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世界艦船》描述中國海軍的武器係統 zt

(2006-08-22 16:25:43) 下一個
艦船知識2006.04   編者按:本文為一位熱心中國海軍的網友飛龍發來的翻譯稿件,原文及圖片均載自日本《世界艦船》2005年第9期。我刊發表此文,是想讓更多的讀者了解國外是如何關注並看待我軍的現代化裝備的,並不表示我刊讚同或證實其觀點。   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作戰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軍費的增長率連續16年保持在兩位數。其中,尤為引人注意的是為了完成從大陸國家到海洋國家的轉變,中國海軍的實力以令人吃驚的速度提升。本著這個目的,各種型號的軍艦和潛艇按計劃下水並開始服役。   中國海軍自創建以來,軍艦和武器裝備都是先接收原蘇聯海軍的大量援助,然後逐漸實現國產化的。此外,也有時通過仿製歐美的裝備來提高自身的武器水平。因為中國海軍的信息並不進行公開,不清楚的地方還很多,本文中筆者將按照武器種類概述一下中國海軍的武器裝備。 ◆艦空導彈   近代各國海軍大多將導彈作為主要防空武器,可是中國海軍的防空導彈係統大幅落後於世界水平。20世紀60年代中國開發了HQ-61型(CSA-N-2)近程防空導彈,並於20世紀70年代裝備在2艘江東型護衛艦(雙聯裝發射裝置)上,可是這2艘軍艦現已全部退役,直至20世紀90年代HQ-61型防空導彈才再次正式裝備在江衛I型導彈護衛艦(6聯裝發射裝置)上。由於對其性能並不滿意,HQ-61僅僅裝備了4艘江衛I型導彈護衛艦,現在中國海軍近程防空導彈的標準配備是仿製法國海軍"響尾蛇"導彈的HQ-7型(CSA-N-4)防空導彈。至今為止服役的驅、護艦裝備的都是旋轉式8聯裝導彈發射裝置,不久可能會出現垂直發射裝置。   在中遠程艦載防空導彈方麵,由於20世紀末中國海軍從俄羅斯購入了兩艘現代級導彈驅逐艦-"杭州"號和"福州"號,並由此獲得了該型驅逐艦上裝備的射程為30千米的"施基利"艦空導彈(SA-N-7),在軍艦的前後部各裝備了一部類似美國的Mk13的發射裝置。後來追加購買的2艘現代級(由於在2005年4月發生了火災,導致推遲了原定於2005-2006年的服役時間)上安裝的是外觀類似SA-N-7,但是製導係統得到改進、最大射程被延長到50千米的"灰熊"艦空導彈(SA-N-12)。這種俄製的SA-N-12也被安裝在052B型驅逐艦-"廣州"號(2004年服役)和"武漢"號(2005年服役)上。   由中國自主開發的防空導彈是安裝在052C型驅逐艦上的HQ-9型,這是中國海軍第一次采用垂直發射裝置。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軍采取的猛烈空襲戰術使中國認識到了自身防空能力的不足,並開始著手開發新的防空導彈係統。由此而產生的HQ-9型防空導彈據說參考了中國購買的俄製S-300P型陸空導彈和美國"愛國者"防空導彈技術。052C型導彈驅逐艦的首艦"蘭州"號於2004年的秋天開始測試,在艦橋前麵升高的平台上安裝了6座圓形配備的六聯裝旋轉式垂直發射係統,在艦尾直升機機庫上麵安裝了2座。這種導彈發射方式是先通過其下方的高壓瓦斯發射出去,然後在空中進行火箭電子打火,這是歐美海軍所沒有的冷發射方式。通過在艦橋的四麵安裝有四塊相控陣雷達天線與多功能雷達相連接,將會提高中國海軍的弱項-區域防空能力。 ◆對艦、對地導彈   中國海軍自創建開始就受到了蘇聯海軍極大的影響,將艦艦導彈作為重點進行裝備。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從蘇聯獲得了SS-N-2"冥河"導彈,國產仿製了HY-1/SY-1(CSS-N-1),從此開始了艦艦導彈時代,陸續研製了新的型號。