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美空軍在美用導彈襲擊中駐南大使館後第二天的對抗 zt

(2006-08-22 16:25:40) 下一個
5月8日:戰鷹緊急起飛 1999年5月8日,北約用導彈襲擊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第二天。 中國海軍航空兵某機場。突然,戰鬥警報的鈴聲劃破沉寂,某國軍用飛機正向我領海飛近。中國海軍最年輕的功勳飛行員,年僅37歲的張軍生抓起飛行圖囊和頭盔,以百米衝刺般的速度跑向戰鷹。打開電門、開車、滑行、加速,戰鷹似離弦的箭,射向蔚藍的海空……又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在中國海上空展開。 很少有人知道,張軍生和他的戰友們經曆過多少次這樣的較量。為了維護祖國的主權和尊嚴,多少年來,中國海軍航空兵的飛行員們,有時一天要數次緊急起飛,巡航警戒,監視跟蹤…… 在兩機相距30米的距離上,張軍生看清了外機飛行員驚慌的麵孔…… 80年代一個10月的上午,張軍生和僚機範長亮緊急起飛。這是他分配到戰鬥部隊後,第一次戰鬥起飛,攔截外國飛機。 張軍生1978年從河南尉氏農村入伍,1982年分到海軍航空兵某團。這是一支英雄的部隊,剛剛組建不久,就在浙東南田上空,依據擊落國民黨空軍的兩架美製 F-47戰鬥轟炸機,打響萬裏海空第一炮!此時,張軍生的心裏既緊張又興奮,今天的任務很不簡單。此前,某國偵察機曾多次在我領海線上空附近偵察飛行,我戰鬥機也曾多次進行空中攔截、監視和拍照,但由於距離較遠,對方的機號一直無法看清,無法備案。因此,上級這次指示--一定要把外機的機號看清楚。 那天天氣很好,張軍生雙機升空後,在地麵引導下,很快發現了以戰鬥隊形飛行的外機編隊。麵對外機的不友好舉動,張監視沉著地向地麵指揮所報告:“海燕,海燕,我是51,發現目標!” “靠上去!”地麵指揮員果斷命令。 張軍生帶領僚機衝了上去,與外機進入編隊飛行狀態。殲擊機和轟炸機編隊,技術上非常複雜。一是飛機體積相差懸殊,我方的戰鬥機體積小,飛行員容易產生飛機離得太近的感覺,不敢往上靠;二是兩種飛機速度不同,操作稍有不當,就可能衝前相撞。而且外軍該型轟炸機的機號是藍色空心,又靠近翼根,很難看清,再加上當時太陽在飛機左上方,陽光反射,機號更看不清楚。 張軍生在靠近,隻有50米了,外機已經感覺到中國飛機靠得太近,有些慌,急忙打開防撞信號燈。張軍生毫不驚慌,他告訴僚機範長亮:“53,編隊再遠一點,你到右上方,掩護我再靠近一些。” 張軍生又因此向外機逼近,隻有30米了,他終於看清了外機的機號,同時也看清了外機飛行員慌恐的臉,他作了一個漂亮的小坡度轉向,興奮地報告:“海燕,我是51,目標號已查清,81041,81041。” “好,撤出編隊,返航。” 這是一次沒有硝煙的戰鬥,這次戰鬥的意義,不僅僅是獲得了外機的編號,更重要的是,它向對手顯示了中國海軍航空兵的信心和實力。張軍生看清了那個曾經“大鼻子”外機飛行員驚慌的麵孔,“大鼻子”也一定看清了張軍生年輕沉著的麵孔,並對他大膽而熟練的飛行技藝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一定掂量的出,一個忠誠於祖國和職責的對手的懾人的力量。 就在兩機機翼將要相接的一刹那,他瞄準外機飛行員戴黃手套的左手,迅速按下相機快門…… 憑著這份機智勇敢,張軍生被選派改裝國產新型高空高速戰鬥機。無聲的較量仍舊在海天之間繼續。 1994年3月18日上午,張軍生和副大隊長曹建華奉命戰鬥起飛,這次他們駕駛的是教練機。