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要不要航母:中國未來我將會麵對怎樣的戰爭? zt

(2006-08-22 16:25:40) 下一個
  我覺得要不要航母其實是一個如何麵對未來戰爭的認識的一個體現。      要不要,看起來很簡單,卻是一個國家軍事戰略上的方向和路線問題。   軍事裝備是要用很久的,10-20年是很正常的事,軍事裝備的投入也是極其昂貴的,這決定了軍事裝備或者說是這些載體,必然要體現一個國家一個時期內的軍事建設、戰略方針。   因為要不要,不是一個簡單的反駁或是扣帽子可以說的清的。   那麽,未來我們將會麵對怎樣的戰爭呢?   隻有認清了這一點,才能認清一個武器裝備是不是需要裝備或者說是這些載體是什麽時候裝備。   我們將會麵對怎樣的戰爭呢?   擺在眼前的: A 重中之重 台灣! B 能源安全 C 領土安全 D 國家意誌的表達與體現   打台灣也許幾天,也許幾年,但是決不會打到幾十年,我想這一點沒有人會反對吧,也就是說打台灣並沒有跨越一個裝備周期,它不應該也不會對我軍的軍事建設、戰略造成什麽根本的轉折。   也就是說即使我軍的軍事建設、戰略有什麽差錯,也是無法迅速的改變方向的,軍事建設、戰略是有其強大的慣性的。   也就是說打台灣是包含在我軍新時期的軍事建設的考慮範圍內的。   也就是說我們新時期的軍事建設不是僅僅為打台灣而建設的。   我們還要把目光放長遠,看到一個至少20年的時期。。。。。   B能源安全,是現代社會一個國家能立於世界之林的基石,特別是現在我國的經濟發展,決定了我們要時時考慮到國家發展的血液--能源的不間斷上來,如何保證 我國的經濟建設不會因為能源而中斷,不會成為無米之炊,這就要確保我國的能源安全。   (玩過帝國的玩家很清楚資源對你的發展意味著什麽)   我們從前的時候,走不出國門,守在自己家中,隻好苦幹實幹,好不容易找到了個大慶,出了個“鐵人”,其實我常常感到心痛,真是不容易啊,那時經濟還不行,這點石油讓我們撐過了經濟封鎖,撐過了十年文 革,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但是曆史不會永遠讓我們這麽好運的,現在國門打開,經濟騰飛,我們的能源是大大的不足了,我們的能源生命線長長的從印度洋穿過南中國海到太平洋,一路上都是虎狼之地,沒有能保證能源安全,那不是空門大開!!!!   (再來點帝國,常常都是搶別人的資源優先,就象美國家中的石油資源死活就是不讓開采,夠賊的)   C 領土安全,廣義上的領土也包含領海,我想這也是沒人能反對的。   那麽我們真的能保衛我們的領海了嗎,動不動還在喊 海上/下 遊擊戰的人們,不知道是不是會讓人產生一種還在抗日戰爭,國土被侵占,家園被攻陷的錯覺,那是我們的領海啊,那 是我們的領土啊,怎麽好象不是自己似的,還要去打遊擊戰?   我們的軍隊不僅僅是陸軍,就象我們要保衛的不僅僅是陸地一樣!   D國家的意誌的表達與體現   國家的存在,決定了它必然要求盡最大 可能實現一個國家在一個時期內的最大的政治經濟利益,軍隊做為國家意誌的載體,它必須能夠表達與體現國家的意誌,這是國家的性質決定的,和中國威脅不威脅論是毫不相幹的,   相信一種武器就會決定其它國家對我國的看法與關係的人,本身就是中國威脅論的信奉者!   劉華清上將說過一句話:說中國威脅論,說中國會試圖填補美蘇之間在亞洲留下的力量真空的這種說法,本身就是霸權主義的想法   關於中國威脅論,已經有很多的朋友對此進行了討論,也有很多人認請了它的本質,也知道我們不應該就因為敵人的這種輿論攻勢就自縛手腳,乖乖地乘了敵人的意。所以我就不多說了。   那麽,我軍新時期內的軍事建設、戰略必需圍繞這這4點目標進行。   