正式大量裝備開始於研製了HY-1的改進型HY-2型艦艦導彈,該型艦艦導彈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裝備了旅大I/Ⅱ型驅逐艦16艘(3聯裝發射裝置)、江湖I/Ⅱ型護衛艦28艘(雙聯裝發射裝置)、黃蜂型導彈艇約100艘(單裝發射筒)作為主要的對艦武器。驅逐艦和護衛艦的艦中部附近安裝的是2座(江湖I/Ⅱ型中搭載了反潛直升機的Ⅱ型護衛艦"四平"號是1座)固定仰角發射器,發射時必須將船舷方向朝向目標。導彈艇則是在其前部安裝了4座固定的單裝發射筒。   中國仿製的"冥河"導彈直徑為76厘米,重3噸,威力小重量大。其小型化的改進型YJ-1/YJ-8將原來的100千米射程縮短到一半以下,直徑為36厘米,重800千克,威力大重量小。這種參考了法國海軍"飛魚"導彈的第2代艦艦導彈首先被安裝在1986年服役的江湖Ⅲ型護衛艦的首艦"黃石"號(8座單裝發射筒)上,受到了廣泛關注。此後大量裝備到1991年以後服役的旅大Ⅲ型驅逐艦(4座雙聯裝發射裝置)、江衛I型護衛艦(2座3聯裝發射裝置)、江衛Ⅱ型護衛艦(2座4聯裝發射裝置)、紅星型導彈快艇(2座雙聯裝發射裝置)、紅箭型導彈艇(2座3聯裝發射裝置)等艦艇上,成為新一代的主要對艦武器。   第2代艦艦導彈被稱為YJ-8,而不是YJ-1,據說YJ-8是YJ-1的衍生型,但是二者區別並不明顯,本文中將二者合稱。   之後中國又開發了YJ-1/YJ-8的改進型YJ-81,其射程延伸到了42-80千米,前翼和後翼為折疊式。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原先裝備HY-2型導彈的旅大型中的3艘("開封"號、"大連"號、"湛江"號)將2座3聯裝發射裝置換裝為4座YJ-81用的4聯裝發射裝置。YJ-81也被裝備在國產第一代驅逐艦旅大型的繼用型旅滬型驅逐艦的2號艦"青島"號(1996年服役)上(近年改裝為YJ-83)。   艦艦導彈的改進工作仍在繼續進行,將YL1/YJ-8的固體燃料火箭改用成渦輪噴氣發動機,中國研製出了射程增加到了120千米的YJ-2/YJ-82(CSS-N-8)。旅滬型驅逐艦的1號艦"哈爾濱"號(1994年服役)以及旅海級驅逐艦"深圳"號(1999年服役)裝備了YJ-2/YJ-82用的4座4聯裝發射裝置,近年換裝為飛行末期達到超音速(1.6-2馬赫),射程增加到150千米的YJ-83。YJ-83也裝備在測試中的052B型驅逐艦(4座4聯裝發射裝置)和054型護衛艦(2座雙聯裝發射裝置)的2號艦上。   中國海軍最新的艦艦導彈是YJ-85或者其下一代YJ-12,裝備在052C型驅逐艦"蘭州"號上。在靠近艦尾的左右舷各有一座4聯裝發射裝置,其發射筒的截麵並不是以前的矩形而是圓形。YJ-85或者YJ-12的具體數據並不清楚,據說可以進行超音速巡航,射程也達到了200千米以上。   以上是水麵艦艇裝備的艦艦導彈的狀況。漢級核潛艇和宋級常規動力潛艇上裝備的是YJ-1/YJ-8的魚雷發射管發射型,據說也裝備有增加射程的YJ-2/YJ-82。   除了逐次開發的國產對艦導彈外,中國海軍還擁有現代級驅逐艦上裝備的俄製對艦導彈。先進的"日炙"(SS-N-22)導彈除了在發射升空的初期階段,在其射程的120千米的絕大部分是在20米的高度以超音速飛行的。"日炙"導彈是從位於上層建築左右兩側的、麵朝艦首的四聯裝發射裝置發射的。   和驅逐艦一樣,從俄羅斯購買的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除了最初購買的兩艘,後來購買的兩艘以及追加訂購的8艘都裝備了"俱樂部-S"導彈係統中從魚雷發射管發射的3M54E1型對艦導彈(3M54E的出口型)。在俄羅斯海軍中也沒有裝備的"俱樂部-S"係統除了發射對艦導彈(3M54E1/3M54E)外,也可以發射對地(3M14E)以及對潛(3M54E/3M54E1)導彈。可是中國海軍隻擁有對艦導彈。   中國得到俄羅斯的協助積極進行開發可以對地進行攻擊的潛射巡航導彈。一開始先開發可以在陸上發射的型號,然後再研製可以在水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的型號,例如,1992年研製的HN-1(射程600千米)、1996年研製的HN-2(射程1000-1800千米)。