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Y時事】日本“亞洲新外交”的背後 zt
(2006-08-22 16:25:40)
下一個
●安倍晉三把自己僅剩的“大和民族禮節”獻給了華盛頓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下屆首相最“熱門”人選、現任官房長官的安倍晉三1月15日在NHK的一檔節目中,就有關9月份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之事及靖國神社問題,再次表示靖國神社參拜問題不應成為爭論焦點,宣稱自己將繼續參拜靖國神社,他說:“我希望能夠繼續對以身殉國的人表示哀悼,這種感情絲毫沒有改變。”但他稱“亞洲外交理所當然是爭論點。候選人應該表明自己將采取何種外交戰略”,他同時表示日本將加強同印度澳大利亞等國的關係,在此過程中日中關係有可能產生相應的變化。
此前的1月10日,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一反“鷹派本色”並表示:“日中兩國的關係是日本對外關係相當重要的一環,我們相當重視,由於和中國地理上相鄰,不免發生許多摩擦,雙方的交流溝通尤其重要。”安倍晉三還“忠實繼承”了小泉的“未競事業”,表示中國的發展對日本不是威脅而是機遇,希望今後加強兩國經濟合作,同時也將在軍事議題上多作溝通和交流。
這首先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個“喜訊”。華盛頓為了自己的全球利益和戰略,對日本簡直是“軟硬齊施”,一直勸告日本調整其亞洲外交政策尤其是改善與中國的關係。而小泉純一郎根本就不“領情”,在其主持政府內閣這五年多來,日本政府一直奉行小泉“重美輕亞”的亞洲外交戰略,小泉堅持認為“隻要日美關係好,亞洲外交就會順利”,尤其在靖國神社參拜問題上,對“怒發衝冠”的中國韓國采取“決不妥協”的態度,致使這些年來日本與中韓兩國的關係陷入“漫漫冬夜”。
如今安倍晉三的一席“肺腑之言”,似乎預示日本的亞洲外交政策將有一個新的轉折和突破,“中日友好的春天”又即將到來了。
作為小泉親自“欽點”的下屆政府內閣“掌門”,安倍晉三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敢於謙虛“接受”華盛頓的“淳淳教導”,勇於開啟“亞洲外交”尤其與中國外交的新局麵,安倍晉三把自己僅剩的“大和民族禮節”獻給了華盛頓。
●“感動”印度“掐住”中國“無限風光在險峰”
眾所周知,2006年新年伊始,小泉純一郎及麻生太郎“不辭勞苦”,分別奔赴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南亞及中東國家,全麵拉開了日本“亞洲新外交”的序幕。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1月3-6日對印度和巴基斯坦進行了訪問。在麻生太郎此次訪問印度期間,日印雙方就舉行兩國部長級戰略對話和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局長級磋商問題達成了一致,並就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建立東亞共同體、海洋安全保障、締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核能開發、朝核問題和伊朗核問題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我們曾在《中日“戀曲2006”》作過的解述中,提出了一個“另類話題”,即未來可能發生的“中日戰爭”,第一個戰役並不是“東海氣田”而是“對決印度”。戰爭並不一定都是炮火連天、硝煙彌漫的,政治或經濟的較量和決鬥,有時候要比真槍真刀還要殘酷和恐懼。現在,人們不是已經聞到了這場“戰役”的“火藥味”了嗎?
