴民眾的利益與伊朗戰略利益捆綁在一起。因此,一旦伊朗戰爭打響,敘與哈馬斯不大可能對美以宣戰,最有可能的是暗中動員各自支持者對以色列目標發動襲擊,作為對伊朗的支援。   第三類是親伊朗的政治勢力。主要是指也門及海灣國家的什葉派政治勢力。如也門大約有1400萬什葉派民眾,占總人口的70%,巴林有40萬,占人口總數70%,另在沙特富油的東方省也有近300萬什葉派人口。   第四類是有保留的支持伊朗的“隱性”力量。隨著近幾年美國不斷加大對中東地區的控製,中東遜尼派民眾中支持伊朗的力量也在上漲,不少極端勢力甚至把伊朗作為中東的“抗美英雄”。總的來說,伊朗在周邊擁有強大的政治、軍事力量,如果美國發動伊朗戰爭,將麵臨戰爭蔓延至中東全境,甚至“什葉派大暴動”的危險。   美國若用核彈將毀掉現有秩序   美國積極研發新型核武器,加快核武器的實戰化,對伊朗來說是可能意味著一場戰爭,對世界來說則意味著一場災難。   首先,將進一步加劇核大國之間的軍備競賽。冷戰期間,出於戰略安全的考慮,美蘇之間曾一度形成了一種“相互確保摧毀”的“核恐怖平衡”。現在,這種平衡已不複存在,美國動用核武器的成本大幅降低。對此,俄羅斯一再加強自己的尖端核力量。其次,現存的國際防擴散機製麵臨被徹底顛覆的危險。第三,對涉及國際正義的戰爭倫理也產生挑戰。美國在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使用貧鈾彈已經引發了相關討論,一旦在戰爭中使用實戰型的核武器,將會引起更大的國際反戰熱潮。那時,原有規則和秩序將被徹底打破。★   (《環球時報》2006年4月10日星期一第1版)環球時報駐外記者聯合報道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