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世界空軍武器發展新目標:適應信息化戰爭 zt

(2006-08-22 16:25:41) 下一個
  當前,世界空軍武器裝備在“適應信息化戰爭”的作戰需求牽引下持續高速發展,新型戰鬥機研製不斷取得突破,各種飛機的信息化改造和升級成為主流,無人機發展日益升溫,新型機載武器大量湧現,適應遠程快速精確打擊等已成為重要發展趨勢。   新戰機研製方興未艾   目前,美軍F(A-22戰鬥機已完成初始作戰試驗與鑒定,並於2005年經評審決定F(A-22是否從低速生產轉換到全速生產。據報道,美國空軍認為,F(A-22的性能大大超過了預期,甚至超出F-15戰鬥機各項性能指標的兩倍。據悉,美空軍已計劃近期開始正式部署F(A-22,並形成初始作戰能力。由於F-35的超重問題,首次關鍵設計評審從2004年4月推遲到2005年。從目前進展看,通過修改氣動布局、增加推進係統的效率並減小阻力等多種方法,已基本解決了F-35超重問題,並且已進行了包括通信係統、機載光電傳感器、先進座艙顯示器、頭盔顯示器等在內的多項測試,並在隱身性上取得關鍵突破。據報道,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目前已開始正式組裝F-35“聯合攻擊戰鬥機”。這種供空軍使用的常規起降型F-35將全力推進完成裝配工作,並進行飛行試驗。   歐洲的“台風”戰鬥機也已取得重要進展。首批生產型雙座“台風”戰鬥機已於2003年8月開始在德國空軍服役。德國目前也已進行了首架生產型單座“台風”戰鬥機GS002的飛行試驗。   現役飛機著力升級改造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1975年開始服役的A-10“雷電”攻擊機仍然表現出色,為提高A-10的近距作戰支援能力,美空軍正考慮改造A-10的航空電子設備,主要是在掛載“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和“風修正彈藥布撒器”(WCMD)的同時,增加目標瞄準吊艙和“聯合戰術無線電係統”(JTRS)數據鏈等。近期,美軍B-52轟炸機也在著手進行改裝,這是B-52轟炸機近10年來實施的最大一次改進計劃,改進內容主要涉及導航係統和投彈控製係統等。此外,美空軍也在考慮裝備B-52電子幹擾飛機EB-52。根據目前計劃安排,EB-52研製工作於2005年開始,到2011或2012財年將可能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據報道,2004年俄羅斯空軍曾對12架“蘇-27SM”戰鬥機進行改進,加固了機身、改進機翼和著陸裝置,使機身上能夠安裝更多的武器載荷並使用全新的電子戰設備,為能與經過改進的“蘇-27SM”通用,“蘇-34”也安裝了經過改進的電子戰設備。該型機已於2003年12月首飛,目前正進行飛行試驗,隨後將批量生產,首批飛機將陸續交付俄羅斯空軍。   無人機發展備受矚目   美國防部已將無人機視為“具有轉型能力”的重點裝備,並積極發展這一具有重大軍事應用價值的新裝備。2004年2月,美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向國防部提交了一份調查報告,認為無人機在監視、目標選擇以及對情報、監視與偵察數據的獲取和分發方麵表現突出,應鼓勵各軍種繼續裝備,並采用跨軍種采購方式快速增加裝備數量。2004年5月,美國國防部開始修訂《2002-2027年無人機發展路線圖》,根據新修訂的發展路線圖,美軍到2010年無人機數量將從現在的數百架躍升至1000架左右,型號約增加到14種。隨後,美國又提出下一代無人作戰飛機的具體性能指標,即不經空中加油航程達到2400千米,可攜帶2040千克有效載荷,至少能在1850千米附近空域滯空2小時;具備空中加油、隱身以及艦上或陸地的起降能力,並逐步實現“全球到達”。海軍還要求在2009財年前,生產14架X-45C和X-47B無人作戰飛機。   歐盟國家目前也十分重視無人機的發展研究。2004年12月,歐盟技術委員會公布的報告稱,在無人作戰飛機方麵,歐盟國家普遍發展緩慢,要求西歐各國積極支持無人機(無人作戰飛機的研製。該報告認為,如果不在無人作戰飛機方麵進行合作開發,到2015年,歐洲部隊將不能與美國在小到中等規模的衝突行動中進行聯合行動。   下一代無人機在執行不同作戰任務時將充分使用協同戰術。而增強協同作戰能力,是未來無人機研製的重點之一。2004年5月,美空軍完成X-45A無人作戰飛機與有人駕駛的T-33飛機的協同飛行。6月,美空軍進行有人機與無人機通過語音導航係統進行協同作戰的演示驗證。這套語音導航係統由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小組研製,能夠使有人機的飛行員通過語音對無人機下達作戰任務。無人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還可實時接收來自多個信息源的有用信息以規避危險。這種導航係統將大大提高有人機與無人機的協同作戰能力。   美空軍還利用新開發的視頻係統完成無人機數據融合試驗。該視頻係統具有實時處理功能,可以將兩架無人機同時傳輸的數據進行融合處理,並結合地球位置數據庫的數據,以三維圖像形式顯示在空軍指揮控製作戰實驗室的屏幕上,演示快速捕捉、跟蹤目標和抓住戰機消滅目標。   機載武器加速更新變革   機載武器是空軍裝備發展的重要內容。當前機載武器發展的主要動向是:為機載武器加裝數據鏈,改進與武器配用的數據鏈吊艙,增強機載武器對移動目標的打擊能力等。   機載武器加裝數據鏈後,可在飛行中執行對目標的持續跟蹤、再次瞄準或取消打擊等任務。此外,雙向數據鏈還允許彈藥在打擊前報告自身及目標狀態,從而為搜集戰場評估信息提供新的方式。   美空軍還決定為“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JASSM-ER)安裝雙向數據鏈。美空軍航空武器中心和電子係統中心就武器控製用數據鏈進行專門研究,並將這一技術應用到“增程型風修正彈藥布撒器”和海軍的“聯合防區外武器”中。專家預測,這一能力可在2010年應用到戰場上。   武裝型“捕食者”無人機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表現出色,使無人機武器化成為無人機發展的重要趨勢。美陸軍已批準將“巴特”反坦克導彈和“蝰蛇打擊”導彈安裝在RQ-5“獵人”無人機上。美軍還從小型無人旋翼機“民團團員”試驗機上發射70毫米口徑的“海蛇怪”火箭彈,並試驗在“先進精確殺傷武器係統”中加裝半主動激光製導的“海蛇怪”火箭彈。目前,美陸軍正在為無人機研製包括熱/聲輻射武器和激光武器在內的非致命武器。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