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 星期四 06年03月30日 zt

(2006-08-22 16:25:44) 下一個
日本官方審定教科書 要求稱釣魚島是日本領土 【東京消息】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文部科學省已經結束了年度教科書審定工作,多種高中教科書將隨後進行修訂,文部科學省要求在關於有爭議領土和曆史相關問題上能夠“反映日本政府的立潮。 日本文部科學省官員稱,多數與韓國和中國有爭議島嶼有關的內容將做出修改,要明確表明“這些地方是日本領土”。同時,他們還要求對1937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人數做出修改。在對曆史、地理和公民教科書進行審定時,40處引用與韓國和日本有爭議島嶼的地方,文部科學省要求對其中的26處進行修改。與韓國有爭議的島嶼,日本稱“竹島”韓國稱“獨島”,有一本教科書稱該島嶼的歸屬權正在與韓國進行磋商,但是在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要求下,這本教科書改稱:該島嶼的領土權歸島根縣所有,但是韓國也聲稱對其擁有主權。   在關於釣魚島的問題上,日本文部科學省同樣要求在教科書上“澄清是日本領土”,該省官員稱:“因為有必要進行解釋,根據政府的立場我們國家擁有它們”。   在南京大屠殺問題上,有一本世界曆史教科書最初的描述是這樣的:“據稱,死難者的人數是20多萬,但是中國方麵的數字是30多萬。”在日本文部科學省的施壓下,這一部分被改成了:“據稱,死難者的人數是20多萬,但是在數字上還有其它說法。中國方麵的數字是30多萬。” 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相關內容也是修改重點。在一本日本現代史教科書上有一張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照片,圖注寫的是小泉代表“官方”參拜靖國神社,最後應文部科學省的要求,“官方”一詞被刪除。 【時事點評】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算上不久前公開指責“中國為他戴上軍國主義帽子”、指示文部科學省將釣魚島正式列入日本領土範疇、可以說組成了小泉純一郎從個人層次、到政府層次進行的“係列反擊戰”。 ●小泉展開的這一係列反擊,說白了,還是與唐家旋對其“蓋棺定論”有關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多次討論過“中國發出已經不對小泉抱任何幻想”的“真實意圖”。 顯然,在我們看來,不論是小泉純一郎從個人角度、或者從政府層次去看,小泉展開的這一係列反擊,說白了,它與兩個背景有關: 第一,小泉這樣做,顯然是與中國唐家旋國務委員不久前選擇中國副外長準備赴日進行第四次中日戰略對話之前、當著日本友好人士的麵、用“中國已經不對小泉抱任何幻想”這種“蓋棺定論”的方式、去“公開羞辱”小泉純一郎有關。 第二,小泉政府再次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主動出牌”、其本意是為幾個月後、大國們將在“中東攤牌”做前期準備。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再來“收看”兩則相關消息。之後,東方評論員將一並給出自己的觀點。 日本七團體首次聯合組團到達北京、意在“以民促官” 【北京消息】 據報道,包括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在內的日本日中友好七團體會長一行30日下午已全部抵京開始訪問。這是日中友好七團體會長首次聯合訪華。中國領導人將會見日本來賓。 改善因小泉參拜而陷入僵局的中日關係是七團體訪華的主要課題,他們希望能為改善中日關係尋找到一劑良方 據擔負此次七團體訪華協調工作的日中友協事務局長高野倉向媒體透露,早在去年年底,中日雙方就開始就日本友好團體訪華事宜進行試探磋商,邀請日本團體訪華的提議是中日友好協會首先作出的。 