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撲向陸地的鋼鐵風暴之海上對地攻擊武器 zt

(2006-08-22 16:25:41) 下一個
海軍力量可以自由遊弋於世界各大洋,是唯一一種可以“全球到達”的攻擊兵力,在追求“零傷亡”戰爭的今天,海軍無疑是最佳的對地攻擊力量。事實上,近十年來爆發的多場局部戰爭(從1991年的海灣戰爭到2003年3月的“伊拉克自由”戰爭)幾乎毫無例外都是由海上力量率先發起攻擊而拉開序幕的。近些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已經推出或正在研發各種各樣的海上對地攻擊武器(包括導彈、火炮、火箭、炸彈等),其中有些已在實戰中屢試不爽,立下赫赫戰功。可以相信,在未來的戰爭中,這些先進的海上對地攻擊武器將成為撲向陸地的鋼鐵風暴,籠罩整個陸上戰場。 1994年,美國海軍確立了“由海向陸、前沿軍事存在”的作戰理念。美國認為,以進攻態勢前向部署的美國海上力量不僅應確保美國輕而易舉地控製海洋,而且在戰時還應具有強大的、直接從公海上發起對陸攻擊的能力。1998年,美國海軍在一份報告中再一次重申支援陸上作戰是美國海軍未來的一項重要使命,該報告明確宣稱,“不管何時何地,也不管現在和將來,美國海軍都應確保美國擁有從海上施加決定性影響的能力”。目前,世界各海軍大國都已認同了美國海軍“對地攻擊”的作戰構想,並據此研發了各種各樣的海上對地攻擊武器。 西方國家認為,在從現在起的很長一個時期內,衝突和戰爭將大多發生在沿海地區,21世紀的海軍將從大洋作戰轉向近海作戰,因此,海軍不僅應象過去一樣擁有製海能力,而且還應具備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 作為世界第一海軍大國,美國海軍已從90年代初期開始調整其未來發展戰略,並據此實施了本質上可說是遠征作戰的戰略部署,美國人認為,世界上近80%的國家瀕臨海洋,約75%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500千米以內的地區,80%的工業設施位於距海岸300千米左右的範圍內,更有140餘座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大城市(含大多數國家的首都)距海岸不超過500千米,美國要控製全世界,就必須首先控製這些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地區。這就要求美國海軍必須在戰爭爆發的前幾天內,從海上用各種手段對敵國沿海和本土縱深的各種目標進行大規模的精確打擊,極大地削弱敵方維持戰爭的能力,為最終陸上決戰並奪取勝利創造條件。美國海軍的這一作戰理念在近年來的多次局部戰爭中已經反複得到驗證:從1991年的海灣戰爭、1998的“沙漠之狐”行動、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2001年的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動到2003年3月的“伊拉克自由”戰爭,雖然每場戰爭都是圍繞陸地展開的,但先期突襲火力和持續打擊火力均毫無例外地來自海上,海軍對地攻擊武器對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起到了重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戰斧”/“戰術戰斧” 對地攻擊導彈 提起“戰斧”導彈,人們幾乎耳熟能詳,因為它是世界各國海軍現役的眾多導彈中迄今使用次數最為頻繁、戰績最為“輝煌”、名聲最為“顯赫”的一種導彈,其精確而強大的攻擊能力不僅使“敵人”聞之色變,而且使其成為近年來每場戰爭的“急先鋒”,以致有人將其冠以“美國國家導彈”的美譽。 “戰斧”導彈是一種靠發動機推動克服前進阻力、靠彈翼的氣動升力支撐其重量、以近乎恒速和等高狀態飛行的巡航導彈(亦稱飛航式導彈),可說是一種亞音速低空飛行的小型無人駕駛飛行器,它可以用“軟”、“硬”破壞方式,對遠在1000海裏之外的敵陸上防空設施、大型建築、控製指揮中心、地下工事、橋梁以及某些用普通戰機無法攻擊的高價值目標發動全天候的、精確而具毀滅性的打擊。 “戰斧”導彈1973年由雷聲公司開始研製,1982年裝備部隊。作為戰術打擊武器,“戰斧”對地攻擊導彈的首次實戰使用始於1991年的海灣戰爭,之後便一發而不可收,屢屢為美國的軍事行動“衝鋒陷陣”,立下了“可圈可點”的汗馬功勞。 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戰斧”對地攻擊導彈已在實戰中使用近3000枚,這不僅使其創造了世界現役各種導彈實戰使用的最高記錄,而且也使其戰術應用價值名聞遐邇。