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之謎 (一) 官司
當時駕駛著威廉姆斯賽車的塞納在坦布雷羅彎角失控,高速徑直撞向水泥護欄。飛出的右車輪狠狠地砸在了塞納的頭部,斷裂的懸掛碎片撕裂了塞納的頭盔……愛芮通·塞納, 這位賽車生涯正處於巔峰時刻的“車神“, 四個小時後被意大利博洛尼亞醫院的醫生正式宣布了死訊.
塞納意外事故的身亡使喜愛他的家人和車迷無比悲痛, 也留下許多不解之謎, 事故原因到現在還沒定論。
1998年意大利最高法院重新審理此案,被告威廉姆斯車隊經理威廉姆斯、技術總監紐威、設計主任海德等人無罪釋放,因為對個人事故責任的追究罪名不成立. 2003年1月地方檢查官Rinaldo Rosiniha還試著第三度調查這個事件,希望弄清死因。此後, 意大利當局決定永遠的結束關於塞納死因的調查.
2004 年4月意大利最高法院又宣布擇日開庭審理“10年前一代車王塞納慘死伊莫拉賽道”一案。法庭公布了廢除2003年1月判決的原因,稱此判決出現了“重大錯誤”。根據意大利法律,新的聽證會日期決定之前必須還要有個書麵解釋。2005 年5 月27日,博洛尼亞地方法院裏氣氛相當凝重,經過了漫長的辯論之後,安傑利主審官終於作出判決:“塞納案”的兩名被告——前威廉姆斯車隊首席設計師紐維以及前技術總監海德均被判無罪。由於案件很多疑點如今已無從考證,博洛尼亞地方法院檢舉官羅西尼曾以“案件已過法定實效期”為由,要求終止本案審理。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博洛尼亞檢察局還利用電腦模擬技術,最大限度複原事故發生瞬間的場景,從而找到為本案蓋棺定論的最有力證據。通過分析,相關各方對於塞納死因達成了一致:那就是撞車發生時,塞納賽車經過改裝的方向盤連杆出現了斷裂,擠壓後導致巴西車王受到重創。
盡管一切證明塞納的英年早逝確實是一個意外,而有一點卻是眾所周知: 塞納駕駛賽車的操縱軸在比賽的前一天還被修改和重新焊接過, 然而第二天卻在眾目睽睽之下斷裂. 故羅西尼在5 月27日的宣判結束後談到該案時依然表達了不少人一直認可的一點,那就是海德與紐維應該意識到當時的改裝是危險的,“他們兩人確實誰也沒有親手改裝並檢測過那個方向盤,一切都是另外兩名技術人員實施的,但作為車隊負責人,他們始終會受到人們的質疑和指責。希望以後這樣的事情永遠不再發生。” 至此,關於塞納之死持續已11年的官司終於畫上了句號。
死之謎 (二) 機械原因
比較流行的說法認為塞納賽車上的傳動杆由於為了適應塞納的駕車習慣進行了一定的改進,而正是這根傳動杆的斷裂導致了慘劇的發生. 曾經同樣發生嚴重事故的意大利車手邁克爾·阿爾博托根據他自己的經曆和判斷認為隻有機械原因才能導致塞納的慘死。另外一位F1專家馬羅也認為是傳動係統的損壞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一家英國電視台曾組織調查, 最終認為塞納的死並不能歸咎於傳動杆損壞, 而是源於輪胎溫度過低以及底盤與地麵距離太短所至。而且賽車在那場比賽開始階段跟在安全車後麵跑了好幾圈。這僅僅是安全車在幹地條件下第二次出動,很多因素都沒有被考慮到,比如說輪胎會在跟跑階段丟失大量熱量,因此賽車缺乏足夠的抓地力。但是,在那站比賽時塞納一直與處於第二位的舒馬赫糾纏在一起,因此在賽車抓地力不足的情況下賽車開始打滑。塞納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並在0.1秒內做出了挽救的動作,不過隻有前輪得到了抓地利,因此賽車便被推向右側的護牆。
有評論認為如果不是因為一個輪胎被卡死在底盤和水泥牆之間,而最終彈在了這位偉大的巴西車手的頭部,塞納是本可以輕輕鬆鬆的走出賽車的。
死之謎 (三) 心理因素
一本英國作家的書為這位位傳奇人物的死因加上了另外一個注腳:在伊莫拉悲劇發生前一晚,塞納的兄弟萊昂納多送來了一盒電話錄音帶,上麵紀錄著塞納女友加裏斯特烏與她前男友的一段曖昧對話。在聽完這段錄音後,塞納一夜未眠,並拖著疲憊的身軀踏上了伊莫拉賽道.