曹建華在前艙駕駛飛機,張軍生帶著特殊的“武器”--錄像機和照相機坐進後艙,這次執行的也是特殊任務,他們要給外軍偵察機留影錄像。 飛機起飛後,根據指揮所命令的高度和速度,他們疾速向領海線飛去。飛行大約15分鍾左右時,曹建華和張軍生同時發現:大約50公裏處,有一架飛機正在拉煙上升高度。飛到距那架外國飛機20公裏左右時,目標已經清楚,是某國一架新型反潛偵察機。 指揮所接到報告後,命令他們按計劃執行任務。於是,兩個國家的新一代飛行員,在中國領海線上空擺開了擂台。 曹建華迅速駕駛飛機接近目標,外軍先是大速度直飛,然後又蛇型機動企圖擺脫;我機躍升、俯衝緊咬不放;外軍翻滾下滑實施小速度盤旋,企圖憑借其飛機特有的性能超低空逃跑;我機八字盤旋上下騰挪緊緊相靠;外機又突然加速猛往外竄,我機打開加力迅速靠近……近些,再靠近些,距離隻有30米了,肩扛攝像機的張軍生穩穩地告訴曹建華:“31,再靠近一些,再靠近一些。” 我機與外機呈編隊飛行時,張軍生看到外機飛行員晃著戴黃手套的左手,示意他們靠得太近了。張軍生穩穩地錄了一個夠、錄完像,張軍生又舉起照相機,並通知前艙的戰友做“~”型機動。就在兩機機翼將要相接的一刹那,他迅速按下相機自動快門,“噠、噠、噠……”外機被定了格,照完上方照下方,照完左邊照右邊,整個戰鬥起飛40餘分鍾,張軍生對外機攝影錄像達24分鍾,這架專門窺竊別人秘密的外國偵察機被嚇得一點不敢妄動,先是被照了個“體無完膚”,然後又老老實實地在中國飛機“護送”下退回帶公海深處。 張軍生和戰友勝利完成反偵察任務,同時創下我軍首次高空使用手動相機照相偵察外機的先例,填補了我軍對外軍某新型偵察機資料的空白,受到總部的通報表彰。 麵對挑戰,中國新一代飛行員用輝煌的戰績告訴世界:中國軍人過去打得贏,現在仍然打得贏,將來也一定能打得贏! 透過雲縫,張軍生鷹一般的眼睛迅即捕捉到那架鬼鬼祟祟的外軍“海妖”…… 海天壯美,作為一名海軍航空兵飛行員,張軍生每次領略這壯美的景色都有獨特的感受,他深知自己肩負的神聖使命的份量。 有一次,一架外軍反潛直升機向我領海線飛來。張軍生奉命帶領一名新飛行員升空監視。 這一天,高空一片陽光燦爛,低空卻一片陰沉,貼近海麵的低空還有一層薄雲,忽聚忽散。透過雲縫,張軍生鷹一般的眼睛迅即捕捉到那架鬼鬼祟祟的“海妖”。 “海妖”故意把速度放得很慢,時速隻有300多千米,而張軍生的雙機最小機動速度也有500千米,稍不留神就衝了過去。“海妖”的飛行高度隻有100多米,張軍生和僚機在上空150-200米的高度緊密監視,“海妖”在雲下盤旋,張軍生他們在雲上盤旋。“海妖”的速度低,回旋半徑也小,一轉彎就把張軍生雙機甩到半徑外邊去了,他們馬上做個特級動作,轉回頭來緊追不舍。三架飛機如同在雲層上下捉起迷藏。 “海妖”見甩不掉張軍生雙機,忽然狡猾地躲到一片雲下,急忙忙地往下投東西。張軍生當即發現--“海妖”在投聲納浮標,一次兩個,每個浮標都帶有一個白色的小降落傘。 張軍生馬上把情況報告指揮所,並根據指示,注意觀察,記錄方位。 一次、兩次……五次。 “海妖”投完浮標,上升高度倉惶飛去。張軍生雙機又“護送”了它一段,然後勝利返航。 隨即,根據他們記錄的方位,“海妖”投放的浮標被有關部門打撈上來,外軍企圖偵察我潛艇出航的陰謀也破產了。 這些年來,張軍生戰鬥起飛百餘架次,次次凱旋而歸,把一道道捍衛祖國尊嚴的航跡留在海天。這壯美的航跡上書寫著他兩次榮立二等功,7次榮立三等功的光榮;這壯美的航跡也向世人宣告:中國軍人有能力、有決心、有信心捍衛祖國的主權! 兔年除夕:海空對壘   2000年農曆除夕,M國的一艘巨型軍艦開向我國黃海某海域,先進的戰鬥機編隊起起落落,在我國領海邊界線上空肆無忌憚地打起“擦邊球”。   