美國第六艦隊司令(曾任科索沃“盟軍行動”北約海軍司令)墨爾菲宣稱,“‘戰斧’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縮短了戰略應用到戰術打擊間的距離,是特混艦隊指揮員最為得心應手的武器。”“戰斧”導彈不但具有精確而強大的殺傷威力,而且對敵手具有巨大的心理震懾作用,伊拉克軍隊的不堪一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戰斧”對伊軍的震懾使然。據一位在伊拉克戰爭期間滯留在巴格達目擊戰況的外國記者說,“‘戰斧’巡航導彈在巴格達的高樓大廈群中迂回穿行,直取目標,像手術刀一樣精確地將巴格達通訊大樓攔腰截斷,其狀其景甚為恐怖。” “戰斧”對地攻擊導彈配有五種不同的戰鬥部:一是20萬噸TNT當量的W-80核戰鬥部,重122.6千克(這是目前核裝置小型化的最高水平),射程2500千米,屬戰略型彈頭,專用於攻擊導彈發射井、地下防空指揮中心等各類“硬”戰略目標,該戰鬥部從未使用過;二是B61型半穿甲常規戰鬥部,重454千克,具有強大的侵徹作用和伴生爆破效應,主要用於攻擊橋梁、機場跑道、地下堅固工事等目標;三是WDU36/B型常規整體式戰鬥部,重317千克,靠爆炸衝擊波和高速破片毀傷目標,可在目標近處爆炸,也可鑽入目標內部爆炸,主要用於攻擊工業建築、地麵飛機、集群車輛等目標;四是裝有166枚BLU-97B型綜合效應子炸彈的子彈藥戰鬥部,具有爆破、殺傷、穿甲、燃燒等多種功能,主要用於攻擊麵積較大的“軟”目標和分散目標,如軍營、有生力量集結地等;第五種是裝有碳纖維的專用戰鬥部,專用於使敵方高壓輸電線路產生短路,從而破壞其電網係統,該戰鬥部尚待美國防部批準。以上第二、三、四種戰鬥部在近些年的戰爭中廣為使用,這種多彈頭適於一彈的特點也是“戰斧”對地攻擊導彈戰術應用價值巨大的具體體現。 “戰斧”對地攻擊導彈既可由水麵艦艇發射,也可由水下潛艇發射。艦射型原采用四聯裝裝甲箱式發射裝置(每分鍾可發射兩枚),現已全部改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Mk41垂直發射係統;潛射型采用533毫米標準魚雷發射管或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的Mk36型垂直發射管。據最新資料稱,“戰斧”對地攻擊導彈未來將采用全新的發射方式:艦射型將采用雷聲公司全力開發中的周邊式垂直發射裝置,該係統是為美海軍未來的DD(X)對地攻擊驅逐艦研製的,由四個分離的四單元發射艙室組成,結構緊湊,技術先進,目前已進行過前期試驗;潛射型將采用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正在開發的多聯裝全彈式筒形發射裝置,這是一種為美海軍巡航導彈核潛艇開發的新型導彈發射係統(注:美國海軍計劃中的四艘巡航導彈核潛艇將由現役“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改型而來,2003年國防預算中已撥出8.3億美元進行先期兩艘的改型。每一艘可攜載154枚“戰斧”對地攻擊導彈,用以替換現役的“三叉戟”核彈道導彈。第一艘巡航導彈核潛艇將於2007年擁有作戰能力,全部四艘將於2010年之前投入服役),每套係統可容裝7枚“戰斧”導彈,2003年1月14日已進行了首次發射試驗。 最為值得稱道的是,“戰斧”導彈采用了“慣性製導+地形匹配製導+GPS製導+數字式景象匹配區域相關器製導”這一連續性的全程複合製導體製,使其具有了“百步穿楊”的高命中率:飛行1000多千米後,仍能保證幾米之內的高精度,也就是說,其100米的飛行誤差僅為2毫米左右,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現役“戰斧”對地攻擊導彈有兩大基本係列:BGM-109C(包括BGM-109C艦地型和UGM-109C潛地型)和BGM-109D(包括BGM-109D艦地型和UGM-109D潛地型)。兩種係列的彈體外形、總體尺寸、重量、助推發動機和發射平台都相同,不同之處是戰鬥部、主發動機和製導係統。兩種係列的“戰斧”都有Block-1、2、3三種型號,服役於不同時期。其中,Block-1型是1982年投入服役的基本型,是“戰斧”常規對地攻擊導彈家族的第一個型號,但自入役至今從未在實戰中使用過。Block-2型於1983年開始研製,1986年3月初具作戰能力,隨之裝備美國海軍。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Block-2型“戰斧”首次投入使用,立下赫赫戰功,以後又多次揚威中東,逞凶巴爾幹,大有“唯我獨尊、無與爭鋒”之勢。Block-3型於1989年提出研製計劃,1992年又根據海灣戰爭中Block-2型的某些不足改進了設計方案,1993年試驗成功,1994年正式投入服役。Block-3型“戰斧”在服役兩年後的“初試牛刀”中便出手不凡:1996年9月,美國對伊拉克“禁飛區”內的防空設施發射了31枚Block-3“戰斧”導彈,結果命中29枚,攻擊成功率達94%,創“戰斧”問世以來的最好實戰記錄。