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看了韓寒的博克關於《三個中年男人》,這個小子真是膚淺得可以, 除了瞎扯淡,還是瞎扯淡,一副“我是無賴我怕誰”的模樣。年輕,無知不是過錯,象這樣再賣弄的話,就不能不惡形惡狀讓人掩鼻和憎恨了。說起這個小子,除了一棕剽竊官司之外,就是和徐靜蕾有關了。戀不戀的無所謂,但是二人的相映成趣,不妨我再說些的題外話。
都說徐鏡蕾如何如何,除了她的某些照片象我的朋友,令我對她有些難以割舍的欣賞之外,。其他的,隻能這個女孩子夠聰明,懂得為自己立牌坊。
其實做演員亦所謂明星,異議頗多。不過,不明真相的話,不妨認為這是一個高薪職業。當然,大多數的時候也兜售個人的隱私。不過,就賺錢而言,是太容易不過了。
獨她轉行做導演,應該是某種程度上懂得自愛的。記得她也就是導過二部片子,好壞且不論,她的借力的能力是顯而易見的。第一部戲是請了好幾個名家導演做演員。光是他們的名號就夠響亮的了,還附加導演本身演戲,導戲的素習,她一並照單全收了。說是慧心,我倒不服氣,一種非常巧妙的投機。第二部,是《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作品本身就另辟蹊徑,非常容易打動人心。從劇本的選擇上,就可以看出她的從善如流,再次顯示了她的過人的眼光,其人的才藝還在其次了。我很看低她作為藝術家本身的品質。無論素養和天賦其實都有很長的路要走。令人驚奇的是,她借力的能力令她上位如此之快。其實她和章子怡的出名都如出一轍,一個明裏,一個暗地罷了。但是她的做法似乎更加無可厚非。這也是另外的一種高明。但和藝術,似乎隔著很長的距離。也許是缺少一種透徹靈犀的對於藝術不折不扣的誠實和奉獻的精神?顯然,她二者都沒有。她隻是有著商人的精明。
不過,陳逸飛我是真的對他的相貌有所成見,雖然第一次瞻仰尊容,其時離他的天年已經不遠了。原以為搞藝術嘛,特別是畫家,連我的一位男性親眷畫過幾年畫,都熏陶了一份藝術家的氣質,隨便往大街上一站,他也是第一個跳進眼睛裏的,那一份灑脫,俊逸!咋一看,陳確實令我有點失望。雖然,我依舊是喜歡他的作品的,但是其人,真是毫無吸引我的地方。有時候,我想藝術為什麽離生活的真實那麽遠?不過,我沒有考證過其他的藝術家相貌如何,比如凡高,比如高更,比如塞尚。。。。凡高的神經質和尖嘴猴腮倒使他更具戲劇性。但是陳逸飛,為什麽他隻是象個店鋪的老板的敦厚和世故?才發現自己也是以貌取人得厲害。
不過,這個韓寒,我就眼皮都不用抬一下了,如果他還自忖他的發型比其他人更有看頭。
陳凱歌的敗筆是娶了一位年輕,漂亮,但是俗不可耐的太太,有過去的朋友說和他們曾是鄰居,據說二人也常有爭執,陳紅到底因為年輕氣盛,帶壞了陳的品位。這樣說,倒不僅僅是因為他的電影某種程度上在走下坡路,而是他在公開場合的談吐頗令人不堪--尤其是那個關於電影是孩子,沒有人希望孩子還沒出來,就聽別人說死了之類。通俗倒是通俗,但女人罵街,大致也可以這副樣子的,實在是讓人陡生無聊之意。於是輕易地就讓我想起了魯迅的一篇雜文裏的關於小孩子之類諸多的隱喻,隻是魯迅在調侃,諷刺罷了。。最不濟在《紅樓夢》裏,無論哪個丫頭都還應對得體呢。現在這個世道,所謂藝術家也仿佛不過是雞鳴狗盜之徒。。。。。。實在是乏善可陳。其實,陳對中國文化和民俗生活的信仰和領會,以及個人的品位,無論是“霸王別姬”或“風月”裏麵,我都是非常欣賞的,特別是霸王別姬的主題歌,更是直衝雲霄的浩然之氣,又霸氣十足令人心折地蕩氣回腸。而“風月”又是另一種極端。其實想想那也不止是上海的民俗風情,也是北京胡同文化的某種折射吧,令人恍惚地覺得那也是張愛玲三十年前的月亮,藍得發白。