據說在2005年開始裝備類似於美國"戰斧"導彈的HN-3(射程2500~3000千米)導彈。上述任何一種導彈都可以攜帶常規彈頭或核彈頭。可是還不知道這些對地巡航導彈實際上是否可以長時間裝備在經常移動的潛艇上。   如上所述中國海軍裝備了西方國家海軍所沒有的超音速艦艦導彈,加強了對艦的攻擊能力,此外正在逐漸提高自己的對地攻擊能力。 ◆反潛火箭深彈   西方國家海軍已經越來越少使用前投式反潛火箭深彈了,可它們仍是中國和俄海軍裝備的重點。反潛火箭深彈發射器被安裝在蘇/俄海軍大部分的驅、護艦和巡邏艇上。   中國海軍主要的火箭深彈發射器有:發射62式火箭深彈的類似俄海軍RBU-1200的5聯裝81式發射器(裝備江湖級護衛艇、海南級獵潛艇),發射81式火箭深彈的12聯裝75式發射器(射程2.5千米)(裝備旅大級/旅滬級/052B型驅逐艦),發射改進型81式火箭深彈的6聯裝87式發射器(射程延長到5千米)(裝備有江衛級/054型護衛艦、海青級獵潛艇)。   此外,從俄羅斯購買的現代級驅逐艦上裝備有2座6聯裝火箭深彈發射器RBU-1000。   如上所述,中國海軍很重視傳統的反潛武器-火箭深彈,可是在最新的052C型驅逐艦"蘭州"號上並沒有發現。其原因是因為安裝了多功能雷達和垂直發射型防空導彈而重點加強防空能力,亦或是象西方國家海軍那樣采用遠距離雷達和反潛直升機作為反潛手段並不清楚,中國海軍反潛裝備未來的走向值得思考。 ◆魚雷   中國海軍裝備的魚雷有意大利的324毫米輕型魚雷(反潛用A-244)和俄羅斯的533毫米重型魚雷(反潛用TEST-71MKE,對艦用53-65KE),也有國產開發的。   意大利的A-244(中國編號為Yu-7)魚雷是仿製美國的Mk46輕型反潛魚雷,水麵艦艇標準配置為2座3聯裝魚雷發射管。Yu-7輕型反潛魚雷速度43節,射程15千米,可采用主/被動聲自導方式攻擊潛艇。也可使用直-8反潛直升機在特定海域投下,進行攻擊。   重型魚雷有對艦攻擊的Yu-1/1A(射程9千米,速度50節)、Yu-4(射程15千米,速度40節),反潛魚雷Yu-3(射程13千米,速度35節)、Yu-5(射程30l千米,速度50節)。其中除了Yu-1是非導引魚雷外,其餘的都采用主/被動聲自導方式攻擊水麵艦艇或潛艇。漢級核潛艇或明級、宋級常規潛艇裝備的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各種型號的對潛或對艦魚雷。尤其是Yu-5,是1995年開始使用的、第三代反潛魚雷,是第一種被設定為在常規動力潛艇上使用的魚雷。TEST-71MKE(19千米/50節)和53-65KE(19千米/50節)等俄製魚雷是基洛級潛艇使用的魚雷,可是裝備了2座533毫米雙聯裝魚雷發射管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也可以從水上對其進行發射。   特別是中國海軍擁有的俄製VA-111超高速魚雷,不僅可以用於攻擊敵方艦艇還能在對方魚雷接近本艦時進行防禦。據稱該魚雷全長8.2米,直徑533毫米,靠火箭推進最大航速200節,實際使用情況尚不清楚。 ◆艦炮   中國海軍的艦炮也受到蘇聯海軍很大影響,國產驅、護艦的主炮都是130毫米或100毫米炮。   130毫米炮是中國海軍於20世紀50年代基於蘇聯海軍雙聯裝58倍口徑艦炮研製出來的,射速65發/分(2門),最大射程28千米。這種艦炮僅裝備了旅大級I/Ⅲ(首尾各一座)和旅大級Ⅱ(首部一座),此後國產驅逐艦都沒有裝備130毫米炮而是改用100毫米炮。   新的130毫米艦炮是現代級驅逐艦上裝備的俄海軍標準雙聯裝70倍口徑炮AK-130。由於采用了自動填裝係統,射速提高到60~65發/分(每門)。但據說出口型射速僅為一半,最大射程是29.5千米。中國海軍現在的兩艘現代級驅逐艦在首尾部各裝一座AK-130,可是追加定購的2艘因為後部加長了直升機甲板且改動了機庫,僅在首部安裝了一座,尾部沒有安裝。   100毫米炮也是基於蘇聯海軍艦炮研製出來的,安裝在旅大級後建造的驅、護艦上。