之後,Block-3型“戰斧”又在伊拉克“沙漠之狐”、南斯拉夫“盟軍行動”和阿富汗“持久自由”等戰爭中頻頻亮相,屢試不爽。在2003年3月的“伊拉克自由”戰爭中,Block-3型“戰斧”更是作為美國的“首發陣容”而“身先士卒”,對伊拉克境內的鎖定目標發起一波又一波的精確攻擊,為這場戰爭的速戰速決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美海軍的“由海製陸”戰略構想和“非接觸”作戰理念再次提供了佐證。 目前,在美國海軍中服役的“戰斧”對地攻擊導彈主要是風頭正勁的Block-3型。在對阿富汗“塔利班”基地組織開戰(2001年10月)前,美國海軍擁有2000枚“戰斧”導彈,但由於多次出戰的消耗,美國海軍在“伊拉克自由”戰爭前就已發現“戰斧”“庫存”危機。因此,美海軍一方麵要求雷聲公司加速生產Block-3型“戰斧”,另一方麵要求將庫存的所有Block-2型(約700餘枚)改型為Block-3型。到目前為止,Block-2型的改型工作已全部完成並已於2003年初交付美國海軍。Block-3型的生產正在加速進行,據雷聲公司稱,隻要資金到位,公司將把Block-3型“戰斧”的月產量從40枚增加到50餘枚。 除美國外,英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並使用過“戰斧”對地攻擊導彈的國家。1995年10月,美國同意向英國出售“戰斧”導彈。1996年初,英國皇家海軍“輝煌”號核潛艇對無彈頭“戰斧”導彈進行了首次試射,後又進行了多次試驗並對潛艇進行了改裝。1999年上半年,英國海軍“輝煌”號潛艇攜Block-3型“戰斧”對地攻擊導彈參加了“盟軍行動”。在對南聯盟進行的空襲中,英軍潛射“戰斧”一舉摧毀了南斯拉夫內政部大樓,繼而又摧毀了科索沃地區的一個防空雷達基地,首開英國海軍實戰使用“戰斧”的先河。2002年,英國又向雷聲公司訂購了65枚Block-3型“戰斧”對地攻擊導彈,擬裝備其“快速”級和“特拉法爾加”級攻擊型核潛艇。有消息稱,除潛射型“戰斧”外,英國海軍還計劃在未來的45型防空驅逐艦(首製艦將於2007年服役)上裝備艦射型“戰斧”對地攻擊導彈。 “戰斧”對地攻擊導彈自服役以來一直久盛不衰,屢立戰功,似乎不可一世,如日中天,但其在曆次實戰中的“表現”卻並非盡善盡美。從1991年的海灣戰爭到2003年的美英攻伊戰爭,“戰斧”的發射成功率一般都在98%以上,但綜合命中概率卻隻有80%~85%,而且時有“失足”之誤。其實,美國人早就發現了“戰斧”的一些問題(例如飛行速度慢,自身防護差;造價奇昂,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結構複雜,故障率較高;任務規劃時間過長,等等),而且也早已認識到,隨著其它國家海軍對地攻擊武器的崛起,“戰斧”的“王者”地位正在慢慢地被吞噬,其獨領風騷的時代也已開始走向終結,於是陸續采取了一些對策加以補救。下文將要述及的各種新型對地攻擊武器(尤其是“戰術型戰斧”導彈)就是其中的若幹舉措。 1997年2月,雷聲公司提出了“戰術型戰斧”對地攻擊導彈的基本設想,引起了美國海軍的極大興趣。在美國國防部的要求下,美國國會遂批準了一項預算修正案,從1998財年軍費中撥出2.3億美元專項費用,“戰術型戰斧”導彈的研製和開發工作隨之正式啟動。 “戰術型戰斧”導彈是一種全新的對地攻擊導彈,雖然從名稱上看仍然屬於“戰斧”係列,而且極有可能被冠以“戰斧”Block-4的序號,但“戰術戰斧”與製式“戰斧”相比已“脫胎換骨”,有著更新換代般的差別。與已經大量實戰使用的“戰斧”對地攻擊導彈相比,“戰術型戰斧”更為先進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 飛行中可重新選擇目標並伺機發起攻擊 “戰術戰斧”發射後,如果目標或作戰任務發生變化,即可根據指令在飛行距離不超過400千米的戰區上空進行長達3~4小時的戰術盤旋待機飛行,同時其GPS接收機的超高頻通信衛星數據鏈路從衛星、預警飛機、無人機或岸基設施上實時接收目標的重新瞄準和定位數據。一俟這些數據輸入導航係統,“戰術戰斧”即改變航向,對重新確定的目標(重新裝定的目標可達15個)發起攻擊。“戰術戰斧”的這種轉換攻擊能力是世界上現役的任一種巡航導彈都不具備的,可說是武器製導技術的重大突破和“顛峰”之作。雷聲公司宣稱,在未來的戰爭中,無論是固定目標或機動目標,都無法躲開“戰術戰斧”的毀滅性打擊。 ● 作戰任務規劃時間大大縮短 對於需遠程奔襲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而言,其任務規劃時間的長短對於可否攻擊“時間敏感性”和“時間關鍵性”目標、實現“發現即摧毀”的戰術目的至關重要。