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狙擊手(Sniper)全記錄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個
目錄 1.狙擊概論 2.二戰狙擊手排行 3.狙擊課程 4.狙擊學講座 5.反阻擊戰術觀念與技巧 6.狙擊槍資料(一百多隻槍任你選.附詳細資料) 狙擊概論   狙擊手(Sniper)這個詞源於1773年前後駐紮在印度的英國士兵的一種遊戲,那裏的士兵經常獵殺一種名叫沙錐鳥(Snipe)的敏捷的小鳥。 由於這種鳥非常難於擊中,因此長於此道的人被稱為sniper。後來,sniper成為專業狙擊手的正式叫法。真正現代意義的狙擊手初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時德軍挑選士兵組成自由行動的狙擊手,他們大多具有獵人和護林員的背景,對東西兩線的英法軍隊和俄軍造成了重大殺傷。 為此,在戰爭末期,英軍專門成立了狙擊手學校以培養反狙擊手人才。   通常來說,狙擊手分為兩種:一種是受過完整正規狙擊訓練的具有正規編製的狙擊手,另一種是在戰時臨時挑選的槍法準確的射手。對於一名狙擊手來說,強健的身體和鋼鐵般的意誌是必備的前提條件,而好槍法隻是基本的素質而已。對於狙擊手的訓練,除了要求其貫徹狙擊概念和熟練掌握武器係統外,還包括如何計算風差影響和測距,要學會潛伏行進,選擇戰術機動路線,構築射擊陣地,隱蔽地進入和撤出陣地,觀測和發現隱藏的目標等。狙擊手還要善於觀察戰區,確定可疑聲音的方位,善於使用人工和天然材料進行偽裝,能夠迅速機動,具備忍受長時間潛伏的能力等。此外,狙擊手還需要準確判讀地圖和戰場航拍照片的能力,這往往能夠幫助狙擊手迅速、安全地進入和撤離陣地和戰場。   對於在野外“狩獵”的狙擊手們來說,通常會選擇兩個以上的撤出路線,而安全撤退計劃早在進入陣地前就已製定好了。   戰爭中的巨大作用   狙擊手的目標不僅僅隻是殺傷對方的人員,實際上他們往往可以起到普通步兵無法達到的戰術作用。例如狙擊手可以通過對坦克成員、油箱、潛望鏡和通訊設備的射擊使其喪失戰鬥力;可以通過毀傷關鍵設備來遲滯敵方基地的作戰行動等。另外,類似於彈藥庫、油料庫、指揮部等薄弱環節也非常容易成為狙擊手的高價值戰術目標。   作為德國國防軍在二戰中狙擊手射殺記錄第一名的馬蒂亞斯·海岑諾爾,他的記錄為345次獵殺。他曾經表示,衡量一個狙擊手的成功之處不在於他射殺了多少人,而在於他能對敵人造成如何的影響。狙擊手如果能擊斃敵軍軍官,往往能夠挫敗敵人的進攻。二戰中,蘇軍充分認識到狙擊手的戰術價值並加以推廣。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狙擊手使德軍部隊產生了很大的恐懼心理,對於打擊德軍的士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據統計,二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要2.5萬發子彈。越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20萬發子彈,然而同時期的一名狙擊手卻平均隻需1.3發。   狙擊手並不僅僅隻能影響某一場戰爭的發展,有時還可能改變曆史的進程。在北美獨立戰爭中,英國軍隊中的帕特裏克·弗格森上校倡議建立和發展的狙擊手們被大陸軍稱為英國殖民軍中最危險的部隊。弗格森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狙擊手,然而使他揚名的卻是他那著名的“未開的一槍”: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日耳曼城附近,當時弗格森在125碼距離上瞄準了一名美軍軍官,由於這名軍官轉身離去,弗格森可能是因為紳士風度而沒有向他後背開槍。他本來可以改變整個曆史,因為被他瞄準的這個人正是領導美國獨立的喬治·華盛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弗格森本人卻在1780年10月被大陸軍的肯塔基步槍手在450碼距離上打死,他的部隊投降後,英軍將領康華利將軍被迫放棄了對北卡羅來納州的進攻。與此相反的是,1777年10月7日,北美大陸軍肯塔基步槍隊中的一名狙擊手墨菲在薩拉托加戰役中擊斃了率隊偵察的英軍將領西蒙·弗雷瑟將軍。弗雷瑟的死直接影響了戰局,導致英軍將領約翰·伯格因的突圍計劃破產,薩拉托加戰役由此成為北美獨立戰爭的轉折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狙擊手墨菲射出了也許是人類曆史上最有分量的一顆子彈。   狙擊經驗需要不斷地訓練和積累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對狙擊手的訓練幾乎沒有什麽變化:一名狙擊手的基本訓練時間為6個星期。這個時間的約定俗成可以上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狙擊教官一般來自前線部隊,他們在狙擊學校呆滿6周後往往要回到前線。相比之下,狙擊槍械和裝備的變化卻日新月異,尤其是在觀瞄設備上,從光學瞄準器材一路發展到紅外和微光觀瞄設備。   現代的狙擊任務一般以小組的形式完成,通常包括一名狙擊手和一名觀測員,後者有時候也是第二狙擊手。一般來說,除了必備的狙擊步槍外,狙擊手的裝備還可以包括手槍、偽裝服、偽裝油彩、望遠鏡、無線電通訊設備、紅外或微光夜視儀、地圖、指南針和食物等。為了保持長時間潛伏的隱蔽性,大部分的狙擊手們都使用水袋和吸管,甚至采用流質高熱量食品。二戰中德軍狙擊手中擁有最高獵殺記錄的馬蒂亞斯·海岑諾爾表示,一名狙擊手一定要始終專一,不能去擔任除了狙擊之外的任務。二戰德軍狙擊手獵殺記錄第二名的阿倫伯格則認為,冷靜、自信和勇氣是一名優秀狙擊手的必備素質。如何測量和修正槍支的彈道,如何掌握射擊的時機都需要不斷地訓練和積累經驗。   反狙擊的兩種有效戰法   據報道,在1994年的第一次車臣戰爭中,車臣非法武裝的狙擊手對進入格羅茲尼市的俄軍造成了重大殺傷。光是俄軍131旅在3天中就損失了近800人和20輛坦克、102輛裝甲車。據統計,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軍80%的人員傷亡仍然是由車臣非法武裝的狙擊手造成的。對於受到狙擊的部隊來說,通常采用對可疑方位的火力壓製來幹擾狙擊手的射擊,同時迅速接近敵人,以尋找狙擊手。尋找敵方狙擊手的方法包括通過槍聲、動植物的動態、子彈的射入角,甚至是猜測敵方可能采用的有利地形來判斷。   當然,對付敵軍狙擊手的最好辦法是派出己方的狙擊手對其獵殺。為了反製德軍的狙擊手,英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開辦了第一所軍事狙擊手學校。