大部分是雙聯裝56倍口徑艦炮,可是江湖I型護衛艦上安裝的是單管艦炮。最大射程22千米。   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從法國購入了2座單管55倍口徑100毫米艦炮。該艦炮是法國克魯索.盧瓦爾公司生產的T100C,一座因為進行測試的緣故安裝在江湖Ⅱ型護衛艦"四平"號(1986年服役)上。采取了自動填裝技術的90發/分的高速炮,射程為對海17千米,對空6千米。基於這種100毫米炮生產的單管或雙聯裝艦炮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後建造的驅、護艦的標準裝備。采取了隱性和抗電磁技術的這種100毫米炮裝備在最新建造的052B型/052C型驅逐艦和054型護衛艦上。盡管俄羅斯海軍也開發了100毫米70倍口徑的自動艦炮AK-100(最大射程21千米),可是中國海軍艦炮發展方向似乎正在偏離俄羅斯體係,靠近法國體係吧! ◆近程防禦係統   為了防禦水麵艦艇的最大威脅對艦導彈,近程防禦係統CIWS是必須裝備的。中國海軍第一次將俄海軍4座CIWS 6管30毫米AK-630火炮(射速4000-5000發/分,最大射程4-5千米),裝備到了2005年開始服役的054型國產護衛艦"馬鞍山"號。可是中國也在研製國產CIWS,有2座730型裝備到了052B型驅逐艦的首艦"廣州"號(2004年7月開始服役)上。730型CIWS由7管30毫米火炮和搜索/跟蹤雷達以及光電跟蹤儀組成。各方麵性能不明,但是外形與荷蘭信號公司研製的"守門員"近程武器係統很相似。並且730型CIWS也安裝在測試中的052C型驅逐艦"蘭州"號上,未來有可能中國海軍會將國產的730型CIWS作為海軍的標準武器。   另一方麵,現已服役的2月現在級驅逐艦上安裝的CIWS是2座AK-630,正在建造的另2艘安裝的是2座俄海軍最先進的CADS-N-1。該CIWS係統包括火控雷達和光電瞄準裝置,在旋轉架的左右各有一座6管30毫米火炮和近程4聯裝(SA-N-11)對空導彈發射裝置,這是西方國家海軍所沒有的。火炮性能與AK-630相同,近程導彈的射程為1.5-1.8千米,可以在一分鍾內處理6個目標。 ◆戰略導彈係統   最後談一下美、英、法、俄、中五大國才擁有的潛艇發射彈道導彈係統。中國海軍為了掌握潛艇發射彈道導彈技術,建造了蘇聯海軍的高爾夫級常規動力潛艇並於1966年開始服役,最初安裝了3枚在水上發射的蘇聯製R11FM型彈道導彈。可是後來由於和蘇聯關係發生惡化而陷入了困境,1968~1972年將艇體改造成可以在水下發射導彈(2具發射筒),1982年成功發射了攜帶25萬噸當量核彈頭、最大射程2150千米的彈道導彈JL1(CSS-N-3)。之後於2001年成功發射了射程延伸為8000千米的JL-2(CSS-N-4)。JL-2可以攜帶3-4枚多彈頭(各9萬噸當量)或者是25~100萬噸當量的單彈頭。   中國生產了核動力推進的092型夏級核潛艇作為實用型彈道導彈潛艇。首艦在1981年下水,1983年作為潛艇進行戰略部署,因為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不配套,直到1988年JL-1才試射成功。安裝了12具導彈發射筒的首艇在1995-2001年進行現代化改造,據說改裝了射程增加到3000-4000千米的JL-1A。夏級2號艦以後的建造停止了,據說可能是因為2號艦於1982年進水,1985年出現事故造成的。   現在正在進行大幅引入俄羅斯技術的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094型的建造。預定將要安裝16具高爾夫型實驗艇試射成功的JL-2型彈道導彈發射筒。1號艦於1999年開始建造,據說因為2004年核反應堆進水導致工期延時。   綜上所述,隨著中國海軍的對空/對艦/對地/對潛/戰略武器的研製和裝備,海軍的戰鬥能力明顯地得到增強了。不久的未來一定會成為擁有航空母艦的海軍大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