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6年02月09日星期四 zt

(2006-08-22 16:25:41) 下一個
日官房長官攻擊唐家璿:發言有失妥當 【東京消息】據日本共同社報道:針對唐家 說“不對小泉純一郎抱希望”,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9日稱: “作為一國的領導人,這樣的發言有失妥當。” 共同社報導,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在9日上午的記者招待會上,就中國前外長、現國務委員唐家璿對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不抱期待的發言表示強烈不滿,安倍稱: “作為一國的領導人,這樣的發言有失妥當。” 安倍指出: “(唐家璿的此番發言)與中國領導人多次表示重視日中關係的發言也不相一致。”針對中方以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為由拒絕舉行兩國首腦會晤一事,他強調指出, “我方的大門一直是打開的。僅因一個問題而拒絕討論所有問題的做法是否有失妥當,關於這一點我們將進一步向中方提出。” 報導說,正在中國大陸訪問的)日中協會1會長野田毅指出,他8日在北京和中國國務委員唐家 會談時,唐家璿表示,在改善中日關係方麵,北京當局已經對日相小泉純一郎不具任何期待。 唐家璿並且指出,日中友好團體代表3月底將到北京訪問,中國主要領導人將利用這次和日本代表會談的機會,發表重要談話,暗示中國方麵可能宣布對日政策的新方針。 現任自民黨眾議員的野田毅指出,唐家璿在會談中針對小泉5度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表示,中國已經不對小泉具有期待,中日關係在小泉純一郎任內好轉的可能性非常小。唐家 表示,中國將把關心焦點對準小泉的後任人選。 唐家璿在會談中指出,中國將把中日關係的底線明確化,野田毅認為,這項發言是表示,北京當局在曆史認識問題和台灣問題方麵,不會讓步。 【時事點評】在昨天的點評中,我們曾經對唐家璿的“對小泉純一郎不抱希望”之說給出了點評。 ●唐家璿所說的“對小泉不抱希望”,等於正式地為“小泉路線”、也為小泉釘上了最後一根“棺釘”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唐家璿所說的“對小泉不抱希望”之所以讓這位極端影的鷹派頭子是一跳三尺高、就在於這番話等於正式地為“小泉路線”的外交部分、也是為小泉純一郎個人、釘上了最後一根“棺釘”。 ●“小泉路線”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個“賭”字 長久以來、我們通過長期的觀察、始終認為小泉自 的那條所謂“小泉路線”、有一個最大的特征、那就是個“賭”字。 在我們看來,在這個“賭字訣”下、對內,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小泉以去年8月份的郵政改革法案被日本參院攔下為由、不顧黨內眾多政治派係、甚至一直支持他的森喜朗以“可能令自民黨全麵分裂”為由而進行的強烈反對、在一場以日本自民黨的整體命運為賭注的政治豪賭中、小泉硬是解散了日本國會、提前舉行大選、並發誓將反對郵政法案的自民黨議員清除出黨的方式、結結實實地“賭”了一把。 結果是小泉純一郎在清洗了反對他的黨內政治勢力之後、他果真“賭贏”了這一局。 ●緊程“賭字訣”的小泉、在國際事務中卻撞到了北京這堵既有實力、又有原則的厚牆 然而,盡管小泉純一郎靠手中緊程著的這個“賭字訣”、在國內事務中令他的“小泉路線”是“一路順風”、 “吉星高照”,但是,當他想用同樣的手段、在國際事務中,既為日本、也是為自己“賭出”一片新天地時、卻因撞著了北京這堵既有實力、又有原則的厚牆、而始終無法如願。 ●國際事務中、最能體現小泉的“賭性”的,就是東亞峰會的那一檔子事 在國際事務中、最能體現小泉的“賭性”的,就是東亞峰會的那一檔子事。我們知道、正是因為日本向美國出賣了整個東亞、也包括日本自身的國家利益、讓一個本應該成為“符合所有的東亞國家經濟利益”的、東亞一體化進程之良好開端的首屆東亞峰會、最終卻開成了一個令其倡導者一乓來西亞前首相馬哈締爾“痛心不已”的“四不象”:名為東亞峰會、卻硬生生地坐著南亞的印度、甚至“不屬亞洲政區範圍”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特別是後麵兩位“新麵孔”、在馬哈締爾的眼裏、完全是華盛頓的代言人、其起的作用不是搭台唱戲而是隨時準備按華盛頓的旨意、在東亞一體化的進程中唱對台戲的。 ●小泉以東亞經注一體化進程為賭注、去“賭”會出現這樣一種結局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小泉為首的日本保守勢力、在向布什出賣東亞、也包括日本自身的國家利益的背後、雖然有著濃厚的“報複”心理有著報複北京、 以及跟著北京在外交上孤立日本的東亞國家之因素,但是、我們認為,他更主要的動機則在於一個“賭”字、既打算以“對整個東亞、也包括日本自己在內的利益”有著重大意義的東亞經注一體化進程為賭注、去“賭”會出現這樣一種結局,既:對這一進程極其重視的中國、東盟、在相信日本的“堅定決心”後、在最終權衡利弊之後、中國或會放棄在曆史問題上的原則立場、東盟或會反手去勸說中國、看在東亞一體化的麵子上、不要拿他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事情去說事兒,從而令自己擺脫東亞外交孤立的處境、並以此來“堅定”日本社會“在不清洗曆史的前提下、一樣可以擺脫曆史包袱”之信心。 ●“事實”徹底打碎了日本保守勢力的兩個指望 東方評論員認為,小泉的這種“賭徒”心理、就是他在東亞峰會前、不僅在靖國神社問題上“變本加厲”、還由麻生太郎發表了一篇“精神”為“日本是最有資格領導亞洲的國家”的公開演講、從而在他赴會前夕、公開在中國及東亞國家麵前、擺出了一付“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與中國爭奪”亞洲領導權、且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之姿態的深層原因。 顯然,我們不難作出這樣的判斷:既,如果中國因更加看重東亞經濟一體化、而在曆史問題上做出原則退讓,那麽,不論是日本保守勢力、還是美國保守勢力、 自然會從這種具標誌性的原則讓步中、進一步嗅出中國在台灣問題、東海問題上、也一樣有理由因擔心破壞了和平建設的環境、而做出類似原則讓步的“味道”。 對此,東方評論員認為、事實證明,北京決策層已經以”寧可讓東亞一體化進程暫時受阻、也絕不在曆史問題上妥協”的實際行動、徹底打碎了小泉“中國或許會因東亞一體化而讓步”的指望;此外,馬來西亞總理哈達維、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在峰會上、與中國總理溫家寶談的是經濟合作、與日本首相說的是”希望日本積極去改善中日關係”的事實、也徹底打碎了小泉“東盟或許會以東亞經濟一體化為重、去勸說中國放下靖國神社這檔子事”、從而自外交孤立中突圍“另一個指望”。 ●“具體指導”小泉純一郎在國際事務中“大擺賭局”的“理論基礎” 事實上,在我們看來,指導小泉純一郎在國際事務中“大擺賭局”的“理論基礎”、本質上就建立在“處於複興關鍵期的中國、定會在最後一刻讓步”的心理預期上。東方評論員認為,這一心理預期、既是日本保守勢力製定、並執行“小泉路線”外交政策的理論基礎、同時、它還是日本社會容忍“小泉外交”的理論源泉。 然而,根據我們的觀察、在北京“寧可不要10+3、也不在靖國神社問題上降調”的事實下、在韓國、東盟中的許多重要國家、甚至日本的某些盟友、也出麵要求日本正視曆史的事實下、 日本社會終於開始從另一個角度去審視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 ●北京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動向、並瞄準時機、給了小泉猛烈的一擊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最能體現這一變化的、就是日本媒體在靖國神社問題上的輿論導向出現了某些微妙的動向。而北京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動向、並瞄準時機、給了小泉猛烈的一擊。 在我們繼續這一話題前,看看北京是如何給小泉猛烈一擊之前、再來了解一段新聞。 日本外交處於孤立新加坡朝鮮促小泉停參拜 【綜合消息】據報道,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日前表示,日本領導人應放棄參拜靖國神社,尋求其它紀念戰爭死難者的方式。朝鮮官方的報章亦譴責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神社是“火上加油”,要求他停止參拜。 