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焦急地看著中國的崛起 zt

(2006-08-22 16:25:40) 下一個
  中國的經濟總量已超過法國英國成為第四大經濟體,中國的外匯儲備即將達到一萬億美元,中國的貨幣政策和猖獗的盜版還有能源安全問題等等,已成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主題,也是美國最關心的議題。中國這顆崛起之星正主宰著達沃斯年會,而美國人則在焦慮地看著中國登上世界舞台施展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早就承認中國的國際影響正與日俱增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近日又紛紛對中國的迅速崛起發出評論,並強調華盛頓正在努力勸說北京,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一個“負責任的角色”,尤其是在兩國間產生爭論和競爭的時候。   法新社1月27日的文章指出,隨著中國這顆崛起之星正主宰著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美國的官方代表則對北京的外交發出了一個焦慮的信號。美國國務卿賴斯表示,隨著中國的政治與經濟重要性日益增長,其他國家,特別是美國,應該鼓勵中國去扮演一個負責任的角色,成為一個“利益相關的參與者” (stakeholder),而不僅僅是追求其自己的經濟利益。   賴斯在1月26日通過視頻電視向參加達沃斯年會的各國代表指出,“現在,中國的崛起並不是隻引起我們關注的事,而是我們確信其它國家,尤其是美國,都有義務去鼓勵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利益相關的參與者,中國也應該看到自己在國際體係中有義務促進乃至保衛和平與安全。”   “畢竟,中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賴斯說,“這也就是為什麽美國與中國在朝鮮核問題六方會談中進行的合作如此重要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麽美國就如何處理伊朗核擴散問題與中國進行的討論如此重要的原因。”   文章指出,華盛頓一直在遊說中國放棄其能源的胃口,支持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的建議。不過,作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國,中國仍需要從伊朗進口大量石油和天然氣。因此,本周剛剛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會談的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表示,在伊朗問題上北京“沒有跟華盛頓所走的不是同一條路線”。   美國國務卿賴斯承認,中國的崛起所帶來的“挑戰當然是存在的。但是,如果回顧一下二三十年前的東亞,你不會預料到中國會以今天這種方式向世界開放,韓國會變成一個成熟、穩定的民主國家,日本會在已經建立鞏固的民主製度的基礎上繼續其民主進程。”美國同這幾個國家都有良好的關係,同印度的關係也越來越好。 “因此,總的說來,我認為東亞地區的發展趨勢非常積極。”   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也認為,“中國必然會對國際環境產生影響,這反映了中國的成功,也反映了對中國成功的尊重。”但多維社注意到,佐利克在北京訪問期間再次向中國領導人“推銷”了他的“利益相關的參與者”觀點。有記者問,從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應發揮什麽作用的角度看,“stakeholder”這個英文詞是什麽意思。佐利克說,“20多年來,國際體係對中國的發展十分有利,因此維護、推動和加強這一國際體係與中國的利益(interest)相關,即有利害關係(stake)。”   佐利克表示,他所提出中國是國際上“利益相關的參與者”的說法在中國國內引起了爭論,這令他感到高興。他說,中國25年來取得的驚人的經濟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美國和其他國家努力建立起來的國際體製。佐利克說:“中國取得的成功和成就使它成為全球體製中的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參與者。因此,中國應認識到維護並鞏固這個使它獲得巨大收益的體製的意義。”   佐利克指出,現在,中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問題上正在發揮“積極的作用”,並“在蘇丹問題上表現出一些願與非洲聯盟的歐盟和美國進行合作的姿態”。佐利克說:“我到中國來是要談談我認為中國應當如何在國際體製中發揮一種非常積極的作用,從防擴散問題、能源安全問題到反恐怖主義問題,還有禽流感問題以及亞太夥伴計劃和氣候變化問題計劃等。”   在談到能源安全問題時,佐利克說,他認為美中兩國應把增加能源供應來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控製需求采取節能措施、處理戰略儲備和確保海上安全等問題置於全球背景下來處理,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他說:“我認為良好的能源關係是美中關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也是中國與世界關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雖然賴斯和佐利克在最近的講話中都沒有提到中國正在南美大陸擴大的影響,但一年來華盛頓對中國勢力闖進“自己的後院”也極為關注,美國國會曾針對這個問題舉行了聽證會。雖然最後得出“中國在南美洲並沒有取代美國的影響”的結論,但美國人的擔心和焦慮也是有原因的。中國作為南美原材料最大進口國,已向該地區施加著自己的影響。   文章說,一向與布什政府對著幹的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在宣布反對台灣獨立後,已與中國政府建立起牢固的關係。作為第五大產油國,查韋斯政府早前曾宣布,將擴大對中國的石油出口。而剛剛在大選中獲勝的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Evo Morales),一上任就出訪了中國,要讓這個貧窮但資源豐富的國家與中國建立起經濟關係,並在訪問期間宣布,中國是玻利維亞人民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的盟友”。   此外,中國人在非洲所展開的能源外交更讓華盛頓感到擔憂。負責非洲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弗拉澤爾近日對中國人在非洲的投資“表示遺憾”,稱中國對非洲的投資隻集中在原材料和資源上。弗拉澤爾說,希望中國對非洲的投資更廣泛一些,這樣一來不僅有助於中國的經濟增長,同時也會幫助有助非洲經濟的發展和增長。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