為了在印度這塊“最後的處女地”上贏得最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日本極有可能“網開一麵”,同意給予印度的“特殊核地位”並幫助其進入“核供應國集團”。作為“回報”,印度也可能接受日本提出的軍事合作建議,即允許日本海軍和海岸警衛隊使用印度的軍事設施或基地,而且日本海軍在印度基地上可以進行搜救演習、聯合反恐或為運輸船隻提供安全保證。據有關專家稱,“日本提出這個與印度加強軍事合作建議的背景在於其對中國在亞太地區軍事力量日益強大的擔心”。
而如果日印達成這個“軍事合作協議”,那就是日本在中日“第一個戰役”中第一階段的“先下一城”,也將成為日本“感動印度”、從而牽製中國並爭奪亞洲主導權的“奠基禮”。不難想象,一旦“大日本帝國”的戰艦飛機在印度基地“無限風光”,那麽中國經濟的“大命脈”馬六甲海峽,將盡在世界上最有“遠見”的大和民族“保護”底下。
“感動”印度“掐住”中國“無限風光在險峰”。小泉純一郎去年5月份及麻生太郎的相繼訪印,以及下一步美國總統布什到印度的“匯報總結”,無不說明了印度已經成為中日美歐“兵家必爭之地”,也展現了日本在南亞次大陸與中國“決一死戰”的堅定意誌。
●“引誘”伊朗“戲弄”中國“宜將乘勇追窮寇”
據《日本時報》報道,日本外務省消息人士於1月15日向媒體透露說,日本方麵計劃邀請伊朗外長曼努切赫爾-莫塔基在下個月下旬訪問日本,主要目的是希望通過莫塔基的日本之行遊說伊朗放棄核項目。此前小泉也趁訪問土耳其之機將自己的“祈望”向伊朗“和盤托出”。
伊朗外長莫塔基曾經在1995年至1999年間擔任過伊朗駐日大使,伊朗此前也一直與日本保持著較為友好的雙邊關係,日伊去年還就伊朗南部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阿紮德幹油田”達成了石油開發協議。
眼前伊朗核問題正成了全世界“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剛剛由英法德中俄美“世界六巨頭”“閉門浪漫”達成了一項“伊朗必須全麵暫停其鈾濃縮活動”的“共同呼籲”,而且英法德三國已開始草擬提案呈交國際原子能機構,要求在2月2-3號召開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緊急理事會會議,投票表決把伊朗核問題提交給安理會。
在我們看來,自伊朗1月10日正式揭開核封條那一刻起,伊核問題“升級程序”已經是“按部就班”的了,以後會在那一個“環節”裏“卡殼”也是“順理成章”的。
可是,“半路殺出程咬金”,現在日本極有可能成了這一程序不確定的最大變數。其實,日本早就對中東虎視眈眈,“依傍強悍美國,立足貧窮亞洲,拓展富足中東”就是小泉“帝國新戰略”的“正常國家路線圖”,今天終於遇上伊朗核問題這個“天賜良機”,正是大和民族在危難之中“力挺”美國大哥“腰杆”“猛拉”波斯兄弟“一把”的時候了。
在伊朗核問題中,中國人一直“礙於麵子”乃至“敬酒不喝”,可是日本人“臉皮硬厚”就敢“不請自來”而且“乘勇出擊”。麵對日本的主動“引誘”,已至“山窮水盡疑無路”的“落難窮寇”伊朗會無動於衷嗎?日本現在是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當值主席國,當然可以借國際原子能機構討論伊朗核問題“工作之便”以及邀請伊朗外長莫塔基“訪日之機”,為力促伊朗核問題和平解決展示自己具備“政治大國”的領袖風範,更重要的是,日本大可趁機“大涮”中國一下並由此改變自己在亞洲乃至世界的“屠夫”形象。
“免費廣告”豈有不做之理?那可不是精於此道的大和民族風格。
●“煽情”台海“蔑視”中國“不可沽名學霸王”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政府正計劃修改《周邊事態法》,將“台海有事”視為“日本自己有事”。正在“台獨”旋渦中艱難地掙紮、鼓吹建立台日軍事同盟的陳水扁聽到了簡直“如獲至寶”,這可是日本近年來在台海問題上,來自政府文件中的最具挑釁最猖狂最煽情的一句“經典”,有誰聽到了不會“熱血沸騰”呢?
