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時事述評: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06年02月21日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個
06年2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例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   【北京消息】 2006年2月21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主持例行記者會。下麵是有關中日關係、伊核問題的節選。   問:日本自民黨政調會長中川秀直在訪華期間表示,在1985年中曾根首相正式參拜靖國神社之前,中方對幾任日本首相數次個人參拜並沒有提出過抗議。你認為日方的上述說法是否屬實?中方是從什麽時候起、以什麽理由反對日本領導人以個人名義參拜靖國神社的?   答:無論從曆史和現在的情況看,中方在曆史問題上的態度是明確和堅定的。中日之間關於曆史問題是有共識的,中日間三個政治文件已就曆史問題作了明確規定。當前曆史問題主要表現在靖國神社問題上,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使曆史問題再次突出。由於日本領導人連續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使目前中日關係陷入非常困難的境地。中方要求日方在靖國神社等曆史問題上采取正確態度,這是中日關係非常重要的政治基礎。如果這一政治基礎被破壞,中日關係將受到嚴重損害,正如今天所發生的情況一樣。 因此,日方在此問題上不要抱有什麽幻想或找什麽借口來粉飾,甚至把責任推向中方。這樣做對中日關係的改善和發展是無益的。在目前情況下,日方應該采取切實、真誠的態度改變在曆史問題上的錯誤做法,為中日關係的改善和發展創造條件。   問:據報道,日本經產大臣二階俊博將於近日訪華,胡錦濤主席也有可能會見他。請證實。這是否表明中日貿易關係會有所突破?   答:應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邀請,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二階俊博將於2月21日至23日訪華,他將在今天晚些時候抵達北京。訪問期間,雙方將就中日經貿關係交換意見。據我了解,溫家寶總理和唐家璿國務委員將與他會見。我沒有聽說胡錦濤主席將會見二階俊博先生的消息。目前,中日經貿合作的總體情況是良好的。我們希望日方能夠采取切實、有效、真誠的態度解決中日關係中的困難,這也將有利於中日經貿關係的發展。   問:最近伊朗和俄羅斯就伊核問題進行了會談。伊朗稱不會將濃縮鈾活動轉移到俄羅斯境內。中方的立場是否有所改變?第二個問題,據報道,中國發改委主任馬凱下周將訪問伊朗。請證實。   答:我們注意到伊朗和俄羅斯有關伊核問題的磋商昨天已經開始了。中國支持俄羅斯與伊朗就伊核問題舉行談判,希望俄伊談判能取得積極成果。在當前形勢下,中方希望伊方恢複暫停所有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為通過談判妥善解決伊核問題創造條件。盡管目前伊核問題談判麵臨一些困難,中方會一如既往地同有關各方保持接觸與溝通,繼續為推動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內盡早妥善解決伊核問題進行外交努力。   關於你的第二個問題,建議你向發改委了解。   問:有報道稱此次日本經產大臣訪華將談及東海開發問題,請你證實。此次訪問是否是上次中日戰略對話的成果之一?   答:在這次訪問期間,中日雙方將就中日關係中有關重要問題交換意見。如果在會談中談到東海問題,我認為也是正常的事情。   問:你剛才說希望伊朗方麵暫停所有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如果伊朗不這樣做,中方認為會有什麽後果?第二個問題,在會見來華訪問的日本自民黨政調會長中川秀直時,中方向他傳遞了什麽信息?   答:現在國際社會正在努力促使伊朗方麵恢複暫停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在伊朗核問題上,我們認為,國際不擴散體製應該得到維持,伊朗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成員,有責任和義務履行其作出的有關承諾。同時,伊朗也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當前的關鍵是國際社會通過做各方的工作,推動伊朗核問題通過談判的方式加以解決。   最近有一些日方官員到中國訪問。中方始終本著“以史為鑒,麵向未來”的精神,按照胡錦濤主席關於改善和發展中日關係的“五點主張”,推動中日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這一方針沒有改變。