1955—1956年間,美國步兵訓練學校成立了美國陸軍射手訓練營,這就是美軍狙擊手學校的前身。該校的訓條主要包括:對付敵方狙擊手的最佳方法是指派另一名訓練有素的狙擊手。對於狙擊手的戰術來說,發現目標是很重要的一環。獵殺對方的狙擊手,有一種被稱為SLLS的追蹤方式,即停止(stop),觀察(look),聽(listen),聞(smell),其目的是時刻意識到可能會有人在監視你,而決不要貿然暴露自己。   曆史上最著名的狙擊手之戰是二戰時發生在蘇軍軍士長柴切夫和德軍上校、同時也是德國狙擊手學校校長的漢斯·托瓦德之間。最後是柴切夫贏得了這場對決。高手也無法永遠保持不敗,這正是狙擊的法則。被稱為“白色死神”的芬蘭狙擊之王西蒙·海耶雖然在蘇芬戰爭中獵殺了505名蘇軍,最後還是在1940年3月6日被另一名蘇軍狙擊手的達姆彈擊中麵部而退出戰鬥。從這一點來說,狙擊戰的確是最強射手之間的對決。 他的國籍是芬蘭,姓名 simo hayh?被稱為“白色死神”的芬蘭狙擊之王西蒙·海耶雖然在蘇芬戰爭中獵殺了542名蘇軍,最後還是在1940年3月6日被另一名蘇軍狙擊手的達姆彈 擊中麵部而退出戰鬥。從這一點來說,狙擊戰的確是最強射手之間的對決。西蒙是在近距離上被斜射彈打碎顎骨致傷的。 二戰狙擊手排行 Simo Hayha 芬蘭 542 Ivan Sidorenko 蘇聯 500 Nikolay Yakovlevich Ilyin 蘇聯 496 Kulbertinov 蘇聯 487 Mikhail Budenkov 蘇聯. 437 Fyodor Matveevich Okhlopkov 蘇聯. 429 Fyodor Djachenko 蘇聯 425 Vasilij Ivanovich Golosov 蘇聯 422 Afanasy Gordienko 蘇聯 417 Stepan Petrenko 蘇聯 412 Erwin Konig 德國 400 Vasili Zaitsev 蘇聯 400 Semen D. Nomokonov 蘇聯 367 Abdukhani Idrisov 蘇聯 349 Philipp Yakovlevich Rubaho 蘇聯 346 Matthias Hetzenauer 德國 345 Victor Ivanovich Medvedev 蘇聯 331 E. Nicolaev 蘇聯 324 Leonid Yakovlevich Butkevich 蘇聯 315 Lyudmila M. Pavlichenko (F) 蘇聯 309 Alexander Pavlovich Lebedev 蘇聯 307 Ivan Pavlovich Gorelikov 蘇聯 305 Ivan Petrovich Antonov 蘇聯 302 Heinz Thorvald 德國 300 Gennadij Iosifovich Velichko 蘇聯 300 Moisej Timofeyevich Usik 蘇聯 300 Nataly V. Kovshova & Maria Polivanova (Female team) 蘇聯 300 Ivan Filippovich Abdulov 蘇聯 298 Yakov Mikhajlovich Smetnev 蘇聯 279 Zhambyl Evscheyevich Tulaev 蘇聯 262 Sepp Allerberger 德國 257 Fyodor Kuzmich Chegodaev 蘇聯 250 Ivan Ivanovich Bocharov 蘇聯. 248 Mikhail Ignatievich Belousov 蘇聯 245 David Teboevich Doev 蘇聯 226 Vasilij Shalvovich Kvachantiradze 蘇聯 215 Mikhail Stepanovich Sokhin 蘇聯 202 Noj Petrovich Adamia 蘇聯 200 Feodosy Smeljachkov 蘇聯 125 I. Merkulov 蘇聯 125 H. Andruhaev 蘇聯 125 Sgt. Passar 蘇聯 103 V. N. Pchelintsev 蘇聯 102 Aliya Moldagulova (F) 蘇聯 91 Lidiya Gudovanceva (F) 蘇聯 76 Helmut Wirnsberger 德國 64 P. Grjaznov 蘇聯 57 狙擊課程 在談狙擊手的相關資料之前,我們需先對其裝備有一番基本認識。由於各國 部隊與各級特戰單位對狙擊任務的要求不同,狙擊手的裝備各不相同,但偽 裝服、狙擊槍(含狙擊鏡)、測距觀測鏡、手槍、刀子、地圖、指北針、基本 維生裝備是絕不可少的;其他如無線電、衛星通訊儀器、星光夜視鏡或前視 紅外線(FLIR)、雷射測距儀、全球衛星定位係統(GPS)等,而其他步兵所配 發的野外戰鬥/求生用裝備,則依任務及個人喜好選用,以上指的都是公發的製式裝備。 而在個人裝備上,為了長時期潛伏與維持靜止姿勢,大部份的狙擊手們都使 用水袋與吸管,而舍去傳統水壺不用。基於同樣的理由,標準的口糧亦不符 需求;在出任務期間,狙擊手通常會以高能濃縮口糧作為食物及熱量來源, 這種特別設計的口糧,可將一個人一個禮拜的熱量所需,縮減到隻有半個便當盒大小,其中蛋白質與卡路裏含量極高,並添加了多種維生素與其他營養 成份;至於口味嘛,筆者曾吃過,其外觀及口感與鳳梨酥差不多,隻是忘了 加糖與鳳梨餡,吃起來跟啃肥皂差不多,真是難吃,但真的很有擋頭,一塊 5公分立方的口糧,讓筆者在18小時內無絲毫饑餓感,其間包括6個小時全付 武裝的戰鬥訓練課程,其體力消耗可想而知。 而服裝與腳下的鞋子也需長期穿戴,必須考量防潮、保暖與舒適性,以及最 重要的在各種惡劣環境下的適用性,而這也是所有狙擊用裝備的共通考量。 狙擊手的養成相當不易,其間包括了各個不同階段的訓練科目,包括了基本 的裝備操作使用、各種靜/動態射擊訓練、野外觀察與行跡追蹤、野外求生、 地圖判讀、情報收集與分析解讀、野外陣地的架設與偽裝、進入/滲透與撤 離路線安排、詭雷架設與反爆拆除、作戰計畫擬定與通訊協定...等等近20 項科目,而其彼此間的關連與互動亦需麵麵顧及,最重要的,現場的臨場判 斷能力,我們先就幾項基本的狙擊手訓練科目作簡單的說明與介紹,分別是 射擊訓練、野外觀察、野外陣地架設與偽裝。 射擊訓練 很多人都以為狙擊手隻要槍射的準就夠了,50年前這句話並沒什麽錯,但在 今日,射擊訓練內容複雜的程度可能會讓人大吃一驚,槍枝的彈道會因膛線 、地心引力及風的影響而使彈著產生誤差是大家都知道的,因此步槍的表尺 與照門是可調的,以修正這些誤差;但狙擊鏡的倍率也會產生射擊誤差,而可調倍率狙擊鏡更使這個問題雪上加霜,而溫差及光學偏折現象亦會造成相關困擾,因此狙擊手必需在各種不同的天候、溫度、日夜環境下,進行不同距離的射擊訓練,並詳實記錄在DA form5785-R的槍械射擊記錄卡上,以幫 助了解槍械的性能與誤差所在,再加以修正,直到可以接受的範圍,那麽第一階段的射擊才能告一段落,但槍枝仍要時時試射,並繼續記錄、修正。 