曆史的鏡頭凝固在那一瞬間: 米歇爾·舒馬赫獨自一人駕著賽車停在了終點線, 迎接他的是宣布比賽中斷的紅色旗. 賽場的另一處,醫生正全力試圖挽救塞納的生命. 塞納和舒馬赫之間的爭霸賽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 曆史似乎和人們玩了場殘酷的遊戲. 賽後的舒馬赫一人回到了阿裏那. 十年之後的奪冠之路一帆風順. 然而, 舒馬赫永遠失去了和“車神“一決高低的機會.
邊德-斯皮爾斯在1994年的時候,曾負責將貝納通賽車開回來。根據她的說法,在比賽結束後,舒馬赫顯得相當沮喪,盡管他贏得了聖馬力諾大獎賽。舒馬赫的不安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應該對車禍負責,正是由於他,巴西人才命喪黃泉. “他(舒馬赫)都哭出來了。”德-斯皮爾斯說:“他說是自己的錯,因為他逼阿爾頓逼得太緊。”舒馬赫與塞納在賽道上經常你追我趕,誰也不肯放過誰。作為貝納通的一名年輕車手,舒馬赫更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希望能夠最終超越這位三屆世界冠軍。舒馬赫在贏得了當年的聖馬力諾大獎賽之後,也贏得了最終的世界冠軍。他並不後悔與塞納之間的拚鬥,因為他覺得正是因為這些拚鬥,讓他得到了塞納的尊敬。“有不少時候,我覺得他並不尊重我。有時候,他在賽道甚至試圖給我上一課。”舒馬赫說:“我開始F1生涯時從底層做起,我相信後來他開始尊敬我了,我很驕傲最後我們相處得很好。”當不少車手坐飛機去巴西聖保羅參加塞納的葬禮,舒馬赫卻選擇不去。可是,他就很後悔這個決定。“痛定思痛,那時我覺得沒有必要去教堂,也沒有必要出席葬禮.” 舒馬赫說:“我沒有去教堂,但是我清楚我信什麽,我想什麽,我的感情到底是什麽。其實去那裏應該很容易,因為從阿亞頓開卡丁車時他就是我的偶像。”舒馬赫在個人網站上向車迷們透露了自己經曆那個可怕周末的心情。他說:“我就在他的身後。那太可怕了!對所有人來說,這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當我知道發生了什麽,我非常難過和沮喪———這是我第一次在比賽中目睹死亡。塞納是F1的象征,他為這項運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我開始問自己,是否還要繼續下去……”
身為塞納的隊友、前世界冠軍達蒙-希爾,在“塞納紀念賽”聖馬力諾站最後一次演出的前夕說:“1994年的聖馬力諾站前,我成為塞納在威廉姆斯的隊友。然而到那個周日晚上時,我的整個人生軌跡都被改變了,因為如果塞納沒有在伊莫拉死去,我永遠不會認為自己將成為世界冠軍。”
“1994年對塞納來說,開局並不好。一方麵,他來到了新車隊威廉姆斯;另一方麵,有個來自德國的傲慢年輕人邁克爾·舒馬赫在塞納自己的國家羞辱了他———舒馬赫奪得了那個賽季前兩站的冠軍,而塞納都沒有完成比賽。在來到伊莫拉之前,連我的積分也排在他前麵。”
“一切事情發展得都不好。威廉姆斯沒有很好地適應新規則,當時要求使用傳統的懸掛係統,取消了電腦控製。此外,在麥克拉倫度過6年後,塞納還要適應他的新環境。他不喜歡新車(我也是),我們還無法找到很好的調校設定,也就是說,要開得很快是很困難的。”
“當時的空氣變得相當嚴峻。傳統上,誰在聖馬力諾獲勝,誰就將成為冠軍,所以壓力在逐漸增大。而且還有了個新手———舒馬赫沒有對三度世界冠軍顯示出任何的敬畏。”