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戰斧”的任務規劃時間需要72小時(這曾使得許多列入計劃的打擊目標逃之夭夭);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戰斧”的任務規劃時間縮短為101分鍾;在2001年的阿富汗“持久自由”戰爭中,這一過程又縮短到19分鍾;而“戰術戰斧”由於采用了最先進的製導和導航係統,加之任務規劃工作可在發射平台上完成,因此又使整個作戰任務規劃時間進一步縮短到10分鍾左右,基本上擁有了對各種目標進行實時打擊的能力。 ● 擁有目標殺傷效果評估功能 “戰術戰斧”導彈裝有與戰場指揮中心相鏈接的數據鏈路,其頭部還加裝有評估戰損用電視攝像機,可將導彈的狀態信息傳回到艦載終端,並在導彈命中目標前瞬間向指揮中心發回目標的最後一幅圖像。據此,操作人員就可對導彈是否命中目標以及殺傷效果作出評估,從而決定是否需要再次進行攻擊。向同一目標發射的第二枚“戰術戰斧”還可以檢測並反饋第一枚導彈的攻擊效果;如果操作人員判定目標已被摧毀,即可迅即指令第二枚導彈轉而攻擊其它目標。“戰術戰斧”的這一目標毀傷評估功能使攻擊同一目標所需的導彈數量大為減少,也使戰爭成本和發射平台載彈量相應降低。 ● 造價大幅度減少 “戰斧”對地攻擊導彈造價高昂,每枚成本120萬美元以上,因而美國海軍要求雷聲公司千方百計降低“戰術戰斧”的製造成本,提出了單價不超過50萬美元的近乎“苛刻”的要求。為此,雷聲公司可謂絞盡腦汁,煞費苦心:在彈體方麵,一改過去的多部件鉚接技術,采用了整體成形的機加工方式;在子係統方麵,采取合並、整合方式減少複雜性,使子組件數量由原來的14000餘個減少為8000餘個;在電子線路方麵,是將電子線路集中布置在一個獨立區域內;在製導係統方麵,引入了商業準軍用元器件,采用了現代導航硬件技術和商業流行工藝;另外還采用了加速壽命試驗技術和低成本火箭助推器技術,如此等等。以上一係列措施終使“戰術戰斧”的單枚造價降到57萬美元(僅為原“戰斧”的不到1/2),而且又提高了可靠性,減少了全壽命周期成本。 ● 攻擊目標多樣化 為完成不同的作戰使命,滿足攻擊不同目標的需要,“戰術戰斧”將配裝多種戰鬥部。除繼續沿用Block-3“戰斧”的WDU-36/B型整體高爆殺傷戰鬥部外,還將配用製導型子彈藥戰鬥部(用於攻擊集群裝甲目標)、綜合效應子彈藥戰鬥部(非製導型,用於攻擊機場、防空陣地等範圍較大的目標)、智能型鑽地戰鬥部(自帶製導係統,可有選擇地攻擊深層地下目標)等。目前正為“戰術戰斧”加緊研製的是一種長杆式穿甲戰鬥部,具有強大的侵徹功能,專用於攻擊加固目標(如加固掩體、工事、指揮所、大型倉庫等)。該長杆式穿甲型戰鬥部目前正處於技術演示階段,2005年可望獲得初步作戰能力。 較之“戰斧”對地攻擊導彈,“戰術戰斧”還有其它一些改進。例如射程增大到近3000千米;命中精度提高60%;發射平台載彈量減少40%;兩次大修的間隔時間增加到15年;飛行高度和抗幹擾能力都有所提高,如此等等。 “戰術戰斧”導彈於1998年年初由雷聲公司開始研製,2000年6月通過關鍵性設計評審,隨後進入組裝和功能鑒定階段。其間,美國海軍對導彈的各種子係統和全彈進行了一係列功能試驗、研製性試驗、技術評估試驗和製導飛行試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 2001年春天,美國海軍水麵作戰中心對“戰術戰斧”的火箭助推器、巡航發動機、空氣動力結構和製導係統進行了首次地麵試驗。 2002年5月17日,雷聲公司在馬裏蘭州海軍靶場對“戰術戰斧”導彈進行了首次地麵點火試驗,檢驗了火箭助推發動機的點火與分離、彈翼展開、進氣口換位、巡航發動機起動等多種功能,試驗獲得了完全的成功,標誌著“戰術戰斧”的研製獲得了重大突破。 2002年8月23日,美國海軍和雷聲公司在海軍空中係統司令部靶場對“戰術戰斧”進行了首次製導飛行演示試驗。導彈從一個地麵試驗台上垂直發射升空,在全球定位係統和數字式景象匹配區域相關係統的引導下飛行了885千米,最後命中“目標”。導彈演示了多種飛行方式,其雙向衛星通訊能力、途中重新確定目標能力、飛行中換向能力、末端機動飛行能力、可變角度俯衝能力等均得到了成功的驗證。 2002年11月10日,“戰術戰斧”導彈在美國西海岸聖迭戈以西50英裏海域進行了首次水下發射試驗。試驗中,導彈從水下正常潛望深度由一固定發射架垂直發射,飛出水麵後彈載火箭發動機立即點火,幾秒鍾後達到飛行速度,隨之,彈翼展開,火箭發動機燃盡分離,進氣口伸出,導彈進入巡航飛行。在GPS係統、地形匹配係統和數字式景象匹配區域相關器的引導下,導彈飛行了1400千米(含水上、陸上飛行段),末段又演示了其GPS抗幹擾性能,最後飛入海軍空中係統司令部在加裏福尼亞中國湖的陸上靶場,以垂直俯衝方式命中預定“目標”。 2003年4月5日,美國海軍對“戰術戰斧”進行了首次技術評估飛行試驗。導彈從海軍空戰中心水上靶場的DDG-63“斯特德姆”號驅逐艦上發射(這是“戰術戰斧”首次由水麵艦艇發射),飛越一段水上彈道後進入陸上飛行,最後命中位於中國湖的陸上“目標”。 2003年5月8日,美國海軍對“戰術戰斧”進行第二次技術評估飛行試驗。