當手上的槍能隨心所欲的射中靜態目標後,射擊動態目標是第二個進度, 而動態目標的移動速率會因行走、跑步或所搭交通工具而有所不同,而依目標與狙擊手間的距離、風速所取的前置量也有所不同,事實上,瞄準部位不同前置量也會不同,而狙擊訓練則會建議在何種距離的何種移動速率下,瞄準人體的那個部位作為參考點最為佳,再拉開距離與移動速率,推算最恰當的前置量,這是動態射擊的第一步--前置量。 動態射擊的第二步是射擊時機,由於目標一直處於移動狀態,前量也可能 因其停止或加速而改變,甚至喪失了射擊時機,何時射擊?套句莎翁名戲哈姆雷特中著名的對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當經過一陣的練習與教官的經驗傳授後,練習生都會對射擊時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體認,而動態射擊的第二步的前半階段也算完成。 但後半階段才是重點,那就是彈藥的選擇,現代的狙擊手除了傳統的人員 狙殺外,非硬性目標的破壞亦列入狙擊任務內容,包含車輛的破壞、直升機、輕型裝甲車、通訊設備與油槽、水塔等具戰略意義的目標,此時彈種的選擇就益形重要了,而事前的情報收集與前置準備則更是不可忽略。 另外,許多人員搭乘的車輛裝有防彈玻璃,如何進行任務?一般的建議是以穿甲、穿甲燃燒、穿甲、穿甲、穿甲燃燒、穿甲的方式搭配,先以第1發穿甲彈試圖擊破防彈玻璃,並直接格殺車內人員,若第1發未能打穿,則以第2發的穿甲燃燒彈以高溫進一步破壞防彈玻璃的防彈性能,並以後續接連2發的穿甲彈再度試圖直接擊殺,若仍未能達成任務,則第5發的穿甲燃燒彈則射向車輛的油箱,造成油箱爆炸,若車內目標仍能逃過此劫而 從車輛殘骸脫逃,則再補上第6發子彈;若此時仍未能達成任務,那對不起了,下次吧,您已經在同一個點射擊6發子彈了,是該離開的時候了。不過任務雖未能達成,彈藥的選擇與搭配方式相信已經能讓您有些了解了吧。 射擊訓練的最後進度是打那裏?這問題看似好笑,其實是個高難度的挑戰 ,請問,1個狙擊手能對付1輛主力戰車或攻擊直升機嗎?答案是肯定的, 就如同1名狙擊手可以破壞1個通訊基地或飛彈發射基地一般,隻要狙擊手 知道他要打的是什麽,在那裏,就有可能辦到。以戰車為例,狙擊手可以攻擊的部位是通訊天線、車長用潛望鏡、外掛油箱與駕駛用潛望鏡,但這 些都無法直接對戰車造成傷害,主要是要使車內乘員必須停車外出查看, 再加以一一收拾,此種屬於軟性獵殺。 另外還有一種硬性獵殺,但需搭配裝甲獵殺隊一同執行:首先狙擊手以穿 甲燃燒彈先行引燃戰車的主動反應裝甲塊,待主動反應裝甲塊爆炸喪失防 禦性後,裝甲獵殺隊再以反裝甲飛彈瞄準已無反應裝甲塊保護的區域加以擊毀。此外,也有直接以狙擊槍進行硬獵殺的,以俄製Mi-8直升機為例,以7.62mm的半自動狙擊槍射擊,可以在20發之內使其喪失作戰性能,主要是攻擊旋翼軸等外露且脆弱的部位,而其他像通訊基地、飛彈發射基地、 彈藥庫、油料堆集場等地方的破壞任務執行,道理也是一樣的,等各種任務的擊毀點都能一清二楚時,射擊訓練才算告一段落,但切記,還是要不斷的練習,才不至於生疏了。 在軍事的狙擊任務中,絕大部份是在野外的軍營或基地所進行,而現代部 隊軍事專業素養極高,如何有效的偵察敵情,是每位軍人都應了解的,狙擊手亦然,隻不過由於任務性質的特殊,狙擊手對於敵情的收集有其特殊模式,我們分別以叁張表格來說明,分別是DA form 5786-R狙擊手觀察記錄表、DA form 5787-R射距相對位置表、DA form 5788-R軍用座標記錄圖 等叁張表格。 先談DA form 5786-R狙擊手觀察記錄表:表格相當的簡單,除了姓名、 日期、時間、觀察位置與頁數外,就是序別、觀察時間點、觀察目標區位 置、目標區環境與目標區行動記錄概要等,針對某一點或某一特定區域的 狙擊任務進行前,了解目標的相關動態與作息是有相當幫助的,同時也可 使長時間的潛伏觀察因必須記錄相關事項,而不致於太過無聊。 當對目標的作息與動態弄清楚後,接下來要了解的便是DA form 5787-R 射距相對位置表。 為求射擊的精確與相關調整(例如狙擊鏡倍率、焦距等射擊 諸元),對整個目標區的有效射程內,地形地物的相對位置是否會影響射擊 的彈著誤差便需特別注意,例如大型物體:岩石、樹木、山丘、建??物附近 的風向會因受阻擋而改變,與開闊地風向不同,因此針對大型物件周遭風向 修正便需特別注意;而河流、池塘等水源地所產生的霧氣對瞄準的影響,燈光、燒燃火堆周圍所產生的投影偏差,也會造成射擊時的估算誤差。 為求精準,所有物件的位置、相對距離以及與狙擊手的距離、方位角、光源、風向、風偏等相關諸元,皆需事先測量OK,並記錄於DA form 5787-R射距相對 位置表上,以便隨時查詢,DA form 5787-R表事先已畫好180°的半圓,以等 距標示不同間距,狙擊手可以等高線標明其位置,亦可直接畫上物件,於不同 距離上注明其光源、風向、風速,以及與狙擊手所在位置的相對方位角與直線 距離(亦即射擊距離),完成DAform 5787-R表後,射擊準備已算完成,便可進 入第叁個的階段DA form 5788-R軍用座標記錄圖。 DA form 5788-R軍用座標記錄圖主要是配合軍事地圖的等高線,以圖像表示 任務目標區內重要的標的物、地形、地物與地貌,並於兩側加以文字注解說明 ,以輔助狙擊手在進行目標搜尋時,方便快速的定點搜尋,並可依此研判目標 可行進方向、預計行進路線與脫逃路線;若是在目標的可預測路線上事先規劃 ,則可使用的備用方案與整體計畫便可有較宏觀的規劃與設計,在任務的執行 上也會多幾分達成的希望。而野外觀察的重點,即在於讓狙擊手於整個觀察過 程中培養信心、增強對目標動態的了解以及行動計畫與執行細節的設計規劃上 。 野外陣地的架設與偽裝 在進行長時期的野外觀察時,狙擊手本身所在的位置即可視為一個小陣地,可在未經偽裝的一塊空地或自然掩蔽物的下方設立,但為求不暴露自身的位 置與方便長時期觀察,一般都會設計成一個偽裝與掩蔽良好的觀察陣地,不 論是裝備的堆放與人員的休息處所,都預留良好的地方,但最重要的是能使狙擊手在長時期潛伏式的觀察後,仍能保留足夠的體力與精神執行任務。 在一般的條件狀況下,陣地都會采以臥姿的陣地,除利於長期觀察外,方便 偽裝、不易被發現與構建過程簡單容易也是原因。通常陣地的大小寬約3m, 高度大約在1m左右;通常會有兩處偽裝良好的開口,一處較大的開口是供人 員進出之用,另一處較小者則是供觀察與出槍射擊之用。這般大小的陣地可 以提供2名狙擊人員以輪班的方式,對目標區進行長時間的輪流監看,當1員 監看時,另1名則休息、用餐與裝備保養,而觀察用開口則需以小台階架起 ,方便狙擊手以臥姿進行觀察時,肘部可以有所依托,上半身也可因此而不 致於過份勞累,以方便進行長時間的觀察。 另外在觀察點的選擇上,除了考量對目標區的監看方便外,其本身的隱密性、 周遭條件的配合性(例如水源的取得與進出路線的安排)、與降落區的距離、 距離主要道路的位置、下雨時陣地是否仍能保持乾燥、會不會積水、天氣炎熱 時能否保持涼爽、以及最重要的--對任務完成的助益有多少,亦需注意。不破壞周遭環境、盡量與環境溶為一體,是偽裝的最高指導原則,能不使用人工的物體就盡量不要用,盡量使用天然的樹枝、草葉、植被與岩塊,最好 是利用天然的涵洞、岩縫,空心樹幹與樹根空間等位置。 