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 2006年01月11日 星期三 zt

(2006-08-22 16:25:40) 下一個
日新周邊事態法台海戰事屬「日本有事」 【東京消息】據《讀賣新聞》11日報道,日本政府開始對《周邊事態法》進行修改,以在“日本有事”時美軍可以采取強製措施,優先使用日本國內的機場和港灣。報道明確指出,台灣海峽等日本周邊地區發生戰爭將被視為“日本有事”。  目前,駐日美軍正在進行重新整編。日本政府已決定自衛隊與美軍加強合作,並不顧地方自治政府的反對,同意美軍基地的調整方案。此外,日本政府認為有必要在“周邊事態”發生時提高對美軍的後方支援技能。《周邊事態法》修改案將在今年提交國會審議。  根據現有的“特定公共設施利用法”,在日本遭受武力攻擊時,首相可授權自衛隊和駐日美軍優先使用民用機場和港口。  1997年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規定,“日本確保美軍暫時使用民間機場和港灣”。但1999年製定的《周邊事態法》規定,“政府可向擁有重要機場和港灣的地方自治體要求協作”,但並未將自治體服從規定為義務。為此,美軍對一旦發生適用《周邊事態法》的紛爭時,能否使用日本民用機場和港口感到沒有底。在駐日美軍整編的協議中,美軍向日本政府提出的要求是“當台灣海峽發生戰事時,有必要使用九州所有的民用機場以進行應對”。 《周邊事態法》設立之初,日本對“周邊”具體指何區域采取模糊戰術,宣稱“周邊”不是地理概念。但隨著日美同盟關係的強化和軍事合作的加強,日本開始不再忌諱中國的反對,以“中國威脅論”的喧囂聲作掩護,逐漸掀開“周邊”的朦朧麵紗,清晰確定“台灣有事”屬於日本《周邊事態法》以及“有事法製”的適用範圍。 【時事點評】在昨天的點評中,在日本部分,東方評論員就曾經就日本官防長官安倍晉三、經濟產業大臣二階俊博“就中日東海油氣田開發問題舉行的司局長級、非正式磋商”給予了“正麵評價”、並“轉達”小泉的意見、稱“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對各國來說不是威脅,而是機會”一事、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小泉政府“二皮臉”政策的“繼續”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些所謂的、“友好姿態”、都不過是小泉與麻生、安倍之流、在“繼續”其唱罷了“紅臉”、就唱“白臉”、唱過了“白臉”、再去唱“紅臉”的又一幕,是小泉政府“二皮臉”政策的“繼續”。 ●在24小時不到的時間裏、小泉就與安倍一起來了個“乾坤大挪移” 果然,在向來“扮白臉”的安倍晉三、還沒有來得及收起那張難得的“笑臉”的時候、前不久還在唱“紅臉”、稱“從來不認為中國是軍事威脅”的小泉、就開始了“故伎重施”、並在24小時不到的時間裏、就與安倍一起來了個“乾坤大挪移”、“反串”“白臉”,緊巴巴地通過媒體拋出了這個“修改《周邊事態法》”。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日本這種“隻有挑釁、而沒有任何溝通可講”的事實麵前、安倍那句“雙方交流溝通尤其重要”、根本就是一句鬼話。 開年以來,日本從“朝、野”兩個方麵,同時散發著自相矛盾的信息 我們知道,自開年以來,在日本、可以說從“朝、野”兩個方麵,都同時散發著自相矛盾的信息。其中、即有日本天皇的“正確對待曆史的論調”、也有小泉、安倍的“繼續參拜靖國神社的論調”、還有麻生的“中國軍事威脅論”、甚至日本軍方的“激活空中交戰權”。 此外、我們還注意到,日本還在聯合國的問題上、傍著華盛頓人的大腿、提出一份“建議書”、於“明裏暗中”、變著法地“擠兌”中國、其手法是“一如即往”、即用聯合國缺錢的事實來要挾聯合國、變著法兒地要中國在聯合國“多掏銀子”、並惡心北京。 直到今天,小泉終於開始“放風”、說什麽要將開始對日本《周邊事態法》進行修改,將灣海峽等日本周邊地區發生戰爭將被視為“日本有事”的條文塞進該法案,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上述所有的這些動作,無一不是其“二皮臉”策略的繼續。 ●小泉如此這般熱衷於搞“二皮臉”,倒也不是吃飽了撐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小泉為首的日本保守勢力、之所以如此這般熱衷於搞“二皮臉”,倒也不是吃飽了撐的。其意圖無非在於“內外兼顧”:對內、是要在日本國民麵前保持自己的對華強硬形象、要知道、在日本處於外交孤立的境況下、來自日本民眾的支持、就成了其外交上的一張王牌。 顯然,對華強硬、已經成了日本保守勢力“集聚民眾支持”的主要手段。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一旦時機成熟,這也一定是小泉政府用來衝著北京、華盛頓“打民粹牌”的主要籌碼。 另外,就是對外的一麵了。小泉搞“二皮臉”、也是在刻意製造各種假象、讓那些迫切希望中日關係改善的東亞社會、包括歐盟、也能看到它的確在積極與中國改善關係、促進東亞穩定的“種種努力”。 然而,日本這副“二皮臉”的“德行”、及其真實意圖,隻能騙得了日本社會、在國際社會、不論是遠離日本的“對手”、還是與之關係“粘乎”的“朋友”、可都看得一清二楚! 下麵,我們通過一段新聞、聽聽小泉在東亞為數不多的朋友之一--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繼東亞峰會上抱怨小泉“應該加快與東盟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進程”之後、又在對他抱怨著什麽? 新加坡總理呼籲日本妥善處理曆史認識問題 【日本NHK消息】據日本NHK電視台報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0號會晤到訪的日本自民黨前副總裁山崎拓時呼籲日本改善同中韓兩國的關係。 山崎拓透露,李顯龍在會談中雖然表示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屬於“個人決定的問題”,但提出:“希望小泉首相能考慮妥善處理曆史認識問題,使日中及日韓首腦交流順利進行。”從而強烈要求日本與中韓兩國改善關係。 李顯龍還強調,東亞地區在上個月首次舉行了東亞峰會等,區域聯係正在不斷加深。在這種形勢下,對該地區影響尤為突出的日本和中國如果能改善關係,將會對促進該地區的穩定與繁榮發揮重要作用。 【時事點評】對新加坡的算盤、於之前的點評中、我們也是多有論述、在這裏,我們隻想重複一點: ●再談新加坡的“宏偉目標” 那就是:新加坡成天想的就是如何搭著華盛頓“先取中東、再支配世界”的“進程”、指望自己能利用好“美國在實現獨霸世界的進程中、需要借重東盟這塊戰略要地”的機會、借著自己是西方價值體係的一員、利用美國與印尼、馬來西亞等伊斯蘭強鄰居間很難調和的宗教矛盾,和各國的內部分裂勢力,去削弱、甚至肢解這些“東盟大國”、最終成就其東盟領袖的地位、最終能象澳大利亞那樣、在日後形成的世界新秩序中、“成長為”一個不可或缺的一員。 新加坡的首要任務、就是“活下去” 因此,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城市國家”新加坡的首要任務、就是“活下去”。然而,作為一個城市國家、且又具大國野心的“城市國家”、新加坡不僅得“活下去”、而且還得“活得有質量”、“活得”讓大國們“的確覺得它不可替代”。 ●一個“近乎自相矛盾”的“高難動作”、 如此一來,其“活下去”的“前提”、就是作為東盟的一部分、“手段”就是融入東亞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但為了要“活得有質量”、其“前提”仍然是作為東盟的一部分、“手段”就是緊拉著美國的手、全力避免自己這個“城市小國”的聲音、在東盟進一步整合中、在東亞的進一步整合中、被徹底地“淹沒在”東盟“諸國”、東亞“諸國”中、“保住”自己在大國眼中的利用價值、從而也就等於“保住”了新加坡日後成為另一個澳大利亞的機會。 ●新加坡同時扮演著“東亞一體化”的“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角色 顯然,新加坡為了實現上述這個“近乎自相矛盾”的“高難動作”、其領導人、可以說在同時扮演“東亞經濟一體化”的“支持者”與“反對者”方麵、其手法是“猶顯獨到”。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李顯龍這次“為了新加坡能活下去”、而“希望小泉能考慮妥善處理曆史認識問題”,“強烈要求日本與中韓兩國改善關係”、以及在東亞峰會上、“為了活得有質量”、主動配合華盛頓、並與日本保持高度一致、全力將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親美勢力拉進峰會會場、這“一正一反”、恰好讓我們非常完整地欣賞到了其“手法的獨到性”。 事實上,已經“吹過”“隻有兩個國家在拿靖國神社說事”之“牛皮”的日本人、其首相早在東亞峰會上、就已經被馬來西亞總理、菲律賓總統“當著麵”“敦促”著“日本應該主動改善與中國、韓國的關係”。 ●日本事實上已經妨礙了東盟的整體性 非常清楚,盡管話有所不同、但“基本意思”卻與日本的這個“東亞盟友”一樣、即要求日本主動去改善與中韓間的惡劣關係、以免妨礙東盟的整體性、妨礙東亞經濟整合的大計。 在這裏,我們想強調一點的是,在日本為了實現自己的軍事大國夢、甚至不顧自己的經濟利益、順從華盛頓的意思、硬是將“10+3”撐成了“10 +6”之後,以東盟為主導的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也被“叫停”、這就是說、東盟的整體利益、事實上已經被日本出賣了。 然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日本與中國交惡、並向美國出賣東亞整體利益的行為、本質上、已經妨礙了東盟的整體性。 ●北京“有意”將原來的、以“10+3”為主調的東亞一體化進程,化整為零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北京顯然“有意”將原來的、以“10+3”為主調的東亞一體化進程,化整為零、分別從中國東北、朝鮮半島的東北亞方向、中國雲南、的緬甸、柬埔寨、老撾方向、中國廣西和越南方向、分別“力推”東北亞經濟一體化、大湄公河區域經濟合作計劃、環北部灣經濟合作計劃,同時、還顯示出“單獨強化”與馬來半島上的馬來西亞、南海方向的菲律賓的經濟、軍事合作。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東盟、或者東亞內有那麽一個、兩個國家、在自以為“沒有自己就不成其為東盟”、“沒有自己、東亞就幹不成任何事情”、就“沒有東亞一體化”、並憑此在那裏“打橫炮、使斜力”,既然這幾個國家是“如此地不願意合作”、那麽,北京的意思也非常清楚:絕不去“勉強”別人:顯然,有了上麵的“這些項目”,就算是東亞搞不成“10+3(中日韓)”、那就搞“10 +2(中韓)”;如果韓國人最終仍不敢違背華盛頓的旨意、令“10+2”也搞不成的話,那就搞“10+1(中)”; 還有,就算是東盟內部因那麽一個、兩個國家、以警惕中國獨大為理由、或者根本就是“自己在夾帶私心”、結果令“10+1”也搞不成,那就深化上述“幾個項目”、並在這個基礎上、與東盟的大多數“願意以經濟為先”的國家一起、去搞“'10-1(新加坡)+1”、或者搞“'10-2(新加坡、印尼)+1”也行。 ●新加坡的這種心態、與韓國人相當類似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與華盛頓貼得非常緊的新加坡、其領導人顯然看清楚了東亞經濟一體化“另一種玩法”的“可能性”、為了“活下去”、且“活得有質量”,就必須留在“這一進程中”。 不難看出,新加坡既然得留下來,從它的角度去考慮、它就得想辦法將日本也拉進去、讓日本去稀釋中國的影響力、從而讓東盟盡可能與中國保持一定距離、這種心態、與韓國即想參與東北亞經濟一體化、不放棄收割經濟上的現實利益、同時、又因為擔心中國主導了局麵、而想將日本也拉進去的心理一樣。 