日本人敢說更敢幹。日本軍方早已開始強化介入台海最佳“橋頭堡”衝繩的軍力,除了將駐守衝繩的第一混合團升格為旅團以外,還把原來的F-4戰鬥機用可以進行遠距離作戰及空中加油的F-15戰鬥機全麵替換。同時,針對中國大陸潛艇的“群狼戰術”,日本以其所擁有的世界第一的掃雷、世界第二的反潛、世界第三的艦艇噸位總量、亞洲第一的第三代戰機數量,以及配備有“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的驅逐艦和性能世界一流的P—3C反潛巡邏機,這些簡直讓華盛頓聽起來都“心驚膽戰”的海空力量,悉數“傾情”於西部海域。
日本明目張膽地蔑視中國,與其說是為了給盼望“鬼子進村”的陳水扁“鼓氣壯膽”,或者說是為了迎合華盛頓找個“替死鬼”的“盟主心態”,還不如說是徹底的為了台海這條日本“生命線”的切身利益。現在走不了“台獨”就唯有走極端的陳水扁當局,對於華盛頓來說已如同“昨日黃花”,可對於日本來說卻是“命係東瀛”,台灣一旦回歸中國大陸,整個日本西部海域、西太平洋部分海域盡在中國“一覽無遺”之下。
更為甚者,心懷鬼胎的日本鷹派人士,終於名正言順地為“中國威脅論”找到了一個“最有說服力”的借口。“台海有事”視為“日本自己有事”,也就是說“台海之事”乃“日本自己之事”,自家安全受到威脅了,豈有不管之理?這就是一些國人崇尚的西方資本主義“自由民主”徹頭徹尾的“霸王邏輯”。
此外,日本在中日兩國東海油氣田開發問題第四輪正式磋商之前耍這種“低級遊戲”,毫無疑問就是為了提醒中國必須做出“適當”的讓步。
如果說“農夫”中國還心存什麽憐憫和幻想的話,那麽“蛇精”日本肆無忌憚的軍事挑釁和對抗,就足以告誡“五好鄰居”中國還有日本人的“終身教父”華盛頓必須走出“迷茫”了。
●華盛頓終有一天“咽”得進去“拉”不出來
在華盛頓最近十分“鬱悶”的時候,日本的亞洲外交卻“新奇”得“春風得意”,大有跟華盛頓“搶鏡頭”的氣勢。
在我們看來,日本內閣大員近來的印度之行、台海之為、伊朗之意,裏麵並不摻雜有多少“美國影子”。華盛頓在印度的“攻勢”要比日本“猛烈”,在台海的“威望”要比日本“崇高”,在伊朗的“佯攻”雖然略顯“力不從心”,但還不至於非要患上“大國狂熱症”的日本“火中取粟”吧。
華盛頓的亞洲戰略及對日政策的一個核心基點,就是借助日本製衡和削弱崛起的中國,同時又防範和抑製日本在政治和軍事方麵的“無度膨脹”。精明的日本人正是“鑽”了主子這個“矛盾又紊亂戰略”的空子,既贏得了軍事擴張的“一馬平川”,又撐起了全力啟動“亞洲新外交”的“一片天地”。不管華盛頓願不願意,全世界現在最“熱鬧”的地方最“刺激”的神經係統,日本人都要伸出“章魚之爪”。日本不但對華盛頓要求修複日中關係的“美好願望”視而不見,而且變本加厲地在台海煽風點火,甚至還將手伸到了南亞次大陸以及中東地區。盡管這些行為在華盛頓看來是“不務正業”的,其根本意圖也已經與華盛頓的全球戰略背道而馳,但日本依然我行我素,即使達不到混水摸魚、大撈一把的政??
