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星期二 03月14日 zt

(2006-08-22 16:25:43) 下一個
不顧華盛頓反對,俄羅斯搶先向印度提供鈾燃料       【新德裏消息】據報道,俄羅斯將向印度提供鈾燃料,以協助印度兩座核發電廠解決燃料短缺的問題。      俄羅斯是在美國和印度達成核能合作協議將近兩個星期後,決定為印度的達拉布爾(Tarapur)核電廠提供鈾燃料。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薩爾納透露說:“達拉布爾核電廠麵對的燃料短缺問題,已對它在可靠和安全的情況下持續運作造成影響。”      他說:“在印度的要求下,俄羅斯已經同意為達拉布爾核電廠的1號和2號核反應爐,供應有限的鈾燃料。”      據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俄羅斯總理弗拉德科夫很可能在本周訪問新德裏的時候,同印度簽署協議,為印度供應60公噸的鈾燃料。        【時事點評】就如新聞中所說的那樣,俄羅斯這份“向印度提供鈾燃料”的“決定”,是在美印達成核能合作協議“兩個星期後”做出的,如果從時間上來看,可以用“迫不及待”這幾個字來加以形容。      ●一個巴掌拍不響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就是說,“迫不及待”想做成這筆交易的、不僅僅是俄羅斯一家、更有印度這個剛與華盛頓簽了份“美印核協議”、做了件足以顛覆國際“核不擴散框架”之事情的國家。      然而,在剛與印度簽定了“美印核協議”的華盛頓看來,這份“迫不及待”拋出來的“俄印鈾燃料供應合同”、顯然是在挖美國人的牆腳。      因此,我們也就立刻聽見了華盛頓的強烈反應。下麵,通過一則新聞,一起來看看美國人是“如何形容”這件事兒的。      美:印須先履約 否則反對俄供核燃料給印          【華盛頓消息】據報道,一名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今天說,除非印度履行它最近與美國簽署的核協議,否則美國將反對俄羅斯供應核燃料給印度。      這名官員說:“要供應燃料給印度,沒有問題,不過要等到印度根據核子協議的規定,采取措施,使它的計劃符合非擴散條約的標準。”      印度外交部一名發言人今天稍早說,俄羅斯已通知四十五國的核子供應集團(NSG),它決定供應核燃料給印度。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薩納說:“供應核燃料將使得發電廠得以在安全情況下運作,並供應電力給印度西部地區。”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段話,原文是:這名官員說:“要供應燃料給印度,沒有問題,不過要等到印度根據核子協議的規定,采取措施,使它的計劃符合非擴散條約的標準。”        ●華盛頓的“這種立場”,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說簡單點兒,就一個字“酸”!      如何評價華盛頓的“這種立場”?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說簡單點兒,就一個字“酸”!但是,要說清楚這個“酸”字,恐怕不是一句兩句說說得清楚的。      前麵說了,俄羅斯宣布向印度提供60噸核原料、“本質”上是在挖美國人的牆腳,是在挖這個“始於”克林頓時代、直到幾天前“才拖出點兒”眉目的“南亞新政策”的牆腳。        ●布什所謂的“南亞新政策”、其實一點兒也不新      事實上,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布什的“南亞新政策”其實一點兒也不新,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克林頓時代。我們知道,不論是前蘇聯、還是美國人,其實都一直在扶持印度,一直在將印度作為一個“遏製中國的堡壘”來加以打造的。        