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首座立式風洞已具強大試驗能力 zt

(2006-08-22 16:25:43) 下一個
  風洞,簡單地說,就是根據運動的相對性原理,用以模擬各種飛行器在空中飛行的龐大試驗設備。風洞是我國航空航天飛行器的“搖籃”,所有的飛機、火箭、衛星、導彈、飛船都是被風洞“吹”上天空的。   陽春3月,記者走進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最大的立式風洞,領略風洞裏獨特的風景。   ●置身人造“天空”   秦嶺之巔還殘雪點點,山腳之下已是桃花吐豔。汽車駛過一段蜿蜒的山路,眼前景象豁然開朗:翠綠的山林間,一座5層高的建築拔地而起。   “我們到了,這就是亞洲最大的立式風洞。”聽到陪同人員介紹,記者感到有些失望,因為眼前的景象與想象中完全不一樣。新建成的立式風洞不算高大,也不顯得很威武,甚至不如城市裏常見的摩天大樓。   從外表看,與普通房屋唯一不同的是,該建築身上“背”著一根粗大的鐵管。技術人員對記者介紹:“可不能小瞧這鐵家夥,它是產生氣流的主要通道。”   其實,風洞普通的外表下有著神奇的“心髒”。步入其中,記者發現這片人造“天空”完全是用高科技的成果堆砌而成。   風洞建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跨專業的係統集成課題,囊括了包括氣動力學、材料學、聲學等20餘個專業領域。整個立式風洞從破土動工到首次通氣試驗僅用了2年半,創造了中國風洞建設史上的奇跡。   大廳裏,螺旋上升的旋梯簇擁著兩節巨大的管道,好不壯觀!與其說它是試驗設備,不如說是風格前衛的建築藝術品。   一路參觀,記者發現該風洞“亮點”多多:實現了兩個攝像頭同時采集試驗圖像,計算機自動判讀處理;率先將世界最先進的中壓變頻調速技術用於風洞主傳動係統控製,電機轉速精度提高50%……   負責人介紹說,立式風洞是我國龐大風洞家族中最引人矚目的一顆新星,目前隻有極少數發達國家擁有這種風洞。   ●感受“風”之神韻   風,來無影去無蹤,自由之極。可在基地科研人員的手中,無影無蹤無所不在的風被梳理成循規蹈矩、各種強度、各種“形狀”的氣流。   記者趕得巧,某飛行器模型自由尾旋改進試驗正在立式風洞進行。   何謂尾旋?它是指飛機在持續的失速狀態下,一麵旋轉一麵急劇下降的現象。在人們尚未徹底了解它之前,尾旋的後果隻有一個:機毀人亡。資料顯示,1966年至1973年,美國因尾旋事故就損失了上百架F-4飛機。   控製中心裏,值班員輕啟電鈕,巨大的電機開始轉動。記者不由自主地用雙手捂住耳朵,以抵擋將要到來的“驚雷般的怒吼”。可沒想到,想象中的巨響沒有到來,隻有空氣穿流的淺唱低吟。30米/秒、50米/秒……風速已到極至,記者站在隔音良好的試驗段旁,卻沒有領略到“大風起兮”的意境。   你知道50米/秒風速是什麽概念?勝過颶風!值班員告訴記者,如果把人放在試驗段中,可以讓你體驗被風吹起、乘風飛翔的感覺。   我國首座立式風洞已形成強大的試驗能力。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型風洞除可完成現有水平式風洞中的大多數常規試驗項目,還能完成飛機尾旋性能評估、返回式衛星及載人飛船回收過程中空氣動力穩定性測試等。   資料鏈接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個風洞是英國人於1871年建成的。美國的萊特兄弟於1901年建造了風速12米/秒的風洞,從而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風洞的大量出現是在20世紀中葉。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擁有低速、高速、超高速以及激波、電弧等風洞。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