曾經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和侵華戰爭中“顯赫一時”現在卻背著“戰敗國恥辱”但依然在世界經濟領域“叱吒風雲”的日本心知肚明,自己不過是美國在亞洲的一條“家犬”,隻要美國還在全世界“說了算”,日本要成為真正的政治大國的“偉大抱負”永遠都是一個泡影。
對於日本來說,既善良又有寬容美德的中國隻不過是日本“亞洲新外交”的一個“攔路虎”和“替罪羊”,美國才是日本必須“跨越”的最大門檻,日本真正的“美味佳肴”是占領了大和民族“大好河山”60多年的“山姆大叔”。麵對“非法同居”又“同床異夢”的被占領國,華盛頓終有一天“咽”得進去“拉”不出來。
●“後小泉時代”新內閣的第一目標就是找回“精神自由”
所幸的是,華盛頓這些年已經“領教”到了小泉的“狂逆”並開始意識到了這一隱患,這就有了華盛頓對“後小泉時代”日本自民黨新總裁人選的“格外關注”,也有了對熱門人選安倍晉三、麻生太郎、穀垣禎一、福田康夫分別進行摸底和麵試的“選婿式考核”。
人們對西方式“民主製度”下的選前“頂呱呱”選後“豆腐渣”的“遊戲規則”,早已看得麻木了,但這種讓西方人永遠“樂此不疲”的遊戲卻往往都掩蓋著其醜陋的一麵。
華盛頓當然也不是傻瓜。對於這些年輕氣盛、野心勃勃的日本“新生代政治家”尤其象隻有52歲的安倍晉三,華盛頓缺乏對他們的了解也缺少與他們的溝通和交流。由於中國在亞洲的強勁崛起已既成現實,華盛頓不得不越來越重視在亞洲的戰略平衡,對中日關係日趨惡化的現狀尤為擔憂。就目前而言,中日關係惡化不符合美國的全球戰略和國家利益,所以華盛頓非常看重“後小泉時代”未來內閣首相對亞洲外交特別是中國問題的見解,避免日本偏離華盛頓的亞洲戰略路線。
出自個人的選舉目的及自民黨的根本利益,也迫於國內反對派及輿論的壓力,為了穩獲華盛頓“最有分量”的一票,現任官房長官的“鷹中豪傑”安倍晉三也不得不暫時“夾起”傲視中國的“尾巴”,提出了自己新構思的“亞洲新外交”戰略尤其是表達了改善對華關係的“候選人誠意”。
但安倍晉三仍然在中國最敏感的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沒有絲毫讓步,那麽其改善對華關係的“候選人誠意”就不得不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也就是說,這份“誠意”隻是“糊弄”華盛頓的,“後小泉時代”新內閣的第一目標就是找回小泉一直追求的“精神自由”。而這種“精神自由”不僅是任意發揮的“惡鄰外交”,而且還包括如何擺脫美國束縛的“全球外交”,以實現大和民族在政治、經濟和軍事“自由翱翔”的最終目標。
要知道,美國幾十年如一日的“浴血奮戰”,依然封鎖不了中國的“自力更生”,遏製不住中國的“富民強國”,那麽對於日本這個在西方“富翁俱樂部”中唯一敢跟華盛頓“摔金碎銀”的多年盟邦,隻要它“想”變得“為所欲為”一點,那是美國人能夠“封鎖”得了“遏製”得住的嗎?