當然,他的前任妻子,洪晃,我更不喜歡,年輕時,倒沒那麽醜,越老越痞,真的整個一女二流子。出身名門,真不敢讓人相信,充其量就是一個女侃家,而且需要冠以北京的。不過,她的胸襟比陳紅強多了。到底一個人混世界久了。陳的擇偶觀很出乎人的意料,找個醜女及美女都沒有錯,但不能屈就了自己,和自己的精神。藝術本來不是個兒什麽東西,但既然委身於它,就要有殉道的精神,才能始終如一。
對於藝術家,重要的是能夠保持自我,詮釋自我。這中間若是有了苟同,就難怪要不倫不類了。
至於餘秋雨,本來喜歡他散文,後來漸漸淡忘了,也還尊重他,隻是在記者采訪他的時候,竟然說《白鹿原》的作者是賈平凹--我真是服了他。文化,文化,何謂文化?連當代文化都搞不清楚和毫不關注,再讓我景仰他,稱他為文化大家,也難。
韓寒好象沒女士說得那樣年輕、好象已經過了25歲了。不應原諒他無理取鬧。
老徐依然很漂亮。年輕時大概更美。
聽人說起不少次,可是下意識地覺得是個無趣的人,所以甚至也就沒花時間去google一下。
陳凱歌也沒什麽了解,倒是有個朋友,北京人,對他煩得一塌糊塗,真是不是一般的討厭,說起來都煩得咬牙切齒,看得我都笑得不行。:)
洪晃,也有個朋友曾經在國內作生意(官商),跟她有過交道,沒有什麽從女性角度的讚揚的話,但是對她作為一個能夠打開談判局麵的人,服氣得很。她那個痞勁兒,據說在談判桌上,大有作為。:)
喜歡讀你的文章。
坦率地說,話語過於犀利,易失於尖刻,也許是話不偏則理不透吧。
尤其陳紅就是俗不可耐。
我本來是非常喜歡喜歡陳紅的,她在一個片子裏演一個富家小姐的鏡頭給我印象非常之深,很少能那麽美麗,榮光四射的笑容--那時候的真是青春洋溢而又富有感染力。我想男人愛上是很容易的。陳凱歌愛上她,也屬於自然,誰不喜歡美麗的事物呢,況且是一個美麗的人。
但是一個女人居然要一個男人為誰挑選衣服,這未免太古怪了--不懂得自己,也沒有良好的審美情趣,作為女人的性情就差了好多。還有在為《無極》作宣傳的時候,她的談吐真是。。。。可惡的是,陳凱歌也象極她的這副嘴臉,真是讓人驚訝的眼睛都要掉下來了。其實,他要明白公事,私事要分開一點就很好。在歲月麵前,任何人都會自卑。陳的妥協也是對年輕的妻子和孩子的一種接納和包容。這一點,張藝謀就出脫一些。
洪晃更是奇怪,出身顯赫,又從小在美國接受教育,可是全然不象個女人。做女人做成了男人的樣子,尤其是外表上,總是失敗的吧。其實,醜,也是相對的,蒙娜麗莎的美緣自於她的安詳的態度,從容的氣質和母性的寬容--寧靜中的包容。女性是有很多美德的,可是她。。。。。我對她的印象不是一般的壞,她真的浪費他們的家學傳統和國家的錢,就供出這這麽一樣東西--她是在暴殄天物呀。多少可以汲取的精華都被她糟踏了。還喜歡說美女壞話,更顯得對自己的全無自信。而且,她能有幸嫁給陳凱歌,也不能說是源於二個人的愛情吧。
陳凱歌能跟你萍吊上八年,何以就這麽快相中了她?所以,陳的性格還是容易為一事一物妥協的。不過,他應該視作是一個有藝術追求的人。
對於陳逸飛,我以前寫過一篇關於他的繪畫的理解。他的畫有他對女人和某種生活方式的理解。說是匠氣,我不是很同意。中國畫講究的大寫意,我覺得缺乏對細節的審度和精益求精的刻畫,缺少某種真實的態度,到底顯得單薄。隻是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女人的氣息,他的真人至少應該是象“聞香識女人”般的尖銳,不那麽輕於流俗的吧--可能我的想象力太好了點,屬於“聞香識男人”一類的。:)
這個我更相信陳與洪晃的婚姻是出於實際利益的考慮.
