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空防禁區警告:立刻離開!這不是伊拉克!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個
中國空防禁區警告:立刻離開!這不是伊拉克! 對於中國空軍,一些海內外軍事觀察家大致相同的評論是:規模很大但絕大多數作戰飛機技術水平落後,因而戰鬥力遠遜於周邊國家的先進空軍。其依據是時至二十一世紀,中國空軍主力戰機仍為數千架五六十年代設計水準的戰鬥機,達到世界第三代先進戰機水準的SU27/殲10裝備數量尚很少,因此甚至得出現時中國大陸空軍作戰能力尚不足以壓倒台灣空軍的結論。到是作為曾與之在朝鮮上空以及冷戰時期有著多次交手經曆,且屬世界首屈一指空中力量的美國空軍卻較少對之抱以輕謾之詞,而在許多場合稱其為值得敬畏的對手。給人感覺中國空軍因而更具神秘色彩。究竟那種觀點更接近真實?答案有待於對這隻部隊從過去到現在作一全麵和深入觀察研判。 堪稱橫空出世的血膽銳旅 據記載,中國大陸空軍組建於國共內戰後期。從當年能夠參加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寥寥十七架繳獲自國民黨空軍,臨時以各色飛機拚湊的受閱機隊可以證實其此時尚處於組建的初始階段。而且為了應對國民黨空軍可能進行的空襲,僅有的九架戰鬥機竟是帶實彈參加檢閱後立即執行空中警戒任務。也可謂是世所僅見。建國初中國大陸空軍的大規模組建得到了蘇聯方麵人力及裝備的大力援助,始入正規。但1950年6月爆發的朝鮮戰爭卻全然打亂了大陸空軍進行常規建設和發展的計劃。由於參加朝鮮戰爭的地麵部隊尤其是後勤補給迫切急需空中掩護,大陸空軍因此實際上不得已采取了極其超常規的方式以速成和跳躍式完成組訓並迅速投入到一場現代化戰爭中。速成式訓練的空軍飛行員們此時僅僅在米格15這種當時最先進的噴氣式飛機飛行了數十小時,剛剛學會編隊飛行就被急切地投入到與世界最強大空軍的空中拚殺當中。其過程堪稱橫空出世。不僅成軍過程本身即屬奇跡,更為奇跡還在於這樣一支剛組建即被戰爭形勢逼上戰場的速成空軍竟然在朝鮮的天空表現卓越,愈戰愈銳,直令美國空軍絕不敢輕視。其中緣故卻在於:盡管初建的大陸空軍人員文化程度略低,且是以速成訓練剛剛掌握駕駛噴氣飛機技術;然其人員構成卻是由以往陸軍中經過長期戰爭鍛煉,作戰勇猛,膽識過人的精銳軍官和士兵組成,實屬精兵銳旅,指揮人員配備更屬強檔,首任空軍司令乃開國領袖毛澤東親點赫赫有名的第四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將軍,此前是該野戰軍司令林彪最為倚重的得力助手。且不必提及其人在以往戰役指揮上的卓越表現;僅從其在極短時間主持組建和訓練出一支相當規模的現代空軍並源源開赴朝鮮戰場,並在與強大的美國空軍拚殺中屢創佳績且愈戰愈強,已足見其能力非凡。中國空軍飛行員盡管駕機飛行技能與美國空軍飛行員絕難相提並論,然其初與美國空軍交手時絕無畏懼敢打敢拚橫衝直撞,展現出那種勢不可擋的凶猛氣勢往往令老練的美軍飛行員連連躲避招架因而被動,故曾咒之不循空戰規則。但大陸空軍卻絕非一味猛打誤撞之輩,而是充分保持了其陸軍的優秀傳統:每打一仗必總結經驗教訓,開動腦筋研討戰術,從而進步飛快,並進而脫開蘇聯空軍教官傳授的教範,依據對美空軍戰術的研究,創新出自己特有克敵製勝之術。如“一域多層四四製”的形成和運用,則標誌著中國空軍已經很快成為一支成熟的空中力量。在對美空軍作戰中已成其勁敵。至朝鮮戰爭停戰,中國空軍計擊落美軍戰機330架,自損231架,戰損比大大低於美軍。更錘煉出一大批空戰精英,其中許多人後來成為中國空軍軍師級的領軍人物。時擊毀擊傷九架美機的王牌飛行員王海後來更曾榮任空軍司令之職。 朝鮮戰爭結束後的大陸空軍早非吳下阿蒙。更得以騰出手來盡遣猛師銳旅南下,在閩浙沿海上空與台灣國民黨空軍展開一番爭奪沿海製空權的較量。