而根據我們的觀察,在克林頓時代華盛頓決策層的眼裏、美國亞洲政策的側重點大致如下:      第一,如何利用美國在經濟上的空前繁榮,如何利用自己一手製造的亞洲金融風暴所帶來的機會、即它已經對東亞大部分國家(包括日本、韓國)進行了沉重打擊的戰略機會,去按照華盛頓的“事先計劃”,以美國的經濟結構為“依歸”,以APEC為“支架”去全麵整合亞太經濟、實現支配世界經濟的目的。        ●克林頓在最後的任期中、圍繞著中國、做了這麽兩件事      第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正是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如何利用“各種可以利用的”手段,將朝鮮半島整個地納入美國的勢力範圍,並在這個基礎上,沿著中國這個唯一沒有被金融風暴中吹閃了腰的龐然大物周圍,盡快建立一係列從政治、經濟、甚至是軍事上全麵遏製中國的堡壘,也就成了美國當時“朝核政策”、以至整個東亞政策的重要部分;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克林頓在最後的任期中、圍繞著中國、做了這麽兩件事:首先,就是讓他的國務聊奧爾布賴特曆史性地實現了“平壤之行”。事實上,資料顯示,對用“政經”手段就可以“將朝鮮拿下”極具信心的克林頓、在卸任前差點兒也跑到朝鮮去了。最後,隻因美國保守勢力的“反彈力量太大”、而終未成行。      其次,就是睜一眼閉一眼地將中國南邊的印度“放進”核門檻,事實上,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就是美國所謂“南亞新政策”的起點。        ●美國新保守主義認為:克林頓的“那種策略”顯然有著“方向性的錯誤”      然而,東方評論員注意到,待到布什上台後,我們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在美國新保守主義擬定的全球戰略中,克林頓的“那種策略”顯然有著“方向性的錯誤”,首先,因為克林頓的做法必將為北京作嫁衣裳:即是在幫北京穩定周邊局勢,也是在幫助北京“理順”東北亞經濟一體化、從而還是在幫助北京“啟動”東亞一體化進程。      其次,美國新保守勢力顯然相信,美國有著“高效得多”的手段來實現同一個目標,這就是憑借其超強的軍力、輔之以超強的經濟力量、通過“拿下兩伊、直取中東”的方式、來“多快好省”地完成支配地球的戰略布局。        ●布什入主白宮之後在東北亞方向做的第一件事      因此,我們也就看到,布什入主白宮之後在東北亞方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就“廢了”克林頓與金正日之間已經簽妥、並已經處於執行中的“核框架協議”。不僅如此,為了給朝鮮最大限度地製造經濟困難、將一個經濟困難重重的朝鮮扔給北京、讓中國背上這個沉重的包袱,美國新保守主義團隊還停掉了建設中的輕水反應堆、並取消了一係列的能源、糧食援助,從而將朝鮮打造成了一個“鬆緊帶”,一個可以“隨時拉緊、或者放鬆”朝鮮半島、以至整個東亞局勢的“鬆緊帶”。      非常清楚,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布什的這種“方向調整”,為的就是用一個“緊張得總是冒煙”的朝鮮半島、牽扯住中國、並令就在朝鮮旁邊的日本、韓國緊張得不敢動彈,從而為其準備在中東大量投入戰略資源的動作提供掩護,這樣一來,美國人就可以放心地展開其中東戰略、而不至於過分擔心北京會借這個空檔、借著推進東亞一體化的勁兒、在東亞慢慢滲透、一點點排擠華盛頓在東亞的勢力了。        ●在美國新保守主義的“全球戰略”看來,克林頓那麽著急地放出印度、同樣是在幹一件傻事兒      布什上台伊始之後,隨著“一同上台”的美國新保守主義“大腦”、在南亞方向想到的一步就是:“繼續維持”克林頓“本就無意”長時間進行的“對印製裁”,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布什主義”的之所以這樣做,就本質而言,完全是“托大”,這就是說:它自信美國靠自己的力量、憑借單邊主義、就有能力迅速解決中東、中亞問題,”犯不著那麽著急地放出”有戰略野心、且又“緊貼著伊朗”、控製著印度洋內側的印度、以“幫助印度擴大核武裝”的方式、去遏製北京。      非常清楚,在美國新保守主義的“全球戰略”看來,克林頓那麽著急地放出印度、同樣是在幹一件傻事兒,是在幹一件“自己製造一個巨大威脅,一個靠近美國核心戰略地帶的巨大威脅”的大傻事兒。        ●布什主義對克林頓政策,本質上隻繼承了一點兒,那就是“控製全球的戰略目標”不變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正是“布什主義”與克林頓全球戰略的“巨大差異”,決定了布什一上台就“全盤推翻”了克林頓的全球戰略,就本質而言,僅僅保留了一點,那就是“控製全球的戰略目標”不變。      顯然,正是在這種巨大的差異下,隨著布什主義在伊拉克、特別是在伊朗問題上的“步履維艱”、再加上在中亞方向上的“日益不得誌”,布什似乎直到去年(2005年溫家寶總理成功訪問印度之前)才突然覺得克林頓似乎做的不是什麽大傻事兒,拖到今天“才突然想起”似乎有必要繼續克林頓的“南亞政策調整”,“才感悟到”拉攏印度的迫切性。        ●印度也不是盞“省油”的燈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說過,幾年的時空變幻,令印度也成了一盞“並不”“省油”的燈。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印度正在與中國一樣,將“發展經濟”作為自己的最重要的目標之一,“能源的需要”、“能源的安全”在印度的國家戰略中也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在目睹了布什主義在中東、中亞的“鋒芒畢露”之後,印度決策層那種對華盛頓欲控製全球石油“水籠頭”的防範之心、是一點兒也不亞於北京。        ●“中印”、“中美”合作何以“兩重天”?      也正是在這種防範之心的驅使下,在去年3月份,在賴斯接替鮑威爾、成為第一位美國黑人女國務聊,且迅速展開的亞洲六國之行(第一站就是印度)後,麵對賴斯的“利誘”,就是不肯點頭加入美國組建的“遏製中國聯盟”。不僅如此,在隨後的溫家寶總理訪印的時候(4月份),就立刻與中國達成了“中印戰略夥伴”協議,宣布將與北京在經濟、能源、安全等一係列領域加強合作。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印度特意選擇的這種“中印”、“中美”合作“兩重天”的姿態,意在讓國際社會、特別是華盛頓“看到”它外交政策中“務實”與“自信”的一麵。        ●印度那種“不願意隻成為美國對付中國的棋子”、“隻願意成為參與世界棋局的棋手”之姿態、是一展無遺!      不僅如此,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就在去年7月份胡錦濤主席成功訪問莫斯科、與普京一道強化了“上海合作組織”的“功能”之後,印度還“積極進取”地成了“上海合作組織”的正式觀察員、並在幾個月後,又與中國、俄羅斯簽定了一項“能源建設夥伴”協議,至此,印度決策層那種“不願意隻成為美國對付中國的棋子”、“隻願意成為參與世界棋局的棋手”之姿態、是一展無遺!        ●謀求發展的印度,正在努力做著的一件事,就是在“中美俄歐”這幾大勢力中心間尋求戰略平衡      在這些合作中,有一個項目“極具指標性”、這就是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的能源管道項目。對這個項目的意義我們已經說過太多,在這裏也就不多說了。我們隻是想重複一點,那就是,印度人甚至想將這條能源管道延伸到中國境內,為的是將中國也拽上、利用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全天侯友誼”、來“確保”這條經過巴基斯坦的能源管道的“運行安全”。      由此可見,在印度決策者的眼中、出於自己的國家利益,出於一種“謀發展”的現實國家利益,也出於中國日益強大的現實影響力,印度已經不存在“單純與中國對抗”的戰略取向。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毫無疑問的是,正在謀求發展的印度,正在努力做著的一件事,就是在“中美俄歐”這幾大勢力中心間尋求戰略平衡。      ●為了增加“發言權”、甚至與另一個謀求世界大國地位的日本開始了“眉來眼去”      為此,在這些勢力中心中力量最弱的印度,為了增加“發言權”、甚至與另一個謀求世界大國地位的日本開始了“眉來眼去”,盡管日本人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也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發言權、但是,東方評論員注意到,日本保守勢力可是在向美國保守勢力寫了“保證書”的、“保證”是“為了對抗北京”、而不明有什麽“外心”。      ●北京也是一有機會就“偶露鋒芒”、提醒印度不要玩過了火      顯然,印度的這些動作、除了有向華盛頓“顯擺籌碼”的用意之外、也是在向北京展示實力,對此,東方評論員注意,北京也是一有機會就“偶露鋒芒”、提醒印度不要玩過了火。      這中間,北京就曾經示意巴基斯坦、將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能源管道的“走向”調整成“伊朗-巴基斯坦-?”,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個“?”號,就是一個信號,因為它可以繼續是“印度”、也可以是“中國”,      ●北京扔出的這個“?”號,其威力是非常之大、立刻就“調升了”布什印度之行的難度      不難看出,北京扔出的這個“?”號,其威力是非常之大,這一點,在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不久前的訪華時、聲稱巴基斯坦願意成為中國的“能源走廊”之外,可謂是發揮到了極致。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盡管是早就安排好的外交活動,但是,就本質而言,穆沙拉夫是在布什訪印、訪巴之前、趕到北京的。這就是說,北京在從巴基斯坦那裏拿到了“能源走廊”之後,立刻就“調升了”布什印度之行的難度。      ●華盛頓得麵對印度通過那個“?”號轉載過來的“現實壓力”      在我們看來,在布什坐在空軍一號上也不得不為巴基斯坦願意成為中國“能源走廊”而煩惱的時候,這也就注定了他撕下的那頁“美印核協議”、在送到新德裏的時候,幾乎沒有了“公開索要”諸如要求印度“取消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能源管道項目”之附加條件的權力,反而得麵對印度通過那個“?”號轉載過來的“現實壓力”,這就是說,印度人可以據此要求華盛頓“補償”,如果巴基斯坦果真要將“伊朗-巴基斯坦”的能源管道直接通向中國、而不印度的話。      ●布什印度、巴基斯坦之行的背後,有這麽兩點值得一提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印度要求得到的“補償”,首先就是“立刻提供印度急需的核原料”、而不僅僅就是一張空白的、有待美國國會批準的“美印核協議”。      我們認為,非常清楚的是,在布什訪印時、送給印度一份“美印簽定核協議”、卻在訪巴時、拒絕給“與印度同一天成為核國家”的巴基斯坦以同等待遇的“背後”,有這麽兩點值得一提:      第一,布什送去的這份“核協議”、本身就是“臨時撕下來”、以應中東之急、特別是伊朗危機之急的“一頁”、非常具有功利性,此外,由於法律上的缺失(執行之前,需要美國國會修改相關法律),因此,許多“配套的東西”或許根本就沒有,或者布什也根本就沒有考慮好是否要“如實履行”;      第二,與此同時,巴基斯坦也放風說,中國準備幫助巴基斯坦“再建造”兩座核反應堆;      ●就是“這麽兩條”,展現了中國、俄羅斯的“無限的發揮空間”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是“這麽兩條”,展現了中國、俄羅斯的“無限的發揮空間”。我們認為,布什在送去“核協議”之後,美國國會一直沒有動靜,這就是說印度那顆“急需核原料”的心,一直在“無奈地等待”之中。      而就在印度“等待太平洋那邊”消息的時候,巴基斯坦卻早就從中國這裏拿到了“核原料”、而且是“公開拿到”的。有意思的是,北京這樣做、顯然是在諷刺華盛頓:在這方麵,華盛頓可不要指責北京、說什麽巴基斯坦沒有加入“核不擴散條約”,北京不應該賣核原料給巴基斯坦、更不應該為巴基斯坦修建核反應堆,因為布什的那份“美印核協議”就是一例“成功的案例”。      ●北京也是在特意“廣而告之”,在這個世界上,“有本事、也有膽量”“知法犯法”的、不止是你美國一家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甚至國際社會都可以這樣認為:北京不過是“有樣學樣”、且有實力“有樣學樣”,北京也是在特意“廣而告之”,在告訴國家社會,也包括華盛頓,在這個世界上,“有本事、也有膽量”“知法犯法”的、不止是你美國一家。      