10時30分左右,我海軍航空兵某偵察機團正在巡邏的機組人員發現外軍戰鬥機編隊。   外軍飛行員看到巡邏機,居然毫不在乎,還玩起花樣來,時而橫滾,時而倒飛,時而俯衝,時而躍升,高難動作一個接一個。   有著“功勳飛行員”之稱的團長隋洪地,看到人家在自家門口如此“活躍”,一大膽意念油然而生。他迅速加入編隊一側,與他們保持著隊形飛行。終於,兩架外軍飛機脫離了編隊,機頭一抬竄到我機上方,隋洪地見狀瞄準一個間隙,熟練地拉杆、收油門,一下子把飛機斜插進外軍編隊,補上脫離機群那兩架戰鬥機的“空缺”。果然,外軍戰鬥機編隊出現了輕微的騷動,一會兒功夫,他們不約而同地做起動作,想把巡邏機擠出編隊。隋洪地動作一收,索性把飛機更往裏靠了靠,機翼近得可以用肉眼目測距離。外軍的飛行變得被動起來。   隋洪地抓住戰機,主動調頭,“押著”編隊向外軍巨型軍艦上空飛去。機組人員心領神會,領航員、雷達員立即操縱航空照相機、攝像機對這艘軍艦進行全程“偵照”。對“不速之客”“檢閱”了8分多鍾後,隋洪地機組瞅準機會,一個漂亮的戰術動作,機頭一沉,便離開公海飄向我國領海上空。   南中國海:與死神共舞   南沙風多、雲多、雷多、雨多,而且變化快、無規則。空中巡邏大多在遠海空域,不僅沒有導航台和地標的參照,而且得不到準確的氣象信息,因此,安全飛行隻能靠機組人員隨機應變和密切配合。   按照預先劃好的航線戰鷹平穩地飛翔在海天之間,50分鍾後穿過了西沙,跨越了中沙,飛到了南沙空域。突然,天空陰暗下來,飛機前方竄出一塊東西長達幾百公裏的巨大濃積雲,雲層裏大雨傾盆。雲層麵積太大,飛機已無法繞過。一聲炸雷響過,飛機瞬間進入雲海和大雨中,稍有不慎,戰鷹就可能失速墜毀。麵對死神的挑戰,機長隋洪地駕駛飛機時而上升,時而俯衝,時而左轉,時而右繞,在翻騰的雲海中尋找縫隙,經過近百次的左衝右突,戰鷹終於衝出了層層雲海。   這次巡航,他們首次拍攝到南沙大量雲圖資料和南中國海上遠離祖國大陸的數個島礁方位的數據。   主權尊嚴:永駐心間   一年夏天,我國貨輪“武夷山”號在公海上被一艘外籍貨輪撞傷。碰巧,該國有兩艘炮艦正在附近海域巡邏。外籍貨輪迅速向該國軍艦發出求援信號。很快,兩艘炮艦向中方貨輪駛來。10多名外軍官兵登上中方貨船,無理指責“武夷山”號船長操作失誤,強迫中方在責任書上簽字。   海天巡邏兵接到緊急救援命令後,立即派遣大隊長龔永波駕機以最快的速度飛赴現場。飛機到達出事海區後,孤立無援的中方船員看到天空中閃耀的“八一”軍徽,頓時眼含熱淚,群情激奮,他們據理力爭。甲板上的外籍船員和軍人,麵對我軍超低空轟鳴的戰機,也不得不離開“武夷山”。這次飛行救援,還以準確、詳盡的圖片資料,使我方在後來的國際海事處理中爭得主動。 蛇年春節:西沙平安 正當祖國人民以各種形式歡慶新世紀第一個新春佳節之時,海軍航空兵駐南疆某部機場卻顯得格外平靜。進場、協同、檢查飛機,大年初一天還未亮,他們就緊張有序地做好了西沙巡航起飛前的各項準備。   一顆綠色信號彈騰空,停放在椰林深處某部的兩架戰鬥機呼嘯而起,直刺蒼穹。   擔負這天戰鬥值班任務的是海軍航空兵某團中隊長王偉和副大隊長高秉禮。說起西沙巡航,擔任長機的王偉顯得格外興奮。去年春節戰備期間,他和領航主任段輝就曾兩次飛赴西沙上空,一次與某國電子偵察機“編隊飛行”,一次進行常規戰鬥巡邏。   去年除夕11時30分,值班長機段輝和僚機王偉正準備吃中飯,突然,戰鬥起飛的警鈴響起。他倆抓起飛行裝具,百米衝刺般跑上飛機。   滑跑、拉杆,戰鷹仰首躍入海空。上升高度、調整航向,他們邊空中編隊邊向目標飛去。   “發現目標!”長機向指揮所報告。“靠上去,向外擠它!”