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有期盼過看一部電影。對於《色戒》,是因為張愛玲的名字的緣由,和對聲稱張迷的李安的好奇,很想知道他是怎樣詮釋張的作品的。
其時,我對張的《色戒》印象不深,於是又重新回顧了張的這篇小說。這故事對於對於擅長細節的張而言,隻能是個兒故事的梗概。裏麵頭緒眾多,初初看來,亦是尤可未信,恍恍惚惚的。其實對於我,是萬分隔膜,尤可忘卻的。
可是張斷斷續續寫了三十年,我才吃了一驚。張橫空出世於亂世的文壇,成就了其一世的文名也不過用了區區幾年的功夫。《傾城之戀》傾倒了芸芸眾生之際,她依舊是年輕得不可一世的年紀。了斷與胡的一生的情事,也不過一,二年內,並不是可以妥協,可以猶豫不決的女子。聰明敏銳卻是天生的。
於是我對《色戒》帶了許多的期盼。想不到,BOISE是個兒這麽小的城市,居然連這部電影的放映也是姍姍來遲,在一個非常小,據說隻放一些個純藝術,有爭議的電影,這才有個機會去看了。彼時,已是落很多人的後麵,看了許許多多的影評,以為該說的,大約都說盡了吧。
其實不然。
電影雖然大致羅致了小說的情節也予以了鋪陳。可是還是在原意上做了很大的更改。讓《色戒》不知不覺地走了味。張的原著原來沒有那麽清晰的暗示,這部片子似乎是個兒偽《色戒》。
首列其一,色依舊不夠色,因此不足以戒。
小說原著對於《色》有很多的陳列,用詞也幾乎是非常直接了當的,不僅說“通過女人的心是通過陰道”—這句話也是張引用別人的語言,自己是不會鍛造出這麽粗俗的語言的。
她有幾處對於乳房的描述“酷烈的光與影更托出佳芝的胸前丘壑。。”另一個也是說的非常直接“一個眼不見,就會丟在腦後,還非得盯著他,簡直需要提溜著兩隻乳房在他跟前晃”。
而易先生更是這種十足的色鬼,“一定坐下來,他就抱著胳膊,一隻肘彎正抵在她乳房最肥滿的地半球的外緣。這是他的慣技,表麵上端坐,暗中卻蝕骨銷魂,一陣陣麻上來。”
可見,他們倆,正是知已知彼的。相互是獵與被獵的關係而已。和我一起看電影的女友一個勁兒地問我,他對她真的是很好啊,他是愛她啊?--其實,這裏沒有任何愛可言。如果你說二個勢均力敵的對手之間也有不可名狀的愛,那我就不說什麽了。自古,愛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字眼,尤其是走過了青春期之後,當生活也有了若幹的積澱。
電影的情節的營造,正是為了小說的細節上的一一映證。幾乎就是小說的原版。正是這一點,我不喜歡李安的電影—張的小說總體看來,故事的背景依舊帶著濃濃的傳奇的色彩,帶些個對生活細微的諷刺和調侃。一一映證了去,反倒乍目,簡直可憎,以為失了趣味。尤其是對話。我看了電影以後,又去看原著,怎麽都覺得電影裏的那些人物,神情不對,環境也不吻合。
但是李安似乎是盡了力的。
隻是他在選角的時候,違背了小說的原意,偷梁換柱了去。他的色盡是在床戲上了。其實那也不算什麽,家家夫妻關了燈,蒙了被子,夜夜可以如此。原沒有色一說的,當然小孩子說是不可以做的,畢竟,我們大家是領了許可證,所以,但做無妨。說是色,有些牽強。
張直接點了二個人眉來眼去的全部著眼和焦點就是胸前之物。其實這也容易理解。牌桌上,也就是這點女性特征,況且有一張年輕的臉,“一張臉也經得起無情的當頭照射。”----是為色或者色誘,然後有色戒。是以二年之後,易先生依舊記得這個沒得手的獵物,她還能夠勾起他的記憶。“‘兩年前也還沒這樣哩。‘他頭偎在她胸前,沒看見她臉上一紅。“
李安不知何故,忽略了這個細節,直接找了湯唯,這個學生味十足又十分乖巧的女子。她其實該多幾分美豔和世故的,又十分熟諳男女之間的風流韻事。易先生會愛上了一個學生妹嗎?不會。易先生會看上一個年輕的交際花嗎?有可能。
為了這樣的一個篡改原意,李安加上了性虐待。讓易先生和王佳芝的感情變異。如果易先生一直有這樣的性取向,倒也可信,但是他幾乎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考察王對於他上床的用意—是不是一個間諜或者其他。這也符合他的職業習慣和特征。
