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人民日報:美加緊向非洲軍事滲透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個
2006-02-21 人民網(北京)   近日,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對北非三國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進行了為期3天的訪問。這是拉氏出任國防部長後對這三個國家的首次訪問,引起了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 在“反恐”旗幟下加強美非軍事和安全合作,是拉氏與三國領導人會談的核心議題。“9·11”事件後,由於擔心恐怖分子“利用非洲特有的環境———混亂的邊界、地區衝突、鬆散的金融製度、武器泛濫———來營造和擴展自己的網絡和基地”,美國加強了與非洲的反恐軍事合作。2002年,時任國務卿的鮑威爾訪問加蓬和安哥拉,次年美國總統布什訪問了塞內加爾、南非、尼日利亞等非洲5國,允諾拿出1億美元來幫助東非和非洲之角國家(包括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吉布提、烏幹達和坦桑尼亞)提高反恐能力。2004年,美軍歐洲司令部副司令沃爾德對非洲10國進行了訪問,此後美國又邀請多個非洲國家的高級將領到美軍歐洲司令部共商軍事合作事宜。同年,美國首次直接參與了阿爾及利亞、馬裏、乍得和尼日爾等國在北非舉行的反恐聯合軍事演習。2005年7月,300名美國陸軍士兵和阿爾及利亞、馬裏、摩洛哥、突尼斯等8個北非與西非國家聯合舉行了為期兩周的大規模實戰反恐軍事演習。 在大肆宣揚的“反恐”合作的背後,拉氏此行其實主要著眼於美軍的全球戰略部署及軍事基地的調整。近年來,為適應變化了的國際戰略環境,以及有效應對恐怖主義的威脅,美軍已著手將戰略重點轉移至貫穿於加勒比海沿岸、北非、高加索、中亞、南亞、東南亞和朝鮮半島的一條所謂“不穩定弧形帶”,而拉氏此次訪問的北非三國正處於這條“不穩定弧形帶”的西端。按五角大樓計劃,美軍將在這一地區建立10餘個小規模、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前沿作戰基地”或“前沿作戰設施”。 保護石油供應安全,是美國加緊對非洲軍事滲透的又一個重要目的。目前,非洲向美國供應的石油約占美國石油進口總量的1/5。據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預測,到2015年,非洲石油將占美國石油進口總量的25%,超過美國從海灣地區的進口量。美國政府的相關文件中已把“非洲石油”提升到關乎“美國國家安全”的高度。為確保來自非洲的石油供應安全,美國采取了向尼日利亞、安哥拉、阿爾及利亞等非洲產油國出售武器、開展聯合軍事演習、提供軍事人員培訓以及直接建立美國軍事基地等軍事滲透手法。2002年,美國政府同位於幾內亞灣東南部的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達成協議,在這個麵積僅1001平方公裏的島國上建立美國海軍基地。 可見,美軍在非洲的軍事存在已呈現兩種明顯趨勢:一是在北非和非洲之角地區出於反恐需要進行軍事合作,二是在西非地區出於石油安全需要進行軍事合作。從宏觀戰略上,美國對非政策已巧妙地將反恐、石油與駐軍三者結合起來了。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室主任) 《人民日報》 (2006年02月21日 第三版) 作者:賀文萍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