在完成地點的選擇與偽裝布置完成,最入陣地開始進行觀察前的最後一個動作 ,便是在周遭撒上催淚瓦斯粉,以防止野生動物的接近,而導致暴露陣地位置 或對狙擊手造成傷害,導致任務無法完成;當然前麵提到的野外求生、野外觀察與行跡追蹤、地圖判讀、情報收集與分析解讀、進入/滲透與撤離路線安排、詭雷架設與反爆拆除、作戰計劃擬定與通訊協定等技術,亦是狙擊手養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專業技能。 為了任務執行上的考量,狙擊手通常是以單兵或2人組進行孤獨而漫長的狙擊任務,在任務進行全程中,生理與心理狀況的自我調適,也是狙擊手養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這些基本訓練完成之後,以數十萬發射擊 經驗所累積的實力展現,往往是在經過一周的埋伏與觀察之後的一聲槍響 ;槍響之後,還得再經過數天的長程跋涉回到基地,轉而進行另一個任務 ,而那又將是一個無限的循環惡夢。 任務型態 狙擊手的任務依性質來分,有指定獵殺、隨隊觀察暨火力支援、巡邏狩獵 、非硬性裝備破壞與定點伏擊幾種。為求說明方便起見,我們將裝備定位於7.62mm(0.30in)半自動狙擊槍,暫不提其他口徑槍械,而任務執行模式以單兵或2人小組,依任務性質而有所調整;裝備亦依操作環境與狙擊手個人喜好而不同,以任務執行完成為考量。以下就各種不同的任務性質 分述如下: 指定獵殺 這是電影與小說中最常被描述的狙擊手任務(事實上此種任務所占比率並不很高),而任務型態即將上級所指定被狙擊的目標,以一切手段終結掉,就算完成任務,而不論是以什麽方法;以步槍遠程狙擊隻是方法 的一種,十字弓、獵弓、吹箭、弩箭、飛刀,甚至近身博擊、格鬥、刀具 、絞殺器或下毒都可以,身著偽裝服,以步槍、狙擊鏡的獵殺,隻是一般人對狙擊手的刻板印象,不過在軍事性的任務中,遠離目標的長程狙殺仍是大多數狙擊手的選擇,而大多數的訓練也朝此種方向來施以訓練。 指定獵殺的執行方式很多種,較常被采用的方法,是狙擊手潛行至目標 所在基地或預期經過的道路上,以伏擊的方式進行狙殺,而由於現代步槍 的射程幾乎都超過1000m以上,地點的選擇、射界與後撤路線的安排,經常是任務成敗的關鍵,因此任務目標區的先行探勘與地點選定是相當重要的功課。雖然現代的衛星可以照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但在樹木參天的密林 與山穀陰暗處,仍是以由人員所探勘的第一手情報最為可靠,而大多數的狙擊手也寧可自行偵察,而不願依靠先進的衛星科技。 指定獵殺的任務可以1人執行,亦適用於2人小組,以1人觀察,1人狙擊, 或者2人同時狙擊,或主射手未能成功時副手再補上一槍;當然,副射手的槍法也必需是一流的,並且隨時維持備射與瞄準的狀態下才行。 隨隊觀察暨火力支援 在以色列與美國遊騎兵部隊中,狙擊手是編製到班、排級等基層戰鬥單位。當小隊在進行戰鬥巡邏任務,遭遇敵人長程火力(也許是重炮、迫炮、重機槍或敵人的狙擊手)攻擊,而又無法呼叫火力支援時,隨隊的狙擊手便必須立即進行敵火觀察的任務,並立即進入有利的射擊位置,以狙擊步槍 格殺最大威脅敵人,並依序將敵方人員一一狙殺,而小部隊則利用敵人遭狙殺 、人人自顧不暇之際轉進,而1支步槍所能發揮的效果與長程炮兵的火力支援一樣,這便是所謂的隨隊觀察暨火力支援。 但這僅是隨隊觀察任務的一部份而已,隨隊狙擊手最重要的任務,是以 狙擊手的角度與眼光來看任務小隊的所在位置,是否過於容易遭受狙擊 ?並隨時檢查各個可能躲著狙擊手的角落,是否有敵人的狙擊手潛伏?並在第一時間內解決敵人的狙擊手;另外,狙擊手同時也是路線選定與脫逃專家,在受伏時,隨隊狙擊手除了提供火力支援外,也必須在可能的情況下提供小隊指揮官最佳的撤路線建議,並全程提供火力支援與掩護,必要時,狙擊手將會單獨行動,前往敵區進行狙擊任務,迫使敵人暫緩追擊小隊的火力,給小隊最大的空間,狙擊手再依事先的協議前往會合或自行完成指定任務;而大部份的狙擊手由於長期的眼力訓練與注意力訓練,詭雷的發現與拆除對很多狙擊手而言亦非難事,雖然很少是由狙擊手進行拆彈工作,但一旦任務需要時,狙擊手應可輕鬆勝任。 在以色列,狙擊手的任務還包括:在平時即記錄各個可能潛伏地點與敵陣地位置,並針對陣地周遭情勢進行觀察、記錄、判斷與模擬可能狀況 ,一旦狀況發生變化時,不但本身可立即進入情況,亦可提情報供戰地指揮官作分析研判,因此狙擊手同時肩負著情報官的工作。但不論在什麽狀況下,狙擊手總是依其專業訓練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同時以專業的角度判斷情勢的變化,永遠是指揮官們了解情報的權威管道,因為隻有狙擊手才能了並知道狙擊手的想法與作法,也才能知道如何去預防 與偵測。 巡邏狩獵 在許多情況下,戰地的情勢經常是撲朔迷離的,既不知人時地事物,亦不知情勢的發展與變化;為了確保情勢對我有利,獵殺敵人重要關鍵人員是一個釜底抽薪之計,而由於情報有限,任務目標指派亦會造成困擾,因此以指定區域進行自由獵殺,便成為有效的作戰模式,以狙擊小組在指定區域內進行獵殺,往往會收到莫名的奇效。倘若任務失敗,損失的亦不過是 2名人員與其隨身裝備而已,可謂本輕利重之買賣,但由於情勢的變化往往出人意表之外,巡邏狩獵任務的執行時間往往不長,最多以2周為限, 以防任務的執行與局勢的發展產生落差。 非硬性裝備破壞 前麵提到,狙擊手的任務往往不單純是人員的狙殺,裝備的破壞亦為重點項目,特別是對於機械化部隊而言,非強化裝甲的一般車輛,都能由7.62 mm口徑的狙擊槍造成致命性的破壞,以常見的2.5ton載重車而言,直接射擊水箱、輪胎會造成車輛無法行駛,但若直接射擊油箱則會使車輛產生爆 炸,若車輛裝的是油料、彈藥等高易燃性物質,則可造成更大的破壞。 而若是整隊的戰車,當然無法以步槍解決所有的戰車,但若解決部份的戰車車長亦值回成本,要訣是須由後向前格殺車長;根據經驗,在45sec內,即使是車內乘員亦無法判斷出車長是否已經遭襲身亡,而前車更是非經呼叫,否則 3~5分鍾內亦不會發現後車的動態,而這段期間內,被收拾的車長可能已經不隻個位數了;若戰車以緊閉艙蓋方式前進,狙擊手亦可利用擊毀通訊天線, 或擊爆車外副油箱的方式逼使人員離開車體後,再一一收拾。 對付戰鬥直升機亦然,擊毀其光電觀測器就等於擊毀其耳目,而擊毀其主旋翼與尾旋翼,則如同廢其四肢,若是射擊接近排氣孔部位的變速齒輪箱與液壓管 ,亦會造成飛機失事墜機,不然射擊火箭莢艙派龍包件,造成火箭內燃使彈藥在未脫離機身前爆炸,亦是解決攻擊直升機的方式之一。 而通訊車/基地等高精密儀器的破壞則更為簡單,於電源車、泠卻器、通訊天線 與精密電路、晶片所在位置隨便來上1發子彈,都可以對這些價值不菲的裝備造成致命性的破壞;其他像是油料的堆棧點、車輛調度場與彈藥堆集所等地,亦可以步槍加以破壞。以油料堆棧點而言,首先必須以1發包鉛軟彈頭擊穿油桶, 但使其不產生爆炸,等油料外瀉得到處都是後,再以另1發高爆彈、燃燒彈或曳光彈加以引爆,那時就會一時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破性狙擊任務的執行要訣就是,先知道要打什麽,再決定用何種彈藥射擊什麽部位,叁個條件要素都具備的話,任務便不難達成 。 