“緊張氣氛在第一次排位賽時就開始加劇。巴裏切羅的賽車飛了出去,我們都趕緊再次確定自己的賽車好像坦克一樣堅固,以保證我們在事故中不受傷害。可第二天,雷申博格就在‘坦布雷羅彎’後的一個彎角全速撞上了護牆。”“塞納跑到出事地點去看了看。當他回來時,他告訴我們雷申博格死了,而他自己既傷心又憤怒———他認為自己有權利了解事情的經過、詢問有關的人員。當時甚至以後,你都會產生一種感覺:他知道有些事情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在這場悲劇發生前,還出現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插曲。奧地利人雷申博格因賽車撞上水泥護牆身亡。塞納在比賽開始前專門跑到出事地點默默地站在那裏,沉思了一會。而在這頭一天晚上,他還給一位女友打電話說,他不想再參加比賽了。令人震驚而又傷感的是在塞納剩餘下的破損賽車裏,人們發現一麵卷起的奧地利國旗,塞納已經打算用他的第42次F1分站冠軍紀念雷申博格. 他沒有料到自己會出事,並從此永遠結束了生命。不知塞納在出事前的一瞬間在想什麽,又想到了什麽?也許他什麽也沒有想。據資料,塞納的賽車在撞上水泥護牆時的車速為每小時288公裏,也就是每秒80米。以這種速度駕車,也許已經不容塞納再想什麽了.
規則改進
塞納死後,人們從無名的賽車手呼籲中知道了一個真相,用尖端技術製造的賽車隻有505公斤重,它的馬力卻高達800匹。在高速行駛中,稍有差池便可能像霹靂舞似地在賽道上翻滾不已:“比賽的規則不是由賽車手,全是由一些沒有駕駛經驗的人製定的!”
西班牙21歲的年輕車手費爾南多•阿隆索以300公裏/小時的高速衝入之前馬克•韋伯車禍後還未來得及清理的賽車碎片。阿隆索的雷諾賽車失控後兩次撞到輪胎護牆上,頓時隆煙滾滾,賽車支離破碎,然而車手除了一點擦傷之外,安然無恙。
僅僅是因為阿隆索運氣好嗎? 絕對不是!假如現在的賽車手還在塞納當時的安全狀況下開車,至少有七名車手已經命歸黃泉。這是國際汽聯對1994年塞納之死以後F1比賽中發生的重大車禍進行調查後得出的推斷結果。自搜狐
兩處看似很不顯眼的規則變動大大降低了車禍後車手受傷甚至死亡的風險性。第一:塞納之死後,車手肩部以上的安全帶的寬度從兩厘米增加到三厘米。雖然隻有一個厘米之差,但受傷概率卻因此降低了三分之一!第二:增設了頸部保護裝置。這個裝置裏填充的是一種“異形泡沫”,撞車時會縮變成圓形小顆粒。頸部保護裝置裝置被安裝在車手座艙裏,僅75厘米厚,卻能把車手頭部在發生車禍時遭受的衝擊力降低一半!
除此之外,賽車座艙的加寬、增設座艙護板、嚴格安全性能測試程序、本賽季又增加了可以配在車手身上的活動頭頸保護裝置(HANS)等措施同時也提高了F1賽車的安全性。轉自狐
沒有塞納之死的慘痛教訓,許多現役車手都會在車禍中付出沉重的代價。五度世界冠軍米歇爾•舒馬赫在1999年英國銀石賽道上發生車禍的後果也會不堪設想。為此,這位車王不無感慨地說: “塞納之死為賽車的安全帶來了全麵的提高,我們都因此受益匪淺!”轉自搜狐
雖然安全性可以通過人為方式不但提高,但風險總是存在。不過有一點可以明確,如果塞納當時的安全水平已經達到今天這樣的高度的話,這位賽車天才絕不至於英年早逝 (部分資料由楊軍提供, 特致謝).
-----------------------------------------------------------------------------------------------------------