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兵力有些捉襟見肘 美軍同時能打幾場戰爭?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個
  ■ 作者為國防大學戰略部教授   美國國防部在前不久提交國會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中提出,美軍要繼續“打兩場幾乎同時發生的常規戰爭,同時有選擇地針對敵人發動的臨時侵略行為增強威懾力”,堅持了上一個報告提出的美國要打兩場以上戰爭的戰備指標。   那麽,美軍有能力打兩場以上的戰爭嗎?報告指出,美軍正在進行的反恐戰爭將是一場長期戰爭。由於未來美國麵臨的威脅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恐怖分子在全球廣泛活動,而不僅限於特定的地區。為了保衛美國的安全,在威脅發生前就消除威脅,美軍必須具備在全球行動的能力。   美軍現有兵力約140萬人,而部署的地點則是全球性的,這將讓美軍兵力分散。如果參考阿富汗和伊拉克模式,這樣的兵力或許足夠同時應付兩場戰爭,但如果對手是二流以上的軍事強國,這樣的兵力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一旦威脅發生,美軍能否及時將兵力投入戰場,並在進行一場戰爭的同時,保持進行第二次部署的兵力和能力,是美軍能否達到同時進行兩場戰爭能力的前提。為此,報告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美軍未來部署能力重新進行了定位。報告繼續堅持上一個報告提出的“基於能力”的軍隊建設理論,指出美軍要重點加強部署能力建設,拉大與所有對手的差距,取得在軍事上的絕對優勢。   美軍首先是利用“前沿基地”進行快速反應。美軍目前重點加強了在危機源頭地區的軍事存在,美國所認為的“不穩定弧形帶”的軍事部署更加集中。這些基地和美軍海外駐軍將成為美軍進行危機反應的前沿部隊。   另外,由於未來美軍作戰地域廣闊,美軍必須對在全球任何地區發生的危機迅速做出反應,因此,部隊的機動性就顯得十分重要。伊拉克戰爭後,美國國防部就提出要建立更加輕型、更加機動的部隊。未來的美軍聯合部隊要“從過去依賴在海外的大型軍事基地進行作戰轉變為利用更多的簡陋基地進行遠征作戰”。報告提出的要加快美軍的轉型,建立模塊化的陸軍,擴大能夠進行快速部署的特種作戰部隊,加緊采辦大型快速的運輸裝備都是為了使美軍在未來能夠實施快速機動和遠征作戰的重要舉措。   報告還提出要對美軍現有的轟炸機部隊進行現代化建設,加快B-52、B-1和B-2型戰略轟炸機的改進。同時,加快研製無人駕駛遠程打擊裝備,加大無人機的飛行距離和載彈量,使未來有“45%的遠程打擊力量是無人駕駛的”。   可以看出,美軍正在加強同時打兩場戰爭的能力建設,報告提出要繼續打兩場同時發生的戰爭,強調的是美軍在建設中應當具備的能力,也是美軍軍事戰略的戰備指標。美軍在現實做法上仍然是力求避免同時在兩個戰場作戰,而是先集中兵力打一場戰爭,並對其他對手保持戰略威懾,取得勝利後,再向另外一個戰場部署力量,打另一場戰爭。★   (《世界新聞報》2006年2月21日 星期二 第12期 第11版)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