經曆時三個月數輪空中撕殺,大陸空軍以損傷各5架的代價取得了擊毀擊傷國民黨空軍27架的戰績。損失慘重的國民黨空軍雖曾一再謊造戰績,然終難掩蓋事實。事實則是國民黨空軍自此膽寒,被逐回台海中線,此後極少照麵過招。大陸空軍遂完全掌握閩浙沿海製空權,也自此不曾再有機會參與大規模空戰。以至此為一階段觀之,中國大陸空軍戰力之強悍,已屬自進入噴氣飛機空戰時代以來世所罕見,早已位列世界空軍強旅。而自此以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大陸空軍主力戰機則日顯落後於世界潮流。然若因此而輕視其戰鬥力則隻能徒顯這類思維的機械和幼稚。且自60年代直至中美關係解凍的整個對峙時期,裝備已顯落後的大陸空軍在國土防空中的表現依然是可圈可點,屢屢逞威。 堅忍負重不辱威名的勁旅 60年代中蘇公開反目,時大陸航空研發和製造能力尚處起步階段。由於航空工業基礎的薄弱,大陸空軍主戰裝備遂與世界先進水準拉開距離。直至70年代後期仍是以50年代水準的殲5(仿自米格17)殲6(仿自米格19)為主力機種,(仿自米格21的殲7直至進入80年代才達到技術成熟並大批量裝備)。與世界主流先進軍機已有二十年差距。然而縱觀從60年代初直至70年代中美關係解凍的對抗時期,軍機裝備落後的中國大陸空軍卻能對越境進行間諜飛行和在國境線上空擦邊尋釁的敵對方軍機一概格殺勿論。並且一向是反應迅速,出手果決。其無論是擊毀間諜飛機的種類和架數在冷戰時期均居世界之冠。值得注意的是,期間幾乎所有戰績都是以落後軍機迎擊先進戰機而得手。大陸空軍的殲5/殲6在與先進的F104和F4“鬼怪”式軍機作戰時不僅絲毫未顯弱勢,而且表現一如既往的凶猛,直令尋釁者望之膽寒並付出代價。如1967年1月13日大陸空軍的殲6(屬第一代跨音速機型)在截擊台灣國民黨空軍兩倍音速戰機F104的空戰中,在飛行速度遠低於對手的情況下,大陸空軍飛行員竟是以同高度正向攔截航線進行現代超音速軍機的小角度斜對頭對飛截擊,在兩機極速相錯的刹那間發炮擊毀敵機。即從此例也已足可見識中國大陸空軍在的空戰指揮水平和其將士在空戰中顯示的魄力和膽識。接連的打擊使已換裝先進戰機的國民黨空軍對大陸空軍更覺望而生畏,極少再穿越台海中線尋釁。冷戰時期的美國空軍又何嚐不是如此。越南戰爭期間在北部灣擦境尋釁的“鬼怪”戰機則屬當時最先進的戰鬥機,也依舊栽在大陸空軍門下,盡管此時美國軍機已裝備有先進的響尾蛇空對空導彈,盡管明知中國大陸空軍軍機仍是以機炮為空戰武器的殲5殲6也絕不敢對之抱以輕視。 十分值得一書的還有曆史隸屬大陸空軍的地對空導彈部隊,在其尚處於初建階段,能夠投入作戰僅兩三個營之時,竟然能夠以射程十分有限的早期地對空導彈在如此廣闊的國土範圍,依據對入境的U-2間諜飛機偵察目標、航線的研究分析,以機動設伏、守樹待兔的戰法五戰五捷,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擊毀這種先進高空間諜飛機最多的國家。迫使美方改而采用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進行偵察活動,然而依舊屢屢被大陸空軍沒收。冷戰時期對中國大陸實施空中越境偵察成為老美深感頭疼之事。可見在老美的眼裏,中國大陸空軍從空中到地麵哪支部隊都不是省油的燈。就連隸屬空軍的空降兵部隊―空15軍,其前身正是那支在朝鮮戰場著名的上甘嶺與美軍惡戰四十三天並終於令美軍吞下苦果的那支部隊。可見對於大陸空軍真實戰力老美是一直深有切實感受的。 中國大陸自七十年代末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此後國際形勢總的來說趨向緩和,中美建交後中國周邊軍事壓力有所減輕。在南部邊陲與越南持續幾年的局部邊界衝突中,既是由於戰場僅僅局限於邊界小範圍山區,也因中國空軍缺乏對地麵點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的現代戰機,因而在此期間大陸空軍無突出表現。