定點伏擊 由於狙擊點的所在位置考量甚多,尋之不易,一個好的狙擊點不善加利用實在是太可惜了,於是便有了定點伏擊。定點伏擊的要求很簡單,在有效射距與範圍內,解決一切有價值的目標物,而在人員選擇上,則有一個狙擊手們都知道的優先序列: 1.第一順位是敵方狙擊手,因為唯一會對狙擊手造成威脅的,便是敵方狙擊手 ,敵方狙擊手永遠列為第一順位。 2.高階指揮官。 3.防空飛彈、反裝甲飛彈操作員。 4.重炮觀測手、炮手、炮長、副炮長、機槍射手與迫炮炮長等長程攻 擊武器操作員。 5.資深士官或士官長。 6.槍榴彈兵、爆破小組與戰地工兵。 除了這些優先序列外,其餘目標與執行的先後順序,則由狙擊手自行決定, 而其判定的標準是對我方威脅性越大者,優先順序越高,不但是人員,裝備亦然,油料車與彈藥車的優先序列必然高於人員運輸車的道理永遠是不會更 改的,除非有戰略上的考量,但那已經不是狙擊手的責任範圍了。 姿勢及裝備的調整 運用於具體作戰的姿勢取決於你的目標、地麵空間以及可以利用的支撐。作為一個特種分隊狙擊手,不論你是立、跪、坐或臥姿,你必須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想方設法利用任何形式的支撐。這些支撐可能是某種現成的平台、胸牆、物件、樹幹或土坎,也可能是你隨身攜帶的槍架、三腳架、沙袋或用隨手找到的材料製臨時作的支架,甚至可能是你身體的某一部分,這樣做是為了獲得最大的穩定性。當然,穩定性並不等於一致性,但穩定性是一致性的基礎。沒有穩定性,則不可能有一致性。 最穩定的姿勢是臥姿,然後是坐姿,然後是跪姿,最不穩定的姿勢是立姿。顯然,你最中意的是臥姿,但有時你不得不使用其它姿勢以求適應環境。 所有的姿勢有一些共同的原則。首先,要明白是你全身骨骼所構成的總體性結構,形成了把握、固定步槍的基礎,而不是你的肌肉。肌肉起到了一種連接和墊子的作用,並使你能穩固抓住槍支,但主要是骨骼使你的步槍保持在原來的位置上。 第二點,你必須使自己在這種姿勢上感到舒服自然。這意味著要修整陣地以適應你的身體,或者應稍微調整姿勢以適應地麵環境。如果你感到舒適自然,你就可以穩定地操槍並且可以在長時間靜止的同時保持警惕。 第三,你應該在狙擊前反複調整姿勢以適應自然瞄準點,以便獲得最佳射擊效果。決定這個自然瞄準點的方法,是在將槍指向目標大體方向的同時閉上雙眼,過一會後睜開眼睛看看是否出現偏差。根據這個偏差進行身體的適當調整後,再一次重複上述過程,直到你的槍能自然地指向目標。使用這種方法,你能夠確定每一種姿勢的自然瞄準點。 第四,談一點 “異端邪說”。有一個名叫H·W·邁克白瑞德的一次世界大戰狙擊專家警告說,他曾經觀察到,一個狙擊手必須能夠快速反應,否則他可能永遠都打不出一槍去。對於這個忠告,我要加上一句,特種分隊狙擊手經常會發現環境會迫使他不得不采用不平衡的、不舒服的甚至“無法接受”的姿勢開火。在這種姿勢下,他必須控製住身體,使自己能夠恰好看見目標並使武器盡可能穩定下來。 任何受過狙擊步槍基本訓練的人都能在晴朗的天氣下,在100米靶場裏使用臥姿,並用沙袋架好槍打出一致性很好的10環。可是,作為一個特種分隊狙擊手,你可以引以為自豪的是因為你躺在泥濘中,埋在冰雪裏,在大風雨裏蜷縮在牆角中,並且冒著極大危險,在緊迫的環境下也能射得極準。承認這一點,你就必須想方設法適應困難的地形環境。完美的結果有時是從並不完美的條件中產生出來的。從根本上說,決定因素是你自己,是特種分隊狙擊手。在這種情況下,關鍵的問題是經驗。對!正是經驗!關於這一點,遲一些我將更多地談到。 穩定保持 這是你每一次射擊動作中的基本部分。首先,要理解穩定保持的定義。所謂穩定保持是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射手在扣壓扳機釋放撞針之後,應保持連續地全神貫注直到後坐過程完全結束。這樣,他將養成一種心理和身體上的習慣,使他在射擊的瞬間不受任何幹擾。這甚至就象他沒有射出這一槍。 當你了解到狙擊步槍的擊發時間至少為0.022秒時,穩定保持的重要性就變得更加明顯了。所謂擊發時間(LOCK TIME),是指從扣動扳機釋放撞針到撞針擊中彈藥底火之間所花的時間。精確的專業狙擊步槍,其擊發時間應該很短。這樣,在扣動扳機之後,由於釋放撞針造成的晃動還來不及產生影響,子彈就已射了出去。現代專業狙擊步槍的典型擊發時間約為0.022到0.057秒,而85式狙擊步槍完全算不上是一支專業狙擊步槍,它至多隻能算一支戰術狙擊步槍,它的擊發時間應該比0.057秒更長。進一步說,既然在7.62mm口徑的鋼芯彈頭飛過620mm長槍管之前需要花0.057秒,在這段時間內,如果步槍有任何微小的運動,子彈飛出槍口時瞄準鏡內的箭頭形準線就不會正確地停留在目標上。 在美國的狙擊手學校裏,教官們建議學員用這種方法來了解穩定保持原則:讓他們用老式的火藥槍射擊。因為老式火藥槍的特殊結構和工作原理,使得在射擊時,扣扳機擊發和武器打響之間的延時是如此之長,因此任何擊發後的槍身運動都會導致明顯的彈著點偏移。對於這一點,我國某些來自農村或邊遠山區的狙擊手恐怕也非常熟悉。那種沒有槍托,並且帶有一個彎把的古老燧發鳥銃也同樣可以讓你體會到穩定保持的重要性。 怎樣才能使自己做到正確的穩定保持呢?這就是在擊發後要一直想著目標,並且一定要看清你的箭頭形準線是如何跳離目標然後穩定下來。在那一刻,你甚至沒有向前鬆開放回扳機,那情形就象你被冰凍了一樣。 射擊姿勢 你在戰鬥現場采用的射擊姿勢取決於你周圍有什麽可利用的條件以及目標的位置。 顯然,你總是希望采取穩定性很高的臥姿的,但地表植物或你與目標之間的地形未必能使你如願。同樣,你可能發現利用某些現代房間的低矮窗台或桌子進行依托射擊時坐姿比跪姿更合適。 不論是否用得上,你必須十分留意周圍的一些支撐物。你應當這樣想:“怎樣才能使我的射擊穩定一些,再穩定一些?”作為最後的手段,應當隨身攜帶某種形式的支撐,例如沙袋、腳架和可靈活調整的叉架。不少人以為沙袋隻是一種訓練設備,這完全是一種無知的表現。在發達國家的專業狙擊手那裏,沙袋也被稱為“墊袋”,是一種必須隨身攜帶的標準裝備,德國GSG9的狙擊手隨身攜帶的沙袋甚至有小枕頭那麽大(當然,有時那裏麵裝的不是沙子而是綠豆或聚合物一類較輕的東西,。另外,經過長期的實踐,許多人們都認識到,一個射手如果能調整自己並且修改姿勢,那麽他更無拘束並且可能更加穩定。因此,如果能改善、促進你的表現,你應當大膽地對所謂典型姿勢進行變化和修改。 ★立姿 也被競技步槍射手稱為“即時姿勢”,這是一種穩定性最低但運用時最快的姿勢。 如果你必須站著射擊,同時你的狙擊步槍上裝的是變倍率瞄準鏡,則應該將放大倍率減少到最小以消除在瞄準鏡中看到的抖動。你會發現這樣做會使你的瞄準更加容易。 需要重點注意的是,你的支撐臂應收到步槍之下。當你使用的狙擊步槍十分沉重時,你最好將肘部緊抵住胸膛,但這時控製呼吸非常關鍵,否則你的步槍會不停地大幅晃動。如你使用的是自動步槍或半自動步槍改裝的狙擊步槍,並且你的手臂也足夠強壯,那麽你的支撐臂最好懸空。