同樣,在北京“有本事、也有膽量”“知法犯法”之後,作為“有本事、也有膽量”的莫斯科、也及時地露了一手,立刻批了“60噸”濃縮鈾給了印度。      我們注意到,對“俄印”間的這筆核交易,華盛頓卻表現的“義正嚴辭”,說什麽“要供應燃料給印度,沒有問題,不過要等到印度根據核子協議的規定,采取措施,使它的計劃符合非擴散條約的標準。”      ●在美國的外交政策中、我們看見過許多“不要臉”的場麵,但還沒有看見“這麽不要臉”的一幕!      事實上,在拿到這則消息後,時事評論員們是會心地“轟地一笑”,在我們看來,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在美國的外交政策中、我們看見過許多“不要臉”的場麵,但還沒有看見“這麽不要臉”的一幕!      ●華盛頓的“不要臉”改變不了這樣一種可能      顯然,在我們看來,華盛頓的“不要臉”改變不了這樣一種可能:即,俄羅斯在伊核危機處於這樣一種緊張時刻、衝著“美印核協議”、“高調”地做成這筆“核買賣”,其目的與北京一樣,那就是,華盛頓能把“核擴散”擴散到哪裏,我也能將“核擴散”擴散到哪裏!      ●不論是哪裏、隻要需要,都有可能成為“知法犯法”者的“作案地點”      非常清楚,如果“核大國們”不改變“這種不負責的核態度”,那麽,不論是哪裏、隻要需要,比如美國人的後院--美洲大陸、還是美國人的核心利益地帶--中東地區(當然包括伊朗、甚至沙特阿拉伯)、甚至是一度放棄核計劃的一個非洲國家-利比亞、都有可能成為“知法犯法”者的“作案地點”,值得一提的是,法國總統希拉克日前就公開表示過,願意幫助利比亞開發民用核技術,這個中的味道,恐怕布什這個“知法犯法”的始作俑者、“早就咂巴”出來了的!      ●對華盛頓的核原料“望眼欲穿”的印度、有意要“將華盛頓一軍”      最值得尋味的是印度的態度。東方評論員注意到,就在這兩天,印度、巴基斯坦全然不顧華盛頓的“反對”、又聚集在一起,“同機”抵達伊朗,與伊朗一起商量“伊巴印”能源管道何時開工的問題。      顯然,對華盛頓的核原料“望眼欲穿”的印度、在美國遊說澳大利亞向印度替自己出售鈾原料未果、又遊說共同遏製中國失敗(澳大利亞已經公開拒絕)、臉麵丟盡之後,在目睹自己的宿敵--巴基斯坦、雖然沒有拿到什麽“美巴核協議”,卻早早地自別的渠道“公開地”獲得了核原料與反應堆之後,當然有意思“將華盛頓一軍”。      ●印度所“將的這一軍”、還是雙炮“將軍”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隻是印度所“將的這一軍”、還是雙炮“將軍”、“一炮”就是跑到令美國人痛得咬牙切齒的伊朗,與伊朗一起商量“伊巴印”能源管道何時開工?“另一炮”就是從俄羅斯那裏“跑到了”“60噸濃縮鈾”的“指標”,非常清楚,明眼人是一看就知,印度在“雙炮將軍”之餘,還在念念有詞:別以為死了“布”屠夫,我就隻能吃“帶毛豬”!      ●印度“借機”使出一招“雙炮將軍”,其“本意”還是即不能省“鈾”、更不能省“油”      前麵說了,印度不是座省“油”的燈,在這裏,恐怕更準確地說法是:印度不是座省“鈾”的燈。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急需“鈾原料”的印度、之所以幾個月都等不了、就要借機使出一招“雙炮將軍”,其“本意”還是即不能省“鈾”、更不能省“油”。      ●華盛頓想憑借一紙“美印核協議”、就達到“一炮雙響”的意圖,還真差得遠哪!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這條新聞而言,表麵上看,“扛著鋤頭”去美國挖牆腳的是普京,事實上,綜合上述分析,在華盛頓的眼中、挖牆腳者是“大有人在”、不僅有黃皮膚的中國人、更是白皮膚的歐洲人、甚至挖牆腳的隊列中還站著“剛剛笑納了”“美印核協議”的印度人。      這就是說,華盛頓想憑借一紙“美印核協議”、就實現其“南亞新政策”的“中心思想”--遏製中國、孤立伊朗,從而達到“一炮雙響”的意圖,還真差得遠哪!      到此為此,我們也就結束了今天的亞洲部分。下麵,是一則有關英國威脅要退出美國F35聯合攻擊機計劃的報道。在一起了解詳細內容之後,東方軍事評論員將給出自己的觀點,並開始今天的歐洲部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