說到韓寒, 我沒看他寫的這個三個中年男人.但是關於這一段
'這個小子真是膚淺得可以, 除了瞎扯淡,還是瞎扯淡,一副“我是無賴我怕誰”的模樣。年輕,無知不是過錯,象這樣再賣弄的話,就不能不惡形惡狀讓人掩鼻和憎恨了。'
我還是挺能理解的, 要知道80年後與70年代的差別很大, 80年後標榜的是個性的張揚. 他那種瞎扯淡是一種自以為的個性.
韓寒的問題不是膚淺, 而是他一直在吃老本.以他的資質本不應被人以膚淺來批評.他15歲寫出'杯中窺人'一文, 實在是令人震驚.可是自從與徐靜蕾掛上鉤, 實在難以跳出膚淺的圈子.
對於徐靜蕾的評價, 我是再讚同不過了, 除了實在看不出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有什麽'另辟蹊徑,非常容易打動人心'的片段. 在我看來, 這部電影可被簡單稱作散文詩朗誦.
你說'但是陳逸飛,為什麽他隻是象個店鋪的老板的敦厚和世故?'
因為他並不是一位藝術家, 他是一位畫匠, 所以他的氣質是匠氣而不是藝術家的氣質.
陳逸飛當年在美國一心想將自己的作品擠入哈莫畫廊,所以他的作品目的性太強了, 他是為世俗的愛好而作畫.
同有李自建, 兩人都屬於做畫技巧高超, 缺乏靈氣.
當然任何事情做到極至就成為一種風格.
'陳凱歌的敗筆是娶了一位年輕,漂亮,但是俗不可耐的太太,'
這個你錯了, 你的意思無非是陳凱歌自從與陳紅結合之後, 道德水準下降導致作品走下坡路.
一個人的稟性是很難被他人影響的, 特別是到了陳凱歌那樣的年齡. 他當年拍霸王別姬, 風月, 刺秦,,, 與演員, 製片都鬧過不愉快.
象他這樣一位唯我獨尊的電影人怎麽會被俗不可耐的陳紅控製?
不過話說回來, 藝術家的作品與他的道德,作風並無直接聯係.我看到他的片子, 覺得不錯, 就夠了.
其實他的無極並不差,可能有點花哨,浮躁,過於形式.不過整體來說仍然是一部好片. 觀眾對它批判較多, 我認為是因為觀眾對陳凱歌的要求與期望太高, 陳凱歌自身的起點也很高.所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再加上陳凱歌與陳紅的公眾形象不是那麽好, 所以抨擊聲越奏越響.
人們愛把陳凱歌與張藝謀放在一起比較, 事實上他們兩人之間也一直在較勁. 陳凱歌的影片比張藝謀的要深刻,更有內涵, 但是張藝謀比較會做人.
可以把陳凱歌的'和你在一起'與張藝謀的'千裏走單騎'放在一起, 就知道陳凱歌的意識實際上是很超前的.
我相信不出幾年, 會漸漸有人站出來說'無極'不是爛片.你不信回頭看看陳凱歌那部被批判的體無完膚的'刺秦'.
很好。望多寫!
這讓我想起,妲己,楊玉環,和許多曆史上背了罵名的女性。
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崇敬,是到國外以後還真正感受到的,也使我對中國更有了一份難以割舍的情感。老子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現在中國人心之浮躁,恐怕和完全丟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根基極有關聯。
嗬嗬,好像人出了名就真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不再好好學習了。特別是這些所謂文化人,生活在中國現今這樣一個缺乏真誠的環境裏,本來就先天不足了,再加上不自我提高,何來感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