試驗用“戰術戰斧”導彈配裝了標準的實戰用WDU-36/B型戰鬥部,由“斯特德姆”號驅逐艦的MK41垂直發射係統發射升空。導彈飛行了1300千米後(途中,飛行彈道在艦載武器控製係統的指令下進行了改變),準確命中並摧毀了位於聖古裏門蒂島上的一個“目標”。 2003年5月19日,“戰術戰斧”接受了第三次技術評估飛行試驗。裝有實戰戰鬥部的“戰術戰斧”由白沙靶場的陸上試驗台垂直發射後,完全按對地攻擊彈道飛行,飛經多個三維航向點,最後在彈載製導係統的導引下擊中預定“目標”。 2003年7月20日,美國海軍成功實施了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戰術戰斧”的技術評估飛行試驗。這次試驗是“戰術戰斧”導彈首次從潛艇上發射。導彈從位於聖尼古拉斯島北部的“洛杉磯”級SSN-770“圖森”號核潛艇垂直發射出水後,持續飛行一個多小時,航程達1300多千米,最後精確攻擊了位於聖克萊蒙特島上的預定“目標”。 至此,“戰術戰斧”對地攻擊導彈的功能試驗、研製性實驗、製導飛行試驗和技術評估試驗已全部結束,接下去將進入最後的作戰適應性評估階段,擬安排4次試驗。雷聲公司項目負責官員宣稱,“戰術戰斧”導彈下一步試驗日程的安排可以確保導彈在2004年投入批生產並裝備部隊。 “戰術戰斧”導彈的開發明確放棄了“戰略威懾”這一目標(製式“戰斧”最初曾設想為一種前向部署的海上戰略威懾武器),而以戰術打擊應用為主要目的,因而采用了結構更簡約、成本更低廉的新型彈體,以致堅固性、抗震性和耐衝擊性均較製式“戰斧”遜色,隻能由艦(潛)載垂直發射係統發射而不能用潛載魚雷發射管發射。這對美國人來說倒無所謂,因為美國海軍的絕大多數潛艇都備有垂直發射係統。但是,此舉卻使英國人不知所措,因為英國皇家海軍潛艇均未配備垂直發射係統(此前皇家海軍潛艇均用魚雷管水平發射製式“戰斧”導彈)。應英國人的強烈要求,2001年末,美國國防部正式批準開發魚雷管發射型“戰術戰斧”導彈。2002年8月,美國海軍空中係統司令部和雷聲公司簽訂了近3000萬美元的開發合同,要求在2005年年底之前推出可用於魚雷管水平發射的潛載“戰術戰斧”導彈。有消息稱,魚雷管水平發射型“戰術戰斧”的研發工作目前正在順利進行中,有望於2005年開始飛行試驗,2006年獲得初始作戰能力。英國的7艘“特拉法爾加”級和5艘“快速”級攻擊型核潛艇將率先裝備。對美國人來說,雖然此舉使導彈設計受到某些限製,但也擴大了“戰術戰斧”的適裝範圍,使得“海狼”級和“洛杉磯”級的部分核潛艇(未配裝垂直發射係統)也擁有了發射“戰術戰斧”的能力。 目前,“戰術戰斧”對地導彈的批生產已經開始。據稱,美國海軍的總需求量為2000枚,英國海軍計劃采購量為200枚。另悉,雷聲公司已獲得授權,可向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出售“戰術戰斧”導彈。   ■“斯拉姆”/“增程斯拉姆” 對地攻擊導彈 “斯拉姆”是英文Stand-off Land Attack Missile(防區外發射的對地攻擊導彈)首字母縮寫SLAM的音譯名,是美國波音公司於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在“魚叉”反艦導彈的基礎上推出的一種可在敵方防空區外發射、用於對陸上目標進行精確打擊的機(艦)載型導彈,軍用代號為AGM-84E。 “斯拉姆”的開發構想始於80年代中期。1986年3月,美國與利比亞發生軍事衝突,美國海軍艦載機用製式空地導彈、激光製導炸彈等對利比亞陸上目標進行攻擊,但由於射程有限,美國人的A-6E飛機不得不在逼近目標時才發射導彈或投放炸彈,結果遭到利比亞地空導彈的頻頻反擊,以致美國人的攻擊不但收效甚微,而且蒙受了意想不到的損失。基於這一經驗和教訓,美國海軍對空射對地攻擊導彈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要求,即應在敵方防空區外發射。1986年末,波音公司被授權開發全新的“斯拉姆”防區外發射的對地攻擊導彈。由於該導彈是在“魚叉”空艦導彈的基礎上升級改進而成的,所以研製進度很快,1988年即投入試驗,1989年獲準批生產,1990年末形成裝備,1991年便在海灣戰爭中首次用於實戰。 AGM-84E“斯拉姆”集多種導彈的技術於一身:沿用了AGM-84A型“魚叉”空艦導彈(美國海軍的標準空艦導彈,1979年開始裝備,曾在1986年、1988年和1991年的多次實戰中成功擊沉擊毀過利比亞、伊朗和伊拉克的多艘水麵艦隻,目前在全世界20多個國家服役)的彈體、推進裝置和控製係統等;借用了AGM-65“小牛”空地(艦)導彈(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裝備的戰術空艦導彈,曾在1991年海灣戰爭、2001年阿富汗反恐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自由”戰爭中廣為使用,目前在全世界29個國家服役)的紅外成像導引頭;借用了“白星眼”無動力電視製導滑翔炸彈的數據傳輸裝置;加裝了全球衛星定位係統接收裝置的含人回路控製係統;采用了全新的戰鬥部等,具有優良的戰術技術性能。