李顯龍對小泉的這番“強烈要求”、恐怕也不會有多大的效果 不過在韓國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力、在盧武鉉不惜讓他的外長、頂著小泉第五次參拜靖國神社的“歪風”、委曲地上演了一出“特意跑到日本東京去當麵抗議”的政治秀、卻仍然沒有動搖日本保守勢力決心以實現軍事大國夢為“第一要務”的情況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日本的這番“強烈要求”、恐怕也不會有多大的效果。 因為、在我們看來,在日本軍國夢中處於關鍵位置的華盛頓、不僅討厭東北亞經濟一體化,更加痛恨東亞經濟一體化。 事實上,東方評論員認為,這種“討厭”,就是華盛頓先逼著日本別和韓國一起去摻和朝鮮半島經濟整合、並聯手對韓國施加強大的壓力、迫使韓國在“中國威脅論”與“中國機遇論”中“患得患失”、從而為自己拖延“朝核問題解決進程”贏得時間的重要原因。 而這種“痛恨”、更是源於美國為了確保美國的經濟不會被一個“聯合的東亞”(美國外債的大部分都集中在此)所傷著、從而在經濟、政治、軍事上確保自己對東亞事務的主導權的“根本動機”。 ●金正日“秘密訪華”的消息一旦成真、他此行“隻為經濟”的“姿態”就非常明顯 事實上,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盡管這次傳說中的、金正日“秘密訪華”的消息仍然沒有得到最後證實、但是,我們的判斷是,如果金正日“的確在中國”、並如傳說中的那樣、他訪問的重點是上海、廣州、深圳、那麽,金正日此行“隻為經濟”的“姿態”將非常明顯。 ●很可能是一種“啟動信號” 我們認為,這種刻意做出的姿態中所蘊涵的信號、很可能是一種“啟動信號”,即:中國東北部分、朝鮮、包括俄羅斯遠東地區、有可能在東北亞經濟一體化中、“先行一步”。 由於華盛頓針對朝鮮的軍事壓力、在“中俄”顯現出“某種堅定的決心”之後、顯然已經對朝鮮不起任何作用。而“美日”策劃、並已經在執行著的經濟封鎖、在中國早已經開始對朝鮮進行大量投資、韓國也已經開始朝鮮半島經濟整合的前期工作之後、也不會有什麽“比現在更顯著的效果”。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最具意義的是,在這種情況下,作為“10+2”(如果韓國下了決心的話)、或者“10 +1”、更或者是“'10-1'+1”、“'10-2'+2”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啟動”、以及伴隨“這種啟動”所暗示的、由中俄為朝鮮提供安全保障、以確保這一進程不被“外力”所打斷的“承諾”、也就“呼之欲出”了。 ●一旦“中俄”“積極參與朝鮮經濟改革”、就相當於“正式公開”自己是“朝鮮安全保障提供者”的身份 顯然,一旦“中俄”的東北亞方向、通過“積極參與朝鮮經濟改革”的方式、去聯手啟動東北亞經濟一體化進程,那麽,這對欲在東亞利用日本、台獨對中國施加政治、軍事壓力、欲利用製造朝鮮半島緊張氣氛、去幹擾朝鮮經濟改革、幹擾中國在東北亞、東南亞方向與周圍國家進行經濟整合計劃、幹擾中國借這種經濟展開、提升區域內經濟、以及自身經濟“抗打擊能力”的華盛頓而言,無疑是當頭一棒。 我們認為,在中亞問題上有良好合作記錄的中俄、一旦“以積極參與朝鮮經濟改革的形式”、去“公開”自己是“朝鮮安全的提供者”之身份、並以此來“牽引”韓國的立場,那麽,華盛頓那種想通過逼迫北京在伊核問題上進行“三思”、達到在“中歐俄”的身上“鑽一個小孔”、部分地卸掉自己在伊核問題上承受壓力的目的、無疑就相當於聽到了這麽幾個字:“恐怕很難”。 ●在24小時不到的時間裏、小泉就與安倍一起來了個“乾坤大挪移” 果然,在向來“扮白臉”的安倍晉三、還沒有來得及收起那張難得的“笑臉”的時候、前不久還在唱“紅臉”、稱“從來不認為中國是軍事威脅”的小泉、就開始了“故伎重施”、並在24小時不到的時間裏、就與安倍一起來了個“乾坤大挪移”、“反串”“白臉”,緊巴巴地通過媒體拋出了這個“修改《周邊事態法》”。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日本這種“隻有挑釁、而沒有任何溝通可講”的事實麵前、安倍那句“雙方交流溝通尤其重要”、根本就是一句鬼話。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