這樣即使你在高速機動之後呼吸急促,胸膛的起伏對懸空的支撐臂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與其它任何姿勢不同的是,立姿射擊更受風的影響,要求你在陣風的間隙中射擊。 在實戰中使用立姿射擊,尤其是使用槍身很長的85式狙擊步槍進行立姿無依托射擊,要求射手必須身體強壯,據槍格外有力,必須經曆過大量的練習和具有豐富的立姿射擊瞄準點修正經驗,否則其準確性會低到令人無法接受的地步。為了保證萬無一失,特種分隊狙擊手應該盡量避免使用這種無依托射擊姿勢。你應該明白,哪怕是讓步槍倚靠著一個牆角,或者將身體靠著牆壁,也能使你的穩定性增加許多。俄羅斯新型的SVU狙擊步槍,其兩腳架甚至設計成可以轉動90度,這樣就可以利用牆壁作為射擊依托了。 ★臥姿 這是最穩定的射擊姿勢,所有特種分隊狙擊手必須對臥姿非常熟悉,並且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采用這種姿勢射擊。 采用臥姿射擊時,兩條腿的擺法有三種方式:將腿向兩側擺放,或將一條腿前曲以減輕胸腔的壓力,或是將這隻腳交叉橫過另外一條腿膝蓋的後方。曲腿的方法據說是美國人發明的,其目的是為了有效地減少呼吸對據槍的擾動。其原理我也不是十分明白,但是否真的有此效果,讀者可以自己實驗並體會一下。 使用85式狙擊步槍等長身管、大威力狙擊武器進行臥姿射擊時,最好避免槍身軸線與身體軸線成某個較大的角度,因為這樣會增大發射差角的影響(關於發射差角的問題,我將在後麵詳細談到),從而最終影響你的準確性。 采用臥姿射擊時,呼吸對你在自然瞄準點上瞄準是有影響的。隻要查看一下你的箭頭形準線,就可以發現它在目標上微微地垂直上升和下落。因此,你必須在瞄準擊發時控製自己的呼吸。 使用臥姿進行射擊,尤其是使用長身管、大威力狙擊步槍射擊時,最重要的是在射擊及後坐時應力圖保持全身每一骨骼間的角度不變。例如腰部與背部之間的角度,小臂與大臂之間的角度,左右兩小臂之間的角度,兩大臂與身體之間的角度,等等。總之,要使你身體的各部分骨骼形成一個穩定的一體化剛性結構,並力圖在後坐時使這個結構不發生變形。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保持發射差角的高度一致,而發射差角的不一致是射彈散布過大的根本原因。 要想做到穩定骨骼結構,你必須對全身的肌肉進行控製。請注意我說的是“控製”而不是“用力”,因為一談到用力,人們自然會想到向上用力,向下用力,向某個方向用力,但這正是我們要避免的。所謂控製,就是保持肌肉適度緊張,使各處骨骼在一定的狀態下既不向上,又不向下;既不向左,也不向右;既不向前,也不向後。這種情形有點象你被迅速降溫到-100℃以下變成了一個冰塊,或者說你就象一座石頭雕塑或固定槍架,假如這時有一台吊車將釣鉤掛在你的腰帶上並將你吊起來,你應該能在空中維持原臥姿狀態不變。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你將達到很高的一致性。 ★跪姿 如果在沒有人掩護你的情況下與敵人突然遭遇,並且你也沒有隨身攜帶任何其他自衛火器而必須使用狙擊步槍射擊以自保,我的首選姿勢是跪姿。這樣做暴露目標不會比立姿大,並且要再轉為運動並穿過敵人火力也不會感到太困難。 從運動中轉為跪姿確實很快,並且會本能地這樣做。因為在敵人火力下你要做的首要事情是采取低姿勢。但對於特種分隊狙擊手來說,跪姿是不穩定的。其穩定性之差幾乎和立姿一樣。大多數人還會因為疲勞而跪不多久。靠在樹上或倚在建築物的牆角能使你跪得久一些。在采用跪姿時,把肘部抵在膝蓋上穩定性會好一些。 雖然有幾種方法放置右腿,但許多專業狙擊手認為,似乎將右膝著地,臀部坐於右腳上能獲得最大的穩定性。關於這一點,你可以自己實驗一下。 ★坐姿 雖然坐姿有許多變化形式,但我們隻用圖解表示了常用的四種。 差別在於你怎樣放置你的腳。最穩固並且或許最低的方法是伸出雙腳平放在地上,腳尖內合保持同等張力以便雙膝抵住雙肘。另一種方法是將雙腿在大約脛骨的中部交叉起來,或者是在腳踝部交叉起來。但要確保你的肘部應抵住貼在雙膝的內側,以便獲得肌肉貼肌肉的良好接觸。 還有一些其它方法。我建議你各種方法都試一下,找出一種最適合你的身體條件並且穩定性最好的方法。從本質上來說,不存在所謂的標準方法。因為每個人的身高、胖瘦、臂長、力量大小、甚至腰腿的柔韌程度都不一樣,因此唯一的標準是你自己的舒適感和穩定感。 坐姿的穩定性僅次於臥姿。但比起臥姿來,它較高的據槍平麵能使你獲得更寬的射程和視場。 所有使用過85式狙擊步槍的狙擊手都體驗過53式重機槍彈發射時肩頭的疼痛,而這種疼痛對射擊效果是有影響的。在許多發達國家裏,狙擊手裝備的現代化狙擊步槍往往采用了各種減震緩衝措施,例如在槍口裝設製退器,槍托底部增加橡膠墊,適當增加槍身的重量,在槍托裏安裝水銀後坐減緩裝置,等等。不幸的是,85式狙擊步槍在設計製造時似乎對這一點考慮不多,因此本書的狙擊手讀者必須依靠正確的抵肩動作來減緩後坐撞擊造成的疼痛。 減輕後坐疼痛的最好方法,是學會正確地將步槍托在肩窩處抵肩以便上身軀幹吸收撞擊衝量。許多人的抵肩動作是不正確的,尤其是一些較胖的人,因為甚至連他自己也弄不明白自己的肩窩到底在哪裏。 如何形成正確的抵肩姿勢呢?我們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首先,舉槍指向前上方並將槍口轉向側方,這個將槍口轉向側上方的動作拉開了你的肩膀,使你很容易找到肩窩。然後,將槍托在肩窩處抵實,將槍口轉向正前方並下落,這時你的抵肩動作就完成了。盡管競技步槍射手每次射擊時都使用這種抵肩技術,但對於特種執法戰鬥中的警察狙擊手來說這些動作就太費時了。因此,你應當隻在平時訓練時,為養成正確抵肩習慣才使用它。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使用緩衝墊肩。但是我提醒你,在訓練中使用這些措施是為了讓你在作戰中使用。如果你在訓練中使用了緩衝墊肩,那麽你在實戰中也必須使用它。假如你不這樣做,你將發現眼睛接鏡間隙和貼腮都將發生變化,從而無法保持射擊動作的一致性。同時,注意不要在你的肩頭堆滿各種帶子。特種分隊狙擊手的肩部應該是“平整”的,那些雜亂的東西除了會使你感到更加疼痛之外,還會使你的一致性受到極大的幹擾。 另外,為了確保抵肩動作的一致性並且使槍托在肩窩不打滑,國外一些老資格的狙擊手采用了將細小的矽樹脂圓點粘在作戰服肩部的辦法。他們從普通商店裏買來矽樹脂黏合劑,在作戰服的整個肩窩區域裏按每平方英寸大約20個點的密度進行“布點”。然後,一旦他們將槍托抵住肩窩時,槍托就會穩定地停在那裏,因為每一個矽樹脂點都象一個柔軟的錨一樣。對這種方法,你也可以試一下。 狙擊步槍歸零 所謂“歸零”,就是仔細地將狙擊步槍光學瞄準鏡的零位諸元調整得與實際零位相符,使步槍能在預定的距離之上準確地命中目標。你應當非常熟悉你的瞄準鏡及其調整。這樣,歸零調校應該是一項普通的、容易完成的工作。有些新手錯誤地將他們步槍上的零點視為永久性的、隻需要調整一次就不需要再改變的因素。