七團體首次聯合組團訪華 據高野倉和介紹,今年2月,中日友協副會長井頓泉訪日,在東京拜會了日中友協會長平山鬱夫、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長橋本龍太郎等人,雙方最終就日方團體訪華達成原則協議。  在接到中日友協的正式邀請後,日中友協便開始著手準備工作。日中友協首先召集七團體負責人傾聽意見,得到了各方的積極響應。七團體負責人立刻協調各自的日程安排,最終將訪華日期選定在3月底至4月初,並一致推薦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為訪華團團長。 韓國:抗議日將獨島是日領土寫入教科書,中國:希望日方正視中方嚴正立場 【首爾(漢城)消息】 韓國外交通商部30日表示,日本文部科學省要求日本國內出版社在高中教科書中記述“獨島(日本稱竹島)是日本領土”是“不當和無法容忍的主張”,敦促日本政府立即撤回這一要求。 據悉,韓國外交通商部將於30日下午緊急召見日本駐韓國使館官員,並指示韓國駐日本大使羅鍾一就此事約見日本外務省高官。 韓國外交通商部當天以發言人的名義發表聲明說,日本政府宣稱對日本帝國主義在侵略戰爭時期曾經強占的獨島擁有主權,隻能被視為是在美化侵略戰爭,這同參拜靖國神社一樣,如實地表明日本政府在掩蓋、歪曲和美化曆史。在這種情況下,韓國政府不得不懷疑:日本政府是否真心希望發展韓日睦鄰友好關係,實現東北亞和平共存和繁榮。 聲明說,韓國政府敦促日本政府立即撤回對韓國固有領土獨島的“不當和無法容忍的主張”,強調韓國政府將“從保衛領土的角度出發在獨島問題上采取堅決態度”。 2006年3月30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問:日本文部科學省日前要求對高中地理教科書進行修改,認為應更加明確地標明釣魚島屬於日本,你對此有何評價?   對此,秦剛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方對此有無可爭辯的法律依據。我們希望日方能夠正視中方的這一嚴正立場。 【時事點評】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新聞素材”《日本七團體首次聯合組團到達北京、意在“以民促官”》的題目取得非常好,好就好在“以民促官”這幾個字。對這則新聞的討論先放放。我們先來討論第二則新聞。 顯然,對比“中韓”的“第一反應,相對韓國那種“強烈抗議”、“招見日本外交高官”、並稱這是“不當和無法容忍的主張”、敦促日本政府立即撤回這一要求等”強烈反應”而言,北京的態度卻“不那麽強烈”,這的確耐人尋味。 ●“中韓”的反應為何有所不同的? 請大家注意秦剛對此的“表態”。原文是: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方對此有無可爭辯的法律依據。我們希望日方能夠正視中方的這一嚴正立場。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秦剛的表態除了本就“無可爭辯”之外,寥寥數字的表態,給人一種“毋須多談”的樣子,遠不如韓國外交部那般“慷慨激昂”。然而,我們隻要看看韓國政府的“另一番憤慨”、既“在這種情況下,韓國政府不得不懷疑:日本政府是否真心希望發展韓日睦鄰友好關係,實現東北亞和平共存和繁榮”,我們也就不難明白,“中韓”的反應是為何有所不同的了。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唐家旋早已經用一句“中國已經不對小泉抱任何幻想”為小泉純一郎的亞洲外交、中日外交政策“釘上”最後一根“棺釘”。相比之下,直到今天、韓國人竟然還在“不停地打聽”小泉政府“是否真心希望發展韓日睦鄰友好關係”?是否真心“實現東北亞和平共存和繁榮”?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韓國一直在對日本保守勢力抱有幻想、這的確是造成“中韓”在態度上出現“些許反差”的原因。不過,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這隻是原因之一。 ●小泉純一郎選擇這個時候拋出教科書事件的動機、就在於“攪事”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中韓”在小泉政府選擇這個時候拋出教科書事件,做出的“第一反應”之所以不同,還在於小泉純一郎動機的複雜性。 我們認為,小泉純一郎在這個時候拿對“中韓日”都不具彈性的主權問題“說事”,其動機就在於“搞事”、在“攪事”。 ●近期內,北京的對日政策完全可以用“下麵兩條”來加以形容 前麵說了,“新聞素材”《日本七團體首次聯合組團到達北京、意在“以民促官”》的題目取得非常好,好就好在“以民促官”這幾個字,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唐家旋那句“不對小泉抱任何幻想”的話見諸報端之後,北京的對日政策完全可以用“下麵兩條”來加以形容: 第一,等著小泉純一郎下台。不過,根據我們的觀察,我們認為,北京的等待、絕不是被動的等待。這表現在北京在將小泉純一郎“提前送進曆史”的同時,還早早地通過各種方式、非常清楚地明確了這一條,既:中日關係改善的障礙並不僅是小泉個人的問題,不僅僅是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而是“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 顯然,明眼人是一看就知,這擺明了是在“前置”中日關係改善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小泉純一郎下台隻是中日關係改散的一個機會、但是,中日關係能否隨著小泉純一郎的下台而實現改善、北京仍然在“走一步看一步”。 ●對北京的“對日政策”,正在吃苦頭的陳水扁倒有一個很好的“自我總結” 第二,在“第一條”的基礎上,北京“最務實”的做法就是“以民促官”了。有意思的是,對這一政策的“本質”,東方評論員注意到,正在吃苦頭的陳水扁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自我總結”:北京對待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就像對待他一樣,都是在采取“孤立政策”。 ●北京在刻意地將小泉純一郎“陳水扁化” 在我們看來,陳水扁的這份“自我總結”可謂是“精辟”,隻是我們所說的“精辟”在於兩層意思:首先,是陳水扁在自我拉抬身價,在拿自己與日本首相“好有一比”;其次,就是北京的確“貶低”小泉純一郎、在刻意地將小泉純一郎“陳水扁化”。 東方評論員認為,“孤立”小泉與“孤立”陳水扁一個樣,都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說得更準確一點的話,那就是“手段極其相同、目的也高度類似”。 ●中國孤立小泉純一郎的目的、在於“盡力阻止”日本保守勢力出現誤判 顯然,我們的觀點之一是:北京孤立陳水扁的意圖,主要在於“阻獨”、而不在於“促統”;我們的觀點之二是:事實上中國決策層孤立小泉純一郎的目的、主要也在於“盡力阻止”以“孤立的小泉”為首的日本保守勢力在中日關係問題出現誤判、繼而進行政治、軍事冒險,而“不在於”期待著“小泉的孤立”就會促使其“回頭是岸”。 真實的情況是,所謂的“9月下台”,其實就是小泉純一郎“展示其強硬態度”的一種手段,其意思非常清楚,既:他絕不打算在靖國神社問題上讓步,因此“他也並不指望”中日關係會在他任內會有何改善。 ●小泉企圖全力打造一個“迫使”其繼任者“不得不繼續”“小泉路線”的內、外環境 如此一來,一個“為了個人信念”的小泉純一郎、在其擔任日本首相的最後時光裏,最需要去做的事,就是挑選一位“可心”的繼任者。值得注意的是,對這位繼任者,小泉純一郎早就以強者的姿態劃出了“標準”:必須尊循他的“小泉路線”;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從小泉純一郎的所做所為不難看出,他清楚,為了做到這一點,“僅靠道德勸說”是不夠的。因此,偏執的小泉純一郎在今後幾個月裏最可能去做的事,就是施展各種可能的手段、去全力打造一個“迫使”其繼任者“不得不繼續”“小泉路線”的內、外環境。 ●小泉手中的幾個選擇項 顯然,在所有的手段中,小泉純一郎顯然有這麽幾個選擇項:最為敏感、也“最具剛性”的釣魚島、東海主權問題;極其敏感、可伸可縮的台灣問題。 