其作用隻是在戰場空域對同樣缺乏對地攻擊能力的越南空軍實施威懾,以令其不可輕舉妄動。自80年代起,中國由於全力推進經濟建設,這一階段的大陸空軍與陸、海軍一樣,在裝備發展上僅限於小步快跑式的改進。軍備發展上服從於鄧小平作出的“軍隊要忍一忍”的指示。但相對於其所擔負的國防安全使命,則處於超負重狀態。盡管在此期間殲7及其改進型日趨成功,大量裝備部隊,殲8及更新的殲8B也開始裝備一線部隊,但無論殲7還是殲8,均屬隻於國際水準的60年代設計水平,而此時世界軍機主流早以發展為以美國F15、F16和蘇聯米格29、蘇27為代表的第三代作戰飛機。何況大陸空軍的絕大多數軍機仍是殲6等第一代戰鬥機。相形之下已遠遠落後。尤其自進入90年代以後,空戰進入超視距時代,中國空軍的處境尤為不利。這也正是所謂大陸空軍戰鬥力低下之說的由來。然此一時期大陸空軍軍方麵對這一現實仍作出合乎其一慣風格的斷言:以殲7應對F15、F16,進行一對一的空戰絕對會處於不利,但四對四或是更大機群作戰,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任何武器裝備都在於看是什麽人使用,看你敢不敢打,會不會用!顯示其以劣勢裝備履行其使命既有信心,也有戰法,更有豪氣。 對一支服從國家大局、負重前行的空軍而言,主戰裝備的落後固然對其戰力有極大限製,然其敢拚善鬥多謀的軍魂始終得以傳承。這一點更是刻意追求零傷亡的西方軍隊所難以比肩的。中國空軍飛行員在90年代以來在曆次攔截並驅逐從事間諜活動的美國軍機的過程中表現一向果敢勇武,不辱使命。而從震驚世界的2001年4月中美撞機事件中,海航飛行員王偉為阻止美軍大型軍機遂行偵察任務所表現出的無畏和壯烈,則使世人在年輕一代中國空軍將士身上再次認識了這支軍隊的軍魂猶在。據傳這一時期某大國軍機在禁區對大陸空防進行刺探時,當即在無線電收到嚴厲警告:“立刻離開!這裏不是伊拉克!”此實為某大國空軍極少遇到的禮遇  而進入9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經濟高速增長,翻兩番的目標得以提前實現,國力日漸雄厚。同時蘇聯解體後中俄重修於好,中國空軍得以大批引入蘇27係列高性能戰鬥機和S300防空導彈等先進武器裝備,國內航空科技也在改革開放中獲得極大提升,關鍵技術一一獲得突破,自研的國產先進戰機日趨成熟,這一切均預示著在新世紀中國空軍終將實現巨大跨越。對一支有著血膽軍魂加先進戰機的猛師勁旅,隻有十足的外行才會輕視其戰力。 新世紀攻防兼備蓄勢待發的空中強旅 自90年代後期以來,隨著中國大陸軍方對當代高技術戰爭的深入研究,大陸空軍由於被定位為打贏高技??島內台獨勢力日益猖獗導致台海情勢反複震蕩而明顯加快了蘇27、蘇30MK、殲轟7“飛豹”以及殲10等先進戰機的換裝。而長期以小步快跑不斷進行技術提升的殲7、殲8等戰機性能指數也早已直追第三代先進戰機。因而今日之中國大陸空軍不僅規模高居世界前列,而且其戰技水準儼然也已脫胎換骨。那些妄評中國大陸空軍戰力遜於僅擁有三四百架三代戰機的台灣空軍之類的昏話,實是在顯現其歧見和無知。 其實隻要稍微留意一下近年來大陸軍方透過傳媒公開的一些信息,便可對今日之中國空軍戰力得出一比較客觀的認識。如早在2000年8月,大陸軍事傳媒就曾以“中國空軍戰鬥力的跨越”為題,披露了大陸空軍已具備有效獵殺最先進隱形飛機以及超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類目標的能力。此後陸續公開的信息中,更屢屢提及其所裝備新式戰機的拳頭部隊進行現代超視距空戰演練的情形。2001年夏則公開報導了大陸空軍突破傳統訓練方法進行夜間大航程、超氣象、高難度組訓,戰力大獲提升的訓練場景。依大陸空軍對信息發布一向保守低調的慣例來看,顯得猶為不同尋常。