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聯合早報:美國討好中國 但還做得不夠 zt

(2006-08-22 16:25:41) 下一個
中評社香港2月4日電,最近佐裏克到中國來,專門跑去抱大熊貓照相;上次布什總統到中國來專門在北京騎山地車,還有他的夫人跑去參觀故宮。前天美國還宣布把在火星上的十個勘測點命名爲中國名字,花費那麽大的巨資然後命名別國的名字,善意可謂充足巨大。   《聯合早報》今日刊載評論文章說,上述凡此種種說明美國的政要刻意營造氣氛,讓中國的老百姓從心理上接受美國人,希望由此能產生出對美國人多一點的善意。   文章認為,在美國人釋放善意的同時我們要解讀這種行爲所隱藏的信息。總結起來有下麵幾點:1.限製或阻止中國發展的想法是不現實的。美國在伊拉克戰爭後,在世界上的政治影響力明顯降低。而軍事上這樣小型的戰爭在軍事和經濟上已經讓美國感覺到難以承受,如果真的把中國設定為假想敵來限製,是非常之不現實的。   2.美國現在所要麵臨的問題太多,反恐問題、核武器擴散問題、俄羅斯重新煥發活力威脅美國利益、中東問題、……反正一大堆的問題等著美國人。現在的美國已不是精力充沛的壯小夥,他開始有點力不從心了。   3.美國的決策機構經過論證,也就是從文化傳統和曆史經驗上考證,明確知道了中國的發展壯大對美國的威脅不大。這是一個關鍵性的思路,也是中美關係現在能夠改善的關鍵。   4.既然不能把中國設定為假想敵,以免使美國自己陷於困境。就要盡量的解決自新中國成立後各種因素造成的中國老百姓敵視美國的態度和想法。這是美國務實,而且有遠見的行爲。   可以說美國政要到中國後的行動效果相當的不錯,也得到了大部分中國老百姓的認可。   但文章指出,美國人還沒有認識到對台灣問題的處理態度是影響中國人怎麽認識美國的關鍵。雖然美國確認了難以抑製中國的發展這樣的思路,但美國軍工集團對於台灣軍火采購的利潤還是念念不忘,在軍工集團還有其他的利益集團影響下,導致現在美國對台灣問題的態度上有所保留。(雖然改進不少,如不讚同陳水扁公投、要陳水扁遵守四不一沒有、最近反對陳水扁廢除國統綱領的講話等等)。   但是,如果想使中國人對美國整個態度和想法發生根本的轉變的話,美國必須促使台灣當局盡可能快的與中國進行和平談判。   文章建議,中國政府要盡可能的讓美國人知道,台灣的和平回歸不會損害美國的經濟利益或其他方麵的利益,甚至如果能促使台灣的和平回歸中國可以在經濟利益或其他方麵的利益上給美國做很大的讓步或者輔助。如果能到達讓美國認知的效果,排除掉美國這個關鍵因素,解決台灣問題是水到渠成的事。還有我們要把握住美國希望改善與中國關係的契機,對美國有利於中國的行為要給與正麵的鼓勵,不利於我們的行爲要直接的指出來。當然最主要的是讓美國人感覺到和中國人做朋友不會吃虧。   文章認為,從曆史、文化傳統、道德倫理觀念等多種方麵考慮,中國與美國應該不會成為敵人,而應該是能夠成爲互惠互利的兩個友好國家。但處理好中美之間的關係不能光靠美好的願望,它還需要雙方的不斷努力。目前的發展趨勢十分不錯,前景很值得我們期待。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