這是十分可笑的想法。我並不認為你的零點要象飛機的高度計一樣每次使用前都需要重新調校,但是它確實需要經常地,有規則地進行確認或調整。具體要求如下所示。 ★零點確認 在下述情況下,一個特種分隊狙擊手必須校驗他的武器的零點。以下情況是按重要程度排列的,但不能保證所有的情況都已經列出。 ☆有跡象說明瞄準鏡被碰撞過,旋鈕被旋轉過; ☆經曆了貨運,剛開包; ☆貼腮板的高度、槍托的長度發生了改變(有的人會在槍托底部增裝減震橡膠墊); ☆換用另外批次的彈藥; ☆溫度變化超過±20度; ☆海拔高度變化1500米或更多; ☆在每一次有計劃的行動之前; ☆在一次重大的事件之中。 ★歸零距離 一般來說,軍事狙擊手、武警狙擊手、警察狙擊手的歸零距離應該是不同的。在西方發達國家裏,幾乎所有的警察狙擊手都在100碼距離上進行歸零。據美國FBI的資料分析,美國執法機構的狙擊手們在進行執法作戰時平均射擊距離是71碼。當然,如果一個美國海關特種分隊的狙擊手正準備到一個海灣機場的邊上伏擊毒販的飛機,並且他的射程很可能遠達500碼時,他就會認真考慮在中間距離(約300碼)上將步槍歸零。不過事後,他仍然會回到100碼歸零上。對於典型的反恐怖環境來說,100碼/米歸零也是非常實用的。因為在此距離上,特種分隊狙擊手必須以很高的精確度向離人質和旁觀者很近的目標開火。 在這裏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歸零距離並不見得必須是100的整倍數,設置歸零距離的主要標準應是適應實際的戰鬥環境。在發達國家裏,如果需要十分精確的射擊同時時間充足並且條件允許,反恐怖特種分隊狙擊手甚至會在進入現場之前按他將要射擊的實際距離(例如86米,92碼等等)對武器進行歸零調校。 軍事狙擊手的歸零參數也是根據具體的作戰環境和戰術要求而決定的。例如:美國陸軍狙擊手的歸零距離是300碼或300米。這是一個適應許多環境,許多地形的良好歸零點。使用在這個距離上進行歸零的狙擊步槍,他可以射擊遠達500碼的目標而僅僅需要將瞄準點抬高37英寸,或抬高九又四分之一分的仰角;他還可以將目視瞄準點放低4.5英寸而射擊100碼的目標,或者將距離旋鈕回調八個棘齒,以此類推。但是,如果該陸軍狙擊手被布置到叢林地區,他將減少歸零距離;如果他被派到非洲沙漠執行任務,他又會在比300碼/米更遠的距離上歸零。 為了進一步說明300碼歸零的問題,我可以講述得更詳細一些。在下麵的表裏,歸納比較了美國.308比賽級彈藥在100、300、600碼歸零的彈道(我實在是找不到85式狙擊步槍使用53式步機彈射擊的詳細資料)。這樣,你可以看到在每一種歸零情況下,彈道上升和下降的情況。 ====================================================== 聯邦.308比賽級168格令BTHP彈道 英寸/高低 歸零距離 100碼 300碼 500碼 600碼 1000碼 100(警察) 0 -15.9 -64.6 -105 -422.4 300(陸軍) +5.3 0 -38.1 -73.2 -369.4 600(海軍陸戰隊) +17.5 +36.6 +22.9 0 -247.4 ===================================================== 就象你看到的那樣,他的歸零距離越近,當彈頭超過這個距離後下落的高度就越大。適用於短距離射擊的100碼歸零可能比較容易操作,但你會發現射程超過300碼之後他的補償修整量將會非常之大。而另外一方麵,在遠距離歸零,比如陸戰隊600碼歸零,在最後的射程上不會下落得那麽多,但是要求在所有其它距離上都進行相當數量的補償,甚至在短距離上也是這樣。這樣,300碼歸零是一個折中的辦法。 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狙擊學校裏,講授的是在600碼/米歸零。這樣做的理由有很多,但其主要原因是這個距離與美國海軍強調的最大可能射擊距離是一致的。但如果一個海軍陸戰隊狙擊手需要執行營救人質任務的話,他會將自己的狙擊步槍在100碼重新歸零,。 歸零距離的標準是雙重的,就象前麵說的那樣,你所決定的歸零距離應該是你在大多數情況下射擊的距離。另外,你又需要一種彈道上升及下降變化量最小的平直彈道。這樣可以提高反應速度和減少出錯的機會,並可以盡可能象常用距離上射擊那樣在整個射程中射擊。 ★歸零射擊 我建議歸零射擊的第一槍應該在僅僅25米的距離上射擊,非常近的距離可以使你幾乎完全不會脫靶並看見子彈打在哪裏。這是一種提高效率的方法,尤其當你還是一個新手的時候。曾經有一個特種部隊的教官為了“節省”時間而讓學員們一上來就在300米距離上進行歸零射擊。這樣做,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子彈沒有打在靶上,到了末了,他們為這種“捷徑”花費了兩倍的時間。 在25米開始歸零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校準風偏補償。你可以非常準確地找到中心位置,因為所謂風偏補償的零點,是指在無風情況的中點。而25米的距離是如此之近,以至任何橫側風都不會對彈道造成明顯地影響。你應當這樣想:在25米歸零風偏,在實際的、較遠的距離上歸零高低(也有些特種分隊狙擊手寧願在100米上歸零風偏,因為他們認為在比100米更遠的距離上橫側風的影響才值得重視)。 不論歸零距離是100、200或300米,如果你使用了變倍率的望遠式光學瞄準鏡,你都應該將該瞄準鏡的倍率調到最大,並且一直這樣直到歸零校正完成。這是因為你在實際作戰時往往使用最大放大倍率,並且在其它倍率下零點可能有微小的移動。關於這一點的更多內容,我遲一點再談到。 以臥姿射擊,這是最穩定的姿勢,並用兩腳架或沙袋架好槍。 ★冷槍管和熱槍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致性就等於精確性,反之亦然,這是大家都公認的。一個特種分隊狙擊手要堅持不懈地尋找提高射擊一致性的方法,以及對出現的問題追根尋源。 步槍槍管溫度的變化會導致彈頭落點的變化。因為一根發燙或者哪怕是溫暖的槍管都會發生至少是輕微的彎曲。它會彎曲多少,彎曲得有多快,對不同的彈藥有什麽不同的影響——這些不定數又導致了更多的不一致因素。 確立一致性的最容易的方法,是根據冷槍管射擊的射效進行歸零。這種方法稱為“冷槍管歸零”。作為一個普通的規則,你應該射擊得足夠慢以確保槍管不會發熱,具體方法是這樣:以最多3發子彈為一個周期,以不超過每兩分鍾一發的速度射擊,然後暫停5分鍾,重新開始一個周期。你應該運用一些常識,根據周圍環境的溫度調整射擊速度,尤其在室外非常寒冷的情況下,每一發子彈都潛在地提高了槍管溫度。使用這種間歇、緩慢地射擊方法不會使槍管的溫度上升。如此,你可以建立一種極高標準的一致性,而這樣的一致性必然導致極高的精確性。 在發達國家裏,軍事反恐怖狙擊手和執法特種分隊狙擊手都運用冷槍管歸零的技術,因為從理論上來說他們在每個環境裏隻需要發射一發子彈,並且每次射擊要求具有類似機械般的精密度,甚至可能被要求在100米距離上將彈頭射入對手的腦幹使他立即失能,同時還不會誤傷圍繞在他周圍的人質。