但目前的關鍵是,日方應該做出相應努力,切實遵守中日之間三個政治文件確定的重要原則,改變在曆史問題上的錯誤態度和做法。   問:據俄羅斯方麵的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份將訪問中國,請介紹他訪華的日程,與哪些領導人會談會見,會談的主要議題。   答:雙方已經商定,在今年早些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京將對中國進行訪問。這次訪問是在重要的時期重要的年份進行的一次訪問。今年將在中國舉行俄羅斯“國家年”,普京總統訪華對中俄互辦“國家年”具有重要意義。訪華期間,他將與中國領導人共同出席中俄互辦“國家年”的開幕式,並與胡錦濤主席舉行重要的會談。中俄兩國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會談的議題將很廣泛,既包括雙邊問題,也包括國際問題。雙方將廣泛交換意見,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問:普京總統訪華具體日期是哪天?   答:雙方正在通過外交渠道協商具體時間,等時間確定後,我們會向大家公布。   追問:一定是3月份嗎?   答:今年早些時候。因為他要參加中俄國家年的開幕式,所以不會太晚。3月份可能性較大。 【時事點評】 東方評論員注意到,在記者會上、有一段“答記者問”顯然是“問的”別有用心、“答得”滴水不漏,並引起了我們的高度注意。原文如下: ●“這位提問的記者”似乎“非常了解”中川秀直訪華的“目的” 問:日本自民黨政調會長中川秀直在訪華期間表示,在1985年中曾根首相正式參拜靖國神社之前,中方對幾任日本首相數次個人參拜並沒有提出過抗議。你認為日方的上述說法是否屬實?中方是從什麽時候起、以什麽理由反對日本領導人以個人名義參拜靖國神社的?  答:無論從曆史和現在的情況看,中方在曆史問題上的態度是明確和堅定的。中日之間關於曆史問題是有共識的,中日間三個政治文件已就曆史問題作了明確規定。當前曆史問題主要表現在靖國神社問題上,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使曆史問題再次突出。由於日本領導人連續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使目前中日關係陷入非常困難的境地。中方要求日方在靖國神社等曆史問題上采取正確態度,這是中日關係非常重要的政治基礎。如果這一政治基礎被破壞,中日關係將受到嚴重損害,正如今天所發生的情況一樣。 因此,日方在此問題上不要抱有什麽幻想或找什麽借口來粉飾,甚至把責任推向中方。這樣做對中日關係的改善和發展是無益的。在目前情況下,日方應該采取切實、真誠的態度改變在曆史問題上的錯誤做法,為中日關係的改善和發展創造條件。 顯然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位提問的記者不僅詳細掌握中川秀直訪華與中方交流的“話題”、還非常了解中川秀直將這些“話題”帶到北京的“真實企圖”:那就是借中美在伊朗問題、台灣問題的“激烈對立”、試圖為自己因對美國一邊倒而陷入的外交孤立、找到“一絲突圍的縫隙”。 ●小泉讓中川秀直在中國的土地上“宣布”他“盼著退休”的意思、是再明白不過的了 根據報道,中川秀直是以“黨務工作者”的身份來訪的,他在到達北京之前、在上海華東師大做演講時、曾經說了句俏皮話,說“小泉純一郎正盼著在9月份退休”。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比較唐家旋之前已擺明“中國已經不對小泉純一郎抱任何希望”的態度而言,小泉讓中川秀直在中國的土地上“宣布”他“盼著退休”的意思、是再明白不過的了,那就是:他小泉也不對中日關係改善抱任何希望。 ●不論是中川此次訪華是為小泉“送終”、還是為安倍“接生”,都麵對著這麽一個問題 顯然,既然“中日”高層的態度是如此針鋒相對,那麽,改善中日關係的機會就隻能在日本下一任領導人上台之後才會產生了。然而,眾所周知,中日關係如此冰冷的症結就是靖國神社問題、就是曆史問題。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不論是中川秀直此次訪華是為小泉純一郎“送終”、還是為安倍晉三“接生”,都麵對著這麽一個問題,那就是:中日關係究竟如何才能解凍? ●中川秀直此次訪華的真實目的 事實上,想弄清楚假如小泉純一郎在退休之前、或者在他“退休”、安倍晉三、或者麻生上台之後,日本首相是否可以以個人的名義參拜靖國神社來換取中日首腦恢複對話、從而打聽北京的“曆史底線”、正是中川秀直此次訪華的真實目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正是在把握了這一點的基礎上,“那位記者”才提出了那個“別有用心”的問題,外交部發言人也才做了個“滴水不漏”的回答。 在這裏,我們不妨再聽聽劉建超是如何回答的,他說“........中方在曆史問題上的態度是明確和堅定的。中日之間關於曆史問題是有共識的,中日間三個政治文件已就曆史問題作了明確規定.......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使曆史問題再次突出”,“...............