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2006年2月6日 星期一 zt

(2006-08-22 16:25:41) 下一個
伊總統下令停止在核問題上的自願合作措施,美稱不排除動武 【伊通社德黑蘭電、】伊朗總統內賈德在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阿加紮德”的信中命令停止在核問題上的自願合作措施,並開始所有用於和平目的的核研究。 伊朗外交部長馬努切赫爾穆塔基五日宣布,伊朗已經終止所有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自願合作。即伊朗同國際原子能機構在過去的兩年半至三年中的所有自願遵守的措施不再生效。 據香港媒體報道,穆塔基說:“伊朗隻會按照核不擴散條款行事,將不再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對伊核設施進行突擊核查。我們對附加協議不再負有義務。” 他又說,伊朗反對把提煉濃縮鈾的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但談判之門仍是打開的,伊朗並不害怕安理會,那不是世界末日。 這一宣告意味著伊朗已經重啟鈾猿縮活動。 伊朗總統內賈德二月四日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決定將伊朗核問題報告給安理會之後,下令全麵恢複濃縮鈾活動,同時伊朗的核設不再接受聯合國核查人員的突擊核查。伊朗總統內賈德在一封寫給伊朗原子能機構主席阿加紮德的信中說:“根據法律,在二月五日為止,伊朗對《核不擴散條約》附加議定書的自願執行以及在該條約之外的其它合作必須暫停。” 伊朗外變部發言人阿塞菲二月五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悟況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目前正麵臨新的局麵。我們馬上將舉行第=輪談判,但是,俄羅斯在提交建議時必須考慮已經變化了的新情況,隻有這樣,我們才可能會對新提議予以考慮。” 另外,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接受六日出版的德國《商報》訪問時說,解決伊朗核問題的一切方法仍然開放,包括軍事行動。 【時事點評】自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35個成員4日以27票支持、3票反對和5票棄權的結果通過歐盟方麵提出的一項決議,決定將伊朗核問題向聯合國安理會報告之後,伊總統揮筆寫就的這封“信”,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顯然,是在強調伊朗強硬反應是“非常認真”的、是在“非常莊重地宣告”伊朗已經決定重啟鈾濃縮活動。然而,這些仍然不過是在做“表麵文章”。 內賈德在闡述其伊核立場時是在“硬中有軟” 非常清楚,我們注意到,盡管內賈德通過一封信的方式、發布了停止在核問題上的自願合作措施的命令,但是,命令之中、又“明文”保證伊朗核活動“仍將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的監督下進行,顯然,伊總統的這封“信”、仍然沒有為伊朗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談判留下了“一道門縫”。不難看出,強硬的內賈德在闡述其伊核立場時、顯然是在“硬中有軟”。 “伊美”的“軟”出於一種“務實”,各自的“硬”恰是一種難以實現的“期望” 對此,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內賈德與拉姆斯菲爾德的“軟”、其實都是一種基於伊核“最可能采取的解決方案”之“務實”、都是一種明白最終要解決問題還是得回到“俄羅斯建議”基礎上的“務實”,而各自的“硬”、本質上恰恰是想借這種強硬、來實現各自最想實現、卻又自覺“非常難以實現的解決方案”之“期望”。 在我們看涪楚了內賈德的“硬中有軟”、與拉姆斯菲爾德的“軟中有硬”之後,再來看看伊核問題中的另外三個涉入者一“中俄歐”在這個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俄羅斯:對有關伊朗核問題的決議感到滿意 【莫斯科消息】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卡悔寧對新聞界說,俄羅斯對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當天通過的有關伊朗核問題的決議感到滿意,認為該決議體現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繼續利用外交手段促使伊朗停止核燃料研究活動的願望。 