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備戰--奧運和台海戰爭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個
奧運會2008年首度在中國舉辦,將出現另一種形式的政治角力。
從古時奧林匹亞的競技開始,奧林匹克比賽就超越了國家的競爭,顯示普世的人類成就。但現代史上的奧林匹克卻沾染著強權政治、國際緊張甚至暴力。兩次世界大戰後戰敗國都被禁止參加比賽。納粹德國利用在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顯示它的崛起,以德國的國力和統一來威脅鄰國。
賓夕凡尼亞大學國際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員林德(Jennifer Lind)在大西洋月刊3月號上發表文章指出,1964-1992年間南非由於種族隔離法而被禁止參加奧林匹克。1972年奧林匹克變成阿以衝突的戰場,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在一場敵對行動中殺死11個以色列運動員。冷戰期間奧林匹克更是充斥著政治:1980年美國帶頭抵製莫斯科奧運會以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 4年後蘇聯帶頭抵製洛杉磯奧運會以作報複。
奧運會2008年首度在中國舉辦,將出現另一種形式的政治角力,起因是爭奪名次:美國2004年在雅典奧運會上獨占鼇頭,中國和俄國就商議好在北京連手對付美國。中國官方目標是奪取110塊金牌──比美國在雅典得的金牌多7塊。為達目的,中國和俄國將交換教練,共享訓練方法和設施。中國的奧林匹克組織者允諾為了感謝莫斯科的支持,要中國觀眾在沒有中國運動員參賽時為俄國運動員助威。2004年,中國國家體委主任袁偉民對美國奧委會主席Peter Ueberroth說:“不用擔心,我們不會搞垮你們。但我們會努力。”
但比金牌數更引人關注的是戰爭的陰影──具體說就是中國與台灣。為什麽?因為台灣的領導人認定2008年奧運會將給他們最好的機會正式宣布台灣從中國獨立。他們認為,那時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北京,北京不可能如它所誓言的那樣在台灣宣布獨立時動武,否則,奧運會就可能舉辦不成,北京將受到國際輿論譴責,引起外資撤退和經濟製裁,從而損害中國的經濟發展進程。
危險正在於此:台灣人以為北京不敢,就貿然行動;北京偏偏不惜一切代價而動武。
2008奧運會並非台灣和大陸的第一場大角力。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成立後,國際奧委會授權台灣代表中國──意味著“中國”運動員實際上就是台灣人。1971年PRC取得在聯合國的席位,國際奧委會就承認北京的奧委會,此後中國大陸的運動員就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國際奧委會後來與台北達成一項折衷,允許台灣運動員以“中華台北奧委會”的名義參加奧運會,但禁止它們的代表團使用中華民國國徽,頒獎時禁止運動員舉中華民國國旗和唱中華民國國歌。
台灣的民族主義分子認為中國在奧運會上押了太多的東西。如同日本和韓國(分別主辦1964和1998年的奧運會)將它們的奧運會視作國家強盛的標誌,北京也將2008年的奧運會當作展示它已從發展中國家昂然邁入世界最偉大國家之列的機會。中國對金牌總數的拚命進取正說明這個國家將奧林匹克看得多麽重。北京也利用奧運會作為宣示對台灣主權的象征。談到奧運火炬將在全中國傳送時,北京奧組委主席劉琪說:“傳送的路線將覆蓋盡可能多的地方,包括所有的省、區,特別是香港、澳門和台灣。”
但台灣行政院長謝長廷拒絕了北京提議的路線,稱台灣和中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台北同時也在考慮主辦未來的奧運會。台灣行政院長謝長廷提議爭取主辦2020年奧運會,認為這樣可爭取世界對台灣的承認。支持者認為主辦奧運會將有助於台灣安全,因為在籌備期間北京不敢進攻台灣。
所有這一切都可說明台灣的民族主義分子──包括總統陳水扁和前總統李登輝──為什麽視北京奧運會為一次機會。但他們真的有此膽量(有人稱之為愚勇)宣告獨立嗎?他們真的認為中國會克製不武嗎?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最可能的分別是“或許”和“不”──這就是說,除非台灣人能有更冷靜的認識,大陸和台灣難免一戰。
在台灣看來,北京奧運會的到來與關閉獨立機會的窗口是同時的。陳總統任期到2008年,這就吸引他在更保守的政府──讚成與大陸統一的政府──上台之前取得獨立。台灣領導人還認為,在喬治.布什仍在位時宣布獨立是好時機,因為布什政府──雖然最近對台灣有些不滿──在外交政策上屬於鷹派,而且熱衷於捍衛和傳播民主。
另外,台海軍事力量平衡的變化不利於台灣。台灣目前的軍事防禦力量強,它具有阻遏中國入侵或擊破海上封鎖的強大的海上軍力。但中國的軍事現代化正在逐漸積累對台灣的優勢。所以,主張獨立的人們認為,利用奧運會的掩護,在台灣尚未失去戰略優勢之前宣告獨立是上策。
而且,從更廣的角度看,其他形勢對台灣獨立不很有利。陳總統和他的民進黨政府顯然受到多方麵的掣肘。美國已經警告台灣,如果直接宣告獨立,將減少美國軍事支援的可能性。大多數台灣人反對任何挑起戰爭的行動。絕大多數人希望維持現狀,隻有30%不到的人主張獨立。北京奧運會對台灣民族主義的強硬分子來說實在是不可不搏的良機。他們盤算北京在奧運會舉辦之前都會克製,所以,台北可能在今年或明年邁向獨立,這樣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也隻好接受新的現實。
在全世界看來台灣突然和公然地宣布獨立是一種鹵莽和挑釁。采取一種較隱晦的行動,如舉行一場有關獨立的全民公決也許更能獲得世界的同情。但這樣做也會激起中國的軍事反應(如北京所威脅的)。中國和美國都尖銳地批評過民進黨試圖在台灣政策中將全民公決當作一種政治工具,如陳總統2004年3月所做的,那次他舉行過一次反對中國導彈和尋求與大陸對話的全民投票。
北京明確警告台北,反對任何奧林匹克機會主義。前外交部長唐家璿預計陳總統在2008年前的幾年裏可能會“鋌而走險”。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在希說:“台灣當局誤判形勢,認為祖國會出於發展經濟和主辦北京奧運會的考慮而容忍台獨,是極端危險的。”台灣事務辦公室另一位官員也說中國“將不惜一切代價捍衛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包括不惜奧運會。
少將彭光謙在雜誌撰文說,就算冒損失奧運會的風險,領土主權“永遠是第一位的”。麵對中國如此嚴峻的聲明和美國的警告,台灣領導人也許會決定穩妥的辦法是按兵不動。但奧運會對台灣獨立支持者來說,不管多麽危險,都將被證明是個千載難逢、不可放棄的機會。在這種背景下,2008年最激烈的競技可能不是在奧運場館,而是在台灣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