在這種場合,所謂平均彈著點的概念已經不再適用。 此外,發達國家的現代軍事狙擊手一般都裝備了精密的直動式專業狙擊步槍,並且用定製的槍管及比賽級彈藥進行歸零。在與敵方交戰的時候,他不會輕率地連續開槍而導致槍管發熱,因為他明白這種連續射擊並不會使他更準確。他會努力按這樣的程序行事:第一槍應該是完美的,然後,有一個間歇來進行射效觀察、轉移陣地並準備進行下一次射擊。再然後,他進行另一次冷槍管射擊。一個令人生畏的狙擊手會力求自己的所有射擊都是冷槍管射擊。 與此不同的是,常規步兵在練習時打了那麽多子彈,以至他們是在不知不覺中對突擊步槍進行了熱槍管歸零,並且視冷槍管歸零為一種非標準的、可以忽視的輔助手段。如果你在每一次作戰中都發射數百發子彈,那麽這種做法也不錯。但狙擊手所有動作的中心就是這頭一發子彈能否擊中目標。在距離較遠時,這一槍最好使別人看來就象一顆偶然飛來的流彈,但對狙擊手來說,這就是所謂的“一槍斃命”。 根據資料分析,對一根新的、精密的、槍管管壁較厚的專業槍管來說,冷槍管射擊和熱槍管射擊之間的最大差別大約是0.75分(在100米上大約是7~8mm),在300米距離上足以引起重視,但不足以造成對人體目標的射失。不過,對於一根長期使用、槍管管壁較薄並且不是太精密的槍管來說(我國使用85式狙擊步槍的警察特種分隊狙擊手大概都麵臨這種情況),這種差別就無法估算了。因此,對於你個人專用的狙擊步槍,其熱/冷槍管射擊之間的任何差異你都必須加以記錄,因為這種差異會對同一支步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一些很少見的事件中,你必須很快地向一大群對手射擊。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可以運用你已經掌握了的冷/熱槍管歸零變化規律,有把握地預見自己的子彈將會命中什麽地方。一個特種分隊狙擊手必須完全了解、掌握他的狙擊步槍。 當你得到一個滿意的冷槍管歸零結果時,距離和風偏旋鈕可能並不在正確的標定位置上而需要進行調整。這一點可參看你的瞄準鏡的使用指南。 歸零時每一組應該發射多少子彈?傳統的三發一組是非常合適的。真正有經驗、有才幹的狙擊手能夠根據單發子彈的落點調整仰角。我曾訓練過一些特警狙擊手,他們隻用一組10發的射擊就完成了歸零,並且效果也極好。這裏不存在所謂“正確”的答案,隻有一點,那就是必須放慢射擊速度以避免槍管溫度大幅升高。 當你達到並記錄了一個可接受的歸零效果時,你的工作還沒有結束。現在,你必須檢檢驗你的瞄準鏡。看看它在改變放大倍率或距離、風偏諸元時零點是否發生變化。 因為你歸零一個變倍率瞄準鏡時是在它的最高放大倍率下。現在,你應當在較低放大倍率下對它進行檢驗。對於3~9倍瞄準鏡來說,你應當在6倍和3倍下射擊並小心地將彈著點與9倍時的進行比較。如果有變化,記下它。如果這種差異大於2個密位或更多,則應更換瞄準鏡。 下一步,采用改變旋鈕刻度的方法按100米間隔進行檢測彈道補償的射擊。一般來說,在標定距離上的實際射效與預期射效之間至少會有一點差異。舉例來說,當你在100米距離上將步槍正確歸零之後,再將距離旋鈕轉動至“2”並對200米處的目標射擊時,你可能發現並沒有命中靶心而是略微偏高。這一階段是歸零過程中最耗時的部分。但是掌握了這種精確的技術,將使你對遠距離射擊的信心大為提高。記錄下這些微小的變化吧。 最後的檢測稱為“重複性檢測”,這是為了考察仰角和風偏被改變之後,還能否回到原設置狀態。這種檢測的最簡單方法,是在100米射擊3發子彈後,轉過預定的棘齒射擊另外3發子彈(不見得要射靶,隨意3槍便行)。然後,向回頭的方向轉過相同的棘齒,考察射擊的3發子彈落點是否與第一組相符合。注意不要打太快,這樣會使你的槍管反常地被加熱。 對風偏做同樣地事,看看是否有偏離。達到2個密位的偏移就足以引起重視,因為你正在測試的是瞄準鏡內部結構的一致性。這樣的偏移量意味著在更遠的距離上,你會麵臨非常嚴重的問題。盡管有一種“同向到達”的方法可以減少這種偏移的影響(即每次轉動旋鈕時都按同一方向,例如順時針,到達某個設定值),但這樣隻對一槍有效。在你射擊每一槍之前,你都必須重新將旋鈕回旋,然後再按原方向將旋鈕轉到剛才那個位置。因為上述的偏移意味著瞄準鏡內部存在某種鬆動或間隙,而射擊時的巨大震動必然導致棘齒位置的不確定。顯然,這種“同向到達”的方法是應付瞄準鏡內部結構不一致的一種“窮對付”的方法,但這種方法不能應付那些需要連續射擊的情況。一個使用頻繁的瞄準鏡,尤其是使用相對柔軟的黃銅材料作傳動齒輪,最終會因為過度磨損而無法完成一致性很高的設置調整。人們基本上都沒有認識到,瞄準鏡最後的磨損報廢原因一般是由於其內部齒輪間隙過大,而不是因為鏡頭刮花或者鏡身撞壞。 你應該反複進行測試,體驗重複性問題。不要因為有“同向到達”的方法就認為對瞄準鏡內部結構存在的鬆動可以將就。如果存在類似上述偏移量過大的問題,則需要更換這個瞄準鏡。 ★應急零點確認 你的狙擊步槍的準確性依賴於歸零的正確可靠性。如果你不了解這一點,而由於某種原因使零點發生了變動,當你實際執行狙擊戰鬥任務時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在某些確定的環境下,你應該自覺地用檢驗性射擊來查證武器的零點。底線是:你開始稍微懷疑零點是否發生了變化,你就應該進行這種查證。這是因為,正是這種稍微的懷疑也從心理上影響並降低了你對射擊的自信。 查證零點的理想工作地點是在遠射程靶場,並且沒有時間上的限製。但這兩個條件有時卻幾乎完全不能滿足。特別是一些大城市的特種分隊狙擊手,他們完全明白在需要立即出動時,假如懷疑零點發生了變化而需要驗證,急切中尋找一個超過100米的遠射程靶場是多麽困難的事。當你麵臨這類難題時,有一個竅門能幫助我們解決沒有遠射程靶場的問題。這個竅門是這樣的:當你在一個遠射程靶場完成了歸零校驗之後,換用另一個新靶並且使用你的步槍在25米的距離上射擊。顯然,這時你的彈著點會低於瞄準點,你應該準確地記錄這個低出值。現在,你就可以在25米手槍靶場內進行歸零校驗了,其標準就是你的彈著點與瞄準點的高度差必須與你前頭記錄的值一樣。 ★緊急一槍歸零 這是最後一種可以考慮的快速歸零技術,它的精確度足以應付緊急情況,但算不上真正精確的射擊。這種歸零非常迅速,可以在緊要關頭幫你一把。 小心地瞄準一個離你較近(例如25米)並且你可以通過瞄準鏡看見彈著點的靶或者任何可以留下明顯彈痕的平麵,在那上麵瞄準一個精確的點。現在,射擊一發子彈。 然後,重新將步槍瞄準,設法用沙袋或其它支撐手段固定步槍使之不容易移動,通視瞄準鏡使箭頭形準線準確地壓在你最初的瞄準點上,同時確認步槍不會移動。 現在,你必須非常、非常小心地在不使步槍移動哪怕一點點的同時,旋轉距離和風偏旋鈕,使箭頭形準線移動到你的子彈實際命中的地方(或者在彈洞上方某處,參看上文“應急零點確認”)。現在,你的瞄準點已經與彈著點重合了。這就是零點,你現在可以去準備戰鬥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