卡悔寧說,對上述決議投讚成票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成員一致認為,應該盡最大努力爭取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內,通過政治途徑解決伊朗核問題。他指出,俄羅斯有關在俄境內建立俄伊鈾猿縮聯合企業的建議仍然有效。 另據俄塔社報道,俄羅斯駐國際原子能機構大使別爾堅尼科夫說,俄希望伊朗能同國際原子能機構繼續進行積極合作,以澄清與其核計劃有關的所有問題。 中國: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內解決伊核問題仍有空間 【新華社消息】中國的伊核立場:通過外交途徑早日解決伊核問題。據報道,中國代表團團長吳海龍就中國代表同意將伊核問題向安理會報告作了解釋性發言。吳海龍說,中方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主張以談判方式通過外交途徑早日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當前在國際原子能機 構框架內解決伊核問題仍有空間。 吳海龍說,當前,盡管談判解決伊核問題的進程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有關各方仍應不遺餘力地進行外交努力,仍應抓住任伺可能解決這一問題的機會。為此,中方呼籲有關各方在此時此刻,保持冷靜和克製,避免任伺可能使該問題進一步複雜化和惡化的行動,同時審時度勢,體現出最大的靈活,力爭盡早繼續通過談判妥善解決伊核問題。這是最明智、最佳的,也是對各方最有利的選擇。 德英:主張用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 【綜合外電消息】德國主張用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德國總理默克爾4日在第42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發表講話說,她不否認伊明有權和平利用核能,但堅決反對其發展核武器。她說,伊朗在其核問題上不應得到國際社會的寬容,將伊朗核閻題報告聯合國安理會不是要威脅伊朗政府,而是因為“聯合國是解決這種衝突的地方”。 默克爾主張用外變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她說。德國有義務在早期階段采取行動阻止伊朗在核問題上走得更遠。 英國認為,伊朗仍有機會遵循國際原子能機構決議英國外交大臣斯特勞4日發表聲明說,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決議是國際社會在伊明核問題達成共識上取得了重大的進展。該機構理事會中大部分成員支持這項決議,顯示了國際社會阻止核武器在中東地區擴散的決心。 他說,伊朗拒不執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決議,以及拒絕與歐盟進行具有誠意的談判促使理事會決定將其核問題向聯合國安理會報告,以提高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權威性。 斯特勞說,從現在到3月份國際原子能機構召開理事會之前,伊朗仍有機會遵循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決議,即全麵暫停其與鈾濃縮有關的活動,並采取必要步驟,解決存在的所有問題。否則,聯合國安理會將不可避免地對伊朗核問題作出相關決定。 【時事點評】顯然,在我們“綜觀…‘中歐俄”的原則立場、甚至對比了伊朗、美國的“強硬立場”之後,就很容易感覺出來,真正把握“伊核問題主導權”的仍然是“中歐俄”。 ●在伊核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上、“中歐俄”仍然是在“高度一致” 我們認為,盡管在言語上各有側重、但是“中歐俄”一邊行動一致地投了將伊核問題“報告”給聯合國的“讚成票”,一邊卻也異口同聲地聲明“伊核問題仍有機會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內解決”,可以說再次向伊朗、美國這兩個“直接當事人”明確了這麽一點,既:在伊核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上、“中歐俄”仍然是在“高度一致”。 “既批美國單邊主義、又批伊朗核野心”成了“中歐俄”共同標準 特別是北京、作為在伊核問題上最後表態的“伊核六方會談”的成員之一、其對伊核問題的“原則立場”可以說非常好地濃縮了“中歐俄”的共同利益、並以此為基準、形成了“既批美國單邊主義、又批伊朗核野心”的“中歐俄”共同標準。 ●伊朗的“核野心”與美國的“老劇本”在“中歐俄”三點共識前、雖然是左衝右突,卻始終無法得手顯然,根據我們的觀察,正是因為“中歐俄”有了這條共同標準、所以,盡管這一輪伊核危機演化到今天這一地步、不論是有核野心的伊朗、還是想在伊朗重新上演一幕“先全麵製裁伊拉克、全麵削弱其實力、再顛覆其政權之‘老劇本…華盛頓、在抱著各自的戰略意圖與期望、在“中歐俄”這三點共識前、是左衝右突,始終無法得手的原因。 我們之前一直強調的一個觀點:顯然,“伊美”作為伊核問題完全對立的“??、從而一舉實現其地區性軍事強國的夢想、從對伊朗有利的角度、去“重繪”中東政治、軍事地圖。 就目前而言,“中歐俄”出於自己的長遠中東戰略、在萬不得已之前、是不會充許伊朗這樣做的。但是,就如我們之前一直強調的那樣、“中歐俄”極力保下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其目的卻是為了保下伊朗在“他日形勢需要伊朗成為核國家時、伊朗就可以成為核國家”的能力,是為了保留一張“中東核競賽”這張最後的底牌。在我們看來,“中歐俄”之所以如此齊心協力地保留下這張核牌、其意圖隻有一個、就是要保留一個對華盛頓那份暫時被伊拉克鞠絆、卻從來就沒有徹底死心的單邊主義的“反擊手段”。 可一舉挖塌美國中東戰略牆腳的“非常手段” 隻是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說“中歐俄”暗中去支持伊朗在軍事上抵抗美國了、就是趁著華盛頓在中東開劈第二戰場的機會、突然在伊拉克問題、巴以問題上“加大挖牆腳力度”、那麽、就非常容易將美國在中東的戰略投入、踢進一種“無以為繼”的深淵。 特別是,東方評論員認為,作為挖塌美國中東戰略牆腳“非常手段”、一旦“中歐俄”適時地默認伊朗跨越核門襤、繼而引發中東全麵的核竟賽、不僅將徹底打亂華盛頓的中東、甚至全球戰略。 華盛頓在處理整個伊核問題的過程中、始終處於一種投鼠忌器的矛盾之中 在我們看來,美國人的“這種擔心程度”較“中歐俄”、特別是“中歐”更甚、因此,華盛頓在處理整個伊核問題的過程中、始終處於一種投鼠忌器的矛盾之中,而美國人的“這份矛盾心理”、從華盛頓“數度”慫恿日本、台獨分子挑釁北京核心利益、而北京也“數度”將朝核問題瀨化到東北亞核競賽的邊緣、最後華盛頓就“數度”在台海、日本問題上被迫收手的、長達兩年的中美角力中、我們就應該觀察得一清二楚了。 ●華盛頓對日本核野心的“敏感度”、較之北京而言、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們知道、東北亞有個削尖了腦袋都想成為核國家、從而成為世界政治、軍事大國的日本,是華盛頓擔心東北亞核競賽會導致這個美國受益最多、且由華盛頓主導的東亞安全框架崩塌的原因;事實上,日本核武裝對中國與美國的利益衝擊都是沉重的,但是、作為現行東亞格局的最大受益者、華盛頓對日本核野心的“敏感度”、較之北京而言、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然,根本就不存在什麽“朝核問題六方會談”解決梗式了。 一旦核競賽被引入中東地區,這些國家必然會全麵調整其對外政策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一旦核競賽被引入中東地區,那麽,不論是伊朗這個公開的“美國敵人”、還是與華盛頓貌合神離的埃及、土爾其、更或是向來緊跟美國的以色列、必然在“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的綜合考慮中、全麵調整其對外政策,具體到各個國家、至於與華盛頓“最不對眼兒”的伊朗是否會親美點兒、與美國“最對眼兒”的以色列是否會“疏美點兒”,埃及首先倡導的、整合伊斯蘭世界的“泛阿拉伯主義”是否再次扯起“一起奮鬥、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大旗、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都是可能的、而且最可能的是,這些國家都將比以前更加看重“美國之外的”國際勢力。 ●“有兩點”是仍然不打算放棄其既定中東戰略的美國人所不能容忍的 總這一句話,不論上述國家如何調整,“有兩點”是仍然不打笪放棄其既定中東戰略的美國人所不能容忍的,第一,是中東地區、或者圍繞中東這個世界油桶的戰略中心地帶、出現以色列之外的核武裝,因為將嚴重衝擊華盛頓在這一區域軍事上的絕對優勢、特別是極大地妨礙美國“在這一地區軍事上的行動自由”。 ●對美國這種仍在全力推行的以能源控製世界之戰略的“攔腰一劍” 第二,不論與華盛頓“最不列眼兒”的伊朗是否會親美點兒、與美國“最列眼兒”的l蘊色列是否金“疏美點兒”,還是埃及首先倡導的“泛阿拉伯主義”是否再次扯起奮鬥的大旗、更或是“中歐餓”更深層次地介入中東事務,事實上,都離不開這麽一個“實質”、那就是對美國目前受益最豐的、且也仍然由美國所主導的中東格局的強烈衝擊、是對美國這種仍在全力推行的以能滯控製世界之戰略的“攔腰一劍”。 美國人最想得到的、對伊朗進行全麵的武器禁運、與經濟製裁、其可能性極其渺茫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從這“同一張牌”的變來變去的手法中、我們看不到“華盛頓最想要的、類似對伊拉克那種、對伊朗進行全麵經濟製裁”的影子,卻偶爾可以看到“伊朗跨入核門檻的可能性”,以及“美國軍事打擊伊朗的可能性”,隻不過在我們看來,“美國軍 事打擊伊朗的可能性”、與“伊朗跨入核門檻的可能性”是一樣的渺茫。因為這本身就意味著…‘中歐俄美”的公開攤牌。顯然,這是不符合“中歐俄美”中任何一家的最大利益的。 問題是,如果這兩種偶爾可以看見的“可能性”都非常渺茫的情況下,美國人暈想得到的、那種“類似伊拉克、對伊朗的進行全麵武器禁運、與經濟製裁”、其可能性恐怕是更加渺茫。 如果我們在這種角度去看國際原子就機構理事會通過有關伊核問題的決議一事、顯然也就“別有意味”, 讓華盛頓“最不舒服”的地方是“中歐俄”拿出了這麽一份“報告性”的決議去敷衍自己、並再給伊朗留下了一個月的“考慮時間”有國際問題專家就認為,讓華盛頓“最不舒服”的地方、遠不止其原本想直接定性為“提交”的決議、結果卻被“中歐餓”換成了“報告”的性質,而在於它已經“在伊朗之前”被迫接受了俄羅斯、實際上就是“中歐餓”開出的“藥方”、既率先接連服下了“進行伊核六方會談、將伊朗核原料放在俄羅斯進行”的兩份“偏方”之後,伊朗人不僅沒有任伺表示、反而全麵重啟濃縮鈾計劃、最可氣的是??衍自己、並再給伊朗留下了一個月的“考慮時間”。 ●中歐俄讓“決議”通過、正是俄羅斯兩步走方案中的第一步 我們知道,在“這輪伊核危機”中最為活躍的俄羅斯、其對伊朗核問題的立場是早就提出的“兩步走”方案:第一階段是在2月2日的特別會議上(事實上被延遲到了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盒的35個成員國授權安理盒就伊朗核問題進行辯論,但辯論不涉及提交安理會的行動;在第二階段,理事舍將就核問題再次進行投票,如果伊朗依然拒絕暫停濃縮鈉計劃,那麽,問題將提變安理台,伴隨而采的很可能就是國際社會的製裁。 ●“中歐俄”將伊核問題“報告”、或者“提交”給聯合國不是目的、而是拖延時間的一個又一個的手段,顯然,將伊核問題提交聯合國不是華盛頓的目的,隻是華盛頓尋求國際製裁伊朗的手段,但是,對“中歐俄”而言,在逼迫華盛頓一點接一點地讓步之後、將伊核問題“報告”給聯合國、或者“提交”給聯合國也不是目的、而是拖延時間的一個又一個的手段。對此,華盛頓也是心知肚明、顯然,這也正是“決議案”通過之後,華盛頓卻不那麽趾高氣揚的深層原因。 非常清楚,就如我們之前一再強調的那樣,這一輪伊核危機的起因、是布什的共和黨政府想尋機盡快擺脫在伊拉克的困境,對外而言,繼續全麵掌控伊拉克事務主導權,並以此去全力爭取解決伊朗的時間,繼續貫徹其中東戰略:對內,則想在11月份的國會選舉之前、在伊拉克問題上為自己粉飾一下門麵。 拉姆斯菲爾德講出那番“有軟有硬”的話的真實心態 如若不然,伊朗核問題倒真的可能地“中歐俄”的“無能為力”之下出現失控,隻是即使是失控、華盛頓也不要指望“中歐餓”中的任伺一方,會幫助它去攻打伊朗、或者不要指望“中歐餓”中的“全部”、會在安理會上一致同意全麵製裁伊朗。顯然,在伊拉克問題上美國用足了氣力卻仍然無解的情況下、如果“中歐餓”扔下伊朗核問題不管、任由美國去與更加難纏的伊朗去直接鬥法、這才是華盛頓的惡夢,這才是美國鷹派頭子拉姆斯菲爾德講出“解決伊朗核問題的一切方法仍然開放,包括軍事行動”這番“有軟有硬”的話的真實心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