在具體實施的方法上,如果小泉準備拿最為敏感、也“最具剛性”的前者做動作,那麽,諸如今天的“教科書事件”就是第一步;不難想像,主權問題全無彈性,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一選擇”如果一步一步地繼續走下去的話,必然會引發中日關係的全麵破裂,甚至是軍事衝突,毫無疑問,這對中日雙方的“現實國家利益”都極具殺傷力。 ●如果小泉不敢軍事攤牌,那麽“教科書事件”不過就是在“虛晃一槍” 因此,我們注意到,有國際問題專家就指出,如果小泉純一郎沒有在釣魚島、東海上軍事攤牌、進行軍事冒險的膽量,那麽,“教科書事件”不過就是小泉純一郎在“虛晃一槍”,其意圖有二: 第一,值得警惕的是,這是小泉在為他的另一個選擇“營造空間”。 東方評論員認為,在他運用“日本文部科學省要求在教科書上'澄清釣魚島是日本領土'”之手段的背後,是“這一澄清要求”不論多麽強硬都不可能在一天、兩天之內辦成。 ●小泉純一郎“右手”拿著的解決“預案”、就是在台灣方麵進行政治冒險 這就是說,“這一要求”雖然是“現在時”、但是“澄清的動作”卻是“將來時”,也就是說,在日本保守勢力用“左手”憑空製造了這個所謂的“釣魚島主權問題”之後,他就有了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去玩“進二步退一步”的策略、去用“右手”解決問題。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北京必須注意的是,小泉純一郎“右手”拿著的解決“教科書問題”的“預案”、就是準備政治冒險、在中日關係的一個基礎--台灣問題上“主動出牌”。 ●如果選擇在台灣問題上進行政治冒險、無疑是在“內外兼修” 前麵說了,與釣魚島、東海領土這一類“毫無彈性”可言、極可能引發軍事衝突的主權問題相比,台灣問題雖然也是中國主權問題、雖然也極其敏感、但是,在目前更多地是一種政治冒險。相比釣魚島、東海方向的動作、“這一選擇”的風險就小了許多。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起碼不會稍有不慎就弄到槍炮相見的地步。 東方評論員認為,非常清楚的是,如果小泉選擇在台灣問題上進行政治冒險、將台灣問題作為一個營造“迫使”其繼任者“不得不繼續”“小泉路線”之內、外環境的手段,那麽,對小泉而言,這無疑是在“內外兼修”,既:對內,這相當程度地滿足了日本保守勢力、特別是日本社會長久就有的“台灣情結”、從而極大地緩解他在靖國神社問題上引發的困局;對外,也可極大地滿足華盛頓正在進行的、為了策應其中東戰略、為了全麵準備好台獨牌、就必須將日本推上台海第一線的算盤。 ●目前小泉純一郎在台灣問題上“最可能做的一件事” 東方評論員認為,顯然,不論是日本保守勢力、還是美國保守勢力、甚至是台獨勢力要同時達成上述目的,目前小泉純一郎在台灣問題“最可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利用釣魚島主權爭端,學著美國的樣兒、“公開地”建立一個所謂的“日台”準軍事同盟,加上一個已經公開的“美台”準軍事同盟,一個標誌著“台獨牌”準備就緒的公開的“美日台”準軍事同盟也就成形了。 華盛頓瞄著中東局勢、打“台獨牌”的準備工作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建立“日台”準軍事同盟這一步一旦走出,也就意味著72年中日建交的“政治基礎”被徹底顛覆。雖然沒有達到華盛頓期望中的那種“中日關係徹底破裂、軍事衝突”的地步,但卻讓華盛頓瞄著中東局勢、在準備做某種攤牌的過程中、要對北京進行威脅打“台獨牌”的準備工作、將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在這個時候運用“教科書事件”、小泉就是在將“這一前景”指給北京看 不難想像,走到這一步的日本,在華盛頓的外部壓力下、在日本社會“台灣情結”的內部縱容與同情下,不論在日本政治層麵、還是社會層麵,都將很難再回頭,不論小泉純一郎9月份是否下台,也不論繼任者是誰,更或是下一任日本首相是否參拜靖國神社,事實上,在一個公開的“美日台”準軍事同盟擠兌下的中日關係,也將很難得到改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小泉純一郎在這個時候運用“教科書事件”、就是在將“這一前景”指給北京看,意思是說,北京對他的孤立越厲害,他推行這一損招的可能性就越大。 ●日本經濟界不滿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主因” 在這裏,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靖國神社問題、或者中日關係降到冰點給小泉政府造成的困局、表麵是外交層麵的,但是,外交上的困局不足以令其痛,真正讓讓小泉感受到的“痛”的、是因外交困局轉換在的經濟困局,既:日本在東亞的外交孤立、已經嚴重影響了日本在亞洲、特別是在中國的經濟布局,這才是日本政治階層、特別是日本經濟界不滿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主因”。 顯然,種種跡象顯示,小泉政府倡導的將投資重心由中國轉向印度的政策,本質上與“台獨”一度執行、現已夭折的“台商南進(東南亞)”計劃一樣,因為是項“政治決策”、也就注定在“得不償失”。 ●日中友好七團體會長首次聯合訪華的“真正動力” 日本因外交孤立而導致的經濟布局不暢,正是包括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在內的日中友好七團體會長首次聯合訪華的“真正動力”,在擔任日本首相期間,曾經遭遇華盛頓強力打壓日本經濟的橋本龍太郎,對中日關係無法改善必將對日本經濟布局造成“長遠的不利影響”、從而更加受製於美國的後果、應該更有一份心得。 ●北京的對“以民促官”的“重視”、必然會引起小泉對它“更深的敵意” 而北京在將小泉“送入曆史”之後,唯一可以嚐試去阻止小泉進行政治、軍事冒險的手段、就是以此為標誌的“以民促官”了。顯然,北京有理由對這次活動高度重視。 事實上,北京的對“以民促官”的“重視”、必然會引起小泉對它“更深的敵意”。因此,如何破壞這種勢頭、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正是小泉突然拋出“教科書事件”另一個意圖,那就是,借這種“剛性”的主權問題,挑起中日國內的民族情緒,其企圖心在於:如果北京反應強烈、並采取激烈的動作、那麽,這些日本“民間人士”的這次北京之行,不僅還未開始、就已經讓自己的處境變得非常困難了。 ●難怪陳水扁將自己與小泉純一郎“相提並論” 有意思的是,東方評論員注意到,從日本國內的政治氣氛來看,連續幾天,日本保守勢力競然已經開始在日本國內營造對華友好就是“賣日媚華”的恐怖氣氛。 在這種氣氛下,這些人、和準備做的“這種努力”、也就會被刻意地染上一層“賣國”的嫌疑。大家想想,這與“台獨”在台灣搞的“紅色恐怖”、是多麽地雷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也難怪陳水扁將自己與小泉純一郎“相提並論”,就搞“紅色恐怖”這點水平而言,“兩人”還真的有點兒“半斤八兩”! ●小泉還會有刺激性的小動作,而北京的“第二反應”將會強烈得多 有消息說,“日中友好七團體會長”在動身之前,就提出在訪問期間,中方是否可以考慮“不提靖國神社問題”。然而也有消息說,中國決策層堅決地拒絕了這一要求。顯然,在北京看來,如果以“不提靖國神社”為前提,那麽,這種“以民促官”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以修複中日關係為“主題”的“日中友好七團體會長”北京之行,幹脆也取消好了。 然而,盡管“這種無理要求”被北京堅決地回絕,出於盡快改善中日關係的動機,“日中友好七團體會長”還是動身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就令北京在應對“教科書事件”時采取了一種“原則加靈活”的策略。很清楚,出於重視這種“以民促官”的渠道、以及重視“日中友好七團體會長首次聯合訪華”的本身、為了保持一個相對寬鬆的氣氛,北京在“第一反應”中保持了“相對平靜”。 但是,我們還想說的是,在“第一反應”之後,在“日中友好七團體會長首次聯合訪華”已經開始之後,可以肯定的是,小泉純一郎還會有刺激性的小動作,而北京的“第二反應”將會強烈得多。至於中日之間究竟會發生什麽,我們也將拭目以待!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