指日本處外交孤立 吳作棟表示,靖國神社既是日本內政問題,也是國際外交問題,日本領導人必須根據事實作出判斷,在這一問題上,日本正處於外交孤立狀態,亞洲其它國家以及美國,都不會支持日本。他不認為中國想找日本的麻煩,並稱中日關係比靖國神社問題和曆史問題更重要,但在中日關係向前發展之前,曆史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此外,日本外務省稱將與中國恢複工作層麵會談,外務省次長穀內正太郎將與中國副外長戴秉國於周五及周六在東京會麵,是去年10月以來首次舉行有關會議。 朝譴責美化血腥曆史 另外,朝鮮官方報章《勞動新聞》昨日發表評論,譴責日本當權人士參拜靖國神社是為軍國主義及右翼傾向火上加油,要求立即停止。參拜神社是公然美化血腥侵略曆史,並企圖為戰犯翻案,同時也是向日本年輕一代灌輸軍國主義思想的行徑。 另一方麵,吳作棟預料東亞國家最遲可在50年內追上歐洲生活水平,並稱日本、韓國、新加坡、澳洲和新西蘭的生活水平已追貼歐洲。 【時事點評】眾所周知、在幫助美國破壞首屆東亞峰會的過程中、新加坡起的“壞作用”與日本完全可以相提並論、但是、新加坡破壞首屆東亞峰會的目的、是出於“想活得更加體麵些的”長遠政治意圖、這一點,我們在之前的點評中、已經多次做過詳細的分析。 ●新加坡“要想活下去”就必須“活在”東亞經濟一體化中 在這裏,我們想再次強調的是,新加坡除了有“想活得體麵些”這個長遠政治意圖外、還有一個更加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活下去”。顯然,作為一個城市國家的新加坡還是非常清楚這麽一個事實的、那就是,它“要想活下去”就必須“活在”東亞經濟一體化中、換句話說,新加坡人要想維持其生活水平、就必須在東亞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去“找飯吃”。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種“活下去”的現實需要、正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配合日本、幫助華盛頓破壞了首屆東亞峰會、卻又在峰會期間轉過臉就立刻批評日本、要求必須在“東亞自由貿易區問題上更積極些”的動機。 ●小泉的那句“隻有中韓在拿靖國神社說事、別的國家都不說”的話、是從何說起? 我們注意到,在時隔兩個月之後,華盛頓慫恿日本、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的配合下、從破壞東亞峰會的問題中“得分”的喜悅,終因伊核問題的徹底激化而煙消雲散。而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在內的國際社會、特別是日本國內的政治勢力、經濟利益集團、也從中國在伊核問題、朝核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中、愈加確認中國並沒有在與美國的爭鬥中處於明顯不利境地、反而因華盛頓在中東問題上的日益被動、從而令北京在日本曆史問題上做原則讓步、主動緩和中日關係的可能性更加渺茫。 在這種情況下、對中日關係異常關注、對東亞穩定視為最大外交的東亞國家、甚至是日本的盟國-新加坡、與日本走得較近的東盟大國-印度尼本亞、相繼發出要求小泉停止參拜靖國神社、並敦促其主動改善中日關係的呼聲也就成了盡早穩定東亞局勢的唯一出路。 東方評論員注意到,吳作棟表示,靖國神社既是日本內政問題,也是國際外交問題,日本領導人必須根據事實作出判斷,在這一問題上日本正處於外交孤立狀態,亞洲其它國家以及美國,都不會支持日本。 顯然,在聽到這位新加坡前總理左一個“停止參拜”、右一個“日本正處於外交孤立狀態”、最後還加上個“亞洲其它國家以及美國,都不會支持日本”的聲音之後,真不知小泉昨天還在說的那句“隻有中韓在拿靖國神社說事、別的國家都不說”的話、是從何說起? ●在這種“國際氣氛”中,日主流媒體已經由“支持小泉參拜”切換成了“反對小泉參拜”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也正是在這種“國際氣氛”中、特別是自伊核問題於去年底激化之後、在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上,日本主流媒體的報道口徑已經開始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根據我們的最新調查,以近幾天的情況為例、在日本六家主要平麵媒體中、竟然有五家的“調子”、已經由原來支持小泉參拜切換成了“反對小泉參拜”,並開始出現反省“小泉外交路線”的係列專欄、甚至是社論。 ●小泉內閣中再次普遍出現“頂撞”首相的聲音 東方評論員認為,再加上因去年那場國內政治豪賭而人氣大漲、並被披上了“改革硬漢之光輝形象”的小泉、近來也因政府內的係列醜聞而引發“人氣的狂泄”。 事實上、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小泉純一郎支持率的大降、已經影響到了他在確定接班人中所起的“作用”。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一點、從日本自民黨內、小泉內閣中一掃小泉賭贏“國會大選”後一度出現的“禁若寒聲”、而再次普遍出現“頂撞”首相的聲音中、就可以明顯地感覺出來。 ●日本的政治層、經濟界在目睹了“中美日”間的鬥法之後、多少已經明白了這麽一個事實 我們知道、美國政治界有句老話: “任何政策、不論是國內政策、還是外交政策,都是地方政治的體現”,顯然,這句話對日本同樣合適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日本的政治層、經濟界在目睹了“中美日”間的鬥法之後、多少已經明白了這麽一個事實:既,北京在與“美日同盟”在東亞角力的同時、通過將“角力場”拉寬到中東、中亞一線、借助歐洲、俄羅斯的力量、令自己並不處於下風的事實中、根本就不可能在曆史問題上讓步、更不可能在小泉再挑事端的台灣問題上讓步。 ●日本社會終於發起了對引發日本外交孤立的“小泉路線”某種程度的清算 因此,東方評論員認為, “這些”也就引發了之前在那種“心理預期”下、也指望著北京會在最後中一刻讓步的日本其他勢力、終於發起了對引發日本外交孤立的“小泉路線”的某種清算。 ●日本外相麻生於這輪中日戰略對話之前、 “搶著”發表了台灣“國家論” 顯然,中日的第四輪戰略對話已經開始,在我們看來,在日本外相麻生於這輪中日戰略對話之前、 “搶著”發表了台灣“國家論”、並聲稱“日本占領台灣期間提升了台灣的教育水平”之極具挑釁性的言論之後,這輪戰略對話不僅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而受到北京的“高度重視”。 ●北京選“戴”出馬,就是在特意在東亞國家、 日本社會麵前、彰顯中國“的確在為打破中日關係僵局、而盡全力地尋找著出路”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北京所特意表現出來的“高度重視”、是通過讓中國副外長戴秉國率團赴日與會來加以體現的。我們知道、戴秉國雖是副外交部長,卻曾擔任中聯部部長的要職。這位副外長不僅有如此資曆、近幾年來、更是因負責處理中美關係、台灣問題、朝核問題,而在國際外交界口碑極佳、特別是在04年灣大選前後、一度懷揣著一封傳說是“大陸可能會對台灣動武”的“國書”、圍著地球跑了一圈、向全球主要國家是一一打招呼、從而為世人所矚目。 顯然,北京決策層選“戴”出馬的意圖非常清楚,就是在特意顯示中國“的確在為打破中日關係僵局、而盡全力地尋找著出路”,一來顯示了中方的確的誠意,二來又顯示了中方對中日關係的高度重視。 ●這輪中日戰略對話何以沒有受麻生“大嘴巴”的影響? 在這種事實的反襯下、安倍晉三在攻擊唐家璿的那番發言時、將其定位在“與中國領導人多次表示重視日中關係的發言也不相一致”的言詞、顯然不值一提。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輪中日戰略對話之所以沒有受麻生“大嘴巴”的影響、並如期進行、這“本身”就是北京“注意到”國際輿論、 日本社會的“上述變化”、並刻意對之做出的一種“策應”。 ●小泉在準備這輪中日戰略對話的過程中、再次玩弄了一個小花招 然而,我們必須指出的是,在日本社會、特別是國際社會的壓力下、小泉在準備這輪中日戰略對話的過程中、再次玩弄了一個小花招,既在日本社會出現反省“小泉路線”的關鍵時候、國際社會進一步孤立日本的時候、小泉想用麻生的“公開挑釁”來達到這樣兩種目的:第一,在麻生代表日本政府第一次將“台灣國”喊出來、並公開美化殖民台灣那段曆史的情況下、如果北京仍然“不生氣”、如期對話的話、那麽,也就製造出了一種“日本進一步強硬、中國反而開始服軟”、從而有理由繼續其“小泉路線”的假象; 第二,如果北京表現得“很生氣”、並以此為由取消對話、那麽、計劃中的、在中日第四輪戰略對話後、中國將與日本反省“小泉路線”的政治勢力間開展的一係列交流活動之效果、也必將大打折扣。 ●華盛頓已經表現出一種“對日本日益增強、且迫不及待的控製欲”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盡管小泉純一郎仍然沒有公開聲稱停止參拜靖國神社、盡管北京隨著小泉在去年10月弟五次拜鬼、而將中日中斷對話的層級切到了外長一級、但是,由於近來國際形勢的突變、再加上小泉正承受著巨大的內外壓力、再加上胡錦濤主席既將訪美、而小泉知道、手中拿著決定東亞安全框架命運的朝核問題、並在決定世界格局的伊核問題中發揮著極其重要作用的胡錦濤、與布什想談的可不是什麽台灣問題、以及單純的朝核問題這類局部問題、而是日本定位問題、也就是中美關係的定位問題、這才是這一輪中美首腦戰略對話的核心問題。 因此,小泉在其外交政策已經走進死胡同之後、在全球戰略上日益被動的華盛頓、已經表現出一種“對日本日益增強、且迫不及待的控製欲之後、日本保守勢力調整外交政策、防止自己更深落入華盛頓的掌握之中的動機還是存在的。 ●體現了中國決策層的這麽一個特點:是“既原則、又務實” 東方評論員認為,由於日本的確是中美間的一個影響極大的“砝碼”、因此、在堅守原則的情況下、在小泉純一郎仍然公開停止參拜靖國神社的情況下、北京派出自己“能夠派出的”最高級別官員一副外長去談、無疑體現了中國決策層的這麽一個特點:是“既原則、又務實”。 ●日本發出的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北京顯然注意到了小泉的處境。事實上、就在中歐俄與美國在伊拉克問題頂得最緊的時候、 日本已經開始放風要盡快從伊拉克撤軍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日本的這個動向是個值得關注的信號、我們認為,否則、這一輪戰略對話是根本就不可能舉行的。 顯然,北京麵對小泉是“既要麵子、又要裏子”的這一花招、一邊是嚴辭痛批、從而表現得“很生氣”;而另一邊、卻策略得表現出仍然願意“如期對話”、隻是針對小泉那種針對日本社會刻意製造的“日本進一步強硬、中國反而開始服軟”的假象、也耍了個手腕、這就是國務委員唐家璿在會見日本“日中協會”會長野田毅時所、首次代表中國官方拋出的: “在改善中日關係方麵,中國已經對小泉不具任何期待”的言論。 ●有了這句話之後,戴副外長的“赴日旅行”就已經與小泉及他的“小泉路線”劃清了界線 不難看出,這句話有如一根專為小泉純一郎個人、以及“小泉路線”進行“蓋棺定論”的“棺材釘”。在有了這句話之後,戴副外長的“赴日旅行”、也就已經與這位小泉首相、及他的“小泉路線”劃清了界線、沒有了任何瓜葛。如果說有成果的話、在小泉“正式聲明”不再參拜靖國神社之前、那也絕對是“小泉路線”之外的人、反省“小泉路線”的人的成果、 ●在戴副外長赴日做日本社會的工作之前、北京提前抬手就給了小泉一耳光 事實上,唐家璿的這番發言、讓我們想起了去年5月間吳儀副總理提前結束訪日行程、在日本的地界上放了小泉的“鴿子”那一幕,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吳儀中止訪日行程、不見小泉就打道回府的動作、猶如在日本做完日本社會的工作之後、給了小泉一耳光後、麵都不見就 而這一次,唐家 的這番“蓋棺定論”、則猶如在戴副外長赴日做日本社會的工作之前、就提前抬手就給了小泉一耳光。顯然,北京並不信任小泉、盡管他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提前給他一耳光、就是在警告小泉純一郎兩點:第一,是在強調北京並沒有對這輪對話有何期待、隻是將其定位在重視中日關係、並注意到了小泉處境不佳的層麵而已。 第二、就是要好好談的話、那你小泉就盡早拿出誠意來、否則、在北京已經劃出底線的情況下、隨著時間的拖延、中日關係的“無法改善”、將繼續壓縮日本在美國麵前的回旋空間、壓縮小泉地位的穩固程度。 ●唐家璿為小泉路線“蓋棺定論”的核心意圖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是北京傳遞給日本社會的信息,那就是,日本人真的應該考慮一下小泉之後的人選問題了,顯然,唐家璿的那番“蓋棺定論”其意思非常清楚、既是為小泉個人、更是為“小泉路線”在“蓋棺定論”,因此,在北京已經明確不對小泉抱希望的情況下、象安倍晉三、麻生太郎這樣的、不僅緊跟“小泉路線”、且比小泉更加激進的的右翼政治人物上台的話、中日關係恐怕仍然無解,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才是唐家 為小泉路線“蓋棺定論”的核心意圖。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