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揭秘中國海軍陸戰隊偵察兵一天訓練生活 zt

(2006-08-22 16:25:43) 下一個
2006年03月15日 09:33 解放軍報   在中國的南海之濱,有一群身著藍色海洋迷彩服的特殊軍人。他們個個身懷絕技,上天能跳傘,下海能潛水,遇山能攀崖,絕地能自救……他們是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偵察兵。從誕生以來,這支隊伍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早春3月的一天,本報記者慕名走近這支隊伍,零距離觀察這群特殊的“兩棲尖兵”的一日生活。   5時40分,兩個發煙罐拉開一天序幕——   背負30多公斤的武器裝備和生存物資,在1小時內完成10公裏沙灘越野……   天色還沒有亮透,整個營區一片寂靜,時針指向5點40分。   一個黑影身手敏捷,悄然從樓頂翻身而下。在接近特二樓宿舍時,他迅速向窗戶裏投進了兩個發煙罐!   霎時,宿舍內煙霧籠罩。這是一次沒有任何征兆的突襲!幾十名陸戰隊員全被嗆醒。他們馬上采取措施防範可能的毒氣攻擊。這時,急促的哨音也在樓道裏響了起來——出發號令!披裝、抓取武器,轉瞬間隊員們衝出宿舍。   特情接二連三。不好,二樓鐵門被鎖。跳!8號隊員鄧華第一個縱身躍下,其他隊友一個接一個跟上,直奔百米開外的集結地。   從哨音響起到全隊集合完畢,時間隻過了3分鍾!   一天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早操的內容是沙灘越野訓練。隊員們背負著30多公斤的武器裝備和生存物資,在1小時內完成10公裏沙灘越野。   記者輕裝上陣,也想體驗一把偵察隊員的生活,可是不到10分鍾,就被他們甩下了好幾百米!望著隊員們在海灘上逐漸消失的背影,記者隻好作罷。   8時整,陸地扛圓木訓練——   把長約5米、重約400公斤的圓木扛上頭頂,原地下蹲200次,再抱圓木往返跑4次100米……   7時許,完成越野訓練的偵察隊員們回到營區。洗漱、整內務、早餐,半個小時後等待他們的不是休整,而是“魔鬼”式訓練的重新開始。從王隊長的訓練日誌上得知今天首先進行的是陸地科目:扛圓木訓練。其實,記者一大早就注意到,陸地訓練場一側有一堆直徑50厘米、長約5米的圓木。原來這木頭也是陸戰隊的訓練器材。   隊員們分成5人一組。他們要把圓木協力扛上頭頂,先進行原地200次下蹲練習。“這圓木大概有多重?”記者問王隊長。“幹的時候是400公斤左右,如果濕了,還有幾十公斤的水分。”記者嚇得吐了吐舌頭。   天色突然陰沉下來,一場陣雨不期而來。訓練仍在繼續。對於偵察隊員們來說,雨隻是他們訓練生活的一味作料。   更艱難的訓練接踵而來。抱圓木4次100米往返跑、扛圓木過淤泥,接著是沒完沒了的俯臥撐、仰臥起坐……   由於長期的摩擦,記者發現,這些圓木兩頭的棱角已經被磨成了圓弧形,圓木的表麵也被磨得光溜溜的。“扛圓木和圓木操是一種很好的體能鍛煉方法,既練了隊員們的體能,也鍛煉了他們的協同能力和團隊精神。”看著記者感歎的樣子,王隊長的語氣顯得平淡。   9時30分,灘塗訓練——   在鐵絲網下過沼澤、越水障……還要憋住一口氣要將身子埋進蚊蠅滋生的汙水池   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接下來進行的是灘塗訓練。灘塗科目主要有攜橡皮舟灘塗奔襲、過沼澤越水障、進行汙水耐力訓練等,主要是鍛煉隊員身體的靈活性、爆發力和耐力。   灘塗訓練場有一大片水窪地,據說曾是水牛的浴池。泥潭有一米多深,現在成了陸戰隊的訓練場。王隊長介紹說,偵察隊員深入敵後,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險境。他們沒有選擇,必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泥潭和沼澤地事實上可以很好地偽裝他們。   “過沼澤有很多種方法,匍匐前進、涉水而過……它將消耗隊員們大量的體力,同時鍛煉隊員們機敏的頭腦和互幫互助的精神。你看,那邊是大家熟悉的鐵絲網。它有什麽不同?”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沼澤地的盡頭,有兩片高低不一的鐵絲網,那是灘塗低樁網和高樁網,都設在水裏,下麵是可怕的沼澤地。   這是一場與泥漿、汙水的較量,也是一場耐力與毅力的考驗。