華盛頓對小泉政府明一套暗一套的“亞洲新外交”產生擔心並不是多餘的。在華盛頓對華政策中扮演核心角色的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將於下周訪問日本,並將討論中日關係問題,試圖為陷入低穀的中日關係注入“新鮮血液”。但隻要日本內閣總理大權還掌握在自民黨鷹派手裏,中日關係的僵局就難以破解,美國“拴住”日本的繩套遲早都會蹦裂。
●破解中日僵局不可忽視的“一縷清風”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讀賣新聞》集團會長兼主筆渡邊恒雄與《朝日新聞》社論主筆若宮啓文,日前在東京進行了一次主動對談。兩家“不同政見”的媒體能夠平和地坐到一起並且以靖國神社為主題進行對談,這在日本社會中實屬罕見。而“舌戰”後的最後結論是雙方一致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對於日本外交政策,兩位主筆都認為小泉的“重美輕亞”是極其愚蠢的短視行為,如果下屆首相仍然選擇參拜靖國神社,那麽日本的亞洲外交就是徹底的敗筆。
作為日本五大全國性報紙之一、發行量超過1000萬份的《讀賣新聞》,不但一改多年來對自民黨保守政治的認同、第一次明確表示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而且還勇於討論侵略戰爭責任、認真檢討侵略曆史,這對小泉純一郎和表示繼續支持參拜靖國神社的“首相候選者”來說,無異於“攔腰一刀”。
無論是東西方社會,媒體輿論所產生的威力和影響都是無法估量的,也是一個國家新政治的“風向標”。小泉在其執政的五年裏,正是巧妙、充分地利用了媒體的鼓噪和誤導,不少日本民眾尤其是年青一代“沉迷”於日本並非侵略國而且是戰勝國的“驕傲”裏麵,跟著小泉政府鄙視被侵略國家人民尤其是中國人民的感情和尊嚴,將中日兩國老一代領導人嘔心瀝血建立起來的中日友好關係轉化成今天愈演愈烈的政治和軍事對抗局麵。毋庸置疑,日本的保守媒體在其中“功不可沒”。
這次由在日本社會頗具影響的《讀賣新聞》主動站出來“痛定思過”,代表著日本主流媒體敢於擯棄浮躁、正視現實的一個可喜轉變。中國可否把握這個良機,加強中日兩國媒體之間的交流,通過日本主流媒體的“宣傳力量”,引導“被誤導”的日本民眾回到正確認識中國、認真對待曆史的軌道上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日本媒體“驛動的心”,這無疑會成為破解中日關係僵局不可忽視的“一縷清風”。
●看似“威風八麵”無奈“夾縫求生”
不難想象,一個堅持“隻要跟老板關係好,就能跟員工關係好”的狹隘主義者所主持的日本政府,即使能夠把手伸到火星跟外星人“熱乎”,其外交政策也無異於“舊石器時代水平”。
小泉純一郎、麻生太郎到南亞及中東“風風光光”地轉了一圈,加上安倍晉三新構思的日中新外交,日本“亞洲新外交”表麵上看似轟轟烈烈、威風八麵,其實背後除了“老掉牙”的陽奉陰違之外,隻是無奈的“夾縫求生”。
我們還注意到一則來自日本《產經新聞》的報道,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二階俊博1月14日表示,他現在不會批準日本石油企業在具有嚴重爭議的東海海域開采石油天然氣。
這也算是對華一直采取強硬外交政策的小泉政府中的“不同政見”吧。當然,二階俊博隻是說“現在不會批準”,一旦日本利用這個“外交陷阱”,在即將舉行的第四輪中日東海氣田正式磋商中“逼得”中國讓步並占到了“便宜”後,是否“另行政策”就不得而知了。但二階俊博的後麵所述,還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他在談到日中兩國正在磋商的東海油氣田開發問題時說:“國內有人說,日本可以理直氣壯地進行試開采,但我不主張走這條路。說些‘窩裏橫’的話沒有任何意義。即使同中國發生衝突也解決不了問題,東海油氣開發問題應該通過同中國進行堅韌不拔的談判,解決雙方分歧,這才有利於兩國關係的發展”。
人們終於看到一點理智的東西了,也終於看到北京在“東海氣田”始終決不動搖的外交立場之意義所在。
不管小泉政府“亞洲新外交”的背後隱藏著什麽玄機、摻有多少“美國因素”,也不管安倍晉三“頻頻亮相”傳遞日中“友好信號”意欲何為,隻要北京本著“以史為鑒麵向未來”的對日外交原則,把住“美日同盟”的“死穴”,繼續堅持“分化敵手”“以敵製敵”的長久外交戰略,再狡猾的“鷹”也鬥不過錘煉了五千年的中國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