因此,日方在此問題上不要抱有什麽幻想或找什麽借口來粉飾.......這樣做對中日關係的改善和發展是無益的。 非常清楚,中川秀直在北京這裏得到的答案無非就是:不論小泉純一郎下台也好、安倍晉三上台也罷、如果真想改善中日關係的話,那麽,“日方在此問題上不要抱有什麽幻想或找什麽借口來粉飾”。 在我們繼續今天的東亞部分之前、再來看一則相關消息。 德外長:中日關係可修複,德法和解就是例子   【東京消息】據報道,正在日本訪問的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稍早前表示,盡管有痛苦的曆史記憶,但是中日兩國可以修複關係,並說德國二戰後與歐洲其他國家的和解就是一個例子。   “能否成功構建東亞的未來很大程度取決於中國與日本能否進行合作。”施泰因邁爾說。他去年11月上任,此次訪問是其首次亞洲之旅。   施泰因邁爾說,“如果通過貿易、投資、文化活動和學術交流來開放邊界,就是打了幾百年仗的國家也能獲得和平和繁榮,這點在歐洲已經訪問中國。他的此次亞洲之旅共有三國,首站是韓國。 【時事點評】事實上,自這一輪伊核危機以來,我們就一直在關注歐洲對東亞局勢的立場、特別是對影響東亞穩定的中日關係、台灣局勢的態度。 ●德國外長何以在東東京以“法德關係”為實例進行“現身說法”?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德國外長在日本的土地上、針對中日冷淡政治關係、以“法德”的擯棄前嫌為實例所做的這番“現身說法”,其“願意充當”中日關係調解人的意願是表露無疑。顯然,作為歐洲“三駕馬車”之一的德國,在目前情況下、它所發出的聲音都可視作歐盟的“主要態度”。 ●歐洲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 另外,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德國、或者是歐洲、最終能否“僅靠嘴巴”就實現“這種願望”倒還是次要的,在我們看來,重要的是歐洲表達“這種願望”的“本身”。 顯然,德國的這種“現身說法”就是在代表歐洲擺明一種明確的“態度”、代表歐洲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即:歐洲人願意出來幫助穩定東亞局勢、特別是在“有的人”企圖“以東亞緊張、去‘擠兌’中東緩和”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與華盛頓的“虛假態度”相比、德國人的“勸告”顯得誠懇得多 在這裏,我們想再次強調的一點是,與華盛頓那種以“中日關係緊張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虛假理由”為由、進行的所謂“願意充當中日調解人”的“虛假態度”相比,歐洲人這種“成功構建東亞的未來很大程度取決於中國與日本進行合作”的勸告、顯得誠懇得多。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道理很簡單,在這個時候,在美國人的戰略注意力始終沒有離開過中東、中亞的背景下、在“中歐俄”仍然在與華盛頓在中東、拿著巴以問題、伊拉克問題、特別是伊朗問題“吵得正歡”的時候,在華盛頓企圖“以東亞的不穩定”來威脅北京、降低“中歐俄”在中東方向的政策協調能力的時候,一個穩定的東亞,無疑更加符合歐洲的利益、而不是美國人的利益。 ●歐洲人恐怕是在盤算著“還有另一條路”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日本沒有清算“小泉路線”、中日關係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改善的情況下,如果歐洲人有心以“充當中日關係的調解人”為開端、來幫助穩定東亞局勢的背後,恐怕是在盤算著“還有另一條路”可走。在我們繼續討論“歐洲人的盤算”之前、再來看“兩則小檔案”。 資料:韓研究稱朝鮮經濟過度依賴中國 【東方檔字NO.200602100412】韓國“韓國銀行”金融研究院今天發表的資料指出,自2000年以來,朝鮮與中國間的貿易額每年以百分之三十增加。朝鮮經濟成長率每年上升三點五個百分點,目前經濟過度依賴中國之際,美國對朝鮮采取封鎖打壓政策,可以說是“績效不彰”。 資料:小泉:日單方麵製裁朝鮮是否有效尚存疑問  【東方檔字NO.200602130117】日本共同社消息,針對有意見指出應對朝鮮實施經濟製裁,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今天中午表示:“(經濟製裁)有起效和無效兩種可能。近幾年朝鮮同日本的(貿易)往來在減少,而朝鮮同中韓間的貿易目前則在不斷增加。(日本)政府必須從現實情況出發認清國際局勢。” 據報道,小泉是在首相官邸回答記者提問時作出上述表述的。 【時事點評】在這裏,我們還想請大家注意的一點是:與布什政府高官訪問亞洲時的行程安排截然不同的是,同樣是出訪“中、日、韓”三國,德國人卻將韓國之行放在了第一站,北京之行放在最後一站、將日本放在了“最不引人注意”的中間。 ●早就在“朝核六方會談”門外張望了幾年的歐盟、是否有這樣的兩個想法呢? 巧的是,就在這位德國外長到達韓國的前後,韓日間又因獨島(日稱竹島)的主權問題鬧得不可開交。還有,韓國還在公開地對美國強硬的朝核政策表示不滿、並宣稱將擴大與朝鮮在經濟上的合作規模。