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專家評論:自主創新是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之魂 zt

(2006-08-22 16:25:40) 下一個
  主持人:陳勁鬆   內容提示 1月9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向全國發出號召,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鬥。軍隊積極響應此號召,就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以自主創新為動力,推動軍隊建設向信息化跨越發展。本專欄特邀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與戰略研究部正師職研究員江英大校、副師職研究員薑鐵軍大校、正團職研究員龔武成上校就自主創新在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中的地位和作用發表看法。   主持人: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事關國家安全問題,必須建立在自主創新基礎之上,那麽,怎樣理解這種必然性?   江英:世界新軍事變革,是迄今人類曆史上影響最深刻最廣泛的軍事領域的一場革命。它本質和核心是信息化。經過這場變革,人類社會的戰爭形態將由機械化戰爭轉化為信息化戰爭,工業時代的機械化軍隊將轉化為信息化軍隊。我軍的現代化建設是在起點較低、起步較晚的情況下進行的。20世紀50年代初,我軍確立的現代化建設目標,是實現機械化。經過長期奮鬥,我軍的現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受國家經濟技術發展水平所限,現在仍處於機械化半機械化的發展階段。機械化建設尚未完成,又要努力實現信息化,麵臨雙重曆史任務,這就要求我們走跨越式發展道路。隻有堅持自主創新,瞄準前沿,提高起點,形成獨有優勢,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才能。   薑鐵軍:在軍事科技領域,我們已經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就,有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但科技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如關鍵技術自給率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核心競爭力不強等。這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構成嚴重製約,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把自主創新提到新高度來認識,走自主創新道路。   龔武成:世界新軍事變革,是當代國際綜合國力競爭在軍事領域的反映,對國際戰略格局發生著重大影響。發達國家在這場變革中先行一步,有可能與發展中國家在軍事技術形態上形成新一輪“時代差”。曆史上西方列強以洋槍洋炮對亞非拉國家的大刀長矛的軍事技術優勢,正在轉變為發達國家以信息化軍事對發展中國家的機械化半機械化軍事的新的軍事技術優勢。要改變這種狀況,我們要學習借鑒當代世界先進的軍事科技成果,學習借鑒外軍的有益經驗,有選擇地引進關鍵的裝備和技術,推動我國的軍事變革。   江英:我們還要看到,真正的核心技術和自主創新能力是買不來的,隻有實行自主創新,自己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能把國家的發展與安全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主持人:在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曆史進程中,自主創新是全方位的,如何理解這種全麵性?   薑鐵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戰鬥力。先進武器裝備是打贏高技術戰爭的物質技術基礎,是衡量國防實力的重要標誌。首先要搞好武裝裝備建設的自主創新。在軍事科技上,要加強原始性創新、集成創新、對國外引進的先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要堅持自力更生為主、引進為輔,跟蹤世界軍事科技發展趨勢,瞄準武器裝備發展的前沿,提高武器裝備建設的起點,提高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要打破常規,實施跨越式發展;突出重點,集中力量發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重視係統配套,搞好武器裝備的體係建設。   龔武成:軍隊體製編製是實現人和武器結合的組織形式,是戰鬥力構成的重要因素。要麵向世界新軍事變革,建立和完善具有我軍特色的組織編製體係和領導指揮體製。要貫徹“精兵、合成、高效”的原則,以未來信息化作戰需求為牽引,優化部隊內部結構,理順各種比例關係,建立適應信息化戰爭要求的指揮體係、作戰體係、保障體係,實現軍隊結構由機械化半機械化向機械化與信息化結合的轉型。要增強靠科學管理提高效益的觀念,改進管理方法、技術和手段,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體製,提高軍隊現代化建設的質量和效益。   江英:軍事對抗是最為激烈的對抗,戰場競爭是最為殘酷的競爭,軍事理論是一門最要求創新、最不能停滯的理論。堅持自主創新,包括搞好軍事理論的自主創新。我軍曆史之所以上能夠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能夠在各個時期不斷發展壯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始終注重探索和創立先進的軍事理論和作戰思想。我們要適應世界軍事變革的大趨勢,自覺地從工業時代機械化軍事思維定勢中解放出來,從傳統的習慣做法中解放出來,確立與信息化戰爭相適應的現代軍事理論。   主持人:在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中,如何更好地推進自主創新?   薑鐵軍:建設信息化軍隊要求構建全新的一體化軍事體係,需要用係統的科學方法統籌指導,重點突破、綜合集成,推進信息化建設整體協調發展。為此,要建立自主創新機製,提高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如在武器裝備建設中,要建立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點和武器裝備發展規律的競爭、評價、監督和激勵機製,走一條投入較少,效益高的現代化建設路子。又如,著眼於打贏未來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需要,要逐步建立健全一整套軍隊創新體係和創新機製。   江英:人才是興軍之本,也是製勝之本。要完善創新體係,強化激勵製度,樹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風尚,培養造就大批創新性軍事人才。同時,還要提高全軍官兵的科技素質。信息化戰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知識和技術高度密集,軍人必須具備現代科學技術知識。要把人才培養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大計,實施人才戰略工程,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爭取用一二十年時間,培養和造就適應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要求的指揮軍官隊伍、參謀隊伍、科學家隊伍、技術專家隊伍和士官隊伍。   龔武成:自主創新是十分光榮而又充滿艱辛的事業,需要有為祖國奉獻、為科學獻身的崇高精神。“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精神就是這種精神的集中體現。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要發揚“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精神,鑄就自主創新的民族之魂。   薑鐵軍:近一個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對加強自主創新作出重要部署,發布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召開了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動員全國人民為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奮鬥,這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我軍要進一步貫徹科技強軍戰略,實行“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工作方針,把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