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軍事戰略的新調整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個
馬愛民 石培新 王衛東 編者按:2月3日,美國防部在其網站上公布了《四年一度防務評審》報告。這份報告長達113頁,共分9部分。報告對美軍未來可能應對的戰爭形態、麵臨的戰略任務、必須強化的能力建設、需要采取的戰略措施等進行了評估和規劃,是一份指導美軍轉型的綱領性文件。報告一出,立刻引起了世界輿論的高度關注。   戰略重點轉向應對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新興國家 美《四年一度防務評審》(QDR)報告重新定義了美國武裝力量麵臨的威脅,並將戰略重點從常規戰爭轉向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新興國家等3個新領域。報告提出美國國防戰略的重點是:摧毀恐怖組織;保衛美國本土;影響處於戰略“十字路口”的國家的選擇;防止敵對國家或非國家行為體獲得或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為應對來自3個新領域的威脅,報告提出美軍將相應地擴充特種作戰部隊以打擊恐怖主義和增強本土防禦,加強應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襲擊的能力並發展高科技常規武器遏製戰略對手。 報告提出了加強特種部隊建設的多項建議,包括將特種作戰部隊人員增加15%,特種作戰營的數量增加13。國防部還將把心理戰部隊和民事部隊人數增加33%。 在應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方麵,國防部指定美國戰略司令部統一協調對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作戰行動,國防部還將建立一個便於部署的聯合特遣部隊司令部,以便為執行消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任務的部隊提供即時的指揮與控製。報告同時宣布美國軍方將在未來5年內投入15億美元,發展對付生化武器襲擊的技術。 為應對處於戰略“十字路口”的新興國家,強化威懾能力,報告提出將發展更多的常規和非動能威懾手段,同時維持一支強大的核威懾力量;開始開發新一代遠程打擊武器,將新一代遠程打擊武器具備初始作戰能力的時間提前幾乎20年,並增加對無人機的采購,以提高持久監視能力。   大幅強化特種作戰部隊能力建設 報告將打擊恐怖主義列為美國的首要目標,認為全球反恐戰爭是一場持久戰。報告稱,美國所麵臨的敵人不是傳統的常規軍事力量,而是分布廣泛的多國籍、多種族的恐怖組織。這些組織正尋求更致命的手段,其中包括核武器和生物武器,來實施大規模殺傷。 該報告強調,雖然目前伊拉克和阿富汗是反恐戰爭的主戰場,但鬥爭已經超出邊界,並有可能在其他國家同時進行,有可能長達許多年。針對全球反恐戰爭的需要,美國將提高遠程作戰能力,構建更為精幹、更具殺傷力、更具持久作戰能力以及高靈活性的部隊。美軍將訓練更多的特種作戰部隊,使傳統的地麵部隊不僅有能力執行本土作戰任務,還可進行海外訓練並執行安全任務。這種能力的擴展可使特種作戰部隊承擔更持久的高強度任務,擴展整個部隊的非常規作戰能力。強調重視人力情報,增強空中監視和空運能力,以及提高海軍特種作戰部隊的作戰能力,使它們不隻進行海岸和水上作戰,還具備實施非常規作戰的能力。重視文化意識和語言技能,提高在常規戰爭中聯合作戰的效果。 美軍認為,提高特種作戰部隊的作戰能力是打贏全球反恐戰爭的有效手段之一。除增加預算外,美陸軍特種作戰部隊學校將提高培養能力,未來每年將培養750人;海軍陸戰隊內部新設特種作戰司令部(MARSOC),執行訓練外軍、進行直接作戰和特種偵察等任務;空軍將組建特種作戰部隊無人機中隊。 總之,為打贏全球反恐戰爭,報告強調將建立一支能快速部署、更加敏捷、靈活和訓練有素的部隊,能在全球執行最棘手、最敏感和專業性很強的任務,並聲稱其規模將足以在數十個國家同時執行非常規作戰。   為防止削弱美國傳統軍事優勢全力提升軍事競爭能力 報告認為,為阻止任何軍事競爭者發展破壞性或其他針對美國和其盟國的地區霸權或敵對行動的能力,美國將尋求威懾或采取遏製行動。一旦威懾失效,將阻止敵人實現戰略和作戰目標。 報告強調,美國應發展應對挑戰的多方位能力,如持久的監視和遠程攻擊能力,隱身能力,空中、海上和地麵部隊的遠程作戰機動和持久作戰能力。這些能力應確保美國的行動自由,為未來的總統提供眾多選擇。 報告特別指出,美國將會努力確保處於戰略“十字路口”的主要新興強國能在國際體係中扮演建設性角色,成為國際體係中的利益相關者。   加速研發新一代遠程打擊武器 報告指出,為確保美軍擁有絕對的軍事優勢,美空軍將具有全天候快速定位和打擊全球數千個固定和移動目標的能力。包括用於偵察和攻擊的無人機發展計劃。其中加速發展遠程打擊武器是最具體也是最關鍵的措施之一。 報告稱,為了加強美軍實力,應付處於戰略“十字路口”國家的潛在挑戰,美國必須發展持久的遠程軍事行動能力。為此,美軍將全力改進目前的B-52、B-1和B-2型遠程轟炸機的性能,推動武器的現代化;把無人駕駛的空中打擊武器在未來遠程打擊武器中的比例提高到45%以上;修訂“聯合無人空戰係統”計劃,研製具有空中加油能力的無人遠程艦載機,增加海上到達和保持軍事實力的能力;加速采購“全球鷹”和“捕食者”無人機,使其數量增加一倍;修訂F-22A計劃,將其生產能力延續到2010財年,確保國防部在擁有第五代隱身飛機之前不會出現斷層;另外,還將大幅增加部署在太平洋的航母和潛艇數量等。最為引人注目的計劃是,美國將在2018年之前開發出新的“陸基的、具有穿透力的”遠程攻擊武器,並投入戰場。這些武器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發動攻擊,還可以在敵人腹地長期執行戰鬥任務。 報告並沒有指明新一代遠程打擊武器到底是什麽,但新型轟炸機的研製、無人駕駛和精確製導是基本方向。發展遠程打擊力量,顯然與美國的戰略目標緊密地聯係在一起,除了全球反恐戰爭的需要,更主要是為了加強對全球事務的快速反應能力,增加對處在戰略“十字路口”國家的引導和威懾。   組建未來聯合海上部隊加強太平洋軍力 報告強調未來的美海軍部隊應具有進行全球打擊敏感目標、內河作戰以及其他非對稱作戰的能力。同時至少要有6艘航母和60%的潛艇隨時可在太平洋參加戰鬥,以支援作戰、保持軍事實力和威懾。 報告指出,美海軍“艦隊反應計劃”(FRP)可實現11個航母戰鬥群中的6個能立即部署,且在90天之內還能再部署2個航母戰鬥群。同時海軍將加速研製和部署“瀕海作戰艦”(LCS),以提高瀕海作戰能力。 基於目前取得的進展,為建立聯合海上作戰部隊,美國防部將組建包括11個航母戰鬥群的大型艦隊,以平衡轉型和重新規劃艦隊能力的需要,改進經濟可承受性和保持造船工業的穩定性;采購首批8艘海上預置部隊艦隻,以改進在限製進入地區的行動能力;提供海軍內河作戰能力,在內陸地區進行河流巡邏,禁航和戰術運動;通過特別采辦計劃,加強與盟國的合作以改進全球海上安全;在2012年之前,實現每年生產2艘潛艇,每艘潛艇成本控製為20億美元計劃。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