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奧爾布賴特:所謂"邪惡軸心"論已帶來一係列惡果 zt

(2006-08-22 16:25:43) 下一個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報道,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日前撰文對布什政府的所謂“邪惡軸心”外交政策進行了批評,文章如下:   布什政府新公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完全可以用“伊朗帶來的諷刺”這個題目取而代之。在入侵伊拉克以及創造了“邪惡軸心”這個詞語3年之後,布什開始強調伊朗製造的威脅--極端的伊朗政府正是由於美國入侵伊拉克其實力大大得到了增強。所以,布什政府的“邪惡軸心”政策與其說是國家安全戰略(strategy),還不如說是一場悲劇(tragedy)。   有的時候完全是為了聽起來花裏胡哨或是朗朗上口,一些國家領導人會將世界分成好的和壞的。但是,將全球最強大的國家的外交政策也基於所謂好壞之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事實上,布什政府將其眼中的敵國劃歸成“邪惡軸心國”已經帶來了一係列沒有預想到的惡果。   幾年來,布什總統一直把“基地”組織、薩達姆的支持者以及伊朗視作同一根源的問題。但是別忘了在20世紀80年代,薩達姆當政的伊拉克曾和伊朗打過一場殘酷的戰爭。20 世紀90年代,“基地”的盟友曾暗殺過不少伊朗外交官。多年來,拉登一直對薩達姆持嘲諷態度,因為薩達姆政府曾對遜尼派和什葉派宗教領袖進行迫害。   當“基地”組織在2001年發動針對美國的9·11恐怖襲擊時,伊朗曾譴責這一襲擊隨後還在與阿富汗的談判當中扮演了富有建設性的角色。伊戰後新組建的伊拉克政府的領導人現在是伊朗的朋友。當美軍入侵伊拉克時,布什也許認為他正在代表正義的一方打擊邪惡的一方,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麽簡單。   於是,布什政府內部現在劃分成了兩個陣營,一個陣營理解伊戰的複雜性,另一個陣營卻把這件事簡單化。包括副總統切尼在內的理論家顯然認為入侵伊拉克是在給以後美國政府調教伊朗創下一個先例。   與此同時,在伊戰戰場前沿的軍官們卻知道,如果沒有伊朗的支持,他們不可能在伊拉克組建一個可行的政府。因此,上個星期公布的有關伊朗將與美國就伊拉克問題進行對話的消息是一個好消息,這一對話如果進行得順利還將有助於其他相關問題的解決。   盡管我知道布什政府並非一個喜歡接受建議的政府,但我仍然想提出三條建議,首先,布什政府應該明白,雖然我們都想“結束這個世界上的暴君統治”,但除非我們開始著手解決一個個難題,否則這隻能是一個幻想。伊拉克正在陷入一場內戰,美國不再有能力控製伊拉克國內的一切,如果改當一個仲裁人,美國也許還能做些什麽。   其次,布什政府不應該允許伊朗政權發生任何變化--這並不是因為這個政權不應該被改變,而是因為如果美國支持伊朗政權發生更迭,那麽這一目標反而不容易實現。在如今這個有些怪異的政治環境當中,華盛頓越是公然反對哪個政權,該政權反而越會強大。而且,伊朗不會太願意在伊拉克的問題上與美國采取合作的態度或是在麵臨武力入侵的威脅下就在其核問題上做出妥協,這已經是顯而易見的。   第三,布什政府不要指望在中東問題上扮演獨角戲,而應該多聽聽那些國家領導人的意見。無論是在黎巴嫩、巴勒斯坦還是在伊拉克的問題上,布什政府都不可能一人說了算。   布什總統在其國家安全戰略中承諾,“美國必須繼續引領”這個世界,但實際上,布什必須開始正視這個世界上的諸多問題,否則隻會為時晚矣。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