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歐洲專家預言20年後世界將現4極:中俄對抗美印 zt

(2006-08-22 16:25:40) 下一個
  新華網消息:歐洲改革中心外交政策研究部主任馬克·倫納德在媒體撰文稱,世界正在向多極秩序方向發展,美國、歐洲、俄羅斯、中國和“宗教勢力範圍”將在這一秩序中爭奪權力和影響。德國《星期日世界報》日前刊發了這篇題為《2026年的地緣政治》的文章:   雖然曆史並非筆直前行,而是跟著令人感到意外的道路走,但是,如果地緣政治按照今天已經明確的方向繼續發展,那麽20年後的世界是什麽樣子?   2026年,中國的國民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 印度的經濟實力將強於任何一個歐洲國家。俄羅斯、巴西和印尼會緊隨其後。這些國家的發展將導致它們對原料和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無法得到滿足。全球對石油、水和專業人才的爭奪將變得激烈。   甚至連大國也將變得脆弱:毀滅能力的私有化——從在家就能製造世界範圍內混亂的年輕電腦發燒友,到通過國際市場貯存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恐怖分子——使個人和小的群體有能力向民族國家宣戰。國家抵抗力的缺乏有可能導致一種“防守型帝國主義”——大國接管小國,以防止它們成為敵對團體的溫床。   經濟力量從西北向東南轉移,文化力量也隨之發生變化。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和印度好萊塢的異軍突起表明,今天人們已經不再隻是以美國人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文明古國將在“民主”、“自由”和“法治國家”的概念上留下自己的烙印。   由這些趨勢得出的結論是,2026年我們不會擁有一個新的世界秩序,而是至少4個。這個4極的世界由兩條分割線劃分而成:民主和專製;追求大國間平衡的國家和圍繞國際機構和國際法推行地緣政策的國家。   尤其是如果美國成功地把印度拉入夥,那麽它將繼續保持最重要的權力一極。當然,美元匯率的下跌和華盛頓過多的軍事行動會導致美國產生令人厭惡而不是富於魅力的影響。未來,美國的傳統盟友歐盟、日本和韓國對美國領導角色的興趣將不會再像冷戰時期那樣濃厚。   擴大了的歐洲勢力範圍也將包括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挪威、瑞士、土耳其、烏克蘭、波羅的海東岸三國、摩爾多瓦、白俄羅斯和格魯吉亞。它將通過對民主的信仰與美國緊緊相連——同時由於它的多邊主義與美國疏遠。   來自前蘇聯勢力範圍、近東和非洲的另外70個國家將圍繞在這個核心歐洲的周圍,它們經濟上依賴於歐洲勢力範圍——並且將被逐漸歐洲化。   通過獨裁政權緊密相連的俄羅斯和中國將從東方用懷疑的目光打量這一切。兩個大國將試圖利用多邊主義,以使世界變成對獨裁統治者而言更為安全的地方。俄羅斯將試圖遏製歐洲勢力範圍擴大帶來的歐洲價值擴散。對那些希望在不造成權力損失的情況下使其國家現代化的獨裁者而言,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成為導航燈。中國和俄羅斯將(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一道)把上海合作組織變成一個反七國集團壓製的組織。   第四極將是既沒有民主也不具備法治國家特點的宗教勢力範圍。到2026年,宗教信仰在全球的複興將更多地使世俗化的歐洲陷入困境。穆斯林世界將成為最前線。當近東的一些國家——如黎巴嫩、巴勒斯坦和伊朗——將成功地創造出一種伊斯蘭民主形式時,很多國家大概未能完成足夠快地調整其政策的任務,以應付發生的社會變化。加強跨國聯係的伊斯蘭教徒將把沙特、埃及和伊拉克的腐敗精英掃除幹淨。   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必須歸屬於某一勢力範圍。這將在全球導致一場爭取“不結盟”國家的競爭。競爭也許會相當激烈,並以東南亞、中亞、高加索地區和近東地區國家變化無常的結盟而告終。   好消息是,盡管發生各種衝突,4個權力極的世界幾乎不會陷入一場較大規模的公開戰爭。當然存在宗教勢力範圍產生極端分子的危險。但由於4個陣營將通過共同的經濟體係緊密相連——不同的權力極將開展頻繁的貿易並相互投資,因此“軟實力”的新平衡應當是比較穩定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