被雨水濕透的迷彩服頃刻間又被黑乎乎的淤泥粘滿,可隊員們全然不顧,他們心中隻有一個信念:前進、前進!   最難忍受的就是汙水耐力訓練。隊員們要憋住一口氣將整個身子埋進蚊蠅滋生的汙水池裏,每次憋氣時間最長的10名隊員方可進入下一個訓練科目。   堅持、堅持!不一會,他們一個個全都成了烏黑發亮的雕塑,隻有眼睛的轉動顯示著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12~14時,午間休整——   除睡覺外,他們身上的汗水從沒幹過,一天至少要喝8升水   一個上午的訓練讓隊員們體能消耗達到了極限。收操時,隊員們顧不得清理滿身的汙泥,迫不及待地拎起早就準備好的水壺,仰起脖子直往嘴裏倒水。鄧華一口氣就將一升涼水一飲而盡。他說:“除睡覺外,我身上的汗水從沒幹過。即使在冰冷的雨水、海水中,我一天也至少要喝8升的水。”   午餐很豐盛。大排、鮮蝦還有水果搭配,足以補充隊員們的營養。在一番風卷殘雲般的狼吞虎咽之後,隊員們馬上利用難得的訓練間隙稍事休整,不一會已是鼾聲四起。   “這是他們一天裏最踏實的一點時間,我們一般也不會在這時打擾他們。”2005年參加國際偵察兵比武的一等功榮立者、陸戰隊教官蘇榮連略帶憐惜地看了看自己的隊員,與記者聊了起來,“特種偵察訓練嚴格按照國際偵察兵的訓練要求組織實施,所訓科目基本上都是在隊員們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的,目的是鍛煉特戰隊員遇到突發事件時的應急處理能力。”   14時30分,劃舟滲透突破訓練——   正準備發射榴彈的一瞬間,一個湧浪把衝鋒舟打橫。調整,瞄準,一條火龍噴出發射筒……   雨停了,太陽把沙灘烤得熱烘烘的,天氣一下子變得悶熱起來。14時,一聲尖厲的哨音預示了下半段訓練的開始。   陸戰隊員們被顛簸的卡車拉到了空曠的半圓形海灘上。一排墨綠色的帳篷進入我們的視線。這裏是陸戰隊進行水上科目訓練的地方。下午的訓練科目是全副武裝劃舟滲透突破。他們的任務是滲透突入敵人心腹部位,實施突然襲擊。   為了達成隱蔽性,這種訓練通常在夜間進行,但為了發現問題,今天把它安排在了白天。隊員們模擬的是從潛艇的魚雷管裏爬出來,然後劃著橡皮艇向岸灘滲透突破。   5名隊員一組,艱難地把衝鋒舟推入大海。他們隨即朝著對麵的海灘劃去。3米高的湧浪似一道道水牆遏阻著衝鋒舟。經過與海浪數十分鍾的搏鬥,衝鋒舟終於悄無聲息地按預定計劃繞過艦炮射擊死角,進入突擊陣位。   從望遠鏡裏望去,班長楊武雙手緊緊握住榴彈發射筒,兩眼密切注視著海平麵和目標的變化情況,作好了隨時發射的準備。當進入最佳發射陣位時,楊武作了最後一次瞄準校對,正準備拉起引信的一瞬間,一個湧浪把衝鋒舟打橫。發射器偏離方向!好個楊武,危急關頭,他果斷地把發射筒在發射平台上調整90度,並用目測對準目標。抓住風浪稍穩的一個瞬間,楊武拉著引信。一條火龍頓時噴出發射筒。“轟!”“敵”指揮所被擊中……   17時30分,勝利的喜悅蕩漾在每個隊員的臉上。   下水破障一身冰涼,岸灘訓練一身熱汗。記者注意到,隊員們的膠鞋都滲著水!高強度訓練,他們的鞋基本沒有幹的時候。對這種驟冷驟熱的訓練生活,這些有著鋼鐵般意誌的小夥們已視如平常。   21時,熄燈號回蕩在營區——   熄燈前,隊員們的習慣性動作是把準備緊急出動的物品擺放在床邊……   18時30分,晚餐。19時,電視房,集體收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夜色漸漸籠罩這片迷人的海灘。   19時30分~21時,難得的休整時間,但勞累了一天的陸戰隊員還不能休息。他們首先得利用這段時間擦拭自己心愛的裝備。經過海水的浸泡,手槍、衝鋒槍都必須及時保養。還有不少事要做:洗澡,清洗被汙泥、海水浸染了的衣服……   一切收拾完畢,在椰風海韻的熏陶下,有的隊員拿起吉他,對著遠處城市的萬家燈火輕輕地哼唱起來——對於他們來說,這真是難得的閑情逸致了。   21時,熄燈號回蕩在營區,該上床歇息了。隊員們頭一個動作不是放被子,而是把準備緊急出動的物品整齊地擺放在床邊。教官蘇榮連說:“這也是偵察隊員們的習慣性動作。說不定幾分鍾後他們又要再次出征……”   21時10分,離開營區時,記者又回首望了望平靜下來的宿舍樓,心裏默念著:但願隊員們今晚能睡個好覺,他們實在太累了。待他們一覺醒來,這裏又將重複上演同樣的故事,隻是情節略有不同。   “這是怎樣的生活?這是怎樣的人生?”躺在床上,記者的腦海裏突然迸出了這樣的問號。然而,陸戰隊員們已用行動、用意誌、用精神作了回答:這是一群可愛的士兵,這裏沒有弱者的眼淚!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