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公使回應隱蔽武器交易 稱所出口武器是獵槍 zt

(2006-08-22 16:25:44) 下一個
來源:青年參考   本報記者 邱永崢 鄭挺穎   4月6日下午14時,日本駐華大使館公使、新聞文化中心主任井出敬二先生和日本駐華大使館新聞文化中心新聞媒體主管金麗華小姐,再度登門拜訪《青年參考》,就本報1月17日刊登的《透視日本軍費開支真相》和2月7日刊載的《日本隱蔽的武器交易》兩篇文章進行溝通,並轉達了日本外務省對本報報道的“見解”。   外務省三部門撰文回應   《透視日本軍費開支真相》一文(下簡稱《透》)1月17日刊登後,日本駐華大使館井出敬二公使便主動約見本報記者,並於1月19日登門拜訪,就《透》文進行溝通。   《透》就日本駐華外交官解讀中國軍費和日本本國軍費的表述方式和方法提出了質疑,同時引用國際權威學者對日本武器出口問題的研究披露日本出口武器的情況。    後來,井出敬二公使提出“希望看到國際學者對日本武器出口問題研究原文”,本報遂編譯了《日本隱蔽的武器交易》一文,該文原刊於《焦點日本》雜誌、由歐米加研究基金會研究員羅賓·巴蘭坦撰寫。巴蘭坦曾在多個軍控研究機構、英國廣播公司等主流媒體上發表了不少文章。他在該文中認為,2004年,日本政府宣布加入美國導彈防禦係統標誌著維持了40多年的《武器出口禁令》即將走到盡頭;其實,日本2002年共出口價值6500萬美元的輕兵器,此金額讓日本榮登2002年度世界8大輕兵器出口國之列,其中美國是日本武器最大的進口商。最後,文章還認為:日本國防工業的出口許可證缺乏透明度。盡管日本每年都向聯合國數據庫上交武器出口數據,但這些數據都是自願提交的,往往和其他國家遞交的“進口日本武器”的數字不吻合。   針對上述報道,井出敬二公使1月19日登門與本報記者見麵時表示,日本恪守“武器出口三原則”,隻向外國出口“獵槍與運動槍械”,並表示願意提供日本出口“獵槍與運動槍械”的相關數據與情況。為此,記者明確表示,希望能獲得相關的具體參數,比如說出日本出口槍械的數字、口徑、殺傷力等。井出敬二公使表示可以向日本外務省、槍械出口單位以及日本防衛廳“請求索取”。但是本報一直沒有等到公使先生的答複。   日本駐華公使再度登門   3月26日,井出敬二公使希望再度登門溝通。4月6日,公使和金麗華小姐來到報社。   井出敬二公使給記者帶來了《日本駐華大使館對〈青年參考〉所作的“日本出口武器”報道的見解》。對此,記者與井出敬二先生有了以下的對話。   井出敬二:讀者看了這篇文章之後可能會產生誤解,文章裏有與事實不相符的地方。   《青年參考》:讀者應聽到各方麵的聲音。你們提供的這個資料是官方的立場嗎?   井出敬二:日本外務省有一個指示,一定要把這個資料給你們。本來是3月份的事,因為沒有時間所以現在才來。   《青年參考》:具體是日本外務省哪個部門撰寫的?   井出敬二:一共有三個部門。有媒體部門的,還有軍售、裁軍的部門,另一個具體不清楚,還有外務省之外的其他部門。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