導彈全長3.85米,彈徑343毫米,翼展914毫米,重量604千克,飛行速度為高亞音速,動力裝置為渦輪噴氣發動機,射程100千米以上,戰鬥部為高能炸藥殺傷爆破型(重227千克),製導方式為慣導/全球定位係統中段導航加紅外/視頻末段製導(數據鏈路可為最後60秒的飛行提供“含人回路”製導功能),命中精度(圓概率誤差)小於10米,主要裝備美海軍的F/A-18型、P-3型和A-6E戰機。 “斯拉姆”導彈主要用於攻擊陸上高價值目標,也可用於攻擊港口、基地設施和港內艦船等近海目標。作戰前,先將作戰任務規劃確定的預定航線和目標數據等信息輸入導彈,載機到達指定空域後發射導彈;在飛行過程中,導彈可將飛行速度、目標位置及彈道航向等與事先存儲的規劃數據進行實時比較,不斷修正航向,確保進入紅外成像導引頭視場內的某一預定點;在GPS裝置的修正下,導彈準確飛向目標;在距目標尚有最後60秒的航程時,導彈發出提示信號,載機控製人員接到警示後,立即激活導引頭,然後根據發回的視頻圖像識別目標;在彈著前20秒鍾時,發射控製人員啟動目標鎖定程序,選擇瞄準點;彈著前10-6秒鍾,目標被最終鎖定,導彈旋即精確地撲向目標並將其摧毀。 “斯拉姆”導彈也可以隨機方式使用。用這種方式作戰時,導彈朝目標方向發射出去,按預定航向飛行;至某一預定時刻,載機發控人員激活紅外成像導引頭,開始搜捕目標,同時將搜索的圖像通過數據傳輸裝置發回載機;發射控製人員在顯示器上發現目標後,立即使導引頭關機並使其鎖定目標的某一瞄準點,導彈隨之發起自主精確攻擊。 自服役以來,“斯拉姆”對地攻擊導彈已在多次實戰中小試“牛力”。1990年8月,龐大的美國海軍艦隊開始向海灣地區集結,準備向伊拉克開戰。由於遠程空地武器不足,美國人急不可待地將剛剛結束作戰鑒定試驗的“斯拉姆”調往前線,並於9月間對載機飛行員進行了“斯拉姆”攻擊發射的強化訓練。1991年1月18日,即海灣戰爭打響的第二天,從紅海的“肯尼迪”號航母上起飛的兩架A-6E“入侵者”飛機即各發射一枚“斯拉姆”,對伊拉克陸上目標進行了攻擊,幾天之後,美國海軍F/A-18艦載機又用兩枚“斯拉姆”對伊拉克的一座水電站實施攻擊,第一枚洞穿了水電站的加固圍牆,第二枚則從炸開的牆洞中直穿而過,擊中水電站的核心部位,徹底將其摧毀,導彈頭部的攝像機曾實時拍攝下這一經典場麵;1999年,在北約國家對南斯拉夫發起的“盟軍行動”中,“斯拉姆”再次“披掛上陣”,美國海軍的P-3戰機向南境內發射了14枚“斯拉姆”導彈,摧毀並重創了多個重要目標。 “斯拉姆”導彈在實戰中的成功使用使美國海軍深受鼓舞,但使用暴露出來的問題(主要是射程有限,命中精度稍差,海灣戰爭中共發射7枚,隻有4枚命中目標)也使美國海軍耿耿於懷。海灣戰爭結束後,美國人立即著手對“斯拉姆”進行改進。最初的改進措施隻限於換裝彈載計算機和軟件、改進目標指示係統、加裝能量控製係統等,目的是提高導彈的發射高度,改善導彈的陸上飛行性能,小幅度提高導彈的射程等。經過有限改進的導彈暫稱為“斯拉姆2”,並於1991年10月18日和1992年8月31日由F/A-18戰機進行了兩次發射試驗(分別在白沙導彈靶場和穆古角海軍空戰中心進行)。雖然這兩次試驗均獲得完全的成功,但美國海軍認為這種“小修小補”後的“斯拉姆”不能滿足“在280千米以上的敵防區外距離上對岸上高價值固定目標、海上或港泊艦艇實施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這一作戰要求,於是又動議對原“斯拉姆”導彈進行大規模改進,並將這一改進型命名為增程(Expanded Response,又稱“快速反應”)型“斯拉姆”防區外對地攻擊導彈,軍用代號為AGM-84H。 1994年12月,“增程斯拉姆”導彈項目正式啟動;1995年3月,波音公司被授予全麵研製合同;1997年3月18日,“增程斯拉姆”進行首次飛行試驗(至1998年底共進行了15次飛行試驗);2000年3月結束作戰鑒定評估試驗;2000年5月22日,美國防部宣布“增程斯拉姆”試驗成功並已通過作戰鑒定;三天後的2000年5月25日,“增程斯拉姆”獲準投入批生產;2001年,“增程斯拉姆”在阿富汗反恐戰爭中首次使用;2001年4月,新裝有目標自動搜捕係統的“增程斯拉姆”在中國湖海軍空戰中心發射試驗成功;2002年,美海軍F/A-18“大黃蜂”戰機用“增程斯拉姆”對地麵移動目標進行了一係列攻擊發射試驗;2002年9月3日,彈載目標自動搜捕係統的使用評估報告獲得通過,“增程斯拉姆”導彈隨之被批準可用於實戰。 AGM-84H“增程斯拉姆”導彈全長4.37米,直徑343毫米,翼展2180毫米(折疊後533毫米),重量674千克,飛行速度為高亞音速,動力裝置為J402渦輪噴氣發動機,射程330千米以上,戰鬥部為活性鈦穿甲彈芯型(重227千克),製導方式為中段慣導/全球定位係統導航加末段紅外/地形匹配製導,命中精度(圓概率誤差)不到5米,主要用於裝備美海軍的F/A-18C/D/E/F“大黃蜂”和“超級大黃蜂”戰機,也可裝備P-3C和S-3B等其它戰機。 