指揮員口令果斷。   在距外機300米時,段輝發現,外機座艙裏的飛行員個個戴著頂“聖誕帽”,有的向他們揮手,有的還把“聖誕帽”摘下來向他們比劃著什麽。我們要過年了,你們戴上“聖誕帽”就想過來湊熱鬧?不行,不允許你們在我們家門口晃蕩!   段輝和王偉按地麵協同動作,以雙機編隊隊形嚴密監視著外機的一舉一動。對方見我戒備森嚴,也撈不到什麽“好處”,便灰溜溜地飛走了。   如果說去年除夕的這次戰鬥起飛,讓王偉他們過了個興奮的大年的話,那麽新世紀新春第一天的戰鬥起飛,更是讓他們難以忘懷。   戰鷹在躍升,祖國海空衛士的眼睛在警惕地搜索著。“發現目標,大的,是偵察機!”長機王偉興奮地報告。   “保持距離,跟蹤監視!”   王偉和僚機高秉禮緊緊地跟蹤監視著某國偵察機,經過數十分鍾的空中監視,一直把把它逼走,他們才奉命返航。 從空中俯瞰,西沙大大小小島嶼,在大海的襯托下,象一顆黑色的珍珠鑲嵌在碧藍的鏡麵上,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思。戰鷹在祖國南海的上空盤旋,海空勇士的心在西沙上空留念,他們不止一次地空中看西沙,可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他們這次要從空中多看幾眼,因為他們想給祖國人民描繪出西沙如詩如畫的美景,他們要在西沙上空給祖國人民行一個特殊的拜年儀式,給祖國人民道一聲:西沙平安。 南海波濤:為英雄吟唱 2001年4月1日8時36分,一陣戰鬥警報聲驟然響起。王偉和趙宇緊急升空,戰鷹仰首直刺海天,上升高度,調整航向,空中編隊,向目標飛去……   幾分鍾後,王偉和趙宇發現左前方有一架大型飛機。他們向目標接近,很快判明這是美國的EP-3型軍用電子偵察機,正向我海南島三亞外海抵近偵察。王偉、趙宇迅速調整航向,駕駛戰鷹與美機同向同速飛行。   王偉和趙宇都是多次和狡猾的美國軍用偵察機打交道了,熟知美國軍用偵察機常常利用雙方飛機性能上的差異,尤其是利用偵察機擅長低速飛行的長處,玩弄各種花招和伎倆,如“減慢速度”、“貼雲飛行”等,企圖擺脫我機跟蹤。狂妄傲慢的美機還經常忽上忽下,突然左右坡度轉彎,一次次做出極危險動作,挑釁我方飛行員。   這一次,王偉和趙宇當然知道該怎樣對付這個“老對手”。他們沉著冷靜,在我海南島一側平穩編隊飛行,美國EP-3飛機在外側。突然,美機大動作轉向,向王偉的飛機撞壓過來!美機左機翼外側螺旋槳將王偉駕駛的飛行垂直尾翼打成碎片。王偉的戰機發出一陣慘烈的怒吼,呈右滾下俯狀墜落。   此時,長機趙宇難以相信,從翻滾墜落的飛機上依然傳來了王偉鎮定的報告聲:“飛機控製失靈。”王偉還在繼續駕駛著已經完全失控的戰機。   l秒,2秒,……8秒,9秒,……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王偉與墜落的戰機在空中翻滾,他在用自己血肉之軀為救護戰機作最後的衝刺。趙宇大聲命令:“跳傘!”   沒有回音,但聞驚天動海的呼嘯;盡管匆忙,卻是從容不迫的告別。王偉離開了自己心愛的戰機,猶如一顆流星用自己最後的光芒,在海天之際劃出一道壯麗的彩虹。   降落傘緩緩下落,一隻不屈的雄鷹在南中國海盤旋、盤旋……   戰機悲壯地撲向大海,激起衝天巨浪,豎立起一座尊嚴的豐碑。   王偉,親人在呼喚你,戰友在呼喚你,人民在呼喚你!   你在春天裏離去,遍野的山花為你編織絢麗的花環;你在海空中離去,白雲碧濤為你書寫不朽的挽聯。   英雄王偉,你在大海中永生!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