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現實主義與中日關係(上)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個
馮 昭奎 當今國際關係理論主要有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建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等多種範式,現實主義範式主要采用政治學的方法,以權力和利益作為核心概念,對國際關係發展的前景比較悲觀,認為戰爭不可避免,適於作為鷹派政策的理論工具;自由主義範式主要采用經濟學的方法,以製度、交易成本、信息作為核心概念,對國際關係發展的前景比較樂觀,認為戰爭可以避免,適於作為鴿派政策的理論工具。當前國際關係理論的論爭主要在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這兩種範式之間展開。20世紀80年代末,建構主義範式被引入國際關係研究,作為國際關係理論中的一個較新的範式,建構主義範式在方法論方麵主要采用社會學的方法,以文化和認同作為核心概念,對國家關係發展前景的估價帶有較強的理想主義色彩。 當今國際關係理論的許多重大研究成果出自美國學者之手,美國的國際關係學者通過提供有關政策分析、地區研究、理論模式、現實與曆史的個案研究、數量研究等的研究成果,對美國的對外政策的製定和決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與此同時,根據有關調查,美國的許多國際關係學者所采用的研究範式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有關國際關係的著作來看,20世紀80年代以現實主義範式展開論述的著作數量曾經占有絕對優勢,在20世紀90年代,以自由主義範式展開論述的著作數量明顯增加並接近前者。進入21世紀,自認為或被認為致力於以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範式進行研究的學者人數甚至超過了自認為或被認為致力於以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範式進行研究的學者人數;致力於以建構主義範式進行研究的學者人數也有所增加;還有少數學者致力於以馬克思主義/全球主義範式進行研究。此外,還有的學者傾向於“綜合地”運用各種範式來研究國際關係。總之,越來越多的國際關係學者重視運用包括自由主義或建構主義在內的非現實主義的範式來研究國際關係,或者傾向采取綜合各種範式的研究方法。 盡管當前對美國對外政策的影響最大的仍然是現實主義,但是,運用自由主義等其他範式的研究成果對美國對外政策的影響日益增大,這導致了美國對外政策呈現為一定程度的兩麵性,例如美國對華政策既有警惕、牽製的一麵又有接觸、合作的一麵。與之對照,當前在某些國家(例如日本)的國際關係研究中,從以現實主義占絕對優勢向“範式多元化、綜合化”的轉變似乎慢了一拍,多數學者傾向於采用現實主義範式,特別是對“日中關係”的研究,現實主義範式占據著支配的地位,而運用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來研究中日或日中關係的成果反而明顯減少,日本主流媒體有關對華關係的報道和評論也充滿著現實主義的味道。可以說,小泉政府對華政策的背後也是現實主義甚至是進攻性現實主義的政治理念占主導地位。這種狀況對中日兩國政治與安全關係已經造成了很大的負麵影響。 作為日本學者對日中關係的研究的“現實主義化”引起的一個反應,一部分中國學者也越來越傾向於運用現實主義範式來研究中日關係“與之對抗”,從而使中日或日中關係為現實主義範式所支配,在兩國出現了中日或日中之間“長期的戰略對抗不可避免”甚至“必有一戰”之類的“研究成果”。必須指出,在國內出現的某些背離馬克思主義的曆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所謂研究成果正在對我國的對外關係造成了很大的負麵影響和損失。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