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早就在“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門外張望了好幾年的歐盟、是否有這樣的兩個想法呢?第一:“借這個機會”切入到朝核問題進程中去;第二,借這個機會參與朝鮮半島經濟整合。 ●在克林頓時代,華盛頓決策層就有一個值得驕傲的外交成果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這兩種願望對歐洲人而言,都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也許大家還記得,在克林頓時代,華盛頓決策層就有一個值得驕傲的外交成果、那就是用一個美國主導的“亞太峰會”、構建的一個“亞太經濟圈”,成功地將在經濟上對美國最具威脅的歐洲、從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亞太區域“給圈了出去”。 ●在華盛頓眼裏的APEC,可以達到“雙重目的” 事實上,APEC是歐盟的一個“痛點”。在東方評論員看來,APEC在華盛頓的眼裏、從其建立、到運作的整個過程,向來就是一個以美國的後院美洲經濟圈為根據地、借助一個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經濟區域、試圖達到一麵通過主導這一區域內的經濟活動、達到遏製中國、日本這兩個競爭對手在經濟上的挑戰,一麵通過掌握亞太經濟的主導僅、從而牢牢掌握全球經濟主導權、繼而在全球範圍內打壓歐盟經濟、遏製歐盟在經濟上的挑戰之“雙重目的”。 事實證明,盡管歐洲為了打破美國的這一企圖、與亞洲之間另建了一個“歐亞會議”對話渠道,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歐亞會議”隻是個空殼、沒有任何實際內容。 反過來看,盡管亞太峰會隨著美國“相對實力”的下降,也是流於型式、但是,對“歐美”角力而言,APEC本質上仍然發揮了一個盡可能將歐洲政治、經濟實力隔絕於環太平洋區域、從而將歐盟那“與美國不相上下的軟實力”“圈”在太平洋之外的“有效作用”。 ●歐盟想介入朝核進程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介入朝核進程還隻是一種手段 根據我們的觀察,東方評論員認為,歐盟想介入朝核進程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介入朝核進程隻是一種手段、其真實目的之一、就在於借對東亞格局有著重要影響的朝核問題、與東亞的“中日韓”“搭上話”、與東盟“搭上話”,一來可以在歐盟經濟、與“10+3”之間建立對話管道、二來也是就此打破華盛頓的封鎖、全麵切入亞太經濟圈。 ●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的諸多問題 顯然,在目前中東、中亞、東亞的局勢都非常微妙,“中歐俄”有必要全麵協調各自政策的情況下,在北京已經擠進了“伊核六方會談”、並正在想辦法擠進“中東和平路線圖”“四方會談”的情況下,在“中俄”已經通過 “上海合作組織”一步步擠出美國勢力、主導了中亞局勢的情況下、是否也願意在朝鮮半島上給歐盟一個機會、一方麵讓歐洲取代日本、成為韓國借以消除那種在 “中國威脅論”與“中國機遇論”之間“患得患失“的心理因素、從而進一步擠壓日本的戰略空間,一方麵也借助歐洲的經濟力量、利用其急於擠進亞太經濟圈的心理、加快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啟動速度呢?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的問題。 ●歐洲支持東亞、東北亞穩定的政治、特別是經濟因素在“發酵” 值我們認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國外長確定東亞訪問行程之後,之前曾經對利用日本來平衡中國寄予了厚望的韓國、在“拉日本參與朝鮮半島經濟整合”遲遲沒有下文之後,其對日強硬態度變得更加強硬了、在我們看來,這中間顯然有歐洲支持東亞、東北亞穩定的政治、特別是經濟因素在“發酵”。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就是在“中朝”經濟關係日益緊密、日本擔心它對朝鮮的最後一點影響力(經濟)也徹底失去、韓國因擔心朝鮮日益依賴中國而失去整合朝鮮半島經濟主導權的情況下, 特別是歐洲“也許可以”取代日本、從經濟上幫助韓國啟動朝鮮半島經濟整合進程的情況下,小泉純一郎的“親密助手”、安倍晉三的“監護人”、日本自民黨的決策核心人物中川秀直,與小泉內閣中曾經公開反對小泉參拜靖國神社、負責日本經濟事務的日本經產大臣二階博俊、也就先後來到了北京。 下麵,我們將把關注的焦點轉向中東。在一則伊朗國家通訊社的報道之後,東方評論員將結合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伊朗問題的部分、開始今天的伊核專題。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