台灣是我們的短期目標   能源安全是我們的近期目標   領土安全是我們的長期目標   國家意誌的表達與體現是終極目標   現在讓我們將戰爭形態進行細分 具體化   具體到戰爭怎麽打,說實在的,我們都不是專業人士,隻能說我們說的隻是一麵之詞甚至是荒謬之詞,不過做為一個從89年 開始閱讀軍事刊物的我來說,不說的什麽,實在是讓自己憋得慌:)   戰爭,從最早的點對點的個人搏擊   到一個平麵上的2維戰鬥   到考慮地形地勢的3維立體作戰   到真正3維的空海陸的戰爭,   到現在空天海陸空的戰爭形態,   是一個人類不斷開創開拓戰爭空間的過程,隻要人類發現了新的空間都必然將戰爭帶入其中。   那麽在我們麵對的戰爭是在什麽樣的形態中的呢   具體的說就是我們要麵對的對台灣一戰,是要怎麽打的   是忽視現代戰爭形態的要求,自己玩一套,還是實實在在的麵對現代戰爭形態的要求呢?   現代戰爭形態的要求海陸空的一體化。   打台灣可以沒有航母,因為沿海一帶可以提供空軍力量,   那打完以後呢?   戰爭如果波及第一島鏈呢?   如果向南中國海漫延呢?   如果超出了空軍力量範圍呢?   我們不能說我們暫時沒有考慮到,不能說我們現 在才造航母,無濟於事!   造航母不是過家家,它是一個巨大的係統工程,它要在全國的基礎工業的全麵進步上的一次厚積薄發,進行有意識的國家軍事建設可以最大的拉動基礎工業的全麵進步,這一點上美國做的可以說是完美,當然也非常奢侈與浪費,我們國家沒那樣的本錢,所以更要有意識的投入與指導這個巨大的係統工程建設。   不是什麽時候應該有,而是現在就在準備著有!   和平與談判,隻有在實力對等時才會拿出來討論!   對台一戰,正是我軍軍事建設的試金石, 不把家夥拿出來溜溜,還真不容易實現鄧小平同誌說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我們現在有的核武器隻能對美國進行有限的反擊,而美國已經在研製戰術核武器了,沒有任何武器能給予世界安全,原子彈也隻不過是威力特別巨大的炸彈罷了,實力才是決定威懾中和平的可能。   認為美國和中國開戰中國就一定會用到核武器的人,我覺得是有點思想僵化   戰爭,做為矛盾激化的最高形式,是有其多種的表達方式,核威懾是最後的一招,總不能動不動就把最後的撒手簡丟出去吧:)   為了讓軍隊能實現的最大的政治經濟利益就要有最多種的表達方式   航母讓我們的戰爭形式上的彈性有了質的飛躍   有航母不是為了“保衛世界和平”說實在的那不關我們的事,軍隊的作用是保衛自己的國家。   原蘇聯在軍事建設中進行了無數的討論與鬥爭的結果,在麵對美國的強大的海上艦隊的情況下,最終還是選擇了航母   不但要破,更要立   不但要立足於守,更要能攻出去打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一個沒有強烈進攻意識的軍隊,無論裝備再精良永遠隻是無用之師   過分在意、害怕別人的反應的人,永遠是無能之輩   隻會在暗中下手的行為,叫暗殺,上不了台麵的   隻會用暗殺的人,叫刺客,終究不是王者   再多再精良的狼群也還是被剿滅了   國家意誌的載體最終還是落在被無數的人說是海上浮動鐵板的航母身上   每一種武器都有其先天的優點與缺點,撇開了一個係統討論武器的人,是唯武器論 也很容易陷入2 個極端片麵的看法,好的一方麵說得無比的好,壞的一方麵又扁得一文不值   攻擊航母無用的人,好象都是孤立的看待航母,至少隻是把它看成一個武器來評頭論足,就一件武器來說,航母,當然有足夠的方法把它送入海底,但是你有足夠的方法把一個航母編隊送入海底嗎?   裝備武器要看到一個至少20年的時期,這是很多人都沒能提到的 如果有一天中國能生產完全自主的航母了,謝天謝地,中國的基礎工業已經全麵進步了   就象那麽1+1=?的皇冠上的明珠一樣,當中國能結出航母這顆明珠了,那不正意味著中國工業的全麵進步了嗎,那不正意味著中華民族的全麵複興了嗎   PS 印度的航母  那是有著印度特色的 “買來主義”,竊以為和我國的軍事建設不能相提並論   台灣是一個不沉的航母,可是當我們要保衛得不僅僅是沿海,我們要保衛的是我們的海上生命線的時候,光有不沉的航母是不夠的,我們還是要浮著的航母。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