既是對美軍在科索沃戰爭中轟炸中國大使館和台獨勢力日益猖獗所發出的含蓄警告,也顯示中國空軍對以自身戰力打贏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有著十足的自信。事實上,僅僅對中國空軍自90年代後期以來已經公開的換裝情形來看,目前大陸空軍已擁有:購入及在沈陽飛機製造廠自行組裝的蘇27戰機按最保守的估計已超過200架;具有防區外遠程精確打擊能力的蘇30MKK近百架;自行設計並已投入批量生產的殲轟7A也已具備與之相當的打擊能力;自研的先進空優戰鬥機殲10據信已裝備有數十架並已量產;經過技術升級戰力足堪與三代戰機放手一搏的殲7D/E/G、及殲8B係列各數百架等。在防空能力方麵,不僅整體性能優於美國愛國者導彈的S300防空導彈早已大批量裝備,更已建成由先進雷達係統、多種射程的防空導彈和防空快炮組成的覆蓋遠、中、近程以及高、中、低全空域的先進防空體係。而且由於近期蘇27/蘇30/殲10以及升級中的殲轟7A和殲8新型機的數量仍處於緊鑼密鼓的高速增長期,凡此等等已足以說明,中國大陸空軍就在近期即有望成為東亞首屈一指攻防兼備的強大空中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預見,幾年後即便是美國空軍,在其F22和F35等第四代先進戰機大批量裝備之前與中國空軍相比已未必擁有較大優勢。而且已有未經證實的消息傳出,中國空軍的第四代先進戰機早已進入全速發展階段,各方麵性能足堪與F22相匹敵,顯示中國空軍正處於向當代空軍強國的全力躍進中。 勿庸置疑,台獨勢力的日益猖獗,台海局勢的日趨惡化,正是目前中國空軍全速提升戰力的直接動因。其實僅依大陸空軍目前的現時戰力也絕不象一些國外觀察家所斷言的遜於台灣空軍,事實上其真實戰力正如其在許多場合公開宣示的那樣:撲殺台獨雖非易如反掌,卻必定勢如破竹!然大陸方麵十分清楚,倘若台海必有一戰,中國軍隊必須首先具備有效打擊並摧毀任何敢於幹涉台海戰事的外國強權的實力。誠如一些觀察家所指出,現階段加緊實現擁有先進的空中預警和指揮控製軍機及整個係統對於中國軍隊戰力的大幅提升具有關鍵意義。一旦成軍則形成完整的海、陸、空、天、電磁全維一體的聯合作戰能力(現時所擁有的先進軍用衛星係統隻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對特定目標的偵察發現,但對於特定時間高速機動的導彈、飛機、艦艇類目標則不具備實時發現和跟蹤指揮能力。)美國迫使以色列取消“費爾康”項目確實推遲了中國軍隊具備全維聯合作戰能力的時間,但卻逼使中國全力以赴自行突破和掌握關鍵技術。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預警機項目作為國家重點工程已取得決定性成果,自此該項高技術關鍵裝備已不再受製於人。更在今後的技術升級和裝備數量上已不存在瓶頸和障礙。反觀台灣軍隊雖較早擁有了美製先進預警機,卻因其三軍遠距離作戰能力和規模的有限從而使這一尖端技術的作用也隻能有限。實際上根本難以充分發揮出其效能。而隨著中國空軍對這一重大關鍵技術的攻克,其戰力步入空軍強國已是無可置疑。 拒絕承認這一現實者若非偏執便惟屬鴕鳥心態。執意分裂國家民族的登輝阿扁身邊那些軍事高參們的水平的實在是可憐,最最大膽的預測竟然是2005年後大陸空軍方能對台灣空中優勢構成威脅,真不知實在是無知還是純粹為了誤導島內民眾。事實上真到了2005―2010年大陸空軍戰力早以達到怕是要把台獨們嚇得無法安睡的地步了。他們何曾認真探討過,是何種原因使這支自成軍以來或曾在飛行技術上,或曾在裝備水平上長期處於低端的空中銳旅在即使是與世界最強大空軍的作戰中,都始終保持著主動和凶猛氣勢,敢打善鬥、足智多謀,屢創佳績,始終令強敵望之生畏。而如今其軍魂猶在,大批主戰軍機裝備更達當今世界先進水準之時,一些個淺薄無知之輩又豈能恰當評估和認識其真實戰力呢?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