和“斯拉姆”相比,這種全新的“增程斯拉姆”對地攻擊導彈有以下幾項改進:①用類似於“戰斧”導彈的彈出式平麵彈翼取代了原十字形彈翼,發射前彈翼收入後彈體下部,發射後自動彈出;②彈體頭部改為V形,紅外導引頭外部加裝了導流罩,以減小空氣阻力;③彈體加長並配裝更大的控製尾舵,提高了升阻比;④改用了227千克重的鈦合金殼WDU芯-40/B穿甲彈芯戰鬥部和FM-155/B型可變時延期引信,殺傷威力更大,對硬目標的侵徹能力提高了一倍;⑤加裝了自適應地形匹配係統,其電子設備可把地形高度的數字數據和來自GPS接收機的位置信息結合處理,發出導彈躍升或俯衝指令,使導彈隱蔽地逼近目標區;⑥采用了多通道全球定位係統接收機/處理器一體化的導航係統,其先進的數據鏈可對瞄準點進行最後修正,使自動控製駕駛儀“凍結”目標區的視頻圖象,從而在極短時間內確定準確的彈著點;⑦配用改進型被動式紅外導引頭,具有全天候製導能力,可製導射彈對突然出現的目標發起攻擊;⑧率先采用了目標自動搜捕技術,該技術利用了波音公司獨創的圖象或現場匹配綜合算法,可幫助射手搜索到幹擾環境(如城市鬧市區)或惡劣氣候(如暴雨、沙暴)條件下的目標,從而使得導彈以前所未有的末端精度對遠程目標發起攻擊,同時又不影響其含人回路控製裝置對瞄準點進行修正和對作戰效果進行評估;⑨推進裝置雖仍采用了原來的渦噴發動機,但改用了變喉部截麵控製,燃料效率更高,加之彈體氣動特性改善、燃料箱加長等因素,導彈射程增大兩倍以上,達330千米;⑩使用了新的任務自動規劃模塊,與載機的戰術規劃係統融為一體,使作戰準備時間銳減到15~30分鍾;如此等等。 據有關資料稱,早在“增程斯拉姆”對地攻擊導彈研製期間的1997年,波音公司曾又提出過一種新的“遠程斯拉姆”概念。這種“遠程斯拉姆”隻是“增程斯拉姆”的加長型,采用了更大的戰鬥部(長1.47米,重335千克)和更大的燃油箱,以增大射程並加強對硬目標的殺傷能力。這種“遠程斯拉姆”概念是為參加當時英國的“常規防區外導彈”項目競標而提出的,後來競標未果,發展工作也就暫時中止。然而,美國海軍和波音公司對“增程斯拉姆”本身的改進工作仍在不斷進行。據信,波音公司提出的下一步改進重點是:將電子設備和戰鬥載荷安裝在一種新的彈體內;配裝450千克的大威力戰鬥部;引入在飛行中重新進行任務規劃的功能;采用最先進技術,實現目標實時瞄準;增加目標自動識別係統;如此等等。 1990年末機載發射型AGM-84E“斯拉姆”投入服役之後,美國海軍又提出開發艦載發射型“斯拉姆”對地攻擊導彈。經過三年的努力,艦載型“斯拉姆”於1995年研製成功,軍用代號RGM-84E。1996年的一天,美國導彈驅逐艦“埃利奧特”號(DD967)對艦射型“斯拉姆”進行了首次發射試驗,導彈從艦載“魚叉”發射箱中飛出,在F/A-18戰機的末段引導下直接命中預定目標。第二天,“埃利奧特”號出動SH-60直升機提供末製導,再次發射了一枚“斯拉姆”,這第二枚導彈竟毫厘不爽地鑽入頭天被命中的目標彈孔中,命中之準確令人叫絕。令人不解的是,盡管艦載型“斯拉姆”取得了如此成功的試驗結果,但至今仍未裝備美國水麵艦艇。究其原因,一說是美國人準備集中力量對“魚叉”反艦導彈作進一步改進,使其具備對地攻擊能力,以節約經費;一說是美國人暫時尚不準備使艦載型“斯拉姆”投入使用,因為美國航母的強大艦載機群時下足以完成其使命。 2002年,美國海軍已和波音公司簽署了364枚“增程斯拉姆”導彈的采購合同,美國海軍的計劃總需求量為700枚。另外,海軍武庫中現有的600枚製式“斯拉姆”已陸續升級改型為“增程斯拉姆”的標準。目前,導彈在美國海軍中的列裝工作正全麵展開。作為一種防區外發射的對地攻擊導彈,“增程斯拉姆”將大大增加載機的作戰半徑,從而大大提高了其生存能力。據悉,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向澳大利亞、英國、韓國和台灣出售“增程斯拉姆”的可行性。其中,韓國將以某種交換條件為前提而成為首家海外用戶。 ■對地攻擊型“標準”導彈 “標準”導彈是美國海軍現役武庫中最成功的導彈武器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防空、反導和對艦攻擊。自上世紀70年代服役以來,“標準”導彈已經曆了多次改進,已從最初的反艦型發展出後來的反輻射型、防空反導型、反彈道導彈型和對地攻擊型,成為一種係列完備、打造完美的艦載導彈武器家族。 對地攻擊型“標準”導彈的最初設想始於90年代初期。當時,基於海灣戰爭的教訓和經驗,美國海軍提出要用一種中程超音速艦載導彈對岸上遠征部隊提供火力支援,以填補MK45型127毫米艦炮和BGM109C型“戰斧”對地攻擊導彈之間的火力空隙(前者射程為23千米,後者射程1200千米)。在接下來進行的大量原理研究和風險論證的基礎上,雷聲導彈公司提出了一種成本低、風險小的方案:對原“標準-2”艦空導彈配裝全球定位/慣性導航聯合製導係統,改進其戰鬥部,加裝炸高傳感器和低阻力頭錐部,將其改型為對地攻擊型“標準”導彈。 