一個願意心甘情願滿足男人的不同尋常的性取向的女人,必是對他`有某種謀取之處。王還是委曲求全了,自然可疑—但他以為他要的是錢。既然她可他的意,他如願得逞了,他也依她的心願,付錢—一個6克拉的粉紅色的鑽石戒指。貨款二迄。
男人的錢財不過派這個用處。所以,易先生第一次用了強—既然不能確信占有了一個女人的心,就先占有她的身體。至少,在他心裏,他也是打算用錢買歡的。佳芝也知道是這樣,一味謀取他的信任,所以除了錢或者信息之外,還要謀他的心,所以借種種時機,剖白自己的心跡。
她既承受他的暴虐,也表達她的矯情。第二次見麵的時候,她說“你知道嗎?我恨你。。”這樣,反倒成全了他們之間親密的意思。易可以認為,原來承受之外是因為有愛—不僅僅是錢財和皮肉買賣關係,她不過是個跑單幫的。而一念,可以讓他覺得有一點點隱約的虧欠。
易先生幾乎就此著了道了。敢於做“她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了”紅顏知己的夢了。由此,二個人感情上願意有所交流。做些男歡女愛,二情相悅的事情和氣氛。---這個就是良家女子和賣春的有所不同。所以其人其價又可沽。隻是連佳芝都沒有想到,會是這麽高。高到什麽程度,電影裏也有參照係。
我不知道這算是李安的一個陰謀或者是他的高明之處,找了一個十足的學生妹,尤其是去了其胸前的偉岸之物。顯得這個單薄的女孩子不堪其重的樣子,尤其不適合去做別人床上的情婦。那種勉為其難的努力和取悅失去了很多的香豔的本色。讓人無端端地分外的同情這個女子的處境。
家道變故,身單影隻,一時盲目的感情衝動,卷入一場連自己也不十分清楚的暗殺活動—她沒有任何的動機和動力。尤其是中國人最為珍惜的童真,這樣子失去簡直莫名其妙。尤其是這樣還不算一貧如洗的小戶人家,一心想的還是怎樣爬到社會的高層,尋求好一點的境地。他們原本就是循著現行的社會秩序而行,謀求他們的社會利益,革命就是顛覆他們一直以來的努力,沒有任何可取之處。
另外,王佳芝之所以放走了易先生,不是因為她愛上他,注意,她一直以為“他是愛她的”,不是“她愛他。”前麵,一個曹先生的死給她留下了駭人的印象,一個無所謂大是大非的人,對於生命本身是有所敬畏的,目睹她的同學手刃了那個曹先生,她下意識地拒絕了自己成為那樣嗜血成性的一族。她和她的同伴之間就有個根深蒂固的分歧。她的本能中,拒絕流血和死亡。這樣的一瞬間的衝動就象她當初她的同學同意去幫忙引誘易先生一樣。
況且這個易先生夠財大氣粗,給她買了一個值十一根大金條的鑽戒—那是可以買很多人的命的錢,誠如曹先生之前要去告發他們,他們每個人也不過值二個金條的價錢。電影中的王佳芝是個意誌軟弱,毫無革命原動力的,有些小情小性的尋常女子。她一直期待的舞台上的輝煌,也不過就像這點人生的奇遇。除了他,還有誰會為她出這樣高的價錢呢?!這樣算來,他也算她的知己了。她死於她自己的單純和幼稚—這些,原是太平盛世中人性自由選擇的權利。她也不是故意要累及她的同伴,隻是一念之差。
一念之差害死了那麽多人。在那樣的亂世中,該是誰的《色戒》呢?
張的小說原沒有這樣的直白的說,李安的電影卻是十足地讓她沒有了辯解的餘地。若是張泉下有知,該是有第三篇的告白。
她的晚年對於年輕時的種種縱然不是否定,很多人,事,物也已經重新考量了,人世間一回,沒有一成不變的道理。她是寫故事寫傳奇的高手,有時候,也寫得不知所終。若是塵世間,也有一層她不能識透的隔膜,她不能夠點破,卻也不會去誤導。她隻是鋪陳和呈現其生態的栩栩。讓身處其間的我們又坐何感想呢?
倒是小說的原型鄭萍如,讓我知道了什麽是色戒。一個讓另一個既色又心狠手辣,詭計多端的中年男人一頭栽進去的美豔女子,才使《色戒》不抽象,具體,可信。
李安的電影因對一個人處境的細節的描述,卻曲解了其他人的生存環境和價值觀,其實是違背了平等的原則,誤導是顯而易見的。他很輕易地向我們兜售了他的觀點。
李安作為一個電影的從業者,這一點,我們卻不得不提防他。
——哈哈:-) 繼續拜讀
謝謝埃麗斯的點評。
好久不見,問個好。有空多聯係。
自歎淺薄,也好,深刻是痛。
此文章文筆有特色,像是屬於某種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