在正式確定開發方案之前,美國海軍和雷聲公司對原“標準-2”導彈可否用於對地攻擊進行了多次原理演示試驗。1997年11月18日,美國海軍水麵戰中心道爾格蘭分部首次對“標準-2”導彈的MK125型戰鬥部進行了試驗,檢驗其對陸上目標(如卡車、火炮、導彈發射架、雷達車、模擬有生力量等)的殺傷性能,試驗中,戰鬥部在3米高度爆炸,高速破片使所有目標均遭重創;1997年11月21日,美國海軍在白沙導彈靶場首次對“標準-2”導彈進行了對地攻擊飛行演示試驗,配裝有GPS/慣導聯合製導係統的“標準”導彈沿發射方向飛行了140餘千米後,準確降落在距目標瞄準點15米的範圍內,充分證實了其製導係統的精度和其用於對地攻擊的可行性;1998年3月18日,美國海軍在白沙靶場第二次進行“標準-2”導彈的對地攻擊飛行試驗,從“沙漠之舟”發射架上發射後,導彈成功地顯示了其近乎垂直的對地攻擊飛行剖麵,最後達到87度的末端俯衝角,其MK125戰鬥部也成功地實現了在陸上目標上空的指定高度爆炸。在進行以上概念演示試驗的同時,美國海軍還委托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對“標準”對地攻擊導彈的開發成本和作戰效果進行了一係列比較研究。 在大量成功試驗和研究論證的基礎上,1998年4月,美國海軍正式決定將現役“標準-2”BlockⅡ/Ⅲ型艦空導彈加快改型為“標準”對地攻擊導彈(亦稱“標準-4”導彈)。研製商雷聲公司隨即提出了具體的改型方案:保留原“標準-2”的MK104型雙推力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自動導航儀、方向控製係統和氣動控製麵;改原導彈的頭錐部分為低阻力錐形體,改半主動雷達製導為GPS輔助慣性製導,改MK125型戰鬥部為前向起爆式殺傷破片型,加裝地麵近炸引信等。另外,戰鬥部還視目標不同擬改用反裝甲子彈藥型或自動尋的子母型。 1998年9月3日,美國海軍對初步改進型“標準”對地攻擊導彈進行了首次試驗,改型導彈攜載有改進了引爆裝置的MK125戰鬥部,從白沙導彈靶場的“沙漠之舟”發射架上垂直發射後,導彈按預定彈道飛行了93千米,最後準確飛抵預定的炸點,顯示了良好的動態性能。至2000年年底,美國海軍又對其進行了兩次飛行演示試驗和三次戰鬥部試驗,所有試驗均獲成功。2001年3月,作為風險論證和工程分析試驗,美國海軍又對“標準”對地攻擊導彈進行了多次靜態測試,以驗證其戰鬥部對BLU-108型和“薩達姆”(SADARM)型反裝甲子彈藥的拋射性能。按照第二階段的工程研製合同,下階段還將對加裝有新型助推器的導彈進行多次更遠程的發射飛行試驗。 作為“宙斯盾”水麵艦艇的對岸攻擊武器,“標準”對地攻擊導彈的射程、殺傷力、反應速度和攻擊精度等足以滿足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征機動作戰的火力支援要求,其目標小、彈道高、速度快、難於攔截、戰艦載量大、可全天候使用、造價低廉等特點使其成為中程對地攻擊武器中的佼佼者。尤應指出的是,該導彈可與所有發射“標準-2”導彈的戰艦和MK41垂直發射係統相兼容,一旦裝備即可形成作戰能力。“標準”對地攻擊導彈射程280千米,飛行時間數分鍾,命中精度為10米左右,其戰鬥部可在向目標垂直俯衝過程中的設定高度爆炸,數百個大塊破片具有強大的殺傷力。在靠近敵方的公海上發射“標準”對地攻擊導彈,可以確保摧毀其陸上近岸地域的重要目標(如導彈發射場、防空火炮陣地、裝甲集群部隊等),而對於一些小國,其射程則足以覆蓋陸上全境。 圖10:“標準”導彈齊射,場麵蔚為壯觀 “標準”對地攻擊導彈雖然尚未服役(原計劃2004年服役,後又延期),但美國海軍卻已在計劃對其作進一步改進,使其能對陸上縱深目標(如彈道導彈發射場、戰場供應基地、內陸機場、永久性的C3I機構等)發起精確攻擊,而且最終擁有對跨陸 巡航導彈 的攔截能力。 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要求改進型“標準”對地攻擊導彈能夠在射程、反應能力、命中精度、目標搜索和殺傷效果等方麵支持其“海上作戰機動”體製,最小射程不應低於410千米,最大射程應達550千米以上。為此,雷聲公司已提出了增大射程(加裝原“標準-2”BlockⅣ的MK72型推力矢量控製助推發動機,改原MK104雙推力火箭發動機為全口徑型)、采用大殺傷力戰鬥部(穿甲型戰鬥部、一體式戰鬥部、BAT反裝甲子彈藥、M80子彈藥布撒器、鑽地彈頭等)及提高戰術機動性(加裝飛行通信鏈路,在飛行中重新瞄準目標)等多種備選方案。 據稱,“標準”對地攻擊導彈(計劃采購量為800枚)將首先裝備“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某些經改裝的導彈巡洋艦,而其改進型則主要著眼於未來的DD(X)級多用途對地攻擊驅逐艦。■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